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帝國的第七位皇帝,在任八年;死後未葬入皇陵,對手太無恥!

2021-01-08 江西老徐讀歷史

大明帝國有16個皇帝,有13個葬在了昌平區天壽山麓明十三陵。大家都知道,大明帝國朱元璋安葬在南京,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才定都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這麼算來,還有14為皇帝,為何卻是明十三陵呢?還有誰不在?為什麼不在?遇到史上最忘恩負義的皇帝——朱祁鎮。

這個人就是大明帝國的第七位皇帝——景泰帝朱祁珏,他也是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唯一一位沒有被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他發明了皇貴妃的品級。」在他之後有了有名的萬貴妃,而他立的皇貴妃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貴妃。

景泰皇帝朱祁珏的出身非常不光彩,生母吳氏原是漢王朱高煦府中的侍女。後來,明宣宗邂逅了吳氏,因吳氏罪人之身不能入宮為妃,明宣宗只能將其安置在緊挨著皇宮的一棟大宅院中,時不時來臨幸一二,之後吳氏就懷孕,生下了朱祁珏。

明代是一個宦官亂政比較典型的朝代,明宣宗死後,朱祁珏的大哥朱祁鎮繼位為帝,稱明英宗。明英宗顧念朱祁珏是他的兄弟,封朱祁珏為郕王。朱祁鎮受宦官王振蠱惑御駕親徵,導致了「土木堡之變」,二十萬明朝大軍被也先的兩萬蒙古鐵騎打得落花流水。

國不可一日無君,明英宗所立的皇太子還只是個兩歲多的孩子,大臣們便請立郕王朱祁珏為帝,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于謙憑一己之力打敗了瓦剌,拯救了明朝。一年後,眼見俘虜皇帝並沒有帶來實際利益,於是瓦刺放朱祁鎮回國瓦解明朝。朱祁鎮回去後,等待他的是長達七年的「軟禁」。

試想:誰會甘心權力被人奪走呢?比如宋高宗殺了嶽飛,就是不願意他迎回二帝。朱祁鈺十分委屈地對大臣說:「朕當初只想好好地做個王爺,是你們把逼著朕當皇帝,現在又提出把哥哥接回來,你讓朕如何是好?」于謙說道:「請皇上放心,您依舊是皇帝,這一點不會改變。」

這就是奪門之變的起因,朱祁鈺如果跟趙構一樣,英宗也就回不來了,說到底還是景泰皇帝仁慈念兄弟手足之情。不過他沒有換來好的結果: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去世,沒有繼承人。當時自己又患了不治之症,,也許是天意。要不然,當時他完全有能力應付石亨,曹吉祥、徐友貞等人的復闢。

朱祁鈺重用于謙,沒有遷都金陵,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堪稱一代明君。然而,他死後卻不能葬入皇陵,原因只有3個字——不夠狠。明英宗復闢一個月以後,朱祁鈺死去,被以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為明朝遷都後唯一一個沒有被葬入皇陵的皇帝。朱祁鎮命好,遇到了仁慈的代宗朱祁鈺,不像宋徽宗命慘!不過朱祁鎮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只是朱祁鈺生不逢時而已,論起當皇帝,他並不比明英宗差。在位期間,所頒布的政令,都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但是對權力把控方面,朱祁珏就有些差強人意了。他廢掉了朱見深,卻留下了朱祁鎮,明英宗怎能原諒他?後來明憲宗感念朱祁鈺的功績,又為其恢復了帝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其實,奪門之變,沒有意義,因為按照古代的繼承法,朱祁鎮完全可以等到朱祁鈺去世後繼位。復闢後,朱祁鎮還好了傷疤忘了痛,竟然重用當年慫恿他御駕親徵的宦官曹吉祥,並殺掉了剛直不阿的于謙。雖然有史學家說:他那麼做是為了其子明憲宗朱見深,而大開殺戒,然後讓朱見深平反。比如,于謙死後,石亨等人都被處死,說明朱祁鎮不昏庸。

被囚禁瓦刺的時候,太監喜寧反了水,幾次都差點置他於死地。可朱祁鎮絕,騙瓦刺說自己給大明寫親筆信割地賠償,條件只有一個:叫喜寧去送信。就這樣除掉了漢奸。他和皇后稱得上中國歷史上一對模範夫妻,被俘後,錢皇后不惜用所有錢財去贖他。為了說服朝臣迎回英宗,她以死相爭,朱祁鎮被回來後,兩人被幽禁南宮。朱祁鎮也專情,對錢皇后依舊禮遇有加,別說是皇帝,就是今天那些一夜暴富的款爺們,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朱見深

另外,他在位時規定全國百姓,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政府每年發放糧食錢帛,九十歲以上的加倍供給。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可免服官府差役。這大概是算得上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福利政策」了。朱祁鎮聰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聰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真正可以讓國家富強的大智慧,他是最欠缺的。

很多人問小編:明英宗是俘虜,為何卻能是座上賓,而不是宋徽宗一樣的階下囚?

相關焦點

  • 清朝唯一使用皇帝封號的妃子,盛寵七年,死後卻未葬入皇陵
    然而,有些人卻屬於例外,比如說清朝歷史上就有一位使用皇帝封號的妃子,她便是宸妃海蘭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早年經歷海蘭珠是一名來自科爾沁部的蒙古女子,生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姓博爾濟吉特氏,父親為科爾沁部貝勒寨桑。
  • 哈布斯堡王朝開國皇帝,從他當選神羅皇帝開始,家族壟斷神羅帝位
    腓特烈三世是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神聖羅馬帝國雖然疆域遼闊,佔據整個歐洲中部,但皇帝的實際統治不太大,境內有各自為政的選帝侯,所以腓特烈三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實行了很多措施,並且對外發動開疆拓土戰爭,取得了巨大成果,成為自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以來,政績最好、實權最大的皇帝之一。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太清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燧人氏死後,人們為其堆砌高大的陵墓,稱「燧皇陵」。目前,此陵墓在商丘古城西南3公裡處。明《歸德府志》和清康熙《商丘縣誌》均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相傳為燧人氏葬處」。裡面有燧皇靈陵、閼伯臺、觀星臺。
  • 秦始皇死後在墓中以水銀充當帝國水域?別不信,看山上的樹便知
    後人對秦始皇的評價毀譽參半,他前半生勵精圖治,致力於加強中央王朝的統治,但在晚年,秦始皇卻迷戀修仙,沉迷於方術,為了長生,秦始皇派出很多官員為他尋找長生秘方,煉製長生不老藥,但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尊貴如秦始皇也不能例外。
  • 他生前尋求長生成仙,死後陵墓無人敢動,墓中長明燈更是千年不滅
    秦始皇耗盡一生的精力,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將分裂了幾百年的天下,進行了徹底的統一。不僅如此他還是封建社會的奠基人,首個將皇帝二字結合在一起,作為最高統治階級領導人的稱呼。而且接受變法推行法治,將社會體制進行了徹底的變革。
  • 歷時98年的大元王朝,十一位皇帝的陵墓至今為什麼沒有發現一個?
    在我國封建社會的傳統中,帝王駕崩都講究厚葬,所以皇陵中的陪葬品大都是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和奇珍異器,例如人們比較熟知的秦始皇陵、女皇武則天的乾陵以及保存相對完整的明清兩代帝王陵寢。但是有人卻發現,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歷時98年,共有11位皇帝執政,這些皇帝駕崩後的陵墓都哪去了,為什麼到現在連一座帝陵都沒有找到呢?
  • 多爾袞死後,順治厚葬後挖墳墓鞭屍,百年後乾隆為其平反:太冤了
    話說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大清帝國的「徵服者」多爾袞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順治帝追封他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並對其進行了厚葬。然而,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即順治八年二月,就起了大風波。
  • 70集《清代皇陵秘聞錄》首播,喜馬拉雅APP助力熱播
    以皇家帝王陵墓為獨家切入點,70集廣播劇引人入勝 在清東陵,依次埋葬著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5位橫貫清帝國興亡歷程的皇帝,以及15位皇后、136位妃嬪等共161人。作為清東陵博物館的副館長,世人盡著眼於帝王生前的豐功偉業,而他卻在陵園中審視皇帝們的一生,清東陵的規制、風水、秘聞、盜案他都為你娓娓道來,帝陵中的造像、壁畫、紋飾、器物,他如數家珍。除《百家講壇》外,他還多次登上《探索發現》、《走近科學》、《國寶檔案》等熱門節目。先後發表了上百篇學術論文,出版了《清東陵揭秘》、《清東陵密碼》、《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等8本關於清代後宮陵寢的專著,累計160萬字。
  • 歷史上最無恥的皇帝,生活奢華,「玉體橫陳」就出於他筆手!
    要說歷史上的皇帝,沒有幾個是不好色的,但是既色又無恥之極的當屬他了。高緯(556年―577年),字仁綱,武成帝高湛次子,母胡皇后,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是南北朝有名的昏君。任用奸佞,殘害忠臣,縱情聲色,終導致亡國。
  • 「仙丹」帝國:這個朝代的皇帝,為什麼沉迷長生不老藥?
    後來,唐憲宗時的朝臣李藩也說,「文皇帝(李世民)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但因為服用丹藥而亡,李世民在唐朝皇帝中只是開了先例而已,此後,他還將有四位子孫在當上皇帝後,因為服用丹藥以致暴斃或被殺。在丹藥的作用下,一代中興雄主唐憲宗竟然因此被殺,此後,藩鎮割據逐漸死灰復燃,而繼位的唐穆宗,則將成為唐朝第三位因為丹藥而死的皇帝。
  • 盤點:中國最厲害的三位皇帝,其中一位曾僅用13人,殺出一個帝國
    盤點:中國最厲害的三位皇帝,其中一位曾僅用13人,殺出一個帝國文|邊愛麗相信熟悉歷史的大家不會不知道,中國從古至今有五千年歷史,而在這五千年裡其中便有兩千多年屬於封建帝王制社會,而在史書記載上封建社會出現的皇帝多達幾百個
  • 高清3D地圖:中國五大皇陵,秦朝、北宋、明清,哪個更勝一籌?
    (漢唐皇帝陵過於分散,加上破壞嚴重,所以本文暫且略過,這裡按照時間吮吸,列舉出目前保存較為完善的五座古代帝王陵墓群來簡單做一下介紹。)【北宋「七帝八陵」】北宋皇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義市,這裡安葬著北宋七位帝王,以及開國皇帝趙光胤的父親,合計8座陵寢。另外,還有大臣、嬪妃、諸王墓數千座,規模之大,堪稱世所罕見。圖為北宋皇陵由北向南的3D視角。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據《泰昌實錄》記載:葬神宗皇帝及孝端皇后時(孝靖皇后比萬曆皇帝早逝九年,已入葬於天壽山東井平崗地)僅抬槓軍夫多達8600人。一路上繩索常有損壞,不斷更換。棺槨到鞏華城(今沙河)時,抬棺槨的木槓有斷裂聲,右邊一角曾墜地。這樣完全有可能使屍體姿勢發生改變。
  • 巫蠱之禍後,劉徹有過後悔嗎,為何不讓衛子夫與他合葬?
    劉徹是西漢時期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原本不是皇帝人選,只因為母親王皇后和姑姑館陶公主做了一個交易,然後劉徹便成為了皇帝,但是代價就是娶姑姑的女兒陳阿嬌。婚後,由於姑姑館陶公主對自己上位的幫助,所以劉徹將陳阿嬌立為了皇后,而陳阿嬌不僅不知道感覺,反而十分傲嬌刁蠻,並且愛吃醋,這讓劉徹很是頭疼。
  • 崇禎皇帝最後的日子:死時無人陪伴,死後無人厚葬
    這是他在人世間最後一次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句話雖然有推諉之嫌,但是結合當時明朝的實際狀況,也難怪崇禎發出如此感慨。然後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拿自己的屍首做文章,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也看出崇禎也算一個好皇帝了。崇禎帝作為末代皇帝,其實功績可圈可點。他剷除魏忠賢等閹黨,生活上十分節儉,並且勵精圖治,如果再給他二十年,相信明朝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變化。
  • 要問明朝官員誰最無恥,此人必定榜上有名!
    在這276年間,可謂是精彩紛呈、能人輩出,名垂千史者很多,臭名昭著的無恥之徒也不在少數,而要說明朝官員中誰最無恥,正統年間任工部侍郎的王佑即便排不了第一,但應該也是榜上有名 ,甚至是名列前茅。其實,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王佑倒也沒幹出過什麼禍國殃民、賣國求榮等之類的勾當,他之所以位列無恥「光榮榜」,僅憑一句話而已!而這一切,還得從明朝第一位權監王振說起!
  • 我統計了中國歷史上223位皇帝死因,得出《中國皇帝死法大全》
    【秦朝】一直都說秦朝二世而亡,可秦朝實際上卻有三個皇帝。三位皇帝中,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病死在了東巡的途中,其餘兩位皆被人殺害。秦二世胡亥死在了大宦官趙高手中。秦始皇死後,胡亥聯合趙高,逼死了公子扶蘇得以成功即位為秦二世,但胡亥庸碌無為貪玩成性,趙高得以控制朝政大權,甚至上演了指鹿為馬的荒誕戲碼。
  • 成吉思汗死後,開創的蒙古帝國怎樣了?這一部分如今還存在世界上
    成吉思汗創造了神奇的蒙古帝國神話——戰神。原為鐵木真的成吉思汗,生於金朝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其父死後,部下散去。經過不懈努力,聯合札木合和父親的安答脫斡領勒,重新組織乞顏,最後慢慢發展,最終統一蒙古。
  • 造就羅馬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三世紀危機,是如何讓帝國由盛轉衰?
    直到公元284年,達爾馬提亞的戰士戴克里先終於擊敗了所有的對手,以一系列改革暫時結束了羅馬帝國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危機。不過,他沒有實行個人的專制獨裁統治,而是適應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逐步確立起「四帝共制」的新型統治模式。通過讓常備軍正式入編、創建新軍團等舉措,新皇帝讓人民看出他對羅馬邊陲的大力支持。這位大帝使得軍團數目擴大至72個,人數達60萬左右,比奧古斯都時代幾乎增加了一倍。此外,他還將軍隊分為邊防軍和巡防軍,大約三分之二的軍隊是邊防軍,邊防軍用來抵禦外族的入侵。
  • 堂堂萬曆皇帝,為何在即位初期混得這麼慫?
    正德死的早,這位皇帝在位的時候沒幹什么正經事,只知道玩,所有的國家大事全靠著楊廷和。正德帝死後,還沒有兒子,後來的嘉靖是楊廷和任命的,大臣任命皇帝的事實在少見。還不只如此,楊廷和在正德死後的一個月內,是大明真正做主的人,他行駛的權力和皇帝沒有什麼區別,楊廷和最後選中了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