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口腔清潔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牙刷是我們每個人每天早晚都要用到的。並且隨著科技的發展,牙刷也越來越高端,電動牙刷已經開始被許多人所青睞了。但是如果我們思考一下,腦中不禁會冒出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的第一把牙刷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是被誰發明的?現在全世界都在用的牙刷,都可以追溯到歐洲,一個叫威廉·艾利斯的英國人絕對是牙刷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英國人編纂的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發明的《發明大全》一書,卻將牙刷的發明權歸到我國明朝一位皇帝的名下。
先來說說這位威廉·艾利斯,此人是英國的一名皮匠,本來和牙刷扯不上關係。但是這個人喜歡動手,也喜歡動腦。他憑藉著自己愛動手的能力,將自己和許多人折騰進了監獄,英國政府定的罪名是「騷亂罪」。在監獄裡,威廉·艾利斯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動手動腳了,只能憋著動動腦。當時的歐洲,最普遍的清潔牙齒的方式,是用一塊小布片擦洗牙齒,這種方式雖然非常普遍,但現在看來清潔效果並不高。關在監獄裡的威廉·艾利斯突發奇想,如果做一把小刷子像自己刷皮具的時候來刷牙是什麼效果呢?
說幹就幹,監獄裡可供他發明創造的材料少得可憐,他便在晚飯過後偷偷將一根啃完的骨頭裝在口袋裡帶回了自己的牢房。之後他又拖一個脾氣好的看守給他弄來了一點豬的鬃毛,這樣一來材料就有了。威廉·艾利斯製作牙刷的辦法很簡單:先將骨頭磨成一根細棒然後打一些小孔,再將豬鬃毛一束束地插進小孔之中,修剪整齊後一把原始簡單的牙刷就製作完成了。這一年是1780年,是牙刷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為什麼威廉·艾利斯不被認為是發明牙刷的祖師爺,卻要將他製造牙刷的這一年看得這麼重呢?
因為他為牙刷的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被放出來後他立馬尋找新的材料製作了牙刷,使得牙刷出現在了歐洲中下層民眾的腦海中。為了發家致富,威廉·艾利斯不遺餘力地推銷自己的牙刷,此舉也為牙刷的普及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值得一提的是,威廉·艾利斯當年創辦的生產牙刷的公司,至今仍在生產牙刷。同為英國人,在編寫《發明大全》時,他們為何不將牙刷的發明權歸在自己人名下呢?因為中國明朝的這位皇帝發明牙刷,比威廉·艾利斯早了足足272年。1498年是中國明朝的弘治十一年,在位的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賢主和中興之君,他在位期間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扭轉了朝政日益腐敗的趨勢,一手開創了「弘治中興」。事實上,中國人清潔牙齒的歷史由來已久,在《禮記》中可以找到 「雞初鳴,鹹盥嗽」的記載,而《史記·倉公傳》中甚至指出了引起齲齒的原因—— 「食而不漱」,就是吃完東西之後不清潔口腔。中國人使用牙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並且現今四川成都中藥博物館還保留一把南宋時期的竹柄牙刷,只可惜並沒有具體的發明人。
明孝宗是一位節儉的皇帝,但皇室中的日常用度再怎麼節儉也依舊奢侈,所以明孝宗發明牙刷節省一點開支的動機也足以令人信服。明孝宗朱祐樘的方法和272年後威廉·艾利斯的方法一樣,也是將豬鬃插進骨制手把上。只不過由於朱佑樘是皇帝,他能得到的材料無論是豬鬃還是骨頭,都一定比威廉·艾利斯得到的質量更好。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明孝宗或許不是發明牙刷的第一人,但卻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人。所以英國人將牙刷的發明權歸在他名下,也是非常公正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