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英國人眼中的「乾隆盛世」,與《馬可・波羅遊記》的描述...

2020-12-02 上遊新聞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國派出的第一個訪華使團到達中國。

英國人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充滿好奇。他們相信,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然而,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馬上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

清王朝僱用了許多老百姓來到英使團的船上,為英國人端茶倒水,掃地做飯。英國人注意到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國人中間,人們很難找到類似英國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國農夫喜氣洋洋的臉。

這些普通中國人 「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

乾隆時代的普通中國人與英國人生活水平差距實在太大了。

14世紀,歐洲人並不比中國人富裕多少。他們的食物中肉食比重並不算高,一大塊麵包加一碗濃湯就已經讓辛苦了一天的英國農夫心滿意足。

但是隨著經濟的質變,歐洲人與中國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

18世紀工業革命前期,英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奶酪、少量的啤酒和醃豬肉;晚飯是麵包和奶酪。星期天,甚至可以吃上鮮豬肉。

工業革命後,英國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國普通農民家庭的消費清單上還要加上兩三加侖脫脂牛奶,1磅奶酪,17品脫淡啤酒,黃油和糖各半磅,還有1英兩茶。

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粗糧、菜葉、蕃薯,白米飯已經算相當不錯。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人們都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

據《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業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戶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而一個中等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說,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根本沒有生產剩餘。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清朝統治下的普通人家可能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十分普遍。

乾隆盛世的貧困,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精神上。

到達浙江沿海後,因為不熟悉中國航線,英國人請求當地總兵幫他們找一個領航員。總兵痛快地應答了,而英國人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總兵的辦法是派出士兵,把所有從海路去過天津的百姓都找來。使團成員巴羅說:「他們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帶回了一群人。他們是我平生所見神情最悲慘的傢伙了,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詢問。他們徒勞地哀告道,離家遠行會壞了他們的生意,給妻子兒女和家庭帶來痛苦,總兵不為所動,命令他們一小時後準備妥當。」

中國人司空見慣的一幕讓英國人不寒而慄,在歐洲這是不可想像的。

英國人說:「總兵的專斷反映了該朝廷的法制或給予百姓的保護都不怎麼美妙。迫使一個誠實而勤勞的公民、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拋家離子,從事於己有害無益的勞役,是不公正和暴虐的行為。」

這僅僅是英國人一連串吃驚的開始,比這更讓他們震驚的事還在後面。

在船隻行使於內河時,英國人注意到,官員們強迫大批百姓來拉縴,拉一天 「約有六便士的工資」,但是不給回家的路費。

這顯然是不合算的,許多百姓並不想要這份工資,拉到一半往往連夜逃跑。

而為了找到替手,官員們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莊,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從床上拉出來加入民夫隊。

兵丁鞭打試圖逃跑,或以年老體弱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看到他們當中一些人的悲慘狀況,真令人痛苦。

他們明顯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們總是被兵丁或什麼小官吏的隨從監督著,其手中的長鞭會毫不猶豫地抽向他們的身子,仿佛他們就是一隊馬匹似的。

乾隆盛世的秩序原來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而同時代的歐洲,人權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一個人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任意將另一個人置於腳下。

1747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建了一座夏宮,叫無憂宮。沒想到這個無憂宮卻給他帶來了麻煩。

原來他的這個王宮選在了一個平民百姓的風磨邊上。在修建期間,磨坊主向法院起訴國王,說新建的王宮擋了風,不利於風磨轉動。最後國王不得不屈膝讓步,同意對磨坊主賠償。

這個故事有助於我們理解英國人何以對乾隆年間中國人的人權狀況如此吃驚。

乾隆皇帝對世界大勢的變化沒有絲毫察覺。

他視民間社會的活力和自發精神為大清江山永固的最大敵人,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把民眾關進了更嚴密的專制統治的籠子裡。

大清社會各個層面都處於他的強力控制之下:他通過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杜絕了皇族、外戚幹政的可能,使他們只能老老實實安享俸祿,不敢亂說亂動一下。

他以高明的權術和超常的政治恐怖把大臣們牢牢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間,以確保君主的意志在任何時候、任何領域都暢通無阻。

對敢於反抗的「刁民」,他的態度是一味鎮壓。老百姓無論被貪官汙吏如何壓榨剝削,走投無路,也只能聽天由命。

對於群眾聚眾抗議,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總是視如大敵,一再強調要「嚴加處置」,甚至「不分首從,即行正法」。

對於知識分子,他更如臨大敵。他以超級恐怖為手段,掃除一切可能危及統治的思想萌芽。乾隆年間僅大的文字獄就出現了一百三十件。三十餘年的文字獄運動,如同把整個社會放入一個高壓鍋裡進行滅菌處理,完成了從外到裡的全面清潔,消滅了一切異端思想萌芽。

因此,乾隆盛世是逆人類文明主流的產物。

橫向對比18世紀世界文明的發展,乾隆時代是一個只有生存權沒有發展權的盛世。

乾隆的盛世監獄精心塑造出來的國民,固然是馴服、聽話、忍耐力極強,卻無法挺起腰板,擦亮眼睛,迎接撲面而來的世界大潮。

英國人一到中國,馬上發現中國人遠不是傳說中的那樣,是「全世界最聰明最禮貌的一個民族」。他們發現中國人普遍缺乏自尊心,自私、冷漠,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但英國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接觸過中國人,那些人看起來都很正常。

在菲律賓群島、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檳榔嶼,中國移民的誠實跟他們的溫順和勤奮一樣出色。在那些地方,他們發明創造的聰敏似乎也跟學習模仿的精確一樣出色。

然而,生活在自己國家中的中國人,卻遠沒有海外中國人那樣活潑自然,也缺乏創造力。他們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更膽小,同時也更冷漠、麻木和殘酷。

英國人分析說,這是中國統治者精心塑造的結果:「就現政權 (滿清)而言,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其高壓手段完全馴服了這個民族,並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性格。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完全由朝廷的意識形態所左右,幾乎完全處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雖然登峰造極,但乾隆的統治並沒有任何新意,也沒有任何具有劃時代意義之處,這個所謂的「盛世」出現在了並不應該出現的時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上遊號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上遊號立場,文責作者自負。如有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繫上遊新聞。
聯繫郵箱:syh@cqcb.com

相關焦點

  • 18世紀的法國人,眼中的清朝皇帝是紅須綠眼
    對17、18世紀的歐洲人來說,遙遠的東方是一個神奇的夢。從馬可波羅開始,一本本遊記、一段段轉述,使那片富饒之地更令人心動。這時候的法國,「中國熱」正盛:東印度公司運回的遠東瓷器、茶葉和絲織品;商人和使團寫下航海圖志與遊記;傳教士們講述清政府中的種種見聞。
  • 統治者描繪的康乾盛世,卻被一群外國人預言道:不出百年必將滅亡
    康熙乾隆年間,出現了中國古代最後一次盛世局面,可這個盛世以極其短的時間存在過後就迅速的衰落了。《飢餓的盛世》這本書中,真實地記錄了那個年代。書中記載的並不是關於百姓生活水平是多麼的高,社會是多麼的安定穩固。而是即將打破盛世局面的危機和挑戰。百姓被過重的稅負壓的直不起來腰,朝廷百官表面上看起來清明廉潔,實則行賄勾結。階級衝突也變得越來越尖銳。
  • 關於乾隆皇帝的悲哀:左邊盛世右邊轉折,在夢境與現實中無法選擇
    還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歷史小說,那裡面開篇就以乾隆皇帝斬殺招魂案大臣開頭,在乾隆年間爆發了一場關於招魂案件,結果監測到了大量的大臣貪汙受賄和各種不法行為,20多個人當場被處決,而乾隆帝國的盛世也從這裡開始轉折。從這裡開始,乾隆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西方使者的到來,首先是英國使者要求通商的協議,緊接著又是大量的西方傳教士的到來。
  • 英國送給乾隆3個「壽禮」,如果乾隆不當成垃圾,中國早就成為強國
    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國主動和清朝交往,英國使者以給乾隆賀壽為名出使清朝。 英國的真實目的是和清朝通商,打開清朝國門,在西方人眼中,這片古老的東方土地上遍地都是黃金,因此英國要和清朝通商掙錢。 為了說服乾隆通商,英國還特意給乾隆準備了三個神秘禮物,明面上是壽禮,其實就是展示品,打動乾隆的心。英國使者是馬戛爾尼,他覲見乾隆的時候,就把這三個禮物給拿了出來。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976字內容真是可笑,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康乾盛世是我國歷史上極為絢爛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國土面積空前遼闊,社會穩定,人口繁榮,各民族也有相互融合的趨勢。同為盛世,漢朝的文景之治只持續了二三十年,唐朝的貞觀之治也夾雜著各種宮廷政變,與之相比,康乾盛世就足夠亮眼,穩定的生活足足延續了百年之久。
  • 外國人眼中的清帝國是怎樣的?英國使團的中國之旅看到了什麼
    在這一系列文章行將結束之際,咱來談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清帝國的對外交往,來看看在當時的「外國人」眼中,清帝國到底是中華帝國的象徵,還是不知所謂的蠻夷。『中華』性質」,還有著名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發現康乾盛世其實是『飢餓的盛世』」,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 這個地方被馬可·波羅稱為東方之珠,氣候遠勝地中海,就在四川!
    但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四川的一個旅遊勝地,這個地方被馬可·波羅稱讚為東方之珠,稱其氣候和恬靜都遠遠勝過地中海。這個地方就是四川的邛海,位於涼州西昌市,據市中心僅有7公裡,交通也很方便。這個地方的名氣並不是特別大,可能有人根本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這裡可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有31平方公裡,還是四川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
  • 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了「黃種人」?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人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印度的新航線,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完成了人類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歷史,「大航海時代」到來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英、法、荷蘭等國的殖民者、商人漸漸開始奔走四方,逐漸有了對全球各地所見的人種進行描述。
  • 乾隆盛世時對應的美國是什麼時期?有什麼比較有意義的事件?
    九月初三日,弘曆即皇帝位於太和殿,以明年為乾隆元年,是為乾隆皇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三日,乾隆帝御勤政殿,宣示建儲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定明年歸政,改為嘉慶元年。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下詔舉行歸政大典,傳位於皇十五子永琰,自為太上皇帝。由上可知,乾隆盛世始於乾隆元年(1735年),而終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共60年。
  • 英國國王給乾隆遞交國書,竟用如此稱呼,乾隆大怒:你配嗎?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封閉已久的清朝大門,堂堂天朝上國被蠻夷打的一敗塗地。身為皇帝的道光怒火中燒,但是也只能打掉牙吞進肚子裡,他感覺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特別是自己的爺爺乾隆。因為,僅僅是四十多年前,英國人也前來拜會過,不過那個時候的乾隆爺可是八面威風,而自己只能忍氣吞聲的割地賠款。
  • 量化分析:康乾盛世多暴力,乾隆晚期才歌舞昇平?
    「康乾盛世」時期(約1661-1813年),人們的收入和社會流動性大幅增長;而從1814年至19世紀末,清朝經濟陷入了停滯、衰落,並伴隨著戰爭(兩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這種傳統觀點一般由GDP、生活水準和人口增幅等指標支撐。Maddison指出,18世紀中國的經濟增長幅度遠超19世紀。然而,標準的經濟衡量尺度只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指標之一,並不能反映完整的社會圖景。
  • 大清盛世下隱藏了什麼危機,乾隆帝的失誤又有哪些?
    乾隆皇帝開創了大清盛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發展鼎盛,達到了我國封建時期的最高峰。當然,歷史並不只是光輝的、先進的一面,還有其黑暗、落後的另一面。大清恰恰也是在乾隆時代,由盛轉衰、走向了下坡路。
  • 錢塘江遊記述論
    其中有六人需重點關注。  吳均,南朝梁時人,有駢文遊記《與宋元思書》,記述從富陽至桐廬的富春江水行觀感受。駱賓王,有《釣磯應詰文》,記錄遊歷嚴子陵釣臺釣魚賞玩之事,全文以問答言志為主,頗為生動。吳自牧,宋末時人,作筆記體遊記《觀潮》,重視對當地民風習俗的描繪。高濂,明萬曆時人。其《六和塔夜玩風潮》,以獨特的視角,描寫了夜晚錢塘潮的景色。
  • 《叫魂》乾隆盛世之下,一個江浙農村妖術謠言引發的舉國恐慌
    豆瓣評分0.0,可見此書受歡迎度此書描述了在乾隆盛世期間,在浙江、江蘇等地發生的民間迷信事件,其中涉及到「偷魂」的妖術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相信靈魂與肉身是可以分離的,因為衍生了一種迷信觀——掌握妖術的「術士」施以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偷走人的靈魂。這本來只是一些小型的、地方區域流行的迷信文化和活動,後來在專制社會和封建官僚的層層加碼之下,這個小小的鬧劇最終演變成了被統治者定性為反叛的國家層面的災難事件。透過這個事件,可以看到專制到達頂峰的社會究竟有多可怕,一個小小的謠言就可以讓整個國家上躥下跳。
  • 價值70萬人民幣的乾隆花瓶1磅賣出!這位英國人太不識貨!
    據DAILY MAIL報導,一位英國男子在赫特福德郡的一家慈善商店以1英鎊(8.7人民幣)的價格買下一個壁瓶,又以低廉的價格被掛在ebay上售賣,但引起圍觀後竟發現這可能是個天價之寶。專家們研究了這個8英寸的梨形壁瓶,認為它是1735年至1796年間的皇帝製作產物,而花瓶上乾隆家族的花朵標記,表示這不用於出口,而是應該放在皇帝其中的一個宮殿中自己使用的,花瓶上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詩,這首詩叫做贊香,上面還有兩個乾隆印章。這個黃色小花瓶大約8英寸,底部赫然印著「乾隆御製」四個字。瓶身有其題字。
  • 乾隆長什麼樣子?真實容貌被郎世寧畫下,網友:太像這位明星
    導語:乾隆長什麼樣子?真實容貌被郎世寧畫下,網友:太像這位明星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康乾盛世」這個詞語,而康乾盛世的形成,並不是只有乾隆一個人的功勞哦,其中還包括有康熙和雍正的功勞。因為有康熙雍正這兩位皇帝之前的努力,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所以到乾隆年間才得以更好的發展,不可否認的是,乾隆也是一個好的統治者,在他有效的統治下,清朝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才方可達到有史以來的頂峰。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古代流傳下來的照片,這樣一個厲害的歷史人物到底長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