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科學家曾預估地球上大約有180多萬個物種,也有數據說800萬個物種,總之是非常繁多。每一個個體都是地球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裡不會有任何浪費,一種動物的屍體有的時候也是其它動物的資源。
老虎和獅子的屍體很少見有諸多原因,接下來我們深入可以討論一下。
》非洲一哥獅子的不同死法
1、死在競爭者手下
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草原之上,屬於頂級獵食者,沒有天敵的存在,但在非洲卻存在一些競爭者,主要是斑鬣狗,斑鬣狗又被稱為非洲二哥,是非常典型的機會主義者,有的時候會去吃腐肉,可謂是看見什麼吃什麼毫不猶豫。
斑鬣狗不僅僅是撿著吃,有的時候還要搶著吃,搶奪的對手就是獅子以及花豹等獵食者。花豹獨居,無法面對成群的鬣狗,因此在打獵之後通常會把獵物藏在樹上,斑鬣狗不會爬樹也就無法搶到獵物。而獅子不會這樣做,因為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它們喜歡靠著自己的團隊力量保護獵物。
但是有的時候斑鬣狗的數量太多,多達幾十隻,小群的獅子無法抵擋它們的搶奪獵物行為,最終只好放棄。運氣不好的時候獅子還會被斑鬣狗殺害,當然大部分都是雌獅。被殺害的獅子自然而然也成為鬣狗的食物,屍體自然看不見了。
2、死在同類手下
獅子雖然不是冷血動物,但是它們的繁殖策略卻導致經常有獅子死在同類手下,尤其是一些尚未成年的小獅子。獅子群居生活,並且以1-2頭雄獅為首領。獅王一般可以當兩年左右,之後就會有年輕的雄獅來挑戰老師王。
可謂是王朝更替必會血流成河,新上任的獅王為了讓獅群的雌獅儘快的進入發情時期,為了自己繁衍後代。因此會主動地殺死上代獅王留下的尚未成年的小獅子。這些小獅子死後被棄之荒野,最終成為野狗等獵食者的食物。
3、自然死亡
這是所有物種都需要經歷的過程,但是壽終正寢對於野生動物還是比較奢侈的,因為在自然界任何物種的老弱病殘都是被襲擊的主要目標,對於生活在動物天堂的獅子直接老死很罕見的。
雄獅和雌獅會有不同的命運,雄獅在經歷過一次獅王之後會再去流浪,但這個時候隨著年老體衰它不再具備重新奪得獅王寶座的能力,接下來它要面對的是生存的艱難。自己去捕獵,自己去防禦斑鬣狗的圍攻,而隨著越來越老無法捕獵,雄獅會越來越瘦弱,如果幸運的話最終會被餓死,不幸的話會被斑鬣狗吃掉。
而雌獅一般多會在獅群中壽終正寢,或者死在捕獵的路上。
4、被獵物反殺
所謂馬有失蹄,當獅子在捕獵的時候自己難免會受到傷害,尤其是面對一些較強的獵物,如非洲野水牛、體型巨大的非洲象或者長頸鹿等等,這些獵物發狂起來可能會對獅子造成致命的傷害。
無論是哪一種死法,大自然是非常高效率的,尤其是野外的環境,有機物不會被浪費一點。最終都被吃掉,即使是腐肉也不會被浪費。
》老虎的可能死亡方式
老虎所生活的區域競爭者相對較少,主要是狼群和灰熊等,但一般很難對老虎造成致命的傷害。當然老虎也分為不同的亞種,生活在地球上不同的區域,知名的如東北虎,生活在我國東北以及西伯利亞高寒地區。
老虎大概率會自然死亡,例如東北虎生活的高寒環境,屍體最終也會被掩埋長久的保存下來。
》老虎和獅子的屍體為什麼那麼少見?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理解,獅子老虎是頂級獵食者,同量級下貓科動物是無敵的,因此不存在天敵同時競爭者相對也很少。幾乎不存在威脅自己的物種,同時作為頂級獵食者,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因此總體數量很少,那麼不常見的屍體自然就很少。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