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常看到餓死的獅子,卻很少看到餓死的老虎?

2020-12-03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確實,在一些野生動物紀錄片中,我們常常看到瘦骨嶙峋的雄獅,但是很少看到瘦弱的老虎。但是,按照老虎和獅子的生存環境來看,獅子所處環境中獵物的密度比老虎要高很多,這一點從老虎、獅子的領地範圍就能看出來了。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個小型的獅群僅需要20-100平方公裡的領地即可生存,而在亞洲像獨居的東北虎的領地範圍竟然需要100-400平方公裡。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獵物數量較多的非洲獅比獵物較少的老虎瘦骨嶙峋的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那就是瘦骨嶙峋的獅子比老虎多,並不是說老虎比獅子厲害多少,因為獅子是群居動物,即使獅子的個體戰鬥力不如老虎,這一點也足以彌補了。而且兩種動物的領地範圍之所以有不同,是根據生境中獵物的密度決定的,密度越大,需要的領地就越小,反之亦然。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瘦骨嶙峋的獅子比老虎多?

造成這個現狀,並不是一個原因,而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

首先是數量

如果一種動物的數量足夠多,自然我們看到它們的機會也就越多,獅子就是如此。根據2017年刊登在《New Scientist》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看,調查者認為現存的野生獅子數量約有20000頭左右。當然,也有人對這個數據產生了質疑,根據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簡稱WCS)的不完全統計,現存野生的獅子數量約在1.3萬頭左右。

由於野生獅子的保有量較大,很難完成比較確切的統計,因此,保守估計,現存的野生獅子有1.3萬頭以上。(下圖中藍色區域為現存獅子分布,其他顏色為歷史分布,圖片來源於Wikipedia)

而反觀老虎就不一樣了。老虎作為亞洲地區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雖然現存的亞種多達6個,但是由於華南虎野外滅絕,其他老虎也基本上處於瀕危的狀態,所以,野生老虎的數量比較少。根據科學的調查發現,現存的野生老虎數量在3000頭左右,其中以孟加拉虎的數量最多,佔了一半左右,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在550頭左右,印支虎的數量在300頭左右,馬來虎的數量約在500頭左右,剩下100多頭是蘇門答臘虎,野生華南虎數量為0。

從上面老虎和獅子的野生數量可以看出,獅子的數量是老虎數量的4倍以上,因此,可供觀測的獅子就比老虎多,這是我們看到瘦骨嶙峋的獅子比老虎多的原因之一。(下圖為老虎分布圖,棕色為現存分布,圖片來源於Wikipedia

其次是棲息環境

老虎和獅子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是它們的棲息環境卻有著較大的區別。在現存的非洲獅中,除去沙漠獅外,其他的獅子大都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而老虎則不同,在現存的6種老虎中,除了孟加拉虎在印度草原地區有分布外,其他的老虎都棲息在雨林和森林之中。

從棲息環境上看,想要觀測野生老虎,就必須要去到深山老林之中,而且以老虎謹慎小心的性格,它們會遠離人類,這樣觀測起來難度就比較大了。現在觀測到的野生老虎的影像資料,大都是用固定的鏡頭,在疑似老虎的棲息地內機率性觀測到的。而想要觀察獅子就容易多了,現在非洲獅大都在保護區內,在非洲,這些保護區大都是開放式的,由於長期能夠見到遊客,獅子也不躲藏,這樣能夠觀察到的獅子就多很多。

因此,老虎的棲息環境相比獅子來說更不容易觀察,這也是我們看到瘦骨嶙峋的獅子比老虎多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生存方式

我們看到的瘦骨嶙峋的獅子大都是雄獅,很少看到瘦弱的母獅,這是因為獅子與其他貓科動物的生存方式不同。獅子是群居動物,在一個獅群中,大都有1-2頭雄獅。但是,雄獅並不是永遠的「王」。獅群中會共同撫養後代直到2-3歲,此時獅群中剛剛成年的雄獅會被驅逐出獅群,過上流浪的生活。這些流浪雄獅本身就會因為受傷或者疾病變得瘦骨嶙峋。當流浪雄獅經過優勝劣汰後,活下來的流浪雄獅就會挑戰其他獅群中的雄獅,這樣落敗的一方往往是帶著傷乖乖的交出自己的領地和母獅們,由於落敗的一方大都是年邁的雄獅,所以,它們獨自生存之後,捕獵能力下降,也會造成瘦骨嶙峋。

而老虎則不同,雖然老虎也會因為受傷或者年邁變得瘦骨嶙峋,但是由於老虎的領地範圍足夠大,所以這些被打敗的老虎依然可以在領地的外圍活動,再加上老虎的密度本身就小,所以它總是可以苟延殘喘一下。

並且雄獅在獅群中主要負責巡視領地,由於獅子的密度較大,所以雄獅經常要與入侵領地的其他獅子戰鬥,這樣受傷的概率就會增加。而老虎們就很少有這樣的困擾。

因此,能夠導致雄獅瘦骨嶙峋的原因比老虎要多得多,這也是瘦骨嶙峋的獅子比老虎多的原因之一。

總結

我們在野生動物紀錄片中看到的瘦弱的獅子大都是雄獅,但是確實很少看到瘦弱的老虎,這是因為獅子比老虎的數量要多,比老虎棲息的環境也更容易觀測,而且獅子比老虎的淘汰機制更加的殘酷,種種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這種結果。並不是說老虎比獅子強多少,畢竟再強也有受傷的可能,再強也會變老。

相關焦點

  • 在非洲草原經常可以看到餓死的獅子,為什麼看不到餓死的老虎
    可是在遙遠的非洲大草原卻有很多餓死的獅子,可是從來沒見過餓死的老虎,這是為什麼呢?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先從獅子的生活習慣說起。另外非洲草原雨季和旱季交錯的時候,大量的食草動物都會遷徙,獅群沒有辦法它們也必須跟著獵物一起遷徙,遷徙的過程增加了捕獵的難度,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獅子就有可能被餓死,其實相比雄獅被餓死的小獅子更多。就算是雄獅安全活到了晚年,還要面對同類雄獅的競爭年老的獅王在體力、速度、力量上都不如年輕的雄獅,一旦戰鬥失敗就會被趕出獅群;這時候的老獅王基本喪失了捕獵的能力等待它的只能是被餓死的命運!
  • 為什麼有餓死的獅子,卻沒有餓死的老虎?
    我們知道老虎和獅子可以說是最硬核的動物,前者是森林之王,後者是草原之王,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戰鬥力不分上下。而似乎很少聽聞老虎和獅子打鬥的消息,所以「獅虎之爭」才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實在現在的自然界條件下,二者的地理分布相差甚遠,沒有可能會相遇,更別說當面打仗了!
  • 為什麼獅子老了會被餓死,老虎卻不會?看完讓人心疼
    為什麼獅子老了會被餓死,老虎卻不會?看完讓人心疼每種動物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性,就拿獅子和老虎來說,同樣作為草原上兇猛的動物,為什麼獅子老了會被餓死,老虎卻不會?看完讓人心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從一出生就離不開種群,在捕食的時候,更是一起捕獲獵物,但是它們的個體捕食能力比較差,所以,等到老了之後,種群會嫌棄老獅子。認為它們是種群中的累贅,慢慢的老獅子就會脫離種群,沒有捕獵能力的獅子只能被活活的餓死,但是,老虎就不一樣了,老虎從小就是獨來獨往,在捕食的時候,更是獨自與獵物廝殺,非常的強悍。
  • 為什麼晚年的獅子會被餓死,而老虎卻不會?
    為什麼章魚被稱為外星生物?還有,為什麼晚年的獅子會被餓死,而老虎卻不會?獅子一般都是在生活在草原上,而草原上的動物都善於奔跑,獅子必須團隊配合年輕的獅子只要配合捕食就能分到吃的,而年邁的獅子,由於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下降,在團隊中作用將會逐漸消失變小,最終被趕出獅群,而落單的獅子由於缺乏單獨捕獵的經驗,無法捕獵到食物,最後慢慢被餓死。而老虎從小都是獨立捕食,年老之後也能依靠豐富的捕獵經驗抓住一些小動物,所以晚年不會被餓死了。
  • 為什麼獅子老了會被餓死,而老虎不會?其中的原因讓人心酸
    說到獅子和老虎,大家就有個大疑問。那就是兩位都是王者到底哪個最厲害,其實並不是想爭高下,而是對於王者的實力大家都想知道。獅子生活在非洲草原,被稱為"百獸之王"。而老虎生活在森林之中,被稱為"森林之王"!同樣都是王者,但老了以後的待遇卻完全不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自然界中為什麼很少看見死亡的獅子和老虎?
    老虎和獅子的屍體很少見有諸多原因,接下來我們深入可以討論一下。》非洲一哥獅子的不同死法1、死在競爭者手下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草原之上,屬於頂級獵食者,沒有天敵的存在,但在非洲卻存在一些競爭者,主要是斑鬣狗,斑鬣狗又被稱為非洲二哥,是非常典型的機會主義者,有的時候會去吃腐肉,可謂是看見什麼吃什麼毫不猶豫。
  •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 提到百獸之王,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老虎或者獅子,到底誰更厲害?這裡不做深入的探究,而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特別的答案,準確來說,百獸之王應該是大象?相信很多人都雲裡霧裡,不太明白這個答案是怎麼來的。
  • 獅子與老虎為何寧願餓死,也不敢去碰熊貓?看看熊貓在上古時叫啥
    提到那一些兇猛的動物,人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獅子與老虎,一個是縱橫草原的王者,一個是呼嘯山林的王者,「草原之王」與「山林之王」究竟誰更厲害,是很多人都非常感興趣的,古代羅馬人就曾經將獅子與老虎放在一起鬥獸,結果誕生了獅虎獸與虎獅獸。
  • 為什麼在自然環境中,很少能看到老死的獅子和老虎?
    獅子和老虎是地球陸地上最頂級的捕食者了,按照生物學中關於天敵的定義,在自然環境中,沒有任何動物專門以獅子和老虎為食,因此它們二者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既然沒有天敵,那麼是否就意味著獅子和老虎都是自然死亡(比如老死或者因病致死)呢?
  • 為什麼平時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
    麻雀有很多種,但我們最為常見的是樹麻雀,它廣泛地分布在鄉間、城鎮、農村、平原、丘陵等各個地方,數量極多,平常的時候都可以在樹枝上看到它們的身影。麻雀的棲息點很雜,但一般多分布在人類聚集區的周圍,有固定的棲息點以及固定的覓食範圍,活動範圍大約在數公裡之內。
  • 獅子的武功比老虎差,為什麼還敢打老虎?原來是這個原因
    老虎是百獸之王,就連腦門上都印著一個王字。它無論是塊頭還是牙齒或是爪子等樣樣都比獅子厲害,可是當獅子碰到老虎時,為什麼總是主動攻擊老虎呢?難道它不怕老虎把它吃了嗎?原來這裡面是有原因的,請慢慢讀來。老年的獅王一旦被新獅王趕出家門,結果只有兩個,要麼餓死,要麼被豺群圍毆吃掉,但在野生動物園裡,我們常常發現獅子主動攻擊老虎的現象,難道它不怕老虎嗎?是的,它確實不怕老虎。在獅子的眼裡,老虎不是它的對手,所以它敢主動攻擊老虎。獅子為什麼會認為老虎不是它的對手呢?原來獅子是以對方的鬃毛來判斷武功高低的。
  • 牛和鹿都可以吃肉,為什麼老虎獅子吃草卻要餓死?
    為什麼牛羊能吃草吃草是一種超強的生存技能,比如我們人類是雜食性動物,能吃肉也能吃草,但我們吃得「草」卻是植物中比較特殊的,我們稱之為蔬菜,或者水果,或者部分植物的嫩芽等,因為這些都是植物中比較短纖維的部分
  • 自然界裡老死的野生獅子和老虎的屍體去哪裡了?
    在大自然中,獅子和老虎都是最頂級的捕食者,在大自然中基本是沒有天敵存在的。因此,除了被人捕獵死亡,或者種族內部發生鬥爭死亡,大多數的獅子和老虎可能都是自然老死的。但是這些死去的老虎和獅子並沒有屍橫遍野,那麼這些逝去的屍體都去哪裡了呢?
  • 為什麼看到即將餓死的北極熊不能投食,不然就犯法?
    因為北極熊的生活環境極其惡劣,而且資源也比較頻繁,所以他們在尋找食物上總是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如若人工進行飼養,它就會習慣了被投餵一樣,之後會變得特別懶惰,如果人們經常餵給北極熊食物吃,那麼它們北極熊餓死的事件會大大增加。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單憑體型上看,一隻黑足貓也不可能厲害得過獅子和老虎。這種大型食肉動物,捕食的也是中大型食草動物。它們不是不能吃野兔、小鳥,實際上一些獅子幼崽或者老虎幼崽會自發地去撲捉一些鳥類。但是成年後的它們去捕捉這種體型小、渾身上下沒幾兩肉、跑的還賊快的動物,是得不償失的。老虎捕捉一次野豬所消耗的能量,要通過接下來三到五天的進食去彌補。
  • 為何明明老虎更厲害,但是「百獸之王」卻是獅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比較厲害的肉食動物都是貓科動物,比如獅子、老虎、豹等等,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貓科動物的身體構造更好,反應力也更快。而在這些貓科動物中有兩種動物會被經常拿出來作比較,那就是老虎和獅子。
  • 時隔兩年古吉拉特邦或又出現老虎,獅子和老虎何時能在野外相遇?
    近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東北部的馬伊斯加森林地區,一些村民聲稱看到了一隻老虎。在村民們的要求下,印度森林部門派遣了一個工作小組到當地進行調查。如果這起老虎目擊事件被證實,那麼將是近30年來古吉拉特邦第二次出現老虎。圖:老虎出沒(示意圖)為了保護現場「證據」,方便動物專家研究,聲稱看到老虎的村民用籬笆將「老虎」的腳印圍了起來。
  • 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那獅子會以老虎為食嗎?
    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老虎更可能會餓死而不是被獅子和鬣狗咬死。老虎對於世界上大部分老虎而言,它們都更傾向於獨居,這是因為老虎喜歡待在森林山地之中,而森林之中的能量密集度較低,單位面積內的能量是100千克/平方千米。
  • 老虎與獅子哪個打架更厲害一些,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在討論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的問題。很多網友在這個問題上爭得面紅耳赤,有部分網友認為老虎更加厲害,也有的人認為獅子更兇猛一些。而且雙方也都列出了自己的證據,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甚至有的網友調侃道:燙頭的打不過紋身的,獅子是正義的化身,老虎是奸詐的代表等等。
  • 老虎與獅子哪個打架更厲害一些,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在討論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的問題。很多網友在這個問題上爭得面紅耳赤,有部分網友認為老虎更加厲害,也有的人認為獅子更兇猛一些。而且雙方也都列出了自己的證據,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甚至有的網友調侃道:燙頭的打不過紋身的,獅子是正義的化身,老虎是奸詐的代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