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有幾對獅子?為什麼擺獅子不擺老虎?

2021-01-13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點擊標題下方「凌洲業話」藍色字體、添加關注

2020年是北京故宮六百歲生日,因為故宮是明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開始建造;歷時14年,於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我們總要從它正式投入使用開始算,所以今年正好是六百年。經過整整六個世紀的沉澱,故宮給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座文物寶庫,裡面的每一磚每一瓦都稱得上是古董。關於故宮的話題,咱們之前說過的實在是不少了,但這麼大一座寶庫,又怎麼可能輕易「掏空」呢?那今兒咱們聊點兒什麼?說說故宮裡的獅子吧:

故宮裡一共有六對兒獅子。當然咱說的這個是擺在門口的大獅子,像斷虹橋石欄望柱上的「護襠獅」那種不算。這六對兒獅子還有個共同的特點,它們不同於一般的石獅子,而是銅的,分別設置在太和門、乾清門、寧壽門、養性門、養心門和長春宮門前。一共是十二隻(這得多少銅啊?),都是明清時期鑄造。其中寧壽門、養性門、養心門前的三對兒為清代所造,因為獅子胸前或底座上清晰的刻著「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樣。據清朝造辦處的檔案記載:乾隆三十六年、皇帝命造辦處將兩座舊天文儀拆掉、鑄造了兩對銅獅,應該就是養心門和養性門前那兩對;

(養心殿外銅獅)

乾隆四十年,一對重達7664斤的銅獅安放在寧壽門前。乾清門前的是明代鑄造,這點在明朝的史料中可以查到。太和門前的那對沒有記載,但根據造型和鑄造工藝推斷,也應為明朝所留。而長春宮門前陳設那對不足2尺高的銅獅,是故宮銅獅裡體格最小的;鑄造年代也無記錄,據推測應為清末所制,因為這是東、西六宮中唯一的一對兒、而清末時住在長春宮的、是慈禧。

(長春宮銅獅)

要說體格兒最大的,那得屬太和門前那對兒,而且與其他五對不同的是,這是一對青銅鑄造、表面沒有鎏金的銅獅。雖然不如鎏金銅獅那樣金光閃閃,但它們高大威武、豎耳立目、張口露齒,尤其是經過數百年的歲月侵蝕,表面已經氧化出銅鏽,雖略顯斑駁,但滄桑厚重。具體重量不詳,但目測絕對超過萬斤。為什麼這對獅子最大、最威武?因為皇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太和門是前朝正門,而前朝是皇帝辦公的地方。

獅子的擺放是有講究的,不能瞎擱:大門左側、也就是東邊兒是雄獅,雄獅腳踩繡球,象徵錦繡河山在腳下;右側為雌獅、腳踩幼獅,象徵皇家子嗣延綿。獅子頭上的髮髻是四十五個,有什麼講究?其實是道算術題,九五四十五嗎?象徵九五之尊。另外五對銅獅皆在內廷,體型比前朝正門的銅獅要小,其實我國古代是銅金不分的,因為紅銅的顏色與黃金最接近,很多所謂的金器實際是銅器,故宮的史料中也寫:某某門前有「金獅」一對。不過這五對金獅倒是名副其實,雖然主體為紅銅所制,但表面都是鎏金的,顯得格外高貴霸氣;尤其是寧壽門前七千多斤的那對,當年黃金就用了300多兩,因為寧壽宮是乾隆為自己退位後準備的太上皇寢宮。

(寧壽門銅獅)

說到霸氣,內廷的銅獅也不全都霸氣,除了長春宮的獅子個頭兒小以外,乾清門前的獅子則顯得過於「可愛」了。雖然也踩著繡球和幼獅,但耳朵是耷拉著的、雙目微閉、嘴也不大,說誇張點兒:跟狗差不多,一點兒也沒有獅子的威猛之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進了乾清門就是內廷了,也就是皇上他們家、後宮佳麗們的住所、皇帝睡覺的地方。封建王朝是嚴禁臣子進入內廷的(尤其清朝),更將後宮幹預朝政視為大忌,獅子的耳朵耷拉著、眼睛閉著、嘴巴微張,意思就是警告後宮嬪妃以及內廷所有「工作人員」,對於前朝政事,少聽、少看、少議論。

(乾清門銅獅)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獅子作為一種「擺件」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僅宮殿、廟觀、衙署、陵墓以及高級官員的家門口可以擺,作為看門的鎮獸和「吉祥物」;像不夠品級的官兒,門口兒的門墩兒上連獅子腦袋都不許雕。而且那些獅子大多是石頭的,像這種金獅,只有皇家能用,除了鎮守門戶之外,還要彰顯皇家威嚴和尊貴。那麼說了半天,為什麼非要擺獅子呢?咱都知道,老虎和獅子都是獸中之王,而中國境內只有老虎,是沒有獅子的,幹嘛不擺「自有物種」呢?

關於這點,有幾種原因:第一,獅子在中國被視為神獸、而老虎不是。其實老虎也可以是,趙公明的坐騎不就是老虎嗎?可能沒獅子級別高吧?因為獅子是龍子,所謂龍生九子,其中一子叫狻猊,它的原型其實就是獅子。皇帝被視為真龍天子,要「召喚神獸」還不召喚跟龍有關的?第二,獅子是平原之王,而老虎是山林之王,皇帝掌控江山,自然要腳踩平原大地,您沒聽說哪個皇宮建在山上的吧?那不成山大王了嗎?

誒、對了,那些佔山為王的草莽英雄,山寨門口才擺老虎呢。還有第三:老虎是一夫一妻的,咱不是老說嗎:「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而獅子是一夫多妻的,獅群中只能有一頭雄獅,而且它對地盤兒、對繁衍後代的權利,佔有欲和掌控力都是非常強的,所以作為一國之主的皇帝,自然選獅子不選老虎了。另外,嚴格的說故宮裡的獅子不止六對,還有一處也有獅子,只不過是一對小石獅,位於故宮外東路寧壽宮西側的乾隆花園內、第二道門垂花門的門口。這是乾隆皇帝數次遊覽蘇州獅子林後,出於對那裡的喜愛,回京之後在花園增設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門前擺獅子,有的門前擺麒麟?
    只是人人皆知,老虎為百獸之王,論威嚴,論地位,應該擺虎才對,為何擺一對獅子呢?其實,追溯最早的門上闢邪獸,的確應該是老虎。古人認為:「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搏挫銳,嗜食鬼魅。」所以,早在周代人們就將老虎畫在門上,來驅除邪魔。而那時,中國並沒有獅子,獅子是漢代以後才由國外傳入中國的動物,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
  • 故宮裡這些耷耳垂眉、「燙髮」結髻的銅獅子,都有哪些好玩的故事
    這座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皇家宮殿,哪一個邊邊角角都有著不同的故事與傳說。偌大的故宮,仿佛就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故事書,雖然其中的一些故事傳說沒有多大的可信度,但它畢竟與這座厚重的宮殿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昨天發布的《為啥都說去看故宮裡那個「護頭捂襠」的石獅子時,不能觸摸或合影》一文,一天的時間各平臺綜合閱讀量竟達到45萬次之多!
  • 老虎跟獅子誰厲害?狗熊跟獅子誰厲害?大象跟獅子到底誰厲害?
    北魏孝莊帝是個可人,見到神獸後心癢難捺,自言自語道:寡人聽說老虎豹子一見獅子,就嚇尿了,何不找幾頭老虎來試試看呢。於是乎,京畿很快就獻來兩隻老虎、一頭豹子。孝莊帝第一時間前往觀看,只見兩隻老虎和一頭豹子見了獅子,嚇得緊閉雙眼,不敢抬頭(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首膾炙人口的兒歌: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不快,一隻沒有眼睛……)。孝莊帝看熱鬧不嫌事大,見老虎豹子不敢睜眼睛,靈機一動,命人把園子裡的一隻瞎了眼的熊牽來。哪知道,上帝在為熊關上門的同時,也給它留了一扇窗戶。
  • 為什麼有餓死的獅子,卻沒有餓死的老虎?
    獅子除了可能在印度還有些許殘留,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老虎則分布在亞洲的叢林裡,與獅子的生活區域沒有重疊,各自稱霸一方。不過,我們在一些動物電視節目中,常能看到大草原上瘦骨嶙峋或被餓死的獅子,卻很少看到瘦弱的老虎,這是為什麼呢?生活和捕食方式獅子生活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屬於群居型動物。
  • 老虎和獅子在一起生活嗎?是獅子趕走了老虎,還是老虎趕走了獅子
    導讀:以前老虎和獅子在一起生活嗎?是獅子趕走了老虎,還是老虎趕走了獅子?目前就世界猛獸分布來看,好像都是避開似的,比如獅子生活在非洲大陸上,老虎生活在除非洲以外的大部分區域,而灰熊生活的地方則沒有老虎和獅子,北極熊更是生活在極地。
  • 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一些?初次見面老虎趴在地上不敢動
    獅子是公認的百獸之王,陸地上最強的捕食者。但也有一部分人,持反對觀點。認為老虎才是最強的,獅子在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而這樣的觀點,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從諸多用老虎組成的成語,我們就能看出來,比如龍爭虎鬥和如虎添翼。而古人,為何會誕生這樣的觀點呢?只是因為百獸之王獅子,並不是中國的原生物種。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老虎捕捉一次野豬所消耗的能量,要通過接下來三到五天的進食去彌補。獅群捕捉一次斑馬所消耗的能量,也僅僅是和分食斑馬之後持平。但是同為貓科動物,同時各自領域的王,為什麼老虎一向單打獨鬥,而獅子確實群體出動?這主要還是受生活的環境影響的,它們必須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生活方式。
  • 獅子和老虎誰更厲害?為什麼森林之王是老虎,而不是獅子?
    有網友回答:獅子和老虎,而且它們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在很多人眼裡老虎和獅子應該是很少有機會碰到一起,但實際中,在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發生爭鬥次數會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很多,為此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假如老虎和獅子在一起爭鬥,到底誰會贏呢?誰會更厲害呢?」
  • 獅子的武功比老虎差,為什麼還敢打老虎?原來是這個原因
    老虎是百獸之王,就連腦門上都印著一個王字。它無論是塊頭還是牙齒或是爪子等樣樣都比獅子厲害,可是當獅子碰到老虎時,為什麼總是主動攻擊老虎呢?難道它不怕老虎把它吃了嗎?原來這裡面是有原因的,請慢慢讀來。老年的獅王一旦被新獅王趕出家門,結果只有兩個,要麼餓死,要麼被豺群圍毆吃掉,但在野生動物園裡,我們常常發現獅子主動攻擊老虎的現象,難道它不怕老虎嗎?是的,它確實不怕老虎。在獅子的眼裡,老虎不是它的對手,所以它敢主動攻擊老虎。獅子為什麼會認為老虎不是它的對手呢?原來獅子是以對方的鬃毛來判斷武功高低的。
  • 中國建築物前面為什麼放獅子,不放老虎?
    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和唐朝的安西都護府肯定有獅子分布,古代帕米爾高原(蔥嶺)一帶就有獅子生存,而帕米爾高原在清朝中期都還是中國領土,因此獅子在歷史上肯定生存於中國某個時期的疆域內,但遠離中原地區,並不為人所熟知。至今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亞洲獅的存在,認為獅子只生存於非洲。
  • 老虎為什麼比獅子更大?這裡有兩種解釋
    在貓科動物家族裡,體型最為龐大的三個分支是獅子、老虎和美洲豹,它們分別是非洲、亞洲、美洲的霸主。老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貓科動物,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的平均雄虎的體重分別為220kg和250kg。非洲雄獅的平均體重187kg,而最大亞種雄性亞馬孫美洲豹的平均體重僅102kg。
  •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都是動物界的霸主,它們都是貓科動物的代表,有些人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還有一些人認為獅子打不過老虎,他們雙方在網絡上見到就懟,不相上下。
  • 假設把棕熊、老虎和獅子放在一起決鬥,最後誰會勝出?
    說起現代陸地最強的3種哺乳動物,你覺得會有哪些?老虎、獅子肯定是在榜上,而最後一種動物,也會落在熊類動物中,雖然,熊有點二,但是它們的實力擺在那裡,其餘動物根本沒辦法忽視。那麼如果這三種動物聚在一起,進行一場搏鬥的話,大家猜猜看,究竟誰會更容易勝出呢?
  • 為什麼獅子能在非洲生存,而老虎卻不能?
    講到最兇猛的猛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被稱為森林之王的老虎,霸道蠻橫的狗熊和縱橫非洲荒原的獅子等大型動物,而說到這裡,有的人就想提出疑問了,為什麼老虎都是待在森林中,而獅子都是生活在平原呢?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而老虎是獨居的?
    獅子因為群居的習性,一直為人詬病,有的人甚至說獅子應該劃到喜歡群居的犬科動物之中。其實。這些都是對獅子的誤解,實際上,獅子作為頂級的貓科動物,它的群居不過只是環境所致,而老虎的獨居,同樣也是為了適應環境才有的習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老虎的「地躺拳」對付獅子有特殊的作用嗎?為什麼?
    何為「地躺拳」,老虎為什麼會用地躺拳?地躺拳簡單的說就是在與對方搏鬥時,主動地躺在地上反擊的一種行為。在我們的認知中,兩方交戰,如果一方躺在地上,要麼是一方被擊敗,要麼是一方投降了。但是,凡事沒有絕對的,像許多籠中鬥的對決中,躺在地上反而是一種戰術,這證明躺在地上的一方在與對方站立搏鬥時明顯的處於劣勢,所以,想通過躺下的方式誘導對方與自己進行地面搏鬥。
  • 【為什麼】為什麼老虎是森林之王 獅子是百獸之王
    相信大家對老虎和獅子這兩種動物並不陌生,都知道他們是非常兇猛的動物,但是對於它們倆到底誰強誰弱,向來都是一個爭議的話題。
  • 獅子捕獵的獵物都比老虎的大嗎?為什麼?
    而且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獅子捕獵的獵物都比老虎捕獵的獵物要大很多。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兩種動物的捕獵習性。雖然從表面上看,獅子和老虎是兩種動物之間的比較,但是實際上,老虎和獅子都有6個不同的亞種(獅子單指非洲獅,亞洲獅已經野外滅絕),而不同亞種的獅虎,體型相差很大,而且捕獵的獵物也會根據不同的棲息環境以及體型有很大的不同。
  • 為什麼經常看到餓死的獅子,卻很少看到餓死的老虎?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獵物數量較多的非洲獅比獵物較少的老虎瘦骨嶙峋的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那就是瘦骨嶙峋的獅子比老虎多,並不是說老虎比獅子厲害多少,因為獅子是群居動物,即使獅子的個體戰鬥力不如老虎,這一點也足以彌補了。
  • 把老虎放到非洲,會不會被獅子和鬣狗壓制?
    所以,生活在叢林中的老虎,並不會因為到了非洲,就會出現不適應,除了對溫度有些挑剔的東北虎。此外,老虎的捕獵對象,基本上都是中型有蹄類生物,比如野牛、水鹿、野羊、野鹿,如果食物欠缺,迫不得已也會捕食一些魚類、禽類,甚至也會吃一些叢林漿果。雖然老虎到了非洲,捕獵對象會發生改變,但非洲的有蹄類生物種類繁多,可以說,非洲的生物遠比如今老虎生存的區域更加豐富,到了非洲的老虎,應該感到開心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