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貪腐的和珅死在庸碌無為的嘉慶手上,而不是文治武功的的乾隆

2020-12-03 文史小角落

說起和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和珅形象。這是一個胖胖的,阿諛奉承的形象,但是每次卻被紀曉嵐給弄得出醜。但歷史上的和珅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和珅比紀曉嵐、乾隆都小,他們兩個稱為油膩大叔的時候,和珅還是翩翩公子呢,絕對不是電視劇裡那種形象。而且和珅也不是那麼傻,每次都被紀曉嵐給弄得出洋相。歷史上真正的和珅的確是個大貪官,而且還是個極其聰明的大貪官,要不然他怎麼能夠貪那麼多錢,而且還不被乾隆誅殺呢。

但是說起和珅的結局,倒是讓人挺唏噓的。和珅不是死於乾隆之手,卻是被默默無聞的嘉慶賜了一條白綾自我了斷,最後貪得那些錢都進了嘉慶的腰包。

這就讓人奇怪了,怎麼和珅那麼貪,乾隆不殺他,反倒讓嘉慶一個小孩子給殺了。要說乾隆想要保他,那嘉慶肯定殺不了和珅的,要說乾隆想殺和珅,那肯定等不到嘉慶來動手。在我看來,就是乾隆自己不想殺和珅,但是想留給自己的兒子來動手。

可能這個說法讓人疑惑,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乾隆害怕殺一個小小的臣子嗎?當然不是,但這裡面有乾隆的掙扎。一方面恩寵和珅,另一方面也知道和珅非死不可。

史書記載,乾隆初次見到和珅就對他恩寵有加,而且和珅長得俊美,乾隆也是個顏控,因此幾年的時間裡就升官發財,這速度可以說是別人坐火箭都趕不上的。

再加上,和珅雖然貪點錢,但是他孝敬乾隆的可不少。乾隆都得了他的好處了,再過河拆橋就有點不道德了吧。再加上和珅辦事很是得力,要是把這麼個臣子殺了,自己去哪裡再找一個呢?所以,算了,暫時養著吧。這一來二去,乾隆都習慣和珅的存在了,怎麼還願意殺他。

但是乾隆感情上不願意,但不代表真的就不殺,他還是想把和珅留給自己的兒子。可能看到這裡,大家會疑惑了,既然和珅這麼好用,怎麼乾隆不把和珅留給兒子用呢?不是不可以,而且嘉慶根本就駕馭不了和珅。和珅在乾隆朝就有「二皇帝」的稱呼,這嘉慶還低了一輩,要是和珅不服管怎麼辦。

而且自己兒子的德行,乾隆還是知道的,壓根就不喜歡貪汙腐化的和珅,也不會願意用他的。所以自己死後,兒子嘉慶殺死和珅那是勢必得。現在乾隆需要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等到自己死了,和珅也就活不了了。

果然,乾隆的才死一個多月,和珅就被賜了一根白綾去繼續此後太上皇了。和珅死後被抄家,找不出來的金銀珠寶甚至比國庫的都多得多。這更讓嘉慶覺得和珅殺得好。

但和珅被殺,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也不是嘉慶隨便一道聖旨就能解決的事。在乾隆皇帝當太上皇的時候,嘉慶就一直在搜集和珅的罪狀,就等著乾隆一死就動手,果然,這一天來得不算太慢。

嘉慶這麼恨和珅,主要是和珅貪汙,要知道嘉慶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勤儉皇帝,自己的皇后死了都不大操辦,龍袍上面都是補丁。但是偏偏和珅這種大貪官,驕奢淫逸,貪汙腐化,把國家弄得一團糟,沒把他千刀萬剮已經客氣的了。

雖然乾隆養了個大奸臣,把清朝從盛世轉衰。但是好歹打到和珅還是給嘉慶留了一筆錢,這也算是乾隆在和珅事件中的一點父愛了。

相關焦點

  • 乾隆死後不久,和珅被嘉慶處死,那嘉慶是怎麼對待紀曉嵐的呢?
    和珅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乾隆帝駕崩沒多久,嘉慶帝就軟禁了他。在和珅遭到軟禁之際,大學士朱珪、王傑等人也開始搜集和珅貪腐的證據,僅僅半個月,和珅就從一個一品大員淪落為囚徒。因為其貪汙數額巨大,嘉慶帝遂趁機將其處死。
  • 和珅死前,在獄中寫下一首絕命詩,嘉慶看後只說一句話
    和珅利用乾隆的寵愛,大貪特貪,所得家產折合當時市價,總共竟然近9億兩白銀。 而據資料可知,當時清朝全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七千萬兩。
  • 嘉慶的帝王智慧:給和珅定下 20條罪狀,卻沒有一條提到「貪」字
    和珅,原本是乾隆鑾儀衛中的一員,頗有學識,一次機緣巧合以一句「典守者不得辭其過」巧答了乾隆的問題而得到了乾隆的賞識,從此官運亨通,官至軍機大臣,兒子更是娶了乾隆的十公主,從此和珅與乾隆成為了兒女親家,皇親國戚,在朝中可以一手遮天。
  • 乾隆83歲壽辰僅寫一字,群臣看後哄然大笑,僅和珅一人面如死灰
    朝中有不少人早已看不慣和珅這樣「欺上瞞下」的行為,認為和珅只不過是博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和珅收斂不義之財的行徑皇帝一概不知。其實能夠作為一國之君,乾隆不是對於和珅的惡劣行徑絕不知情,只不過是和珅實在是太懂得揣摩他的聖心,所以才由著和珅肆意妄為罷了。不過乾隆沒有想到的是,和珅的胃口比他想像的要大得多。
  • 乾隆去世後大清還沒有爛透,但到了嘉慶手裡國家已無可救藥了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在位六十年幾乎耗盡了大清國力,留給嘉慶一個爛攤子。嘉慶親政以後,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川楚白蓮教起義風起雲湧,國庫收入不足,人口過度膨脹,官員貪腐嚴重,河患頻繁出現。面對如此局面,嘉慶帝十分憂慮但頭腦也很清醒。為此,他一度打出了「鹹與維新」的旗號,試圖在內政上作出一些改革和補救。
  • 嘉慶皇帝:一上臺就處死大貪官和珅,自己卻被雷劈死了?
    可以說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大部分的皇帝一生都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也有極少數皇帝是很不幸的,歷史上有幾個皇帝死得很悲慘也很奇葩。 例如春秋時期晉國的晉景公上廁所掉進茅坑裡死了;東晉的孝武帝司馬曜是被宮女用被子悶死的;大秦帝國的秦武王贏蕩因為逞能舉鼎被壓死了;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被紅杏出牆的皇后氣死了。
  • 嘉慶賜死和珅後,他兒子是怎麼報復嘉慶妹妹的?現代人都難以接受
    而主角團除了虛構出來的陳文杰等民間人物,還有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和珅、十公主以及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歷史上豐紳殷德和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的確成婚了,但是我們都知道乾隆死後,和珅被嘉慶幹倒了,那麼面對有著「殺父之仇」的妻子,他又採取了怎樣的舉動呢?豐紳殷德的前半生是幸運的,他的父親是乾隆最受寵愛的大臣和珅,也避免不了被愛屋及烏。
  • 嘉慶皇帝一生命途多舛,曾遭刺殺沒死,卻被雷劈死了?
    嘉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一繼位就以「為乾隆守靈」為由,將和珅軟禁在了皇宮之中,並且將其和黨羽之間的聯繫全部斷絕,一下子除掉了和珅的權力。隨後派人抄了和珅的家,並向世人昭告了他的罪行,最終將他送上了斷頭臺。和珅貪汙的財產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
  • 嘉慶皇帝怎麼去世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的皇帝是壽終正寢的駕崩,也有的皇帝是因為其他原因去世,例如舉鼎被砸死的秦武王贏蕩、死在美女趙合德懷中的漢成帝等等。在民間很多人都在傳言,清代皇帝嘉慶的死和天雷有著很大的關係,甚至在後來被人們傳為:「嘉慶皇帝是被雷劈死的。」
  • 嘉慶是怎麼死的?
    大家常說的嘉慶皇帝,歷史上命名為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生猝年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關於死因,那更是眾說紛紜,喧囂塵上,死法得有3-5種,下面分析解釋:這位皇帝老哥,按生物年齡計算,不滿60周歲就涼涼,錯過了60歲大壽,比他老爹乾隆差遠了。這位老兄還有一些奇怪,生於乾隆二十五年,死於嘉慶二十五年,專門和25過不去。
  • 和珅的兒子,乾隆的女婿:佛系少年豐紳殷德的起浮人生
    大家有沒有發現,怎麼沒見乾隆年間的大紅人和珅的人影吶?《延禧攻略》開始於納蘭淳雪(舒妃)選秀入宮,止於傅恆徵緬甸病卒,時間斷限在乾隆六年(1741)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如懿傳》起於青櫻選為寶親王側福晉,截止時間估計會在如懿斷髮去世左右。時間斷限在雍正十二年(1734)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左右。
  • 乾隆65歲生的女兒,嫁給和珅兒子,結果35歲就守寡,歷經三個皇帝
    固倫和孝公主後來嫁給了乾隆寵臣和珅長子豐紳殷德。惇妃汪氏在生下十公主後,恃寵而驕,性情暴虐,竟然在乾隆四十三年將一名宮女給活活打死了。乾隆對這件事很是重視,他處罰了首領太監,並將惇妃汪氏降為惇嬪,並罰銀一百兩,用於安葬死去的宮女。乾隆的決斷看來起來公正無私,但其實是為了保住皇家顏面,故意做給別人看的。
  • 嘉慶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疑雲重重,連史書都不敢如實記載!
    嘉慶皇帝一輩子過的非常憋屈,錯過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接手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顒琰生於1760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他被秘密立儲,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嘉慶皇帝登基,然而在此後三四年中,嘉慶皇帝仍然受乾隆的控制,乾隆雖然禪位,但是對權力的欲望沒有絲毫的削減
  • 清朝嘉慶皇帝是怎麼死的,難道真的是被雷劈死麼?
    在清朝正史中,記載清朝的皇帝都是正常死亡,即使是突發性猝死,也是記錄的非常一本正經,比如清太宗皇太極之死,正史上記載的是「端坐而崩」,但是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皇太極怎麼死的就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了,但最奇葩的並不是清太宗,而是嘉慶皇帝的死法,據說是雷劈死的,這是最神奇的。
  • 《乾隆王朝》⑩ | 乾隆與世長辭,一個時代的落幕
    他以為跟他見面的僕從既然排場那麼大,定是和珅的心腹無疑,但知情者卻告訴他,此僕從不僅不是和珅的心腹,而且都不算和珅府上的僕從,只不過是一個其他僕從所驅使的下僕罷了。和珅弄權,使得社會上賣官鬻爵、政以賄成的習氣蔚然成風,國家機器的運轉也因此受到了影響。以河工為例,掌握水利的官員都是走和珅的門路,他們通過重金向和珅行賄才得到了官職。
  • 嘉慶皇帝死亡之謎,心腦血管病突發還是被雷劈死?
    一、嘉慶皇帝的所處的歷史環境和身體狀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第十五子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顒琰登基,是為嘉慶皇帝。別以為登基了就萬事大吉,對嘉慶來說,其實不然。
  • 綠營以古喻今 扁蘇關係與乾隆嘉慶之間相去不遠
    幾位民進黨「謀士」近日在私下聚會場合推敲陳水扁此一大動作時,在清朝乾隆、嘉慶兩朝皇帝身上找到了以古喻今的線索。他們解讀說,「相信陳水扁還是『太上皇』,蘇貞昌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穩了」。  據報導,在家庭成員與親信頻暴弊案的壓力下,陳水扁在5月31日晚宣示下放除「憲法」賦予的領導人職權以外的一切黨政權力,「人事權」和「決策權」都交給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負責。
  • 為什麼乾隆帝不殺和珅?嘉慶用事實說明,殺了他是巨大的損失!
    其次,和珅是一名忠臣。眾所周知,和珅是大貪官,他的家產無法估算,真正做到了富可敵國。可和珅從始至終都沒有跟朝廷對著幹的想法,和珅貪財但不貪權,他骨子裡是那種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瀟灑快活的人,所以對乾隆沒有任何威脅。乾隆是個非常精明的皇帝,隨便安排幾個眼線跟著和珅,就能把和珅調查的一清二楚,可乾隆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因為和珅足夠的忠心。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卻選擇了能力平庸的嘉慶繼承皇位
    清朝有十二位皇帝,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兩位皇帝,分別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因為這兩位皇帝開創了「康乾盛世」,而在「康乾盛世」之後,清朝整體卻是在由盛轉衰。而這一過程,恰恰就發生在嘉慶時期,這一現象,也被後人稱為「嘉慶中衰」。
  • 嘉慶皇帝死於雷劈,還是有其他原因?看完後明白了!
    永琰原本不是儲君人選,只因乾隆帝之前所選的兩個嫡子(永璉、永琮)相繼去世,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也不敢再隨意放上傳位詔書,諸皇子對於繼承皇位之事不僅不感興趣,甚至還有些畏懼,乾隆最終只能選擇庶出但忠厚老實的第十五子永琰作為繼承人,是為嘉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