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後代隱居在此山村,專家得知後趕來印證,看到三樣明朝文物

2020-12-04 麻辣知識小講堂

不少的亡國之君,其實都是他們活該,因為他們都是在位的時候,每天驕奢淫逸,根本不管百姓的生活,但是明朝的這位亡國之君,是真的倒黴,他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他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工作狂皇帝。

這位皇帝在位的時候,也是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就是因為自己的前幾任,太能折騰了,敗了明朝的江山,所以到他那裡,其實是沒辦法再力挽狂瀾了,所以他最後在清軍入關的時候,選擇了自縊。

在中國的貴州遵義,有一個比較偏遠的山村叫做苦竹埡村,這個村子裡有一個老人,說自己是朱由檢的後代,但是這個人老人,他叫做鄒代清,他說自己的姓氏,是因為當時清軍到了中原的時候,到處在抓朱家的後人。

他的祖先,就是朱由檢的四兒子朱慈炤,當時他為了躲避追殺,於是就隱姓埋名到了這個地方,改了個名字叫做鄒啟貴,這個代清老人,就是這個啟貴的第十一代孫,當時就有專家去查看,他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的,就帶專家,到了鄒啟貴的墓地。

當時這個鄒的墓地旁邊,還有一座墓地,上面是一個太監的墓地,這個太監叫做趙安公,後來這個代清老人,就把自己家的族譜給拿了出來,他們家的族譜有兩本,一本是普通的鄒家族譜,一本是《朱氏族譜序》。

當時這個朱慈炤逃出北京的時候,帶著三樣東西,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也都在代清老人的手裡,當時他就拿出來了給專家看,一個十尚方寶劍,還有一塊玉印和一個玉扳指,當時他拿出來的時候,專家們一看就不是普通物件。

於是他們就仔細的研究了這些東西,最後確定,這些東西就是明朝的皇族的物件,也證明了這個老人,就是崇禎皇帝的後代,後來專家們就告訴老人,他的這些東西,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都是屬於文物。

專家就提出了,希望他可以把這些東西,都捐到博物館進行研究,還可以更好的保存這些東西,也防止文物丟失,後來博物館的人知道了,也派了一些人,和老人商量這件事情,但是老人很猶豫。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祖傳的東西,自己捨不得就這麼捐出去。值得一說的是,村子裡有個規矩,因為鄒姓就是朱由檢的後人,所以他們是不能和,姓朱的人結婚的。

相關焦點

  • 明朝滅亡是天數?還是崇禎皇帝操作不當?崇禎的兒女都去哪了呢?
    1644年,對於世界史來說,沒什麼稀奇,但對於中國歷史來講,對朱家來講,卻是一個災年,因為這一年一位姓李的將軍率領起義軍打進了北京城,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明朝滅亡,但是明朝滅亡,那些大臣、皇親國戚以及崇禎皇帝的家屬們都去哪了呢?
  • 大明最悲劇的皇帝——崇禎皇帝
    亡國之君各有特色,暴虐寡恩的秦二世,昏庸慢懶得宋理宗,懦弱無嫩的晉惠帝,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軍攻進北京城,三十五歲的崇禎皇帝無力回天,上吊自殺,三百年的大明帝國轟然倒塌。崇禎皇帝作為大明末代的君主,與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不同。
  • 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子為何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
    明亡後,崇禎的皇子們都何去何從了呢,他的最後一個兒子,在七十五歲的高齡,仍然被清帝下令凌遲! 崇禎十七年,京城易主,李自成所部自南城的廣安門入城,守軍或降或散。崇禎皇帝只好「御駕親徵」,親自上馬持槍突圍,兵力是幾十個太監。
  • 崇禎皇帝歪脖樹上吊死後,屍首呢,埋哪兒了?
    01 皇帝之死明朝崇禎十七年 (公元1644年) 三月十九日拂曉,皇帝朱由檢身邊只剩下太監王承恩一個人了,他們爬上了紫禁城北邊的萬歲山,到達山頂壽皇亭。在這裡放眼望去,只見北京城火把沖天,殺聲不斷。環顧四周,崇禎皇帝早已經絕望了。他們拿出事先預備好的繩子,拴到了兩棵樹上,留下遺囑然後就自縊身亡了。這時的崇禎皇帝享年33歲。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王朝,同時也是夾在少數民族前後兩個朝代的一個鐵血王朝;前面趕跑了蒙古人,後面又被女真人打敗,不得不說大明王朝這波操作讓人費解;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九泉下得知自己的江山又被少數民族佔據,估計非得氣死。那麼大明崇禎年間,明朝真的沒救了嗎?其實那時候明朝還是有一線希望,但希望卻被崇禎皇帝生生掐滅。
  •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後,他的女眷們命運怎樣?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因為他的皇兄天啟帝英年早逝,於是17歲的朱由檢登基,並建號崇禎。有人說崇禎這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雖然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但只能怪他生不逢時,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無力回天了。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亡國之君都有著傳奇的一幕,例如歷史上最有名的「甲申之變」,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後。殺妻,殺子,殺女,一頓屠殺後,自己跑到了故宮後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殺了。常言道,「就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堂堂的大明皇帝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畢竟李自成的叛變不是一天兩天,眼看支撐不住為何不跑?
  • 貴州一小村莊,滿村竟是崇禎皇帝後人,至今不與朱姓通婚
    眾所周知,大明崇禎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由於信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崇禎皇帝即使大勢已去,也毫不妥協,甚至中原還有大片土地被大明朝廷所控制,但是崇禎皇帝卻選擇了與社稷同在,在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
  • 明朝最忠心最男人的太監,陪崇禎皇帝上吊而死,死後令後人敬仰
    像王承恩這樣從小到大一直照顧崇禎的太監,更加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他也值得崇禎皇帝信任。王承恩原本是曹化淳手下的,曹化淳也不是一般太監,在崇禎繼位之初,負責處理魏忠賢時期造成的冤案,平反高達兩千多件。作為一個太監,曹化淳給王承恩做了一個好榜樣。曹化淳與王承恩,是明朝最後歲月裡,是兩個好太監,至少在明朝歷史中這兩個是忠心,為崇禎辦事。
  • 崇禎皇帝做了一件事,加快了大明朝滅亡的步伐
    一個朝代的興亡,事實上都有軌跡可循,大明朝也是如此。本來大明朝經過幾代不負責任的皇帝的耽誤,已經是風雨飄搖,換了一個崇禎後又是志大才疏,疑心很大,而且不懂得體恤百姓,對大臣也是反覆無常,頻換內閣,甚至還沒等官員緩過神來做出成績就換掉,徹底葬送了大明朝的江山。
  • 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真相,他的子女都去哪了?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時候,當時的崇禎皇帝拿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來說,國破以後,他在自殺之前,先命令自己的后妃和公主們自縊,就是因為他清楚地看到了皇族女性們悲慘的下場,與其被俘受辱,還不如自己將他們殺死,以全名節。據史料記載,崇禎皇帝一共有7個兒子,6個女兒。
  • 崇禎死後20年,康熙殺了一個叫張煌言的人,從此,明朝徹底結束
    三年後,北京城破,崇禎帝身死,接下來,南京失陷,江南大部已經淪為清朝的領土。張煌言的許多同科舉人都勸他去參加清朝的進士考試,張煌言拒絕了。他回家辭別妻子懷孕的董氏,告訴妻子自己打算驅除韃虜,棄筆從戎。就這樣,張煌言離開家,參加了錢肅樂的義軍,後來共同擁立朱以海為監國。
  • 崇禎皇帝最後的日子:死時無人陪伴,死後無人厚葬
    這句話雖然有推諉之嫌,但是結合當時明朝的實際狀況,也難怪崇禎發出如此感慨。然後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拿自己的屍首做文章,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也看出崇禎也算一個好皇帝了。崇禎帝作為末代皇帝,其實功績可圈可點。他剷除魏忠賢等閹黨,生活上十分節儉,並且勵精圖治,如果再給他二十年,相信明朝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變化。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等等功績。他剷除了魏忠賢等閹黨。
  • 吊死崇禎皇帝的「歪脖子樹」,到底有多慘?為何戴了200年鐵鏈
    崇禎皇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特殊一個亡國皇帝,歷史上大部分亡國皇帝不是昏君就是傀儡,而崇禎皇帝既不是昏君也不是傀儡,他在治國和軍事上都有所作為,只是因為明朝先輩皇帝留下的窟窿太大,崇禎拼盡全力都沒能填平,最終無奈的背上了亡國皇帝的稱號。
  • 明末清初史學家評論明朝滅亡,除崇禎皇帝之外,還有四點重要原因
    一個朝代滅亡,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全盤皆輸的產物,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了上古時期的夏商周之外,一個王朝的壽命最多也就二百多年,而明朝對歷史進程有著深刻的影響。明朝疆域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以大歷史觀的角度推斷,總結出明朝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數位化管理。
  • 性格決定成敗——崇禎帝的性格缺陷導致明朝滅亡
    崇禎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在內憂外患中執政17年,最後在農民起義的威逼下,自縊於煤山。雖然即位時明朝內憂外患已呈衰敗跡象,大明的滅亡已成歷史的必然結局,僅靠他個人是不能扭轉歷史的發展趨勢。雖然自當政以來,他勤於政治,崇尚節儉,始終為挽救明朝而不懈努力。但明朝的滅亡也有著他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的性格弱點加速了明王朝滅亡的腳步。
  • 明朝的男女不平等有多可怕?看崇禎皇帝2女3男的命運就知道了
    崇禎皇帝早已做好了「君王死社稷」的準備,那他在死前,又是如何安排妻子、兒子和女兒的命運呢?明朝滅亡之後,崇禎的兒女們又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呢?(補充:李自成打進北京,那些下跪投降的人最後是什麼下場?然後吩咐太監把三位皇子,分別送到他們的外公周家和田家。三位皇子臨去之時,聽見父親在身後大放悲聲:「你們為什麼會不幸生在我家!」淚眼送走兒子,崇禎請兩個妻子一同坐下,捧酒,痛飲數杯後,對她們說:「大事去矣!」夫妻相對而泣,左右宮女也哭作一團。哭了一會,崇禎揮手,遣散了所有宮女,讓他們各自去逃生,並且命令周皇后和袁妃去自盡。
  • 崇禎皇帝自縊煤山後,此人來到崇禎帝墓前,絕食七日而死
    明朝存在276年,中間出現了很多荒唐的帝王,但是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的做法,至今看來依舊令人值得敬佩。崇禎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他也遵守了先祖祖訓而付出了生命。在崇禎死後,有個朝鮮人來到崇禎帝的墓前,絕食七天七夜而死。這個人就是崔孝一,原本崔孝一就是一個小人物,在中國史料中是不會記載的。
  • 揭秘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聽我細細道來
    有誰還記得那個最悲情的夜晚,明朝最後一位皇帝選擇自縊而死?在我腦海揮之不去,所以我非常想知道朱由檢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皇帝,而且為社稷而死的君王,用頭髮遮住自己的臉,悲辱地吊死在歪脖子槐樹上,那個畫面也太悲傷,讓我不忍心去看,即使這樣,它還是有讓我有抑制不住的想去了解下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為何到如此悲壯的時刻呢?
  • 崇禎皇帝在位的期間,是最窮的一個皇帝,打仗都需要向大臣借錢
    崇禎皇帝真實寫照《明史》: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崇禎非常勤奮,也沒能挽救國家這個皇帝就是崇禎皇帝。他是在天啟7年的時候繼承皇位的,其實在他做上皇帝的時候,整個國家已經存在著很多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