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死崇禎皇帝的「歪脖子樹」,到底有多慘?為何戴了200年鐵鏈

2021-01-13 騰訊網

崇禎皇帝上吊的槐樹,在48年前已經被砍伐了,現在景山上的「罪槐」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栽上的。

崇禎皇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特殊一個亡國皇帝,歷史上大部分亡國皇帝不是昏君就是傀儡,而崇禎皇帝既不是昏君也不是傀儡,他在治國和軍事上都有所作為,只是因為明朝先輩皇帝留下的窟窿太大,崇禎拼盡全力都沒能填平,最終無奈的背上了亡國皇帝的稱號。

崇禎皇帝的祖父是萬曆皇帝,萬曆皇帝是一個非常「懶政」的皇帝,從萬曆十七年開始,大臣們就很少能夠見到萬曆皇帝,到了萬曆統治後期,明朝的中央部門每一個崗位都缺乏官員,朝廷重臣二三十年不能見到皇帝,出現問題只能用傳遞奏摺的方式同皇帝交流意見。

萬曆晚期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明朝的國庫拿不出銀子平叛,萬曆皇帝卻非常的貪財,私庫裡面的財務數不勝數。努爾哈赤在北方崛起,萬曆皇帝也不管不問,後來努爾哈赤擊潰明軍主力,萬曆皇帝依然不肯召見大臣。

萬曆皇帝去世後,崇禎的父親明光宗繼位,明光宗喜歡吞食丹藥,繼位一個月就一命嗚呼。明光宗去世後,崇禎的哥哥天啟帝繼位。天啟帝天生就是一個好木匠,他每天忙於木匠工作,對於治國絲毫不感興趣。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的江河與日劇下,已經到了瀕臨亡國的邊緣。

天啟帝去世後,崇禎皇帝撿了一個爛攤子。從繼位到自盡,崇禎皇帝始終勵精圖治,是明朝中後期少有的有作為的君主。

然而明朝氣數已盡,關外的皇太極虎視眈眈,幾次險些攻克北京,國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攻城略地,打的明朝政府軍節節敗退。在內外交困的局面下,崇禎皇帝苦苦撐了十七年,最終還是沒能逃過亡國之君的命運。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大軍包圍北京,崇禎皇帝聽到消息後感慨大勢已去,在京城內飲酒哀嘆。在最後的關頭,崇禎皇帝決定以身殉國,來保住自己最後的尊嚴。一個叫張殷的太監勸說崇禎皇帝投降,以求獲得李自成網開一面,崇禎皇帝勃然大怒,拔劍將張殷殺死。

在李自成攻破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逼迫周皇后和袁貴妃自殺,又要求嫂子張皇后自殺,之後崇禎皇帝殺死了6歲的小女兒,砍傷了15歲的長平公主。

這時候崇禎皇帝身邊只有幾十個太監,崇禎將三個兒子分別交給太監帶走,自己帶著親信太監王承德登上煤山。在煤山上崇禎皇帝留下一封遺書,隨後在一棵歪脖子槐樹下自盡了,王承德看到皇帝自盡,也在一棵松樹上自盡。

崇禎皇帝去世後,大順軍被清軍擊敗,為了籠絡人心,清朝統治者厚葬了崇禎皇帝,又給吊死崇禎皇帝的歪脖子樹戴上了鐵鏈,起名為「罪槐」。「罪槐」共戴了兩百多年鐵鏈,一直到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西方侵略者將鐵鏈拿走。

在1966年的時候,「罪槐」遭到了人為的破壞,在1971年的時候變成了一棵枯樹。1971年經過政府的允許,「罪槐」最終被砍伐掉。到了改革開放後,由於景山旅遊業的發展迅速,當地管理部門又重新栽種了一顆槐樹,作為「罪槐」的替代品。

更多推薦

趙高謀殺了千古一帝?專家揭開秦始皇死亡之謎

這是我黨第一位女黨員,夫妻都是烈士,孩子卻下落不明

6-3=6?愛因斯坦是老眼昏花了嗎?其實他發現了秘密

歷史上最不該滅的王朝,別人都是「衰落而亡」,它卻在強大中滅亡

古籍記載,周穆王曾見到一個機器人,仿佛如真人一般

@所有版權歸原創者,所有文章均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在文章底部留言,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明崇禎皇帝為什麼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
    崇禎皇帝是一位生活節儉,工作非常努力的勤勞模範皇帝,自從他坐上皇帝那一天開始,每天他都是殫精竭慮日夜操勞,唯恐祖宗建下來的大明河山,會敗壞在自己手裡,可是上天不佑人大明三百年的基業,還是被李自成無情的搶走了,他自愧不如心中有愧於列祖列宗,毅然決定殺妻棄子,在煤山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揭秘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聽我細細道來
    有誰還記得那個最悲情的夜晚,明朝最後一位皇帝選擇自縊而死?在我腦海揮之不去,所以我非常想知道朱由檢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皇帝,而且為社稷而死的君王,用頭髮遮住自己的臉,悲辱地吊死在歪脖子槐樹上,那個畫面也太悲傷,讓我不忍心去看,即使這樣,它還是有讓我有抑制不住的想去了解下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為何到如此悲壯的時刻呢?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亡國之君都有著傳奇的一幕,例如歷史上最有名的「甲申之變」,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後。殺妻,殺子,殺女,一頓屠殺後,自己跑到了故宮後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殺了。常言道,「就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堂堂的大明皇帝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畢竟李自成的叛變不是一天兩天,眼看支撐不住為何不跑?
  • 崇禎皇帝歪脖樹上吊死後,屍首呢,埋哪兒了?
    01 皇帝之死明朝崇禎十七年 (公元1644年) 三月十九日拂曉,皇帝朱由檢身邊只剩下太監王承恩一個人了,他們爬上了紫禁城北邊的萬歲山,到達山頂壽皇亭。在這裡放眼望去,只見北京城火把沖天,殺聲不斷。環顧四周,崇禎皇帝早已經絕望了。他們拿出事先預備好的繩子,拴到了兩棵樹上,留下遺囑然後就自縊身亡了。這時的崇禎皇帝享年33歲。
  • 川普與崇禎皇帝:山河家國一場夢!
    天啟七年(1627)八月丁巳,一位矢志中興的皇帝,神奇般地接掌了大明帝國,當時球上,煊赫最為龐大的帝國,此時,距離大明開國(1368年),已經過去兩百餘年。
  • 貴州一小村莊,滿村竟是崇禎皇帝後人,至今不與朱姓通婚
    眾所周知,大明崇禎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由於信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崇禎皇帝即使大勢已去,也毫不妥協,甚至中原還有大片土地被大明朝廷所控制,但是崇禎皇帝卻選擇了與社稷同在,在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
  • 明朝最忠心最男人的太監,陪崇禎皇帝上吊而死,死後令後人敬仰
    1644年4月25日,絕望的崇禎皇帝在煤山壽皇亭畔一顆歪脖樹上吊死,唯一陪伴崇禎的只有太監王承恩。像王承恩這樣從小到大一直照顧崇禎的太監,更加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他也值得崇禎皇帝信任。王承恩原本是曹化淳手下的,曹化淳也不是一般太監,在崇禎繼位之初,負責處理魏忠賢時期造成的冤案,平反高達兩千多件。作為一個太監,曹化淳給王承恩做了一個好榜樣。曹化淳與王承恩,是明朝最後歲月裡,是兩個好太監,至少在明朝歷史中這兩個是忠心,為崇禎辦事。
  • 大明最悲劇的皇帝——崇禎皇帝
    亡國之君各有特色,暴虐寡恩的秦二世,昏庸慢懶得宋理宗,懦弱無嫩的晉惠帝,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十八歲登基掌權接手的大明帝國卻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爛攤子,內有民眾揭竿而起,外有滿洲鐵騎虎視眈眈,眼皮子下面的大太監魏忠賢結黨營私,登基僅三個月勢單力薄的崇禎,用他的政治智慧談笑間剷除未還多年的魏忠賢及其黨羽,群臣是目瞪口呆舉國震動。
  • 明朝滅亡,崇禎死後有多慘,百官投降,與妃嬪合葬
    明朝亡於內亂、外患,但末代皇帝崇禎的確是給李自成的大順軍給逼死的。崇禎十七年(1644年),也就是明朝滅亡的最後一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不久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等戰略重鎮,北京岌岌可危。死前,崇禎皇帝極為痛心地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目擊者稱,崇禎吊於海棠樹幹上面,頭髮披散,遮蓋了面孔,藍袍、白綢褲在風中凌亂。人們在他的身上發現了一封血書。毫無疑問,這是崇禎最後的遺書。書中寫道: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
  • 明朝的男女不平等有多可怕?看崇禎皇帝2女3男的命運就知道了
    「很慘」)01.身逢亂世苦別離,不該生在帝王家崇禎皇帝先後一共有七個兒子和六個女兒,但是到崇禎十七年,還活著的只有16歲的太子朱慈烺,13歲的三子定王朱慈燦,12歲的四子永王朱慈煥,以及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兩個女兒。崇禎皇帝,在聽聞內城陷落的消息之後,徹夜難眠,急匆匆帶著太監王承恩登上景山,只看見夜幕中,北京城烽火連天。
  • 崇禎皇帝最後的日子:死時無人陪伴,死後無人厚葬
    這句話雖然有推諉之嫌,但是結合當時明朝的實際狀況,也難怪崇禎發出如此感慨。然後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拿自己的屍首做文章,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也看出崇禎也算一個好皇帝了。崇禎帝作為末代皇帝,其實功績可圈可點。他剷除魏忠賢等閹黨,生活上十分節儉,並且勵精圖治,如果再給他二十年,相信明朝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變化。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等等功績。他剷除了魏忠賢等閹黨。
  • 還是崇禎皇帝操作不當?崇禎的兒女都去哪了呢?
    1644年,對於世界史來說,沒什麼稀奇,但對於中國歷史來講,對朱家來講,卻是一個災年,因為這一年一位姓李的將軍率領起義軍打進了北京城,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明朝滅亡,但是明朝滅亡,那些大臣、皇親國戚以及崇禎皇帝的家屬們都去哪了呢?
  •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子為何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
    明亡後,崇禎的皇子們都何去何從了呢,他的最後一個兒子,在七十五歲的高齡,仍然被清帝下令凌遲! 崇禎十七年,京城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廣安門入城,守軍或降或散。崇禎皇帝只好「御駕親徵」,親自上馬持槍突圍,兵力是幾十個太監。
  • 康熙誅殺的崇禎三太子到底是何人?朱慈煥為何躲藏64年才被發現?
    明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農曆甲申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了北京城,末帝崇禎在煤山之上自縊身亡,國祚276年的大明王朝正式覆滅。臨死前的崇禎帝朱由檢登高遠望,見四處火光沖天而自己只孤身一人,只聽得人喊馬嘶群聲鼎沸,不由地悲從中來。
  • 崇禎皇帝去世前才明白,可惜太晚了
    農民起義軍的確強大,對明王朝造成的破壞和損失遠超邊患,而且最終滅亡明王朝的也是農民起義軍;但其實明王朝是有能力,也有機會徹底消滅起義軍的。明王朝之所以沒能徹底消滅起義軍,其實並不是說明朝皇帝有多仁慈,而是因為朝中大勢,已經不是皇帝所能控制得了;在崇禎皇帝統治時期,朝堂官場的真正統治者其實是「東林黨」。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那麼大明崇禎年間,明朝真的沒救了嗎?其實那時候明朝還是有一線希望,但希望卻被崇禎皇帝生生掐滅。我們先來談談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個朱由檢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好皇帝,繼承了朱家人的血性和勇氣,並且還特別勤奮,甚至快超過了朱元璋;但就是這樣一個勤奮的皇帝反而守不住江山,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光會去做,但是不會去思考,這是怎麼回事呢?
  • 因為她的出現,朱由崧的皇位岌岌可危,她背後的大佬到底是誰
    無奈之下的朱由崧只能選擇再次出逃,這次似乎他駕輕就熟了,所以逃起來也順利的多。但是因為他這個福王沒有福王的待遇,而且崇禎皇帝也無暇顧及這些宗室,所以福王朱由崧十分落魄,甚至要跟潞王朱常淓借錢過日子。因為借錢的事情,這兩位叔侄王爺走到了一起,並且共同南下前往淮安避難。淮安避難改變了朱由崧的人生,四鎮軍閥擁護他登基成了皇帝。
  • 崇禎皇帝在位的期間,是最窮的一個皇帝,打仗都需要向大臣借錢
    大多數的時候古代都會用富可敵國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非常有錢,但是像這樣富有的人還是非常少的,要說真正的有錢人就只有當時的皇帝了,因為他有國庫。皇帝是整個天下的主宰者,全天下的財產也都是屬於他的,但是卻有一個皇帝例外,他可以說是最窮的一個皇帝了,他打仗要向大臣們借錢,最後窮到直接亡國了。
  • 歪脖子萌萌的圓澳,到底該不該冬眠呢?
    圓澳水龜,也被叫做紅腹側頸龜,很明顯從名字上來看就是歪脖子的成員了。圓澳的背甲多為褐色,沒有什麼特別的花紋呈現,看起來並不是很突出的存在。但是它的腹部比較驚豔,通常都是紅橙色的。尤其是超紅腹的圓澳更受大家的追捧。對於圓澳來說,無論是成體還是幼體都是非常溫柔的,沒有什麼攻擊性。
  •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後,他的女眷們命運怎樣?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因為他的皇兄天啟帝英年早逝,於是17歲的朱由檢登基,並建號崇禎。有人說崇禎這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雖然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但只能怪他生不逢時,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