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雍正皇帝,還是乾隆皇帝,為何都不敢重用嶽鍾琪?

2021-01-09 網易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因為嶽中琦是嶽飛的後代,是嶽飛的21世孫,所以雖然很有才華,但是無論雍正還是乾隆都不敢重用他。

  當初曾靜也是這麼認為,嶽將軍是嶽飛的後代,當初嶽飛將軍抗金,名垂千史;如今嶽鍾琪將軍在西北大權在握,只要站出來振臂一呼,天下便可傳檄而定,將滿人趕出中原,恢復漢人天下。


  如果歷史都像演義,都如曾靜這幫文人靠想像就可以改變,也就沒有嶽鍾琪後來的故事了。

  要想知道嶽鍾琪在那個歷史時段的歷史處境,須從涼州莊浪嶽家(今蘭州永登,那個時候屬於臨洮,因此也叫臨洮嶽家)說起。

  嶽鍾琪的父親嶽升龍原本只是福州永泰營千總,他是經歷過「平三藩」、「徵討噶爾丹」一步步,從基層幹起,最終駐四川鎮守康定。

  吳三桂的反叛,給了他第一次仕途上升的機會。因為他殺了被吳三桂招降的永泰營遊擊許忠臣,阻止了永泰營叛變清朝,得到了提督張勇的賞識。

  後來隨著平三藩的一路勝利,嶽升龍跟著張勇的手下王進寶,殺回了蘭州,然後升任為自己老家的守備。隨著攻克西北的其他地方,最終他官至天津總兵。

  後來康熙親徵噶爾丹的時候,嶽升龍因為護糧以及督戰有功,因為昭莫多大捷,被康熙重視,授拖沙喇哈番,提拔為四川提督,從此駐守四川,被康熙視作親信。

  在四川的時候,和當地的其他官員發生矛盾,最終對方不是被斬首,就是被解職,只有嶽升龍一路高升,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比較會打仗,而且比較識時務。所以成名就之後,就主動乞休,退下來了一直活到了康熙51年。


  嶽升龍之所以要求退休,除了本身的傷病之外,就是為了給兒子嶽鍾琪鋪路,因為做康熙的親信是有代價的。

  因為嶽家因為戰功升官的人可不止他一個人,他的弟弟嶽超龍做到過湖廣提督;侄子嶽鍾璜也都是康熙身邊的藍翎侍衛。

  但是他的兒子嶽鍾琪卻什麼身份職位都沒有,在家伺奉老母。所以年紀一大把的時候,不得已花錢捐了一個候補知府,還沒有實缺。

  一直等到他父親嶽升龍死前的兩年,嶽鍾琪才被允許入川籍,而且只是給他補了一個小遊擊的官。

  這也就意味著嶽鍾琪必須也從基層做起,不但沾不到老子的半點光,而且嶽升龍當年樹的敵人全成了他仕途晉升的壓力。


  後來西藏危急,康熙派撫遠大將軍胤禵督軍青海。戰事再起,嶽鍾琪可謂官運亨通,火箭般地坐穩了位置。

  因為康定是嶽升龍曾經的地盤,所以嶽鍾琪很快被升為四川永寧(今四川敘永)協副將,駐守康定。嶽鍾琪也因此為奇兵入藏、拉薩平叛佔得先機,嶽鍾琪最終因功做到了四川提督,從此牢牢的坐穩了父親嶽升龍之前的位置。

  到了雍正元年的時候,跟著年羹堯青海平叛,嶽鍾琪成功收復被叛軍佔領的青海地區60萬平方華裡的領土,雍正賞賜起來可比康熙大方多了,不但封嶽鍾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肅提督;還親自在扇子上寫了一首很肉麻的詩,送給了嶽鍾琪。

  這也導致了後來年羹堯被清洗的時候,雍正認為只有嶽鍾琪可以頂替年羹堯的職責,但是此前自己給年羹堯的權限實在過於大了,所以導致雍正對邊將不放心。

  雍正敲打嶽鍾琪的方式非常特別,和當年敲打連根搖的方式很類似。找一乞丐到處去造謠,說嶽鍾琪要造反,等著嶽鍾琪自己上門請罪,然後自己原諒。和當初京城裡的謠傳「年羹堯家裡跑進一隻老虎」如出一轍,但是年羹堯沒有嶽鍾琪的這個悟性,所以年羹堯的結局比較慘。


  也或許正是因為年羹堯的悲慘結局,使得嶽鍾琪更加謹慎。所以曾靜案發的時候,嶽鍾琪「做了一回小人」,因為他分不清這個是雍正試探他的,真是確有其事。不過跟著那幫異想天開的人混,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嶽鍾琪無論做什麼選擇,最終都會是那個選擇。

  但是後來隨著軍機處的成立,對邊將的控制權一步步收歸到雍正自己手裡的時候,那些世代從軍的邊將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因為邊疆打仗的時候失去了自主權的時候,打起仗來就相對會被動很多,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朝廷放權又怕他們自己坐大;朝廷抓權又失去了軍隊活力。

  所以到了雍正後期,敗仗很多,又是猜忌,又沒有拿得出手的軍功,嶽鍾琪的境況每況愈下。

  嶽鍾琪因為改土歸流,跟雍正寵臣鄂爾泰的關係很差,這直接導致後來嶽鍾琪僅僅因為被張廣泗彈劾,就差一點被判了死刑,這在前期是不可想像的,但這符合武將命運的邏輯。


  不過後來還好,嶽鍾琪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捐了出來,保住了自己的命。不過乾隆就不太厚道了,他把嶽鍾琪當成收拾爛攤子的,有麻煩時就找嶽鍾琪,沒有麻煩時就踢一腳。

  一直到乾隆13年(1748年)3月,由於大金川叛亂而清廷出兵多時未果,終於沒辦法,又起復了嶽鍾琪。可是這個時候的嶽鍾琪已經60多歲了,但是最終還是憑著自己在藏人心中的威望,以及對藏胞的尊重,招撫了莎羅奔、郎卡及眾土司。

  此後只要康定那邊出現了不穩,乾隆就起用嶽鍾琪。嶽鍾琪就成為了給乾隆收拾爛攤子的人。


  直到乾隆19年(1754年),嶽鍾琪抱病平叛,最後死在路上,這個結局也比較符合一個將軍的最終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雍正皇帝接受了鄂爾泰的彈劾,將嶽鍾琪「法辦」。此後,原嶽鍾琪副將張廣泗也上書彈劾嶽鍾琪,嶽鍾琪被捕入獄。兩年之後,被判處「斬決」。雍正皇帝念其舊功,將「斬決」改為「斬監候」。乾隆皇帝時期,嶽鍾琪被釋放,並且貶為庶人,後再一次被重用。軍功對於嶽鍾琪等武將來說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給自己帶來榮耀,也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雍正時期,年羹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嶽鍾琪為何劃破臉?導演:噁心年羹堯
    導讀:作為「民族英雄」嶽飛的後人,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將嶽鍾琪,在《雍正王朝》中的出場次數和橋段演繹並不多,對於其能夠在年羹堯之後接替大將軍一職,也沒有給予明確原因說明。但,作為雍正皇帝用以制衡年羹堯,確保其無法製造有效武裝政變的關鍵人物,嶽鍾琪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站位選擇,絕對不容小覷。
  • 雍正臨死前囑咐乾隆不要殺這個人,為何乾隆不聽?上位就將他處死
    雍正臨死前囑咐乾隆不要殺這個人,為何乾隆不聽?上位就將他處死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經過他的權力回籠,散落的皇權又重新回到少年皇帝的手中。從此朝中大臣都不敢小覷這個少年天子。雍正生前,囑咐乾隆不要殺一個人,還要好好待他。但是乾隆年輕氣盛,登基不久就將這個人處死了。以雍正的性格不像是他說的話,難道是人之將死,心就變善了嗎?這個人是誰?能讓雍正特意關注他,還要乾隆不要動他,而為什麼乾隆在這件事上不聽父親的話,要執意違反父親的旨意呢?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那玩意兒哪裡敢承認呢?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查一查你的祖上,這是朝廷用人的手段之一。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 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
  • 一本宮廷機密檔案,揭開雍正皇帝死因,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暴斃在圓明園內,享年58歲,他去世的非常突然,導致所有人都沒有準備,而雍正的死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對於他的死因後世和民間眾說紛紜。  在很多傳言裡面,最奇葩的就是說雍正皇帝是被女俠呂四娘看下了頭顱,呂四娘原本是呂留良的女兒,而呂留良一直都有反清復明的夙願,有一個叫做曾靜的人非常仰慕他的學問,於是擅作主張,百匯了雍正手下的嶽鍾琪,想讓他一起加入反清復明的大業
  • 歷史上的嶽鍾琪:25歲晉少將,42歲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
    嶽鍾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嫡傳後裔,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將。雍正皇帝曾經為其賦詩數首,以贊其功績,其中「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的評價,至今流傳;乾隆皇帝更是將其評價為「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率軍徵戰西北時,被敵將稱為「天人」;《清史稿》更是將其列為「忠而毅」的武將典範;直到現在,嶽鍾琪依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傑出代表人物!
  • 嶽鍾琪是嶽飛的21世孫,平定西北叛亂後,和年羹堯的下場別無二致
    那麼嶽鍾琪在清朝自然也就吃得開了,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賞識。在立下大功以後,為何雍正還要稱嶽鍾琪誤國負恩呢? 造反是任何一個王朝都不願意聽到的字眼,在一番審訊後,才發現這個人居然是瘋子。我覺得這個人絕對不是瘋子,是瘋子就喊不出這種尖銳的話題來,除非有人在背後教他。 嶽鍾琪得知這件事以後,求生欲很強啊,他立刻上書給雍正皇帝,表示自己是冤枉的,這個人說的都是瘋話。
  • 嶽鍾琪、張廣泗和傅恆相比,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傅恆是滿洲鑲黃旗人,他的伯父馬斯喀、馬齊、馬武都是康熙、雍正時期的高官。雍正五年,傅恆的姐姐被欽定為寶親王弘曆的嫡福晉,弘曆即位,她就成為了乾隆皇帝的元後,即歷史上有名的孝賢皇后。孝賢皇后深得乾隆皇帝的寵愛,這對於傅恆以後的發展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就家庭背景這一方面,嶽鍾琪和張廣泗是遠遠比不上傅恆的。
  • 多疑的雍正殺了年羹堯,卻放過了手握重權的嶽鍾琪呢?
    根據史料記載,他是嶽飛的二十一世孫,是四川提督嶽升龍之子,橫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官位最高做到了陝甘總督,封為三等威信公,著有《姜園集》、《蛩吟集》等作品。乾隆十九年,嶽鍾琪抱病出徵,病逝於四川,享年68歲,乾隆稱他為「三朝武臣巨擘」。
  • 紀曉嵐出一個字謎,乾隆皇帝都猜不出來,紀曉嵐一句話彰顯高情商
    ——譚昆智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的才子,他們往往都有著很深的文學造詣,有的人因為才華橫溢,還會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還會和皇帝成為朋友,而在歷史上,皇帝和才子發生故事最多的當屬清朝乾隆皇帝和紀曉嵐了,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說到底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不光有七情六慾,而且也有屬於自己的愛好,比如有的喜歡打獵,有的喜歡吟詩作對,而乾隆皇帝就是後者。
  • 嶽鍾琪與西藏問題_第三期_中國西藏網
    臨時措施逐步成為制度,是經過幾年猶豫到雍正三年(1725年)冬才確定下來的。在這一重大問題上,皇帝一度重用的川陝總督年羹堯也有過幾種設想。十一月中旬,達鼎完成了任務,可是據後來(雍正六年三月二十八日)查郎阿、嶽鍾琪、邁祿上奏,似乎這一諭旨還是傳入了拉薩,所以查郎阿等擬好說詞,俟進軍入藏平定亂事以後,再依說詞將前後諭旨初不用兵與後又用兵的歧異向藏人妥善解釋。  (五)  清中央在雍正五年十一月初一日(1727.12.13),決定任命查郎阿、邁祿統率北南兩路軍隊入藏。
  • 故宮裡有一個不足8平方的小屋子,卻是乾隆皇帝的鐘愛之處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鍾愛的書房可是,乾隆皇帝作為一國之主,書房卻為何如此狹小呢?雍正年間,雍正皇帝住在紫禁城的養心殿裡面,養心殿的正殿是皇帝用來處理國事的地方。養心殿裡面有一個叫做西暖閣的地方,是皇帝的專門辦公室。乾隆繼位以後,依舊居住在養心殿裡面,不同的是,他對養心殿進行了一番修改。最最主要的就是在西暖閣旁邊的一個溫室改建成了一所不足八平方的小屋子。這個以溫室改造的小屋子,就是三希堂。至今,三希堂依舊被保持著乾隆皇帝使用時的原狀。三希堂裡面的繪畫、貼落、牆上壁瓶的裝飾以及牌匾對聯都是世上數一數二的好東西。
  • 殺出來的紅頂子,清朝乾隆皇帝的手下第一戰將是誰?
    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1711年9月24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他做皇帝的60年裡,清朝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那麼問題來了,在這60年中,大小戰爭無數,那麼到底誰才是乾隆手下的第一戰將呢?當時的清朝軍隊的戰鬥力跟晚清比起來是否更強大呢?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其他封建王朝,到最後的幾個朝代都是各種無能,各種享受,最後江山斷送也屬正常。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 乾隆為何不敢公布雍正死因?國家曾想發掘雍正陵寢後被專家叫停?
    ,既然不存在,那何談呂四娘用血滴子暗殺雍正。張廷玉作為雍正時期的重臣,目睹了雍正駕崩時的情景,他的個人筆記記載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既然都已經七竅流血了,那雍正帝被呂四娘用血滴子割頭之說肯定是不成立的了。
  •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 嘉慶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疑雲重重,連史書都不敢如實記載!
    嘉慶皇帝一輩子過的非常憋屈,錯過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接手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顒琰生於1760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他被秘密立儲,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嘉慶皇帝登基,然而在此後三四年中,嘉慶皇帝仍然受乾隆的控制,乾隆雖然禪位,但是對權力的欲望沒有絲毫的削減
  • 乾隆的三哥弘時,為何24歲神秘消失?不得不說,雍正手段是真狠
    據統計,雍正一天批閱的奏摺有數斤之重,雍正皇帝每天的作息時間可能和現在中國正在參加高考的高三考生類似。   一位皇帝能夠做到雍正這樣算是做到了極致。而歷史也沒有辜負雍正的一番苦心。雍正一共在位13年,在這13年間他充盈了清朝的國庫。不過這樣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的後代卻並不多。
  • 乾隆藏起的一道秘詔,被溥儀無意間發現,揭開雍正繼位謎團
    雍正登基後,八皇子雖然知道自己失敗了,可是他卻還是不服氣,甚至是當面對雍正破口大罵,可是那時候剛剛登上帝位的雍正,根基並不穩,他如果這時候貿然下手的話,會引起民眾的不安,以及朝野動蕩。而此時,雍正更是決定要重用他的弟弟八皇子,九皇子等人,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四年以後的雍正權力已經穩固,朝局也安穩下來以後,他就開始對自己的兄弟進行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