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有一個不足8平方的小屋子,卻是乾隆皇帝的鐘愛之處

2021-01-15 歷史文化雜談

每當我們談及故宮,都會為裡面神秘而珍貴的各類文物所迷倒。故宮作為中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所有皇帝的皇宮所在地,規模十分龐大。然而,在故宮裡面,有一間很小的宮殿,面積不足八個平方,兩三個人在裡面擦身而過,都會覺得擁擠。這間小小的宮殿,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鍾愛的書房

可是,乾隆皇帝作為一國之主,書房卻為何如此狹小呢?

雍正年間,雍正皇帝住在紫禁城的養心殿裡面,養心殿的正殿是皇帝用來處理國事的地方。養心殿裡面有一個叫做西暖閣的地方,是皇帝的專門辦公室。乾隆繼位以後,依舊居住在養心殿裡面,不同的是,他對養心殿進行了一番修改。最最主要的就是在西暖閣旁邊的一個溫室改建成了一所不足八平方的小屋子。這個以溫室改造的小屋子,就是三希堂。至今,三希堂依舊被保持著乾隆皇帝使用時的原狀。三希堂裡面的繪畫、貼落、牆上壁瓶的裝飾以及牌匾對聯都是世上數一數二的好東西。

三希堂因為是根據西暖閣的溫室改造,空間受限,面積狹小,可是,在裝修設計上卻是十分巧妙。外間牆壁上放置的壁瓶就是一個十分鮮明的特色,這些壁瓶都是一種被從中間剖開的形狀,靠著牆壁的那一面很平坦,有一個小孔,可以用作懸掛壁瓶使用。負責打掃裝扮書房的人,在瓶子裡面插上花枝,一年四季都芬芳怡人。壁瓶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轎瓶。明清的時候,有錢人出行大都乘坐轎子或者轎車。這也就導致出門旅行,特別是長途出行的時候,速度很慢。在這期間,乘坐在裡面的人會感到非常的無聊乏味。於是,就有人想到一個辦法,把壁瓶安裝在轎子裡面,沒想到此舉很受人歡迎,很快廣泛應用,所以,就使壁瓶又獲得了一個轎瓶的稱呼。

三希堂造型別致的壁瓶

在乾隆皇帝改造而成的這個三希堂裡面,懸掛著各種各樣,色彩亮麗,造型別致奇特的壁瓶。據相關統計,故宮裡面收藏的所有壁瓶裡面,一大半都有乾隆皇帝的題字。由此,不難看出乾隆皇帝對於壁瓶的珍愛。

而且,乾隆皇帝那個時期的壁瓶也是製作精湛,工藝完美。

三希堂裡面還有一處很現代化的設計,這種設計使乾隆皇帝在古代就享受到了現代3D技術的癮。那是一副貼落,貼落是什麼?

郎世寧畫貼落《平安春信圖》

貼落是畫在絹上面,或者紙上的畫,都不用拿來裝裱,直接就處理一下,貼在了一面需要裝飾的牆壁上面。三希堂裡面的那副貼落有一個名字,叫做《平安春信圖》,畫裡面講的是雍正與年少時候的乾隆皇帝他們兩個人的手裡面相互拿著一枝梅花,好像在說什麼事情一樣。而且,貼落的設計是一個月亮門的樣式,那個月亮門下面的地磚和貼落前面的地磚無論是花色還是大小都一樣,兩者相互融合,達到了一種縱深的感覺,人眼看上去,仿佛面積延伸出去了幾米,使得三希堂裡面,有了一種寬闊的錯覺。貼落的這種畫法在西方叫做線畫法,乾隆皇帝本來就接受西方文化,把西方的東西融為己用,可見乾隆皇帝的心胸和眼界之廣闊。

在三希堂裡面,還有三件書法作品作品,一件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一件是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作品《中秋帖》、最後一件是王珣的書法作品《伯遠帖》,這三件書法作品精妙難以言說,為三希堂更添了幾分名氣。

相關焦點

  • 故宮倦勤齋的秘密:乾隆砸重金建成,竟然一天也沒住過!
    一路跟著節目探索歷史文化,從符望閣到迷樓再到倦勤齋,裡面的建築玄妙技巧,真真假假,正如乾隆的內心世界縮影,不愧是故宮中"秘密"最集中的地方……乾隆皇帝曾夢想"幹60年皇帝,然後退位'頤養天年'",在18世紀,這個屬於皇帝個人的夢想,都在這座秘密花園——倦勤齋裡實現了!
  • 故宮裡有幾對獅子?為什麼擺獅子不擺老虎?
    經過整整六個世紀的沉澱,故宮給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座文物寶庫,裡面的每一磚每一瓦都稱得上是古董。關於故宮的話題,咱們之前說過的實在是不少了,但這麼大一座寶庫,又怎麼可能輕易「掏空」呢?那今兒咱們聊點兒什麼?說說故宮裡的獅子吧:故宮裡一共有六對兒獅子。當然咱說的這個是擺在門口的大獅子,像斷虹橋石欄望柱上的「護襠獅」那種不算。
  • 神奇的「天球儀」,「乾隆皇帝」重金打造,猜猜是做啥的?
    「天球儀」(註:故宮珍寶)又是什麼東西呢?相信絕大部分朋友都是聞所未聞。當然,這並不奇怪。畢竟,"天球儀"屬於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它到底有何用途?大家不妨接著往下看。圖為乾隆年間的金胎畫琺瑯杯盤。,即愛新覺羅·弘曆,大清的第六位皇帝,在位時間長達六十年之久,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之一。
  • 一個從故宮退伍的老兵,給你講一講故宮裡武警的故事
    我是06年進駐故宮的,我們在故宮除了擔負故宮的守衛任務以外,在故宮裡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每年的初秋我們連隊除執勤訓練人員,其他的人都要禮服換作訓服,電臺警棍換鐮刀。要為故宮近三分之一的區域拔草,因為故宮是重點防火單位,每年的初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除草,作為故宮的共建單位,除草理所當然的成了我們連隊義不容辭的責任。故宮未開放區域,每年的初秋都會雜草叢生,一旦枯死以後得不到有效的處理會給防火帶來很大的隱患。我連隊有了除草的任務,自然也就有了接觸故宮那些未對外開放的地方。
  • 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 孝順的乾隆,有多思念母親,故宮至今還珍藏著甄嬛的頭髮
    乾隆皇帝孝順母親是出了名的,在故宮裡至今還珍藏著甄嬛的頭髮,準確點說的話,是乾隆的生母崇慶皇太后的頭髮。故宮不僅妥善保存著,而且還一直對外展出,可惜的是,很多遊人都不知道。就在壽康宮西廂房裡,乾隆專門為母親的頭髮製作了金髮塔,也是清宮現存最大的金塔,這個塔高1.5米,重108公斤,變身裝飾無數寶石,其精美程度已經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在金塔的肚子裡一直供奉著銅鎏金佛像,甄嬛的頭髮就放在佛像背後的金匣子裡,由於金塔從沒有開過,所以就連故宮的專家,都沒有親眼見過太后的頭髮。
  • 清代皇帝最寵愛的5位后妃像:圖3年羹堯之妹,圖4讓乾隆一生傾心
    清代皇帝最寵愛的5位后妃像:圖3年羹堯之妹,圖4讓乾隆一生傾心 1636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封海蘭珠為關雎宮宸妃,為四妃之首。1641年,海蘭珠病逝,年僅33歲。圖為故宮內收藏的海蘭珠朝服畫像。 赫舍裡,孝誠仁皇后,清聖祖康熙最為寵愛的后妃。她是清代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作為平衡政局的棋子,而成為康熙的結髮妻子。入宮後,赫舍裡以自己「淑德彰聞」"的行動,成為康熙的賢內助。
  • 乾隆的書房什麼樣子?永遠停留在1799年,停用最後一天的樣子
    乾隆的書房「三希堂」雖然名氣很大,但面積通共也就8平方米,被稱為故宮中最小的房間。清朝順治皇帝開始在這裡居住並且在這裡去世。 康熙皇帝把這裡改造成了生產皇家御用品的造辦處。直到雍正皇帝登基養心殿才徹底成了一個皇帝起居辦公的場所。 從雍正後,這裡取代了原來乾清宮的功能,成為清帝國的「大腦」,重要決策都從這裡發出。
  • 故宮上的匾額題的字都是什麼意思呢?是誰寫下來的?有何含義?
    前面不是告訴你了嗎,你要用一個什麼樣的心去治理這個國家,你要穩定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治理好這個國家!接下來這個匾告訴你,我皇權最大,皇帝說的是最大的!再往後看,這個在故宮裡邊後朝的進宮三大殿之一有一個叫乾清宮的,上面掛著四個大字正大光明。這是順治皇帝的御筆。但是回頭來說,我們在很多的這個電視電影裡面都看到,好多的這個衙門口,頂上都懸掛著四個字,正大光明。
  • 故宮裡最神秘的三面鏡子,顯得十分詭異!
    故宮裡最神秘的三面鏡子,顯得十分詭異!故宮一直都是我國歷史文化最著名的代表,它的恢弘大氣,吸引了不少國人前去參觀。因為故宮的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典型,所以人們在參觀的時候一直都是看著它的外表和它的構造,很少有人會抬頭往上看,看上面都有什麼東西。
  • [消息]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張雪迎探尋紫禁城中...
    故宮西六宮的神秘雙闕蘊藏著皇家怎樣的母子情深?景福宮四面四景又包含了乾隆皇帝的何種理想?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六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張雪迎,將通過隱藏在紫禁城文物中的數字密碼「雙闕、四面、六合」,深度了解乾隆皇帝的精神世界。
  • 故宮六百年|這些玻璃畫原來是為了乾隆朝的「蒙古包」裝修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保存了一批(103塊)規格和裝裱相同的玻璃畫,作者通過大量的檔案爬梳、實物分析,並借鑑科學成分檢測結果,認定其最初為乾隆朝用在為宴請蒙古貴族而臨時搭建在紫禁城內的「玻璃蒙古包」上,裝飾位置為蒙古包的窗戶和槅扇門上,此項研究解決了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 神奇動物在哪裡 乾隆可能是個被耽誤的動物學家
    神奇動物在哪裡 乾隆可能是個被耽誤的動物學家  從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間,乾隆皇帝親自召集了兩位當時重量級的宮廷畫家餘省和張為邦,交代給了他們一個重要任務,畫動物。與此同時,傅恆、劉統勳、兆惠等「八大臣」,也被分配了任務,給每一幅畫配文字解說,並抄錄典籍中的相關記述。
  • 《紀曉嵐故居》裡的書法欣賞,看看皇帝寫的如何
    這是乾隆皇帝題寫賜給紀曉嵐的紀曉嵐因編撰《四庫全書》有功,乾隆皇帝稱讚他為最有功德之人,並賜給他「福田花雨」這四個字這是紀曉嵐寫給乾隆皇帝的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乾隆讓他寫的,紀曉嵐寫了很多天還沒寫好,乾隆等不及過來查看的時候,只寫了「福祿壽喜」,還少一個「財」字沒寫完,但是紀大人就是才高人膽大,一番說辭讓皇帝心滿意足。
  • 鄭板橋、齊白石皆甘願為「青藤門下走狗」,乾隆也是它的「粉絲」
    故宮跟「紫」真是淵源甚深,「紫禁城」之名就來源於天上的紫微星垣,古人認為天上星鬥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其中三垣指的就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位於正中,且位置永恆不變,其上有紫微宮,是天帝的居所。而皇帝以天子自居,故也沿用了「紫微宮」之「紫」,於是給皇城禁地命名紫禁城。
  • V故宮|倦勤齋修繕記
    原文來源:微故宮,原文作者:吳雯欣,原文發布於2018年05月10日原文標題:V故宮 | 倦勤齋修繕記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令翻修寧壽宮,預備將這裡定為他退位太上皇之後的燕居地。東側是上下兩層結構的凹字形仙樓,被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幾處生活起居空間,裙牆以竹簧淺浮雕裝飾,掛簷板鑲嵌玉片、竹絲,槅扇則採用了雙面繡工藝,集中了乾隆時期於江南地區盛行的工藝。倦勤齋內部格局西側的戲院中,設有小型戲臺,相傳乾隆在位時期曾令南府太監在此演唱岔曲(以八角鼓、單弦配樂的小唱,為寶小岔所創,後流傳入宮)。
  • 乾隆在倦勤齋留下一件最大寶貝,專家們用三大「絕招」將其修復!
    乾隆皇帝在晚年的時候,住進了寧壽宮花園的最北端倦勤齋(倦勤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我工作累了,準備休息了),他還在這座建築中,留下了170平方米的一件巨大的寶貝,這件寶貝是什麼?故宮的專家為了修復這件巨大的寶貝,都使用了哪些絕招?您想要知道這件寶貝的名稱,還有專家修復這件寶貝,都用了什麼絕招,那就讓小編給您一一揭秘。
  • 故宮裡原來還有這麼大「稀世珍寶」,有多少大家見過的?
    北京這座現在化的大都市裡原來還珍藏這麼的文物,就在故宮博物館裡。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欣賞欣賞。金髮塔。乾隆皇帝為了收存他母親生前梳落的頭髮特製了這座金髮塔。塔高約一米五二,共用黃金三千多兩。此塔構圖精美,紋樣端莊。餐具、茶具帝後用的餐具和茶具,都是用金、銀、玉罩、瑪瑙、水晶製作的。此外,還有景德鎮的名貴瓷器和族器等。
  • 《上新了·故宮3》帶你感受清代「茶文化」
    說到紫禁城中愛好茶事的人,就不得不提乾隆皇帝了。受江南人文景觀影響,乾隆皇帝在京城修建了大量專用於品茗的茶室,為了在出巡的時候也能隨時隨地喝茶,還特地命人製作了方便攜帶用於裝置全套茶具的茶籯。如此愛茶的乾隆皇帝到底調配過怎樣的特飲?
  • 乾隆和雍正的審美,隔了一個銀河系!
    但是畫技實在一般,為免後人笑話,有損尊嚴,遂毀掉了大部分畫作,只有少數較好的被保存下來,主要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除了對畫畫如痴如醉以外,乾隆還有一個鮮明的個性特點,就是用到處題字來刷取存在感,表示「到此一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