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座現在化的大都市裡原來還珍藏這麼的文物,就在故宮博物館裡。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欣賞欣賞。
金髮塔。乾隆皇帝為了收存他母親生前梳落的頭髮特製了這座金髮塔。塔高約一米五二,共用黃金三千多兩。此塔構圖精美,紋樣端莊。餐具、茶具帝後用的餐具和茶具,都是用金、銀、玉罩、瑪瑙、水晶製作的。此外,還有景德鎮的名貴瓷器和族器等。銀牌是在皇帝每次進膳時,事先插在每道菜裡,檢驗是否有毒,凡是銀牌變色的菜食,絕對不吃,以防受害。龍袍是乾隆年間製作的。袍料是石青緞,五彩線繡花,用米珠和珊瑚珠裝飾,縫製成各種圖案紋飾。綠地是用孔雀毛線鋪成的,永不褪色。
盔甲。是乾隆年間製作的,甲的全身由六十多萬個小鋼片組成。鋼片一頭有孔,用特殊的線穿起來;另一頭呈圓珠形,分別鍍上金、銀,或是塗上黑漆,組成各種花紋。鳳冠鳳冠是后妃在舉行大典時戴的帽子。所陳列的,一頂是明代鳳冠,一頂是清代鳳冠。
明代鳳冠。是1956年發掘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時出土的,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孝端皇后的隨葬品。冠上飾以三龍二鳳和八朵寶石花,冠後為六扇珠寶博鬢。鳳冠共鑲嵌紅藍寶石一百多塊,大小珍珠五千多顆。清代鳳冠是清晚期皇后的夏朝冠。清代后妃的鳳冠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皇后的鳳冠等級最高,共飾金鳳十隻,金雉一隻,鑲有東珠八十二顆,珍珠五百二十二顆,貓眼石八塊,還有青金石、珊瑚、寶石等作為綴飾。大金塔這座金嵌珍珠寶石佛塔是帝後信奉喇嘛教拜佛用的。塔高約一米三三,坐落在金漆蓮花瓣須彌座上。
並用黃金一百七十斤。塔頂用珍貴的貓眼右裝飾,塔傘一於多粒小珍珠串成,其他部分共碳大珍珠二百九十三和綠松石、珊期、青金三百多塊。色彩絢麗,紋飾華美,七珍、八寶七珍和八寶都是佛教法物。解天為貴重過七珍,佛教認為是指將寶、臣寶、女寶、象寶、馬寶、輪室、如意寶等七件珍貴寶物。八寶,是指輪(法輪)螺(法螺)、傘(寶傘)、蓋(白蓋)、花(蓮花)罐(寶罐)、魚(雙魚)廝(盤腸)等佛教圖案紋樣,即八種器物。
這兩套法物是清代製作的,黃金胎鑲嵌各種名貴的珍珠和寶石,用材純真質地精良。親蘭朝珠清代官服上佩戴的一種珠串。每卦朝珠由一百零八顆圓珠組成,懸於胸前。其材料有珊瑚、瑪瑙、水晶、翡翠、琥珀、蜜蠟、沉香等等。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得以佩戴,內廷行走人員或與典禮有關的執事人員在五品以下的,亦可佩帶。朝珠的用法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皇帝舉行大典時穿朝厭佩掛東珠朝珠,舉行各種祭祀禮儀時則佩掛青金石朝珠或珊瑚朝珠或綠松石朝珠等;穿吉服時,則佩掛其他質地的朝珠。皇子和王、公、貴族、官員也佩掛朝珠,但不得用東象牙席館裡陳列的這領象牙席是清代初期由廣東珠朝珠。進貢到官中的,長二米一六,寬一米三九,潔白無瑕,紋理均勻,表面光滑平整,是罕見而珍貴的工藝品。以又硬又胞的象牙,製成薄如竹蔑、寬約二三毫米的扁平牙條,精心編製成席,需要一系列高難度的工藝。雍正皇帝在位期間,經常去圓明園、夏天就鋪用涼爽宜人的象牙席。
他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雖曾下諭旨,以「製作煩難,造價昂貴」為理由不堆再做。但到乾隆時期,廣東仍然有向官中進獻象牙席的記載。天球儀金嵌珠天球儀是乾隆年間由官中造辦處製造的。用黃金作球體,用珍珠鑲嵌成星座,北極有時辰盤,球下面安指南針,相當精緻。它雖然是皇帝玩賞的模型,但確是一件珍貴的陳設品金甌永固杯嘉慶二年(1797年)清宮造辦處製作,是皇帝舉行元旦開筆儀式時,專門用作陳設的酒杯。「金甌象徵國家政權,「金甌永固」是皇帝希望封建統治永遠鞏固。
杯為金質,三象為足,二龍為耳,造型雅致,紋飾精美杯體鑲嵌珍珠十一顆,紅寶石九塊,藍寶石十二塊,碧珸四塊,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水晶就觥是古代用的一種酒器。這件水晶觥是清代皇帝以貴重水晶仿古代觥製作的。水晶質地極佳,透明無瑕。珍珠梅珍珠梅花置於金方瓶中,以黃金作枝,以碧玉作葉,以五顆珍珠組成一朵梅花,可以說是金枝玉葉珍珠花。這一枝梅花共用珍珠四百顆,組成梅花八十朵。
清新淡雅,精巧別致。珠寶盆景盆景是皇宮中的陳設品。每逢重大節日在帝後居住的宮殿裡,都要陳設由金、銀、玉、翠、珍珠、寶石製作的各種盆景,這裡陳列的珠寶盆景是其中的一部分。盆景用材珍貴,製作精細,每個盆景都寓有吉祥富貴的涵義。如「鶴鹿同春」、「福祿壽」「吉慶有餘」、「麻姑獻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