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2020-12-05 歷史人物故事會

據歷史記載,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之前,已經搞清楚了自己亡國之君的身份,他一面令自己的皇后和嬪妃自盡,一面砍殺自己的女兒,因為他心裡清楚,自古皇家女眷肯定落不到什麼好下場(不忍她們遭受凌辱),還不如讓她們去死,倒也落個清淨!但是對自己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煥,崇禎皇帝不但沒有傷害他們,還給他們換上民間衣服讓其趕緊逃命,算是給大明留下一點希望。三個兒子臨走前,崇禎皇帝怕他們從小在深宮中長大,不懂外面的規矩,他還特意吩咐:「見到做官的叫老爺或相公,見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見到文人叫先生,見到軍人叫長官,以此保全性命,勿忘父母之仇,勿忘光復明室。」

崇禎皇帝

帶著父親的殷切期望,他們三人趁著兵荒馬亂果然逃出了北京城,可是不久仍被李自成俘虜,但是李自成認為他們是無辜的,並沒有傷害他們,清軍入關以後,李自成敗退時他們也走散了,從此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命運。

李自成進北京

1、太子朱慈烺

關於太子的說法有兩種:第一種是說太子逃到了外公周奎家裡,周奎害怕引來禍水就將其獻給了清廷,清廷一開始還找一幫人來辨別太子的真假,後來乾脆不管真假將其處死;第二種是說太子化名為「王之明」(反過來念就是「明之王」)逃到了南京,可當時福王朱由崧已經在南京稱帝,聽到太子來了非常緊張:因為如果是真太子來了那必須要歸政於他!於是朱由崧也不管太子真假,反正一口咬定這是個「假太子」,後來清軍攻陷南京,這個「王之明」也被清廷擒獲處死了。

太子朱慈烺

2、四子永王朱慈煥

朱慈煥算是崇禎三個兒子裡面最幸運的一個,李自成兵敗以後,朱慈煥一路流浪,後來在鳳陽遇到了一個王鄉紳,王鄉紳心念故國,看到王子落難如此,不禁「執手悲泣」,還冒險收留了他,為其改名叫「王士元」(反過來念就是「原是王」),王鄉紳死後,朱慈煥被迫再次流浪。結果在浙江又遇到了一個前朝胡姓官員,誰也不清楚他到底知不知道「王士元」的真實身份,反正他看到其儀表不凡,相貌堂堂,就將女兒許配給了他,於是這個「王士元」後來就一直在浙江餘姚以教書為生,到康熙47年時,他已經活到七十五歲了,可謂子孫滿堂。也許是自己放鬆了警惕,一次和朋友喝酒時,他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結果被好事者舉報了,清廷很快就抓住了他,將其全家處斬,鬚髮皆白的朱慈煥落了個「凌遲處死」的下場,著實可憐。

王士元

3、三子定王朱慈炯

朱慈炯算是三兄弟裡面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因為李自成敗退時他「不知所終」,誰也不知道他的下落。正因為這一點,他也被演繹為「朱三太子」的原型,被各地反清復明組織奉為精神領袖,比如說康熙初年,福建人蔡寅自稱「朱三太子」,聯絡海上抗清組織,打出復明旗號,另外還有一個叫做楊起隆的,也自稱「朱三太子」,準備在北京起事,不料被人發覺後功敗垂成,我們所熟悉的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就有他的身影。

朱三太子

總的來說,這三兄弟作為前朝皇子,都沒有落一個好結局,或許「只恨生在帝王家」是他們共同的心聲吧。

相關焦點

  • 康熙活捉朱三太子,康熙說:他必須死,只因佟國維說了這8個字
    尤其是康熙年間,反清復明起義屢禁不絕,雖然康熙派兵一一鎮壓,但始終沒有抓到一個人,此人就是明朝崇禎帝的第五子——朱慈煥,又稱朱三太子。當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殺掉妻女,他的三個兒子逃了出去,最後被李自成活捉 。因為朱慈煥是崇禎存活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又被人稱為朱三太子。李自成失敗後,朱慈煥逃走,因為他年紀小,又下落不明,所以他的名字被很多人冒充,用來組織義軍。
  • 此人是崇禎最後一個兒子,被兒媳婦洩露了身份,康熙下令滿門抄斬
    此人是崇禎最後一個兒子,被兒媳婦洩露了身份,康熙下令滿門抄斬 明朝後期危機重重,有宦官專權的危機,國內還有李自成等勢力,同時國家還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屋漏偏逢連夜雨,可能上天註定明朝要滅亡,在這麼多危機下,明代後期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個小冰河期,在萬曆十三年開始變得明顯,崇禎一朝達到災變的高峰
  • 真假太子之謎:一個神秘敵人,折磨了大清80年
    當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入紫禁城前夜,崇禎的身邊只剩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朱慈燦)、四子朱慈炤(朱慈煥)。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禎自縊煤山之前,曾召喚三個兒子,命令他們改穿舊衣服,隨後語重心長地說:「爾等今日是太子,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吧。」停了許久,又說了一句:「萬一得全,來報父母仇。」
  •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暴露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朝代,也是一個很有骨氣的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當明朝被清朝取代,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後,他的後代有沒有活下來呢?有的,但是他的下場也非常慘,那就是崇禎的第五子朱慈煥。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
  • 崇禎的小兒子75歲時被凌遲處死
    1644年,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崇禎自縊殉國。死前他讓自己的三個兒子換成普通百姓的衣服自行逃命,對比失蹤後的太子朱慈烺和定哀王朱慈炯的各種離奇傳說,只有朱慈煥被各種史料明確證實存活了很長時間。他一生顛沛流離,一直活到清朝康熙年間。在清朝入關徵伐的過程中,各地明朝皇室成員都難逃一死,朱慈煥卻僥倖逃生,並且活到了75歲。
  • 看崇禎皇帝2女3男的命運就知道了
    他在景山上徘徊了一個時辰之後,回到了乾清宮,然後他把一家人全部召集起來,包括周皇后、袁妃、太子和兩個王子、兩位公主。三個兒子來的時候,仍然穿著一身宮服。崇禎看見之後,嘆氣:「已經什麼時候了,還穿這種衣裳?」然後命人設法找來平民舊衣,親手替兒子們換上。接著叮囑三個兒子,「一旦出宮,爾等從此就是小民。
  • 朱三太子:一個神奇的名字,康熙被騷擾一生,乾隆也不得安寧
    順治八年,一個賣茶葉的被人舉報是太子,雖沒有查出證據,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直接斬掉;順治十二年,江西又冒出個朱三太子,私通海盜準備謀反被抓,一查此人名為朱周,和崇禎帝也沒關係,因罪名成立又被斬首。到了康熙年間,"朱三太子"們越來越能折騰了。康熙十二年,楊起隆自稱朱三太子,在康熙眼皮底下又建了一個朝廷。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崇禎皇帝一共七子,其中二、六、七子很早就夭折,崇禎皇帝有爵位的兒子只有老大、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和五子朱慈煥。不過朱慈煥在五歲的時候也去世了,所以活到明朝滅亡之後的崇禎皇帝的兒子其實只有三個。歷史上真正的朱三太子其實是崇禎皇帝的第四子朱慈炤。
  • 科學家化名生活17年!為何在1961年放棄諾貝爾獎「失蹤」?
    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用化名生活17年。1961年,他放棄諾貝爾獎的機會突然「失蹤」。那麼,他失蹤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隱情呢?他到底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多大貢獻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化名,然後在西北的戈壁灘深處「失蹤」了。 王淦昌「失蹤」了,他去做什麼?研製原子彈。
  •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子為何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
    明亡後,崇禎的皇子們都何去何從了呢,他的最後一個兒子,在七十五歲的高齡,仍然被清帝下令凌遲! 崇禎十七年,京城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廣安門入城,守軍或降或散。崇禎皇帝只好「御駕親徵」,親自上馬持槍突圍,兵力是幾十個太監。
  • 穿山甲化名「過山龍」 潛伏6000服中藥處方中
    甘肅一個電話:「想吃熊肉」,成都藥販搞到7頭黑熊。目前,兩人因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被廣元市青川縣森林公安刑拘(本報17日曾報導)。在本次警方繳獲的一噸多熊肉裡,有400餘斤熊油(俗稱熊脂肪),民警猜測這些熊油或將入藥,用於治療風溼。
  • 康熙年間的朱三太子案——七十五歲的崇禎帝之子朱慈煥被凌遲處死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在臨死之前,崇禎帝下令內侍將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定王朱慈炯三人送往外戚周奎家中避險,但在李自成入京之後周奎就將三人獻出,李自成將太子、永王、定王帶入軍中,四月二十一日,為徵討不願歸附的吳三桂,李自成親率大軍前往山海關,但在一片石一役中被吳軍及清軍擊敗
  • 崇禎死後,李自成與清朝是怎麼對待他子女的?
    其中,三個兒子懷隱王朱慈烜、悼懷王朱慈燦、悼良王都在年幼時早早的夭折了,另外三個女兒也如這三個兒子一樣。 李自成進京後,崇禎帝用劍殺死了他的小女兒昭仁公主,長平公主也被他砍去一條胳膊,後來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的獨臂師太九年就是以她為原型。但這畢竟是一本小說,不是真的。事實上,長平公主的名字叫朱媺娖,崇禎皇帝把她砍倒在了血泊中,後來被人救活。
  • 《王士元先生口述史》雲南首發
    王士元是蜚聲海內外的語言學家,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大腦與認知科學講座講授,也是雲南大學的客座教授。王士元1960年於密西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創辦語言學系及東亞語言文學系;1965年被聘為伯克利加州大學語言學系教授,並任教該系三十餘年榮休;1995年來到香港,先後在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講座教授。
  • 中國古代最讓人痛恨的三大叛徒,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唐玄宗安祿山的地方割據最終在755年形成叛亂,都城長安變為一片廢墟。安史之亂也成為唐朝的分界點,唐朝從此逐漸衰落一蹶不振。吳三桂第三:吳三桂 明朝的終結者吳三桂,在明朝任職時得到了崇禎皇帝的不少優待。崇禎皇帝相當信任吳三桂,提拔吳三桂為遼東總兵。後來封為平西伯。將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交到了吳三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