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使用皇帝封號的妃子,盛寵七年,死後卻未葬入皇陵

2020-12-04 湘巴話史

古代社會等級制度森嚴,每個等級都有一定的禮制標準,一般人很難逾越。然而,有些人卻屬於例外,比如說清朝歷史上就有一位使用皇帝封號的妃子,她便是宸妃海蘭珠,即敏惠恭和元妃。

海蘭珠早年經歷

海蘭珠是一名來自科爾沁部的蒙古女子,生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姓博爾濟吉特氏,父親為科爾沁部貝勒寨桑。

海蘭珠第一次出現在史料是她二十六歲那一年,當時,海蘭珠在長兄吳克善的護送下來到了盛京,隨即被皇太極納入後宮。史料記載:「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一般十幾歲便嫁人了,很少有20歲以上的大齡剩女,然而,海蘭珠卻在26歲的年華,嫁給了皇太極,這能說明一個問題,海蘭珠之前可能有過一段婚史,至於前夫是誰,史料中一概沒有記載。

海蘭珠盛寵七年

按理來說,皇帝都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子,然而,沒想到的是,已經年近三十年華的海蘭珠入宮後便迅速獲得了大金國皇帝皇太極的寵愛,為此,皇太極還不惜將連生兩女的原東宮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給休棄了。

海蘭珠何以有這麼大的魅力,只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嗎?並非如此,後宮佳麗眾多,相貌出眾者比比皆是,因此,海蘭珠肯定是憑藉其他方面獲得了寵愛,比如說性格,比如說才識等等。

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建立大清國。隨後,他並封五宮后妃,海蘭珠被冊封為東宮大福晉,稱宸妃,入主關雎宮。海蘭珠「宸妃」這個封號非常特別,古代「宸」一般借指帝王,這個封號非寵妃、名妃不能享有,足見皇太極對海蘭珠之寵。

此外,在五宮后妃中,還有海蘭珠的兩個親戚,一個是她的姑姑,即清寧宮的孝端文皇后哲哲,另一個是她的妹妹,即永福宮的莊妃布木布泰,姑侄三人共侍一夫,這樣的奇景,第一次在清宮中出現。

海蘭珠魂歸何方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初八,宸妃海蘭珠在關雎宮誕下了皇八子,這位皇子一降生就被視為天之驕子,成為皇太子的不二之選。然而,有時候,越珍惜就越容易失去。僅過了不到半年,這位小皇子便夭折了,海蘭珠在這次喪子之中深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崇德六年九月,正當清軍與明軍在松錦展開決戰之際,宸妃海蘭珠在關雎宮香消玉殞。當時,皇太極遠在松錦前線,當他聽到愛妃病重的消息時,立刻放下軍務,返回到了盛京,然而卻還是晚了一步,只看到海蘭珠那冰冷的軀體。

皇太極明顯很難接受愛妃離自己而去的現實,甚至數次哭昏過去,然而,斯人已逝,一切都無濟於事。隨後,宸妃海蘭珠被葬於盛京地載門外五裡之處。後來,皇太極每次外出總會不經意地經過此地,來到墓碑前又是一頓哀傷。

不過,宸妃海蘭珠後來卻被葬入了靖懿大貴妃園寢,也就是說,海蘭珠經過一次改葬,至於是何時被葬入了靖懿大貴妃園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太宗實錄》《清朝后妃傳稿》

相關焦點

  • 他是帝國的第七位皇帝,在任八年;死後未葬入皇陵,對手太無恥!
    大明帝國有16個皇帝,有13個葬在了昌平區天壽山麓明十三陵。大家都知道,大明帝國朱元璋安葬在南京,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才定都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這麼算來,還有14為皇帝,為何卻是明十三陵呢?還有誰不在?為什麼不在?遇到史上最忘恩負義的皇帝——朱祁鎮。
  • 明朝崇禎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儀為何沒有葬在清西陵?
    接下來咱們就捋一捋這兩個人,這兩件事第一,崇禎皇帝。話說在大明朝立國的時候,皇家就有了一條祖訓,那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要敲黑板劃重點,因為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有了後來崇禎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依然能夠葬入十三陵裡的最主要因素。1644年,當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的時候,崇禎本來有機會轉移的,但是他沒有,死也要死在朱家的皇宮裡。
  • 清朝最有福氣的皇帝:死後屍身被人扯著辮子拖出棺材,被汙水浸泡
    說到清朝最會享福的皇帝,也許大家都各有其詞,但是在小編看來清朝最會享福的皇帝那就非乾隆皇帝莫屬了,為什麼呢?縱觀這個清朝,乾隆皇帝是活的最久的一位,而且在他繼承皇位的時候,他爺爺康熙大帝所創造的盛世在他登基的時候還沒褪去,他父親又幫他掃除了整個障礙。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據《泰昌實錄》記載:葬神宗皇帝及孝端皇后時(孝靖皇后比萬曆皇帝早逝九年,已入葬於天壽山東井平崗地)僅抬槓軍夫多達8600人。一路上繩索常有損壞,不斷更換。棺槨到鞏華城(今沙河)時,抬棺槨的木槓有斷裂聲,右邊一角曾墜地。這樣完全有可能使屍體姿勢發生改變。
  • 在古代,皇帝駕崩後為什麼會「停屍」一段才入土?不怕腐爛嗎?
    不過古代皇室成員的喪葬制度,卻讓人覺得有點毛骨悚然,尤其是有很多皇帝、太后,他們死後很久都不會下葬根據文獻記載我們可知,清朝的皇帝死後要在乾清宮先停靈27天之久,而孝莊皇太后甚至是死後37年才下葬的,可見清朝的皇帝如果要祭拜祖宗,是真的祭拜到了真人啊,說起來讓人覺得有點毛骨悚然。
  • 姑侄女三人侍奉清朝這個皇帝,皇帝最愛的是她,不是孝莊
    有孝莊的存在,順治和康熙兩任皇帝才得以坐穩皇帝的寶座,而孝莊也做了很多犧牲,比如電視劇和野史中都盛傳,為了順治的皇位,孝莊曾下嫁多爾袞,當然這些都沒有記載在正史中。不過為了順治和康熙坐穩皇帝寶座,孝莊確實付出了很多努力,尤其是順治在位的時候。實際上孝莊是她死後的諡號,生前並不這麼稱呼。
  • 最慘的皇帝,死了沒有陵墓,只能葬在妃子的陵墓裡
    皇帝是古代的最高統治者,要坐上皇帝的位置,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歷朝歷代,開國皇帝都很強大,相反,亡國之君大多昏庸無能,毫無人性,同時他們的結局也不會太好。歷史上這樣的亡國皇帝屈指可數。但歷史上死去的皇帝大多結局悲慘,明朝的崇禎皇帝就是其中之一。明朝末年,內憂外患,明朝已奄奄一息。在東北地區,後金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遼東地區有起義,西北地區,也是連年乾旱,顆粒無收。這就造成了明朝最大的隱患,老百姓沒有飯吃,甚至出現了"煮人骨為柴,煮人肉為食。情況。當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明朝大不如前。
  • 打開乾隆墓,為何只有魏瓔珞的原型令妃屍身未腐?真相讓人太意外
    打開乾隆墓,為何只有魏瓔珞的原型令妃屍身未腐?真相讓人太意外!歷史上,魏瓔珞的原型令妃也是很受乾隆爺喜愛的,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令妃姓魏,出身卑微,是內務府選秀的宮女,因天生擁有一副好面容,性格又古靈精怪,所以深受皇上的寵愛,為了和她的容貌,秉性相符, 乾隆皇帝特意從《詩經》裡選了「令」這個字,作為魏氏的封號,所含的寓意就是說,看到令妃就像是好到了美玉一樣舒服,後來因為令妃受寵,皇上還給她的家族賞賜了恩惠,由漢軍旗抬入滿洲鑲黃旗。可見在皇上的心裡,令妃有多麼的重要。
  • 燧皇陵——鑽木取火的由來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河南商丘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山林,燧人氏做了皇帝,他受到飛鳥啄樹發出火光的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燧人氏死後,人們為其堆砌高大的陵墓,稱「燧皇陵」。目前,此陵墓在商丘古城西南3公裡處。明《歸德府志》和清康熙《商丘縣誌》均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相傳為燧人氏葬處」。裡面有燧皇靈陵、閼伯臺、觀星臺。
  • 崇禎皇帝最後的日子:死時無人陪伴,死後無人厚葬
    崇禎皇帝,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當年李自成帶兵攻入北京,崇禎帶著太監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殺,年僅33歲。臨死之前在黃袍上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雍正妃子畫像,烏拉那拉氏端莊,鈕祜祿氏母憑子貴,年氏生涯坎坷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個兒子。雍正帝共有后妃三十人,高位者包括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敦肅皇貴妃年氏,純懿皇貴妃耿氏,齊妃李氏,謙妃劉氏等。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 在古代皇帝如何選擇後宮妃子的,她的的美麗標準是怎麼定義
    在古代,當皇帝可以說是男人最幸福的事情。為了成為皇帝,它伴隨著「血雨腥風」。除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最高權力外,「三宮六院七十嬪妃」、「三千佳麗」那麼,皇帝是如何挑選妃子的?不同朝代皇帝的審美標準是不同的。人們將美麗描述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 皇帝為何不要年過五十的妃子侍寢,年老色衰只是一點,真相太現實
    ——《阿房宮賦》 皇帝的後宮,一直是人們常常提起的話題。三千佳麗歸一人所有,是很多男人的夢想。皇帝有很多的妃子,有很長時間見不上一面的妃子很正常,但是又有這樣一條規定,年過五十的妃子不能侍寢。那麼究竟真相是什麼呢?
  • 清朝妃子手上又長又尖的東西有什麼用?妃子戴手上不會不方便嗎?
    清朝妃子手上又長又尖的東西有什麼用?妃子戴手上不會不方便嗎?清朝皇帝的妃子手上都喜歡戴上又長右肩的那些「指甲套」。這些「指甲套」外表往往十分華麗,鑲嵌有各種玉石,做工也十分精美。但是很多人都有疑惑,妃子們帶著些「指甲套」有什麼寓意嗎?
  • 清朝已覆滅100多年,為啥皇陵還有守墓人?他們的工資從何而來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時期修建了大量的皇陵用來安葬先祖,在這些皇陵之中有大量的守墓人負責皇陵的打掃和祭奠等等相關工作。但是如今清朝已經滅亡了100多年了,為何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的工資從哪裡來?誰來給呢?
  • 高清3D地圖:中國五大皇陵,秦朝、北宋、明清,哪個更勝一籌?
    (漢唐皇帝陵過於分散,加上破壞嚴重,所以本文暫且略過,這裡按照時間吮吸,列舉出目前保存較為完善的五座古代帝王陵墓群來簡單做一下介紹。)【北宋「七帝八陵」】北宋皇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義市,這裡安葬著北宋七位帝王,以及開國皇帝趙光胤的父親,合計8座陵寢。另外,還有大臣、嬪妃、諸王墓數千座,規模之大,堪稱世所罕見。圖為北宋皇陵由北向南的3D視角。
  • 妃子在宮闈之中能在幹嘛?除了侍奉帝王,難道無其他事可做?
    縱使在歷史記載之中,乾隆皇帝酷愛遊玩,甚至因為六次下江南敗光了雍正留下的國庫,但其實綜合來看乾隆皇帝確實是沒有多餘的時間停留在後宮,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用在了朝政身上,雖然在後期有所懈怠,但這還是很少將時間花費在妃子身上。02既然帝王不經常來後宮,自然女子之間的爭鬥便會少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