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2021-01-21 北晚新視覺網

「金風玉露共徘徊,為奉慈母特地來。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故宮月亮 蘇陽攝

今月曾照古時人,對著中秋的月亮,人們也難免不懷古追思,想像著古代宮中過中秋節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皇宮裡的中秋節怎麼過?事實上,皇帝的中秋節和民間百姓的並無不同,也要供月、賞月、吃月餅,合家團圓,只是更加講究排場。據《清史稿》記載,清宮「中秋節」有著詳細的典制,到了乾隆時期節令中秋節過得更為細緻。每年中秋佳節清帝會在乾清宮設宴,並擺月供祭月。宮中月供,與民間一樣。供桌上擺月宮符像,還要一個直徑55公分、10斤重的大月餅。月餅上印有玉兔藥圖案。大月餅周邊各帶小月餅數盤,擺酒、茶數盅。供桌上還要擺應時鮮花和應時鮮果。《燕京歲時記》也載,中秋節「內廷供月例用九節藕」,「供月西瓜必參差切之,如建花瓣形」。九節藕,是指西苑叄海蓮花池內所出九節生在一根上的果藕,象徵著「九九」至尊。蓮瓣形的西瓜,則是用刀將整個西瓜雕成數瓣,每瓣綻開如一朵大蓮花。

乾隆的中秋節大多都是在避暑山莊度過的,在避暑山莊過中秋節同樣舉行月供活動,也會與民間一樣舉家合樂。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在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院內擺月供時,有供品二十八種,其中有自來紅小月餅。月供之後,自來紅月餅會賞賜給皇妃和皇子。這一天,還要在避暑山莊清音閣、一片雲、雲山勝地等大小戲臺演出承應時令的戲目,像《丹桂飄香》、《霓裳獻舞》、《日月迎祥》、《群仙慶賀》、《廣寒法曲》等,為佳節增添喜慶。

據史書記載,宮中的月餅製作也是極為講究:由內膳房承做,把傳統的蘇式、廣式、京式月餅合而為一,再加上精工細做,配料適中,創造了宮廷月餅獨特風格。月餅皮上壓有雲朵、月宮、桂樹、玉免,還上有各種顏色,有彩繪的、也有紅心白邊、白心紅邊的。有全紅的或全白的,稱為「自來紅」,「自來白」。

中秋之夜,除了賞月,民間也有許多遊戲,比如燃燈、猜謎、投壺、博餅、放花燈等,人們通宵達旦地娛樂慶祝節日。而在宮中,乾隆也是一位特別會玩兒的皇帝。中秋節,乾隆有時會來到自己仿照歐洲的迷宮而建的花園--圓明園萬花陣。他坐在萬花陣中心的涼亭裡,看宮女們手持黃色彩綢紮成的蓮花燈,一邊尋找迷宮中的小路,一邊飛跑傳花燈,而先到者便可領到一份賞賜。

如今,故宮成了超級大IP,中秋更是有許多文創產品。雖然中秋之夜,這裡並不對外開放。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涼爽的秋季日間,走進紅牆紫禁城之內,看看昔日皇家宮殿,追憶宮內年節時分的熱鬧情景。

GO提示:

即日至10月31日,故宮正在舉辦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307件展品中,三分之一為一級文物。展出文物珍貴,宋元時代書畫作品數量多,其中不乏像南宋馬麟《層疊冰綃圖》軸、北宋傳趙昌《蛺蝶圖》卷、宋人佚名《百花圖》卷這樣的珍品。

故宮目前為旺季,開放時間8:30至 16:00,大門票60元/人。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傅洋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清代不得人心的皇帝,在皇宮被廚師刺殺,百名侍衛圍觀卻不救駕
    康乾盛世成為清朝最後的輝煌,而隨之繼位的嘉慶皇帝要面對的已經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大清帝國。嘉慶作為清代不得人心的皇帝,在皇宮被廚師刺殺,百名侍衛圍觀卻不救駕。嘉慶皇帝是乾隆的第15個兒子,原名永琰,在他登基以後沒多久,就下令查處了著名的大貪官和珅,從他的宅子內搜出了2.3億兩的白銀,這些白銀也讓他有了改革朝廷頹廢現狀的資本。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在國民的心裡,它的重要性僅次於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祖國大地總會出現壯觀的遷徙潮,大批遊子奔走在歸家的夜路裡。在古代,萬人之上的皇帝是如何過中秋的呢?唐代以前:皇家祭月中秋節源於古人的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皇家就有祭月的傳統。
  • 故宮裡有一個不足8平方的小屋子,卻是乾隆皇帝的鐘愛之處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所有皇帝的皇宮所在地,規模十分龐大。然而,在故宮裡面,有一間很小的宮殿,面積不足八個平方,兩三個人在裡面擦身而過,都會覺得擁擠。這間小小的宮殿,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
  • 2020年中秋節快到了,快來看看各國各地怎麼過吧
    我國中秋節由來: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國家為重視這個節日,在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秋吃芋頭的說法,你知道幾種呢?
    中秋節為什麼吃芋頭?在我國很多地區,中秋節有吃芋頭的傳統,中秋食芋頭,寓意闢邪消災,民間還有很多典故。到底中秋節為什麼吃芋頭?小編為您介紹。中秋節為什麼吃芋頭?中秋食芋頭,寓意闢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到底源自何時?月餅原來竟是皇宮美食?
    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一下子把我們引到了那個年代對中秋的無限嚮往。首先,古人對天文星象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並且有著很深刻的研究。說起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大約是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關於月亮的刻符。到了唐朝,仲秋改為了中秋,也就是現在我們過的中秋節,原意的仲秋指的是秋季的一段時間,唐代逐漸形成了一天的節日。
  • 【本網策劃】我們的節日·中秋——新疆篇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讓人們津津樂道。但如果你只會背《水調歌頭》這一首中秋詩詞,那就有點out了。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這4首描寫中秋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第1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乾隆寫過1300餘首,且極富韻味
    秋日裡在香山腳下的酒肆裡觀賞到滿山紅葉,即興寫下:「酒渴呼童汲井華,借眠苔徑月初斜。小窗紅葉時飛下,誤作春風送落花。」筆墨簡潔清新,將窗外飛落的紅葉,比作春風吹落的花瓣,讀之令人愜意。明末畫家崔開予多次到香山寫生,當觀賞到滿山紅葉,也賦詩曰:「秋山肅霜容,秋庵夜氣潔。來我所懷人,茗酒深怡悅。凍螢映窗飛,鳥啼曉將徹。蒙濛霧片時,乃見山分別。數星楓樹紅,一段柏徑折。
  • 為何乾隆會自比為文殊菩薩?
    乾隆皇帝本名叫做弘曆,他是一個自命不凡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大興土木,興建別囿園林,到處遊歷,留下許多御題碑刻,他也喜愛書畫,皇宮裡面珍藏的許多古代珍貴書畫,都有他塗抹的題跋,沒有題跋的也會有「乾隆御覽之寶」等印章,他的一生還創作了四萬多首詩,自詡「十全武功」,晚年自號「十全老人」,由此可見其自戀到何種地步
  • 《乾隆迷路圖》標出「迷路」遇美食處引熱議
    黃狗豬頭肉製圖 張翠蓮「黃狗豬頭肉」在宿遷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與乾隆皇帝還有過一段淵源:公元1762年秋,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途經宿遷,並在品嘗過「黃狗豬頭肉」後吟出「黃狗豬頭肉,酥鮮嫩爛香,宮中亦未有,海內應無雙」的詩句,「黃狗豬頭肉」也是因此而得名。
  • 乾隆皇帝念念不忘的「紅嘴綠鸚哥」,原來慈禧太后也愛吃!
    波菜浙江桐鄉特產甜辣醬,傳說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一戶人家,時至中午,那家人就請乾隆皇帝用飯,其中有一個菜是菠菜燒豆腐,乾隆帝吃了感到味道鮮美,就打聽這菜名,主婦見來人不凡,就有意開個玩笑,說這是祖傳菜,名叫「紅嘴綠鸚哥
  • 她是乾隆九公主,母親是乾隆親封的皇后,弟弟還成了大清皇帝
    乾隆一生風流多情,共留下27個兒女,其中兒子有17個,女兒有十個,乾隆這十個女兒,成活率並不高,只活了五個,因此,乾隆對這五個女兒都是極其疼愛的,本文筆者要講的是乾隆第九個女兒,即和碩和恪公主。
  • 關於中秋節的兒歌有哪些 民間流行的中秋節兒歌集錦
    中秋節月光光,全家一起看月亮,月兒圓月兒亮,月餅甜呀月餅香。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關於中秋節的兒歌精選吧。》》》推薦閱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月姑娘》月姑娘在天上,圓又圓亮又亮,花姑娘在樹上,又美麗又清香。
  • 乾隆和雍正的審美,隔了一個銀河系!
    ,歷史上的名帖字畫甚至瓷器,都留下了他不可磨滅的痕跡。《中秋帖》簡直面目全非! 一般來說,留下了名人的墨寶,字畫就會增值。遺憾的是,那些遭過乾隆皇帝之手的名作,反而嗶嗶嗶掉價了!
  • 乾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從朱棣陵墓上偷來的嗎?
    乾隆皇帝的棺槨原料為極為珍貴的金絲楠木,而清中期金絲楠木早已經採伐過度,到了幾近消失的地步。關於乾隆皇帝盜用明成祖朱棣陵墓中的金絲楠木一事,民間廣為流傳。目的很明確,人們對這個好大喜功、驕奢橫欲的皇帝沒有什麼太多的喜感。「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臨閱,申禁樵採。」
  • 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傳聞乾隆皇帝都去遊玩過,是十五大名勝之一
    天津盤山風景區位於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裡處,面積106平方公裡,因為地處北京東部,所以有「京東第一山」的美譽,還有一個關於盤山名字由來的故事,相傳東漢末年,過早成名的田疇沒有被狄鹹養大,而是選擇隱居,所以叫田盤山,簡稱盤山,清朝乾隆皇帝32次來此遊覽,留下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 唐詩三百首最寂寞的古詩,沒有愛情滋潤就算長生不老又能如何
    在唐詩三百首當中,有不少詩作是寫相思之苦的。雖然這些詩篇都有寫詩人自身命運的意味,但是其中對於女子的內心世界的探討和表露,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不過,在輯錄了最優勢詩人的最優秀作品的唐詩三百首當中,有一首古詩堪稱唐詩三百首最寂寞的古詩,這首古詩告訴我們,沒有愛情滋潤就算長生不老又能如何?且看: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乾隆下江南,都吃了什麼呢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掛名乾隆御膳的美食,已經高達四位數。簡單思慮一下,這裡面肯定有很多菜都是在強行蹭乾隆的熱度。 哪些菜是乾隆吃過的?哪些是乾隆沒吃過的呢? 肯定有人會問,你怎麼知道乾隆都吃了什麼沒吃什麼,難不成書裡還寫了乾隆每頓飯吃啥嗎?
  • 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中秋月餅種類大全,你喜歡吃哪一種
    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大家不僅能享受到月餅,還能長達八天的假期,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你是否已經備好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月餅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目前都有什麼類型的月餅,看看你喜歡吃哪一種?挖掘和弘揚中秋節中的團圓文化,發揚敬老孝親、感恩父母的美德,也應該是中秋文化的範疇。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明清以來民間社會中秋節饋送月餅習俗流行,人們在相互饋送月餅等節物的過程中,融洽了親友、鄰裡等家族關係與社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