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
江湖好漢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
這是電視劇《包青天》開頭的四句歌詞,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聽了有點熱血沸騰。「包青天」是北宋名臣包拯在民間正義的化身,他奉公執法,鐵面無私,不畏強權,堅持天子犯法與素民同罪。封建社會的時候,處於上層社會的官員和貴族有天生的「特權」,包拯能毫無顧忌對這些「特權」說不,全因有一個後盾,這個人就是北宋仁宗皇帝趙禎。
包拯劇照
趙禎原本是真宗皇帝和一個妃子所生的,當時皇后和這個妃子同一天生產,皇后生的孩子當時就死了,趙禎就被皇后抱養在宮中,這就是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趙禎十三歲登基,大權掌握在太后手中,直到十多年後太后死去,趙禎才開始親政。趙禎作為皇帝並沒有太多的皇帝架子為人親和,有一次包拯和趙禎爭論,口水都濺到趙禎臉上,趙禎自己抹掉並沒有想別的帝王一樣大發雷霆;有一次趙禎在逛御花園口渴了,見隨從沒有帶水,自己並沒有叫侍從取水,而是堅持回到宮中再喝水;還有一次自己在晚上處理政務的時候餓了,當時就想喝一碗羊肉湯,可是並沒有命御膳房做,他說他不想因為自己是皇帝就開啟某些不好的「行為」。
包拯和仁宗劇照
趙禎不但為人親和,而且特別能聽的進大臣的意見,最有名的當屬包拯「三諫」自己。趙禎特別寵愛一張姓寵妃,便想著提拔她的叔父,前後三次提出提拔,都被作為御史的包拯反對,趙禎最後只好作罷。
宋仁宗劇照
趙禎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死後諡號為「仁宗」皇帝中最名副其實的一個。這期間還出現了很多名臣如鐵面無私的包拯,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還有小時候砸缸的司馬光等。趙禎在位時候,和宿敵遼國的關係相比前幾個皇帝大大的緩和,宋遼幾十年沒有出現戰爭,以至於在趙禎死後,消息傳到遼國,遼國皇帝都留下了感動地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