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和人總禁不住雨打風吹,最後留下的只是那些證明歷史的物件。隨著時間的流逝前朝舊物成了具有文化韻味的古董;哪怕就是一件做工平凡的古代瓷器也能與各種珍寶黃金一般被後世之人收藏起來。在二十一世紀的零五年代,清朝乾隆皇帝的裹屍布就出現在一場拍賣會上。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塊裹屍布是誰的,只以為它是清朝達官顯貴的袈裟;不過最後還是拍賣出九萬人民幣的價格。之後,時隔五年這塊裹屍布又出現在一場大型的拍賣會上。而這次它賣出近一點三個億元的驚天價格,可謂是有資格稱為史上最昂貴的裹屍布了。這時的它已被人得知是乾隆帝的裹屍布,用料做工無不是當時最精緻優良;不然也不會被富豪爭相搶拍,價格也不會被人哄抬到億多元的天價。
裹屍布的起源乾隆的裹屍布自然不是普通的布,皇室使用的東西一點也不差。但是乾隆裹屍布的來歷可能比不上幾個皇帝。這個裹屍布實際上是一個如來被子,是西藏活佛送給甘龍作為其80歲生日的貢品,由幾個密宗大師打開的。這是師父加持的被子,為乾龍度身定做,世界獨一無二。
這種曼陀羅被長兩米,寬1.38米,長度根據乾隆的身高定製。而且上面縫了幾千顆珍珠寶石,被子上還蓋了經書、佛咒、佛塔等。被子整體為黃色,材質為絲綢加藏羚羊絨和狍子絨。這些藏羚羊絨不是藏羚羊身上的任何絨毛,只是藏羚羊尾巴下面的一點絨毛。你可以想像這麼大的被子會用多少藏羚羊絨毛。大家都知道東陵賊孫殿英是第一個闖進乾隆墓的人。他從墳墓裡偷了很多好東西。但孫殿英只拿走了墓中金銀財寶,對布匹的絲織品毫無興趣。他用乾隆裹屍布的絲織品做了什麼?給自己做個被子?
除了這塊陀羅尼經被的珍貴,陀羅尼經被的主人更是為這塊裹屍布增光不少,雖然乾隆皇帝被認為是導致了大清沒落的罪魁禍首,但乾隆皇帝的名氣還是有的,這塊陀羅尼經被自然也是如此,蓋在乾隆皇帝的屍首之上,價值自然難以估量。
其次,這塊陀羅尼經被的製作工藝,用料極其複雜,就算不看其主人,這塊陀羅尼經被本身都價值非凡。
這叫被子的主要材料是藏羚羊的絨毛以及金絲,單從用料上看,這塊陀羅尼經被都價值千金,更何況這塊被子使用的還是早已失傳的緙絲工藝,現如今,這種被子就算是仿造,也做不出來。
皇帝用品,自帶吉祥寓意
現代人本身就對皇家用品有一種莫名的崇拜,況且這件經被是為乾隆量身定做的,又經大師開光,具有良好寓意,更是受到人們的追捧。
一開始,人們知道這是孫殿英盜寶時丟棄的物件並沒有受到關注。
後來裹屍布被賦予上經被的名字,加上專家的鑑定,一經拍賣,人人傳誦它的好,爭相競拍,這也是價格一路走高的原因之一。
這種經被當時一共製作出兩條,一條給慈禧太后,一條給乾隆。
當時清朝皇室後代發現孫殿英進入陵墓後,將慈禧和乾隆重新入殮,經被也就此流出。
其實有很多像經被這樣當初被低估的文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鑑賞眼光的開闊性和包容性,這些文物的價值也正在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