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弘晝為何玩了出荒唐的「活出喪」?他是在扮豬吃大象!

2020-11-22 騰訊網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7期)

  上一期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旗人那大爺,他還是一個知識分子,不過就喜歡窮講究,喜歡顯擺,也是他傳播了雍正帝是篡位的謠言。

  當然,這背後其實是一股力量在推動,目的也是極其兇惡的。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荒唐」阿哥,他就是雍正帝第五子弘晝,八王議政逼宮失敗以後,他也玩了一場「活出喪」的鬧劇,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弘晝為何搞了一出「活出喪」?背後隱藏他的奪嫡策略!

  一、

  弘晝的實力如何?

  前面幾期我們也講過,弘曆是康熙老爺子相中的繼承人,從那次熱河狩獵開始,就自帶主角光環,也是雍正帝傳位的第一人選。

  弘時,康熙帝帶著皇子皇孫在熱河狩獵時,他也一同前往的,只不過在鄔思道講到關於要不要狩獵時,一泡尿憋走了弘時,從那時起他就跟皇位錯過了,且越行越遠。

  弘晝,從小就是年秋月抱著長大的,給人的感覺是娘不親爹不愛(當然爹娘肯定會愛的)。小時候的弘時有一次生病,也是四福晉不離身,老八胤禩等叔叔們全程陪伴。弘曆更了不起了,不僅深受老四胤禛喜愛,末了還被康熙帝帶到身邊親自培養。唯獨弘晝,小時候也僅在年秋月抱著他給鄔思道送護膝時出現過。

  在康熙帝帶領眾皇子皇孫熱河狩獵時,也因為弘晝年齡沒有達到十歲,而沒有機會同行。

  等到了雍正帝即位以後,這三個皇子自然處於了競爭關係:

  當然,對於弘時和弘晝來講,這個皇位離自己有點遠,不管是自身能力,還是朝中的威信,還是雍正帝的眼中,弘曆都是遙遙領先的。弘曆背後支持者就是雍正帝,還有科舉後上來的那一群人中的一部分,比如劉墨林,再有就是張廷玉等朝廷元老。弘時則由老八胤禩一夥支持,背後還有隆科多等一批大臣。唯獨弘晝,單槍匹馬一個人,所以他的奪嫡希望最渺茫。

  那麼弘時和弘晝就沒有對皇位的幻想嗎?

  不用說,弘時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大家,他還是費盡心機想要爭奪皇位的。

  那麼弘晝,有沒有奪位的心思呢?

  二、

  犯了錯的弘晝(一):

  雍正一朝,弘晝可以說是事事小心,也算是得到了鄔思道真傳中的自保策略,凡事都不露頭,自己安穩的做自己的阿哥。

  我們遍觀整部劇,雍正帝不在京城時,弘曆監國,朝廷有需要了還去安撫罷考的考生,很多時候還和劉墨林一起做了很多事情。弘時也沒有閒著,又籠絡張廷璐,又參與老八胤禩,又暗殺弘曆等,也是想通過另一條路,達到登位的目的。

  唯獨弘晝,感覺無所事事,遇見太監李德全還得塞張銀票,求公公指點一二,謹小慎微,小心翼翼的做事,即使這樣,他還是出錯了:

  雍正帝推行新政以後,雖然也經歷了太多坎坎坷坷,但總算是堅持下來了,除了旗務沒有整頓以外,民間已經形勢一片大好,國庫也慢慢充盈起來,西北戰亂也逐漸平息。此時的雍正帝繼續著手向下一個目標進軍了,那就是整頓旗務。

  整頓旗務之前,他是點名讓弘時配合老八胤禩一起的,並且把弘曆派到了南方李衛處避避,目的也很明顯,就在他跟老十三胤祥的對話中:

  「要是膿包,遲早得擠了他!」

  老八胤禩發動八王議政逼宮的關鍵在於控制京郊兩大營的兵權,而要想控制這兩個大營的兵權需要兩樣東西中的任一件,一個是雍正帝的聖旨,一個是老十三胤祥的手令。

  老八胤禩一夥選擇的前者,這就需要弘時和弘晝的配合了,而弘晝無意中就當了這個推動者……

  三、

  犯了錯的弘晝(二):

  老八胤禩一夥到達豐臺大營和西山大營以後,兩個大營的提督提出來,必須有皇帝的聖旨,或者是怡親王的手諭才能同意兩大營共管。

  於是弘時和弘晝過來傳了雍正帝的聖旨,弘時先說的話:

  「讓四位旗主王爺進京整頓旗營兵務,是皇上的旨意,五弟你也聽到了是嗎?」

  弘晝點頭:

  「沒錯,這句話是皇阿瑪親口說的。」

  不過回去的路上弘晝就發現了不對勁,並向弘時提出了疑問,只是弘時一句明天再改過來就是了,就忽悠了過去。

  等到第二天上朝的路上,弘晝越想越不對勁,於是把情況也告訴了老十三胤祥……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弘晝也在大殿上被雍正帝打了一巴掌,之所以被打一巴掌,全是因為弘時這小子實在不地道,本來是他在誤導弘晝。弘晝被雍正帝冤枉時,也是喊了一聲三哥,希望他給自己作證,結果弘時話一出就成了弘晝的錯了:

  「五弟也就是誤說了一句,是聽皇阿瑪親口說的……」

  這時候的弘晝突然就明白了,弘時是在利用自己!

  四、

  弘晝的奪嫡之路(一):

  這時候的弘晝算是徹底明白了,這時候的弘晝必須向雍正帝表明,自己絕對是無心之舉,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就有了弘晝「活出喪」的鬧劇,緊接著又跟雍正帝有了一場處處帶有陷阱的對話,雍正帝先問他你那個道場真的能躲避血光之災嗎?

  弘晝心想,當然啦,如果不辦那個道場,就得去查封老八胤禩的家,那時候真扯不清了,當然有血光之災啊。

  當然,他在雍正帝面前還不敢胡說,只能說,自己辦「活出喪」就是掩人耳目的,自己實在能力不行,勝任不了朝政大事。

  當問到弘時到底對他說了什麼時,弘晝心理鬥爭其實是非常激烈的:

  假如他供出了弘時,那麼當初在朝堂上為什麼不說?現在又這樣說,會不會是誣陷弘時呢?即使不是誣陷,也難免落下一個落井下石坑害自己親兄弟的名聲,這是雍正帝不想看到的。

  如果他說弘時沒有說什麼,那也構成了包庇罪,也會導致雍正帝懷疑弘晝是不是跟老八胤禩一夥的,當初的假傳聖旨,是不是本就是故意這樣傳的,這樣的話弘晝也是罪責難逃。

  能全身而退的回答只有一個:

  「兒臣記不得三哥說過什麼話了!」

  這句話就是假的,老八胤禩後來也說過,弘晝最靈透,讀書的時候最不用功,可是哪一次背書不是倒背如流,由此可講,弘晝的記憶力有多強,怎麼可能會忘記這麼重要的一句話呢?

  而弘晝的這一句話,解了雍正帝的三個疑問:

  一是弘晝本性善良,不願意手足相殘;二是這次八王議政逼宮,弘晝確實不是參與者,他是無辜的;三是弘晝對皇位沒有想法,也不想爭奪皇位。

  五、

  弘晝的奪嫡之路(二):

  經歷了這場暗藏殺機的對話之後,弘晝算是全身而退了,可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也是他的奪嫡策略。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弘晝是否有奪嫡的想法,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一個經驗老到的智者。一個智者,不可能意識不到豐臺大營和西山大營的重要性。

  如果意識不到的話,他也不會在弘時面前質疑和匯報老十三胤祥了。

  他在弘時面前質疑時,其實他是在做一次確認,就是要確認弘時是否跟老八胤禩搞到一起了,顯然弘時的回答告知了弘晝答案。

  弘晝敏銳地意識到,自己韜光養晦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奪嫡的希望。

  等到大殿上弘時直接把自己供出來以後,弘晝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弘時可以對自己這麼狠,那麼對弘曆也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此時弘時對自己落井下石,那麼下一步自然就是對弘曆下手。

  從弘晝確認弘時在幫老八胤禩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弘時已經跟皇位拜拜了,那麼下一步就是弘曆了。

  而弘晝不供出弘時,就是等弘時把弘曆幹掉後,讓雍正帝親自幹掉弘時,等那個時候,三個皇子只剩下了自己,那麼皇位也就非自己莫屬了。

  而且他這種做法毫無破綻,不會有任何人質疑弘晝,而且自己也沒有做傷天害理之事。

  更重要的是,這個策略屬於旱澇保收的策略,不管成功與失敗,對自己沒有壞處,大不了還是跟以前一樣,做個「荒唐」王爺,而萬一自己的預測實現了,那麼皇位也就到手了。

  所以不要小看了弘晝的這齣「活出喪」,這就是他扮豬吃大象的策略,而且就差一點點就成功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伯倫樓那大爺什麼來歷,為什麼敢妄議朝政說雍正篡位?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爺以為勝券在握,結果八爺漏算一人,此人其實很機靈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八爺想趁老十三無暇外顧之際,一舉拿下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以此來架空雍正。弘時在八爺面授機宜之後便拉著弘晝一起去見雍正,他拿弘晝當槍使是自己的小算盤。想著萬一東窗事發有一個人可以墊背,我們今天接著往下看。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嶽鍾琪為何劃破臉?導演:噁心年羹堯
    導讀:作為「民族英雄」嶽飛的後人,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將嶽鍾琪,在《雍正王朝》中的出場次數和橋段演繹並不多,對於其能夠在年羹堯之後接替大將軍一職,也沒有給予明確原因說明。但,作為雍正皇帝用以制衡年羹堯,確保其無法製造有效武裝政變的關鍵人物,嶽鍾琪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站位選擇,絕對不容小覷。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絕不是那個看似裝瘋賣傻的皇五子弘晝
    雍正六子,最聰明的兒子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乾隆。能從雍正六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清朝新君,乾隆絕對很聰明,說是聰明絕頂都不過。乾隆自幼聰穎,從小就有「過目成誦」的本領,稍微看幾眼就能背誦出一篇文章。沒想到的是,乾隆素來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一眼掃去,就敏銳地察覺到這份摺子問題所在。「修繕一個燈,要百兩白銀,怎麼要花這麼多錢?」,乾隆頓時就皺起眉頭,立即派人叫工部官員前來問話。在摺子裡夾帶私貨, 隨便報個百十兩紋銀,中飽私囊,這在當時並非是什麼稀奇事,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乾隆居然能看出來,且還如此認真對待。
  • 刺激戰場:紅點鏡成精「扮老虎吃豬」,落地僅1分鐘就順利吃雞?
    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新鮮事兒分享時刻,今天沫沫要介紹的大家肯定感興趣,有「扮老虎吃豬」的紅點鏡,還有玩家落地1分鐘就吃雞的奇事,落地1分鐘吃雞?娛樂模式也不可能嘛~嘿嘿,不急不急,且聽沫沫一一道來~紅點鏡「扮老虎吃豬」?大家都聽說過扮豬吃老虎,那「扮老虎吃豬」是何寓意呢?
  • 一個人是不是在「扮豬吃虎」,看這4點就夠了
    很多人為了更快達成自己的目的,喜歡扮豬吃老虎,他們通常有下面四個表現!不得罪,不表態,不站隊,左右逢源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喜歡表態和站隊,小時候喜歡和受歡迎的小朋友玩,長大了又喜歡貼近業務能力強的人。那些扮豬吃老虎的人就不會這樣,他們很聰明,能用巧妙的方法保持中立,模稜兩可的表達自己的態度,兩邊都不會得罪,也不會引起兩邊的厭惡。忍常人所不能忍,極其擅長隱藏情緒臥薪嘗膽這個典故就完美地詮釋了「扮豬吃老虎」的含義。
  • 《天行九歌》中的影帝不是韓宇,而是天澤,他其實一直在扮豬吃虎
    要說起《天行九歌》中的影帝,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四公子韓宇。畢竟,他是個連手刃親大哥還能面不改色的哭喪的狠人,身邊雖然沒多少得力幹將,卻能憑藉著自己超神的演技和精明的頭腦讓朝堂中所有人都欠他人情。不過,要認真論起來,天澤才是真正的影帝。
  • 雍正王朝:胤禵是「斃鷹事件」的最大輸家,為何卻最終選擇沉默?
    雍正王朝:胤禵是「斃鷹事件」的最大輸家,為何卻最終選擇沉默? 原標題:雍正王朝:胤禵是「斃鷹事件」的最大輸家,為何卻最終選擇沉默?
  • 《雍正王朝》演員集錦,配角雖沉寂,配音那是相當給力
    筆者今天要說的《雍正王朝》也算一個。客觀說《雍正王朝》整部電視劇裡幾乎沒有短板演員的存在,每一個演員不論角色大小普遍表現很好,這和導演有關也和演員本身素質有關。二十年過去了,我們再看看這些當年的好演員們吧,另外我們也關注一下他們身後的配音演員,看看神劇裡他們的表現。
  •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說起歷代勤勉好學的皇帝,那麼,雍正帝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一位,胤禛六歲進尚書房學習四書五經、滿文,自幼受父皇和師傅的嚴格管束,年長後,胤禛便跟著康熙四出巡幸,並奉命辦理一些政事,善於治國的他深受文武百官的擁戴,同時也贏得了康熙的信賴,可以說胤禛在儲位鬥爭中能夠脫穎而出是必然的,雍正登基後雖然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國事上,但是皇帝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慾,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劇中的雍正十分的喜愛甄嬛
  • 雍正王朝:阿爾泰打了敗仗,卻向朝廷邀功,雍正為何會妥協?
    在《雍正王朝》中,在新疆駐守的阿爾泰被竄逃的羅布藏旦增端了大營,燒了糧食,還連帶著戰死了80多人。但阿爾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奏摺上一通粉飾,反倒成了他打的一場大勝仗,還申請朝廷再調撥一萬石糧食給他。
  • 他演《宰相劉羅鍋》和《雍正王朝》沒火,演《大宅門》算是走紅了
    提及演員趙毅,很多人或許並不能對號入座,因為他並非流量大咖,也非響噹噹的演技派。他只是從戲曲演員轉型到了影視行業的普通演員。不過,他出演過很多電視劇,你知道都是哪些嗎?他決定去影視行業轉轉,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他就騎著自行車一個劇組一個劇組跑,在1993年出演了電影《紅粉金剛》,1994年出演了電視劇《牛子厚與富連成》,雖然是龍套角色,但也有成績。在90年先後出演了12部影視劇,其中不缺乏很有名氣的電視劇。
  • 《雍正王朝》3場飯局,雍正的四菜一湯,太后奢華到沒邊了
    文/阿宏不管是楚漢爭霸時的「鴻門宴」,還是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飯局總是古代帝王的一種手段,《雍正王朝》中除了康熙給佟國維設定一場精彩的飯局外,還有3場飯局對比,也相當的精彩。第一場是雍正的私人晚宴,宴會極為簡單,參與者只有雍正和李衛兩人。菜品極為簡單四菜一湯,外帶一窩米飯。我們來看這4道菜:燒豆筋,炒芹菜,紅燒素丸子,清炒豆芽,全是現在百姓的家常菜,湯就更簡單只是飄著幾個菜葉子的清湯。御膳房要做這菜說實話屈才了。雍正是出了名的冷麵皇上,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 《雍正王朝》裡,康熙為何挖苦胤禛「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詡」?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經典古裝劇《雍正王朝,就叫大清君臣們集體辣眼睛:巡撫任上的吳存禮,送出了白銀四十四萬兩之多,收錢對象包括了各位王爺大學士等諸多「大人物」,就連宮裡端茶倒水的太監都很到位的送到。
  • 5本無敵碾壓流小說,扮豬吃老虎,爽感很足,百分之99的人沒看過
    無敵爽文曾是網文界的巔峰,隨著各種套路文的出現,已經被看膩歪了,雖然今天照樣推的是無敵文,但和以前的卻不大相同,這5本無敵碾壓流小說,扮豬吃老虎,爽感很足,百分之99的人沒看過!不信的來看一看。1、歷史粉碎機 作者:木允鋒這本書是在特定時代進程內可以讓讀者宣洩情緒的產物,如果本書早幾年出或者晚幾年出,都未必能得到如今的成績。如今的快節奏社會,小說特別是網文畢竟也是大家消遣放鬆的載體,讀者決定市場,爽點優先於所謂的文學性、合理性等等,這也是本書的成功訣竅。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三藩之亂的時候,嶽升龍就已經展現出他的軍事能力,跟隨西寧總兵王進寶,奪取了蘭州。隨後又攻克臨洮,平定關隴地區。 此後嶽升龍在康熙朝如魚得水,噶爾丹叛亂的時候,康熙御駕親徵,嶽升龍也在部隊之中,因為他在戰場上的優秀表現,嶽升龍被康熙封為四川提督。
  • 雍正王朝:李紱結黨亂政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是什麼意思?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有很多聖人之言。康熙也非常推崇聖人之言。在李紱、田文鏡互參案中,李紱朋黨一派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出自《孔子》,究竟是電視劇中所表達的那個意思麼?雍正:國庫空虛,百姓獨擔賦稅,這樣的成例,這樣的祖制,難道不應改麼?李紱一黨:不應該改,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是聖人的話。雍正:那麼民為重呢,又是誰的話?
  • 他帶5百年修為回都市,當奶爸扮豬吃虎,笑傲諸天!奶爸修真文
    其中第四本小說他帶5百年修為回都市,當奶爸扮豬吃虎,笑傲諸天!點擊下方的書籤就可以看了喲!《崛起復甦時代》——極地風刃 小說精彩劇情節選:他的血液沸騰,奇異光芒不斷的湧入到其體內,周皓甚至可以敏銳的感覺到自己身體強度在緩緩的增加著。漸漸的,他感到自己的身體達到了飽和狀態,周皓正準備停下自己的動作,但是他卻是忽然感到體內五臟六腑都開始發熱。「這是怎麼回事?」
  • 雍正王朝:叫花子出身的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在歷史上果真如此嗎?
    歷史上的李衛人高馬大還是一個富二代出身李衛這個人物其實隨著《雍正王朝》和《李衛當官》等電視劇熱播,大家對他都有一定了解,尤其是二月河先生在小說中將李衛塑造成了乞丐出身,卻機緣巧合的李衛成了還是皇子的雍正手下的包衣奴才,替還是皇子的雍正辦了幾回事,展現出聰明機智一面從而成為了雍正手下得力幹將。那麼歷史上也是如此嗎?
  • 雍正登基,收拾了老八、老九,為何放過老十?雍正:朕並不是怕他
    雍正四年四月,皇九子胤禟被改名「塞思黑」,削籍奪爵,圈禁於直隸總督衙門;兩個月,皇九子胤禟病逝于禁所。 只是,在剷除了皇八子胤禩和皇九子胤禟以後,雍正皇帝對另外兩名「八爺黨」成員——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再無動作,只是將兩人圈禁,並沒有痛下殺手。如果說皇十四子胤禵和雍正皇帝乃係「一母同胞」,雍正皇帝或有心軟,不忍將其殺害,那麼皇十子胤俄為何也能被雍正皇帝放過?
  • 《大象席地而坐》獲柏林電影節認可,看完原著才明白胡遷為何自殺
    出於好奇,我看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同名小說,這篇小說共五千多字,作者就是胡遷本人,收錄於他的中短篇小說集《大裂》裡面。影片就是根據小說改編而來,不過小說的內容只佔影片很小的一部分,故事發生的地點,也由臺灣變成了中國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