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年,雍正駕崩於圓明園,25歲的四阿哥弘曆即位為乾隆帝。乾隆一上臺,沒想到自己能出人頭地,成為一個長壽的帝王,結果他實際掌管清朝長達63年。在乾隆六十年,十五阿哥永琰將其太子之位公之於眾,乾隆下令追封已過世二十年的令妃(孝儀純皇后)為皇后,使其成為乾隆的第三個皇后。
在此後的30年裡,令妃一直受到乾隆的寵愛,為乾隆生了4個孩子,2個女兒,在乾隆的后妃中生下了最多的孩子。雍正二十三年,令妃為乾隆生下公主,名列第九,人稱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由於乾隆十皇子出生較晚,在十七歲以前,九皇子就已是乾隆最小的女兒,被乾隆視為掌上明珠。儘管很喜歡九格格,但乾隆在她只有7歲的時候就許配出去了,而且這樁婚事是在一次葬禮上定下的,當時他的駙馬只有8歲。
從清朝的一位名將說起,乾隆上任伊始,就致力於培養年輕的官員,乾隆初年,湧現出傅恆、訥親、海蘭察、兆惠等名臣,其中訥親最終因大小金川之戰而被處死,其餘三人,皆成清廷的名將。尤其是兆惠,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九格格的丈夫也是兆惠的兒子。兆惠出生於正黃旗烏雅氏,與雍正的生母德妃同屬一族,與乾隆同屬一代。
兆惠起先是從家裡的書信起家,在下層幹了十年,後來進了軍機處,機緣巧合,被乾隆賞識,從而開啟了輝煌的一生。首次大金川戰役中,兆惠掌管軍糧,雖然沒有上前線,但也立功受獎。當伊利之戰時,兆惠又是軍糧總管,因前線主帥戰死,兆惠危在旦夕,被調往前線,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西北耕耘了三年,收復了天山南北,並命名為新疆,兆惠回京後,乾隆親自為他牽馬。然後,兆惠又平定了大小回部和卓叛亂,贏得了著名的「黑水營之戰」。
兆惠收復了新疆南北向約19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這一成就,足以讓人稱道。只是遺憾的是,兆惠在他59歲的時候去世了,沒能再立新功。前不久,兆惠還在江南視察河工,他的死令乾隆十分悲傷,乾隆決定親自為兆惠舉行葬禮。乾隆在兆惠的葬禮上看著兆惠的葬禮一片混亂,因為兆惠的獨子才八歲,家裡連一塊主心骨都沒有。
雍正急急忙忙命劉統勳和兆惠的兄弟姊妹、工部侍郎保代二人住在兆惠家裡,幫助安排喪儀。嘉慶祭奠了兆惠之後,便走到兆惠8歲大的兒子札蘭泰面前,撫摸著他的肩膀,他看見了札蘭泰,仿佛看見了兆惠的影子。因此乾隆解下身上的荷包,親自把它放在供奉兆惠的桌子上。根據滿洲的風俗,這就表明乾隆是要求婚的。那時,唯一一位未許配出去的公主,只有令妃所生的九宮格。因此,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這樣決定了。
雍正回宮參加葬禮,來到延禧宮令妃的住所,告訴令妃(當時的令妃),他已將七歲的九格格許配給了兆惠的兒子,儘管這件事很意外,但令妃也知道此時的事情遲早會發生。七年後,乾隆封九格為和碩和恪公主,14歲時,又嫁給札蘭泰。只是遺憾的是,這九公主的福氣很少,在她23歲的時候病了,沒能給兆惠留下一個子嗣。
作為當時乾隆皇帝的小女兒,為什麼乾隆乾隆在參加了兆惠的葬禮之後還急於把她許配出去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儘管乾隆有優點,也有缺點,但他對兆惠的敬重和愛戴是發自內心的,兆惠為大清奪回了大片國土,為清朝的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乾隆將女兒嫁給了兆惠之子,這是對兆惠的肯定。此外,清朝和緬甸的戰爭,當時還在進行之中,乾隆這一舉動,給前線的戰士們以極大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