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王朝》⑩ | 乾隆與世長辭,一個時代的落幕

2021-01-08 澎湃新聞

辛峰 十點人物誌

領讀 | 辛峰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關河五十州的作品《乾隆王朝》。

在昨天的閱讀中,我們讀到乾隆晚期預立皇儲、鎮壓白蓮教起義,以及朝廷官場腐敗的事件。尤其是和珅的出現,更是乾隆統治下的帝國穩定繁榮的絆腳石。那麼,在此之後,乾隆帶領之下的大清帝國將走向何處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十全老人

在針對入侵西藏的廓爾喀王室的兩次戰爭也即清廓戰爭之前,乾隆還發動了安南之役。安南即今天的越南。安南自秦漢至唐末,均為中國郡縣之地,隸屬中國達千餘年之久。安南之名就得自唐時在此地所設置的安南都護府。

五代時期,安南借中原內亂而獨立,其後宋元明三朝都曾欲圖收復,明朝甚至還統治了二十多年。但多數情況下,中原王朝與安南諸朝建立的都是宗藩關係。清朝也是如此。至乾隆時,清朝國力達到極盛,周邊國家幾乎盡為中國的藩屬國。

身為宗主國,中國對藩屬國的內政一般都採取不幹涉政策。安南自後黎政權建立後,內亂不已。其間阮文惠兄弟以土豪崛起於西山,稱西山軍,欲取後黎而代之,乾隆起初也沒有管過。

直至阮文惠攻破安南首都黎城,安南國王黎維祁出逃,後黎政權將亡,乾隆基於後黎政權一直以來對清廷恭順,才不得不承擔起宗主國的義務,宣布出兵扶黎。

1788年年底,兩廣總督孫士毅奉命統兵出關。在清軍的強大攻勢下,阮文惠放棄黎城南遁,孫士毅率部入城,並按照旨意,重新冊封黎維祁為安南國王。

不料黎維祁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清軍替其收復黎城前他昏庸無能,膽小如鼠。在靠清軍恢復王位後,他又殘忍報復,搞得國內人心盡失。

在這種情況下,阮文惠先後遣使謝罪,並將所俘虜的清軍送回內地。在黎滅阮興已成事實的情況下,黎維祁又不值得扶持。乾隆冷靜面對現實,決定轉而開始扶持阮文惠政權。

1790年,被乾隆冊封為安南國王的阮文惠親赴熱河避暑山莊,祝賀乾隆八旬壽辰。如此,乾隆不僅妥善解決了安南問題,同時也挽回了戰鬥中乾隆曾兵敗的顏面。

在安南戰役的當年,緬甸也稱臣納貢,緬甸戰爭後一直讓乾隆為之耿耿於懷的心事終於有了著落。1792年11月16日,乾隆製作《御製十全記》,將他親自策劃和指揮的重大戰爭歸類在一起,正式稱為「十全武功」。

這其中包括:兩次平定準葛爾,一次平定回部,兩次平定金川,一次平定臺灣,攻打緬甸、安南各一次,兩次攻打廓爾喀。

乾隆從此自稱「十全老人」,還特意將《御製十全記》刻碑立於布達拉宮前,以昭示後人。

補子胡同

和珅倚乾隆為靠山,得勢之後,竭力培植親信,結黨營私。與此同時,他開始毫無顧忌地攬權索賄,官員想要升遷,就必須先對他進行行賄,否則再有能力和政績也於事無補。

自1786年後,和珅幾乎成了官場上黑市交易的硬通貨,見其手眼通天,大小官吏皆趨之若鶩。據聞當時想要奔走和珅門下的官員能排出好幾條街,大家爭先恐後,每天都早早地站在和府門前道旁等候,就怕被人搶了先。

明清官員皆著補服,於是和府所在的胡同便被時人戲稱為「補子胡同」。有人作詩嘲諷道:「繡衣成巷接公衙,曲曲彎彎路不差。莫笑此間街道窄,有門能達相公家。」

人人都想走和珅的關係,但若銀錢不夠,別說辦事,連見面都難如登天。山東歷城有一個知縣來京,欲見和珅,以便能夠誇耀於同僚,結果到了和府,光是打點看門人,就花了兩千兩銀子。

看到和珅回府,他連忙在門前長跪相迎,並呈上自己的名片,誰料和珅坐在轎中一動不動,還譏諷說:「知縣是個什麼東西,也配跑來叩見?」

按照乾隆朝的大清律法,貪汙一千兩銀子以上者,就要問斬,但對於和珅而言,千兩銀子連毛毛雨都算不上,也就只能夠打發一下他的看門人或者是下等僕從。

寧羌人張某被罷革守備之職,陝西巡撫建議他以二十萬兩銀子行賄和珅,張某聽從其言,到和府投書求見,但介紹信遞上去後,等了幾天都沒有消息。他又用了五千兩銀子,這才得以見到一個衣著華美的僕從。

僕從問張某:「你送的是白的還是黃的?」得知是「白的」也就是銀子之後,僕從露出不屑之色,命左右把張某帶來的二十萬兩銀子收入外庫。原來在這個「見多識廣」的僕從看來,白銀不如黃金。二十萬兩也不是什麼大數字。

過了段時間,張某果然官復原職。他以為跟他見面的僕從既然排場那麼大,定是和珅的心腹無疑,但知情者卻告訴他,此僕從不僅不是和珅的心腹,而且都不算和珅府上的僕從,只不過是一個其他僕從所驅使的下僕罷了。

和珅弄權,使得社會上賣官鬻爵、政以賄成的習氣蔚然成風,國家機器的運轉也因此受到了影響。以河工為例,掌握水利的官員都是走和珅的門路,他們通過重金向和珅行賄才得到了官職。

因此,他們上任之後不是思考如何搞好水利,而是整天盤算著如何收回成本,再大賺一筆。為此他們甚至希望水災發生,以便從中撈錢。在這種情況下,河工能做到什麼樣子,就只有天知道了。

歸整仍訓政

1795年10月15日,乾隆將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召至勤政殿,當眾取出存放於「光明正大」匾額後面的建儲密旨,至此太子是誰的重大秘密終於得以大白天下。

按照密旨,乾隆宣布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移居毓慶宮,次年改元嘉慶。此時永琰已經三十五歲。他的生母魏佳氏在去世二十年後,被追贈為孝儀皇后。

按照籌備時的規定,乾隆歸政後稱太上皇,新皇帝稱嗣皇帝。1796年2月9日,歸政的日子到了,乾隆在太和殿親手將玉璽授予嘉慶,使其身份由皇太子變為嗣皇帝。

幾天後,為慶祝授受大典,乾隆、嘉慶舉行千叟宴。儘管盛世景象早已被全面衰敗取代,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乾隆將江山交到嘉慶手中之時,至少國庫仍然充盈,戶部存銀達七千萬兩,接近乾隆自己繼位之初的兩倍。

這使乾隆父子仍然有條件將千叟宴辦的風風光光,在和珅的主持下,文武官員六十歲以上者皆被允許參加,赴宴者一共達到了三千多人。

和其他時代的太上皇不同。乾隆在宣布歸政之日時便以「歸政仍訓政」為由,決定繼續獨攬朝中大權,只將那些他已經無力去奔走的祭祀和禮儀活動交由嘉慶去辦理,他對自己的稱呼也依然是「朕」。

嘉慶只能像個見習生一樣,在一旁隨同學習,其存在感甚至低到可以被一些人忽略。此時的乾隆雖然把持朝政不放,但已經陷入老邁昏庸,每日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室外獨自沉思。童年往事、以及與富察氏相處的溫暖時光便不由迴光返照,歷歷如在眼前。

1796年,乾隆帶著嘉慶來到孝賢陵前祭奠。望著陵前高大蔥鬱的松林,他觸景生情,用極其感傷的筆觸寫道:「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

樹倒猢猻散

嘉慶儀表出眾,性情溫順。還有人認為嘉慶兼有他父親的學識和謹慎。但嘉慶並不能算是一個出類拔萃的皇帝,才能上也與康雍乾相去甚遠。清朝從嘉慶開始,整體就走向了平庸。

只是和珅萬萬沒有想到,乾隆去世,自己的末日就來了。僅僅半個月之後,他便死在了嘉慶手中。嘉慶給和珅定的二十條大罪,據說都出自御史錢灃生前所擬奏稿之中。

和珅生前費盡心機聚斂的那些贓款,連同家產一起遭到了抄沒,這倒真應了他所喜愛的《紅樓夢》中的兩句話,一句是「樹倒猢猻散」,一句是「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在乾隆病危的前一年年底,嗣皇帝嘉慶率諸王、貝勒、貝子及文武大臣奏請於庚申年舉行太上皇九旬萬萬壽大典。乾隆非常高興,答應按照八旬壽典進行操辦,但不久便偶感風寒,之後健康狀況迅速下降。

1799年2月8日,乾隆與世長辭。乾隆終究沒有等到他的萬萬壽慶典,但對於他個人而言,或許這是件幸事,因為即將到來的19世紀其實是個悲劇性的漫漫長夜。

中華帝國這條船,一旦失去乾隆這個船長,終將沉沒。

這個生前雄心勃勃、文治武功難以勝數的東方帝王,帶走了一個時代,留下的則是一幕幕精彩絕倫的人間活劇。

同為雄主,拿破崙的一句名言或許能作為其墓志銘最好的註腳:「盛名無非是盛大的喧囂而已,囂聲越大,傳得越遠,什麼都會消失,只有喧囂聲繼續存在,並在後輩兒孫中傳揚。」

結語

今天我們讀到了乾隆對自己一生「十全武功」的總結,還有和珅的貪婪,以及在乾隆去世後他被嘉慶的懲處。

到這裡《乾隆王朝》就讀完了,明天我們將開啟一本新書,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圖片源於《乾隆王朝》劇照及網絡。

原標題:《《乾隆王朝》⑩ | 乾隆與世長辭,一個時代的落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正統之爭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分裂割據時期,例如三國時代。三國時期魏蜀吳皆認為自己是正統,這個問題後世也爭論很久。在北宋之前,世人皆認為曹魏是正統,因為曹魏的合法性則是來自於東漢末代皇帝劉協的禪讓。雖然這種禪讓是曹丕強加於漢獻帝劉協的,但起碼從名義上來說,曹魏的天下來自於漢朝的合法想讓。
  • 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清朝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王朝,乾隆更是其中備受爭議的皇帝。得益於《戲說乾隆》、《銅齒鐵牙紀曉嵐》等電視劇,讓乾隆成為了歷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在諸多電視劇中,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益彰,一個英明一個賢達,這對好基友一時傳為美談!
  • 乾隆和雍正的審美,隔了一個銀河系!
    ,一個是清雅水墨畫, 中國美學史上兩種對立的美學觀—— 「錯彩鏤金」與「芙蓉出水」, 被這對父子詮釋到了極致。 《甄嬛傳》中的色調布置、人物著裝也大多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審美情趣。
  • 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梗? 乾隆媽寶男了解下下!
    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梗? 乾隆媽寶男了解下下!時間:2018-05-16 09:59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梗? 乾隆媽寶男了解下下! 乾隆媽寶男是什麼意思,媽寶男是對乾隆皇帝是褒義還是貶義,這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歷史上的這位媽寶男乾隆皇帝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關於乾隆皇帝的悲哀:左邊盛世右邊轉折,在夢境與現實中無法選擇
    乾隆王朝卻在這樣的轉折機遇到來之時,卻不願意醒過來,他們願意沉浸在過去的大國夢之中不斷的醉生夢死。,但很明顯乾隆皇帝不是一個真正有冒險精神的人,或者說他身居高位沒有能力去嘗試這樣一個冒險的舉動。所以他面對西方來的使者,他不僅沒有接受通商的建議,而且還把它們視為洪水猛獸,以最嚴酷的手段把他們給轟了出去,這不僅僅表現出了乾隆皇帝對於西方文化的恐懼,也表示了他在那個時代作出選擇時候的焦慮。
  • 乾隆名畫《多祿圖》,有人說內容錯了,其實是你沒仔細觀察生活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乾隆皇帝是清王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親孫子、雍正皇帝的親兒子。乾隆皇帝繼位之後,既沒有康熙王朝時的國內叛亂,同時也不存在雍正時期的皇子爭位,似乎一切都顯得名正言順。乾隆在位時期,正處於清王朝的鼎盛階段,史稱「康乾盛世」,人民生活水平富足,居民生產力也大幅度提高,呈現出一片歌舞昇平之態。
  • 乾隆最真實的長相,出自一位義大利畫家之手,網友:原來長這樣
    乾隆最真實的長相,出自一位義大利畫家之手,網友:原來長這樣眾所周知,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王朝,也是人們了解最多的一個王朝。而清朝時期,乾隆一直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位皇帝,他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雍正駕崩之後,乾隆就繼承了大統。
  • 乾隆的裹屍布值多少錢,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會值錢呢?這才是關鍵
    裹屍布的起源乾隆的裹屍布自然不是普通的布,皇室使用的東西一點也不差。但是乾隆裹屍布的來歷可能比不上幾個皇帝。這個裹屍布實際上是一個如來被子,是西藏活佛送給甘龍作為其80歲生日的貢品,由幾個密宗大師打開的。這是師父加持的被子,為乾龍度身定做,世界獨一無二。 這種曼陀羅被長兩米,寬1.38米,長度根據乾隆的身高定製。而且上面縫了幾千顆珍珠寶石,被子上還蓋了經書、佛咒、佛塔等。被子整體為黃色,材質為絲綢加藏羚羊絨和狍子絨。
  • 乾隆屍骨未寒,隱忍多年的兒子迫不及待報仇,結局大快人心
    乾隆帝禪位不讓權 乾隆皇帝在歷史上的評價頗高,而他也自我評價為「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在康雍兩朝的基礎上,對內寬嚴相濟發展國力,對外開疆拓土,在文化領域也是集大成者,創造了封建社會最後的盛世。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主動禪讓皇帝,自稱太上皇,嘉慶皇帝登基。
  • 乾隆自詡十全老人,究竟長什麼樣子?義大利畫家還原乾隆真實相貌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他是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從掌控政治實權的角度來說,乾隆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0年,禪位後還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也許是在位時間太長了,而乾隆在位時還是清朝國力最巔峰的時期,因此乾隆自鳴得意。
  • 十八世紀英國人眼中的「乾隆盛世」,與《馬可・波羅遊記》的描述...
    乾隆時代的普通中國人與英國人生活水平差距實在太大了。14世紀,歐洲人並不比中國人富裕多少。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粗糧、菜葉、蕃薯,白米飯已經算相當不錯。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人們都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據《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業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戶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
  • 她17歲嫁給乾隆,地位崇高寵冠六宮,皇上卻因一個婢女動怒重罰她
    惇嬪轉為惇妃,成為乾隆晚年唯一寵妃的轉折點在乾隆四十年。當時乾隆63歲,她也有27歲。這一年,皇帝深愛的令妃死了。恰恰又是這一年,惇妃為皇上生下了可愛的皇女。就是後來嫁給和紳兒子的十皇女。皇女的出現讓乾隆的傷心和寂寞得到了補償。老來得子的乾隆對自己的女兒非常好。他先是違背只給兒子封號的祖制給她封號,後又在公主成長的過程中時常陪伴。
  • 乾隆路邊吃西瓜,吃的時候對瓜農讚不絕口,吃完後卻派人暗殺瓜農
    「吃瓜」一詞,如今已經成為了圍觀的代名詞,人們常常用這個詞語,來表示自己是一個看戲之人。而在中國古代,吃瓜自然不會有如此特別的意思,而是指正常的吃西瓜的舉動,但是清朝時期卻發生了一件趣事,堂堂的乾隆皇帝,最後卻因為一件小小的吃瓜事件,與一個普通農民起了衝突,這是為啥呢?
  • 隋煬帝一次下江南丟江山,清朝乾隆六下江南沒丟掉江山,這是為何
    乾隆得民心,楊廣失民心 乾隆下江南,對百姓的生活攪擾較少,還以減免賦稅、興建堤壩等利民工程撫慰百姓,因此百姓對乾隆南巡,並無多少牴觸情緒。而楊廣一路上要求百姓貢獻食物、修建行宮、搜羅美女,民心直線下降。
  • 乾隆到底長什麼樣?義大利畫師拿出乾隆唯一真容畫像,顛覆想像
    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的巔峰,乾隆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清朝的社會、經濟、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另外,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不僅經常微服私訪,還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以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起到了保護了農業生產的作用,讓國庫逐漸充實。
  • 她是乾隆九公主,母親是乾隆親封的皇后,弟弟還成了大清皇帝
    乾隆一生風流多情,共留下27個兒女,其中兒子有17個,女兒有十個,乾隆這十個女兒,成活率並不高,只活了五個,因此,乾隆對這五個女兒都是極其疼愛的,本文筆者要講的是乾隆第九個女兒,即和碩和恪公主。
  • 一個千年古鎮,乾隆六次下江南五次住在這裡,一起去這裡看一看吧
    在中國這片廣闊的國土上誕生過許多王朝,清朝以前改變王朝似乎是很平常的事,當時老百姓已經習慣了,但世代交替會爆發戰爭,普通老百姓也會跟著受苦,這種情況延續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末才爆發了許多戰爭,但這個王朝在此之前也沒有那麼太平,皇帝永遠是封建帝國的掌權者,每當皇帝旅行的時候
  • 乾隆所立御碑,正反都是親筆書寫的詩歌,卻被人破壞,萬分可惜
    尤其是在康熙、乾隆時代,皇帝一年之中有一半時間在此度過。因此避暑山莊在當時也成為了實際上的陪都,地位非常重要。避暑山莊的文物非常豐富,至今仍然是我們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寶庫。今天小珏單獨說一說著名的《綠毯八韻》碑,不光是為了和大家一同了解文物,更是共同探討對待珍稀文物的態度。這座石碑,位於承德避暑山莊的萬樹園南端、澄湖北岸。
  • 乾隆用純金打造天球儀,千顆珍珠組成星象,耗費重金目的卻是這樣
    康熙最感興趣的還是數學和天文學,他專門製造了很科學的天文臺,以此來觀測天文,而到了乾隆,乾隆最熱衷的則是西洋一些有意思的機械原理,乾隆還把西洋的機械錶等有趣的東西制度化,成為清朝宮廷常備的東西,這些都促進了清代前期和中期的繁榮。
  • 綠營以古喻今 扁蘇關係與乾隆嘉慶之間相去不遠
    幾位民進黨「謀士」近日在私下聚會場合推敲陳水扁此一大動作時,在清朝乾隆、嘉慶兩朝皇帝身上找到了以古喻今的線索。他們解讀說,「相信陳水扁還是『太上皇』,蘇貞昌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穩了」。  據報導,在家庭成員與親信頻暴弊案的壓力下,陳水扁在5月31日晚宣示下放除「憲法」賦予的領導人職權以外的一切黨政權力,「人事權」和「決策權」都交給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