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風流多情,共留下27個兒女,其中兒子有17個,女兒有十個,乾隆這十個女兒,成活率並不高,只活了五個,因此,乾隆對這五個女兒都是極其疼愛的,本文筆者要講的是乾隆第九個女兒,即和碩和恪公主。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和恪公主在圓明園出生,母親為令妃。令妃原先只是大清皇宮的一名宮女,得幸被乾隆納入後宮,寵愛有加,在短短的幾年內便升到了妃位。和恪公主出生前,令妃已經生下了兩個兒女,分別為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與皇十四子永璐。
和恪公主的降生無疑再次為母親令妃的固寵提升了砝碼,從此,令妃更加受大清天子的青睞,第二年便升至貴妃(令貴妃)。當時,令妃可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經常隨駕出巡,很少有時間管教兒女,因此,和恪公主出生沒多久便被送到了舒妃身邊撫養,於是乎,這舒妃便成了和恪公主的養母。
話說,在和恪公主七歲那一年(乾隆二十九年),朝中死了一位大臣,即兆惠將軍。這個兆惠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族孫,年紀輕輕便躍馬於疆場,後來更是在乾隆二十三年一舉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獲封一等武毅謀勇公,能達到這個成就的,乾隆朝根本就沒幾個。
兆惠去世時,他的兒子札蘭泰只有八歲,不能為父親料理喪事,因此乾隆便派工部侍郎官保代為辦理,並賞賜五千兩葬銀,達到了親王的標準。當時,乾隆賜奠之後,解下身上的荷包,放到了兆惠將軍的供桌上,以示結親之意,這也就意味著,年僅七歲的和恪公主被定下了娃娃親,即兆惠將軍的兒子札蘭泰。
在和恪公主十四歲那一年,其被父親乾隆封為和碩公主,第二年便奉旨嫁給了札蘭泰,當時乾隆與崇慶皇太后因在熱河避暑山莊而沒有出席,是和恪公主的母親令皇貴妃與養母舒妃主持在永壽宮(舒妃寢宮)舉行了盛大宴會。之後不久,和恪公主便搬到了公主府居住。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和恪公主與姐姐和靜公主一樣,身子骨都不太好,就在乾隆四十五年,結婚才不過八年的和恪公主便病逝於公主府邸,年僅23歲,據清宮醫案記載:和恪公主「肝虛肺燥,咳嗽吐紅,消耗日久癆症。」分析應該是肺結核病,可以當時的醫療條件,即便是宮中御醫,也是束手無策了。
和恪公主臨終前留下一個女兒,即是乾隆的外孫女,和恪公主病逝後,乾隆派人將這個外孫女接到了宮中,安置在翊坤宮,與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一起撫養長大,後來和恪公主所生的這個女兒被乾隆指給了科爾沁部卓裡克圖親王恭格喇布坦之子琳沁多爾濟。
註:和恪公主的母親令妃在死後二十年,即乾隆六十年被乾隆追封為孝儀皇后,其弟弟皇十五子永琰被冊立為皇太子,並在第二年繼承了大清皇位,是為嘉慶皇帝。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宮醫案研究》《清高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