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重返歷史的海洋】獨家原創發布,喜歡的請點擊關注,防止迷路哦。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乾隆為難劉墉的故事。乾隆年間,京城開科取士。一時間應考的舉子云集北京。開科之後,住在店房的舉子們,一個個像是熱鍋上螞蟻, 心急火燎地盼著發榜,有的還天天做著中狀元的美夢呢!
好不容易盼到了發榜,皇榜下,成千上萬雙眼睛瞪得溜圓,伸長著脖子,擁擁擠擠好不熱鬧。有的人暈倒了;有的犯癲狂,千姿百態,無非都是中榜和名落孫山所致。就這樣亂鬨鬨地經過了頭榜考取出三百六十名進士,第二榜又從中選擇七十二名魁首,第三榜又從七十二名中拔出三人,名曰「拔三元」。這三人經過殿試,才確定頭名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這頭名狀元就是劉墉。
劉墉是三朝元老劉統勳的三公子,在京師是頗有名的才子。他年僅二十多歲,熟讀詩書,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底兒的人暗暗嘆服;有些不學無術的紈衿舉子,卻無中生有地編造出許多謠言來。有的說劉家以重禮買通了監考官偷梁換柱作了弊;有的說劉家官大以勢壓人等等。這些謠言像長了翅膀飛進宮裡,弄得乾隆也犯了嘀咕,於是諭令次日早朝要御試劉墉。
第二天一大早,文武百官依次上朝,拜伏丹墀,山呼萬歲已畢,值日官宣劉墉上殿。乾隆遠遠望見一人走進朝門,心中不禁一怔。原來他想劉墉乃三朝元老之子,一定是才貌雙全,一表人才的英俊青年,哪料竟是個身軀畸形的醜八怪。 只見他身材矮小,前有雞胸,後有羅鍋,一條腿還患過小兒麻痺症,走起路來一瘸一顛,一隻眼睛又有毛病。 嗬,讓這麼一副尊容的人當狀元,真是有失體面。乾隆想再來一次御試,難為難為劉墉。朝中的文武群臣,也都有譏諷之意。有的甚至忍不住笑出聲來。 還有兩個文官在殿角嘰嘰咕咕地咬耳朵: 「想不到劉大人竟生了這麼個寶貝兒子呀!」劉墉早已看透了乾隆和百官的心思。 但他胸有成竹,沉著冷靜,故意把雞胸挺得老高,一瘸一拐地走到乾隆面前跪下。 乾隆問道:「下面就是新科狀元嗎?」劉墉回答:「是科考一甲第一名。」乾隆緊接著又問:「既是第一名,可有真才實學?」劉墉回奏: 「聖上科考意在取才,臣雖幸得第一,但不敢妄稱。」
乾隆見劉墉答對得體,已自心喜,感到他並非等閒之輩,一時竟未想出難為劉墉的辦法。這時,前科狀元翰林院大學士提議: 「何不以劉墉為題一試。」乾隆聽出其中有戲弄之意,含笑道: 「好吧,那就以自身為題,詠詩一首。」說完目視劉墉。劉墉未加思索,脫口而出:背駝負乾坤,胸高滿經綸,一眼辨忠奸,單腿跳龍門。丹心扶社稷,塗腦謝皇恩,以貌取才者,豈是賢德人!
吟罷, 整個朝堂鴉雀無聲,文武百官譏笑之音頓時啞然,就連乾隆皇帝也耳根發熱,連誇劉墉奇才。於是御筆一揮, 欽點劉墉為本科狀元,並封為大理寺正卿。從此,才引出了劉羅鍋陪乾隆私訪和下江南的許多故事來。
小編覺得,人不可貌相,劉墉雖然長得醜,但是其智慧比很多人都高,所以平日生活中,對那些長相醜陋的人也不能輕視,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