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在墓中以水銀充當帝國水域?別不信,看山上的樹便知

2020-12-05 歷史醉風

導語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王朝秦朝,說是千古一帝也毫不為過。後人對秦始皇的評價毀譽參半,他前半生勵精圖治,致力於加強中央王朝的統治,但在晚年,秦始皇卻迷戀修仙,沉迷於方術,為了長生,秦始皇派出很多官員為他尋找長生秘方,煉製長生不老藥,但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尊貴如秦始皇也不能例外。

秦始皇畫像

生前手握無上權柄,死後亦想一統萬代

秦始皇在生前為秦朝始皇帝,手握大權,生死殺伐盡在一言之中,他想死後繼續享受這些權力,於是按照大秦帝國宮殿的樣式為自己建造了一個規模無比宏大的陵墓,這便是如今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於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開始修建,直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才勉強修建完成,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當時天下動蕩不安,各路叛王紛起,特別是項羽打進關中,所以秦始皇陵才倉促竣工,但建造這座皇陵仍然整整歷時39年。

建造秦始皇陵之所以花費那麼長時間,是因為秦始皇想把世間一切統統帶到地下去,即使死去,他也要成為陰間的皇帝,那大量的兵馬俑就是為他徵戰的軍隊。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共佔地56多平方千米,建造時徵發民夫多達80多萬人,要知道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時,修建人數才10萬多人,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數足足有其8倍之多,可想而知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

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銀,看山上的樹便知

秦始皇死後在墓中以水銀充當帝國水域的事情在《史記》中有所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現代調查發現,秦始皇陵的地宮內存在著劇烈的汞反應,並且其分布位置大致與我國海洋的位置相符,這表明秦始皇確實有將水銀作為江河海洋,象徵帝國水域之意。

水銀

除此之外,水銀不僅用來防腐,還能防止盜墓,因為汞對人體是有害的。那麼秦始皇究竟在陵墓中倒進了多少水銀呢?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看山上的石榴樹便知。

一般石榴樹可以長到3-5米左右,但驪山上的石榴樹卻生長得很緩慢,這令專家很是疑惑,這些石榴樹並不缺少生長所需的光照和水分,為什麼卻無法茁壯成長呢?此外,這些石榴樹也長成各種奇形怪狀,不像是正常生長的石榴樹。

石榴樹

於是,專家們對這些石榴樹進行了檢測,經檢測發現,這些石榴樹中汞含量嚴重超標。這樣便有了合理的解釋,秦始皇陵中的水銀數量真的很大,以至於影響了山上石榴樹的發育,據專家估測,秦始皇陵中水銀大約有100噸左右,這個數量的確可以說是一個地下長河。

秦始皇陵

結語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生前鑄就無上霸業,死後亦想獨掌權力。後世對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帝充滿了好奇,對於秦始皇陵自然也有著濃濃的探索欲,但為了保護陵墓,我國有著「不主動挖掘帝陵」的考古政策,人們要想知道秦始皇陵到底有多豪華,恐怕只能等我國文物保護技術更成熟之後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真的有那麼多水銀?別懷疑,看山上石榴樹就知道了!
    陵中建有各式宮殿,陳列奇珍異寶無數。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沒有之一。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魁寶。不過,也正因秦始皇陵內奇珍異寶無數的原因,千百年來無數的人都在覬覦秦始皇陵中「寶藏」,不過兩千多年以來無人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 秦始皇陵內部究竟有多少水銀?看山頂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秦始皇可能在他那個年代評語不怎麼樣,但是不得不說,秦始皇的所作所為,對於華夏文明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秦始皇死後陵墓十分的宏偉,除了跟其他帝王一樣的陪葬品之外,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秦始皇的陵墓有著很複雜的機關。在秦始皇陵墓中的機關中,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水銀了,那麼在秦始皇的陵墓裡面,究竟有著多少水銀存在呢?這個問題可能除了秦始皇自己之外,就只有當年修建陵墓的工匠知道了。
  • 秦始皇陵中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專家:周邊的石榴樹已說明一切
    秦始皇登基後不久,就急著為自己的後事著急,開始建陵。可以說,他的陵墓極盡奢華,從出土的兵馬俑就可以看出一二。據了解,秦始皇為了害怕後人盜取他的陵墓,在其墓穴裡面做了無數的機關,陵墓裡面還放了很多水銀。很多人問,秦始皇陵究竟隱藏了多少水銀呢?大家只要看陵墓旁邊的石榴樹就可以得知一二了,真相讓人不敢相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智慧樹」知到秦陵:帝國與夢想
    智慧樹網課答案知到app秦陵:帝國與夢想章節測驗答案第一章秦始皇所用的軍事家是?答案:尉繚秦末農民起義軍的口號?答案:以「伐無道,誅暴秦」秦始皇先後派遣誰去尋找仙藥?答案:盧生#徐福徐福走後幾年毫無音信?答案:9年在秦經歷的三次大的政治升華中,最終經歷了由什麼到帝國的轉變?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噸水銀嗎?專家:看山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噸水銀嗎?專家:看山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導語:一直以來,人們對於生老病死都非常的重視,在古代,墓葬文化更是很講究。這主要體現在皇帝以及皇權貴族的墓葬中,現如今我們所發掘出的古墓中,裡面都會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以及文物,它們都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 秦始皇陵中究竟灌入了多少水銀?看看山坡上的石榴樹,就能知道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也就是說,秦始皇陵內有大量的水銀,無獨有偶,《吳越春秋》也同樣描述,吳王閭闔死後,他的陵墓中「傾水銀為池」。為什麼古人要以水銀來灌於陵墓之中呢?那麼秦始皇陵中究竟灌入了多少水銀?看看山坡上的石榴樹,就能知道了。
  • 他生前尋求長生成仙,死後陵墓無人敢動,墓中長明燈更是千年不滅
    秦始皇耗盡一生的精力,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將分裂了幾百年的天下,進行了徹底的統一。不僅如此他還是封建社會的奠基人,首個將皇帝二字結合在一起,作為最高統治階級領導人的稱呼。而且接受變法推行法治,將社會體制進行了徹底的變革。
  • 秦始皇墓中的水銀,其實不是為了防盜,專家:這才是真實作用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裡的裡山北麓,北邊緊靠著像銀河般蜿蜒曲折的渭水,規模非常的壯大,氣勢也特別的雄偉,秦始皇這一陵墓被稱之為人間仙境。在古時候的陵墓中,秦始皇的陵墓絕對可以說是最為豪華的一座陵墓了,沒有之一這一說法。秦始皇這一生都在追求著能夠長生不老的辦法,但可惜的是他一直到死都沒有能夠找到這一種辦法,於是他便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地下輝煌的王國,也就是他的陵墓。
  • 秦始皇陵地宮真有大量水銀麼?古代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談及秦始皇陵,總會有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便包括地宮中浩如江海的水銀。與許多朋友一樣,初讀《史記》時,也曾被「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文字所震撼,並對古代如何獲取水銀而充滿了疑惑。秦始皇陵地宮假想圖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很容易被我們低估,甚至於完全忽視,其中便包括古人的智慧。比如,或許不少人都以為,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已然算是十分悠久了,甚至可以算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提鍊汞。
  • 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從哪來,又是誰提供的呢,僅憑一個寡婦?
    我們都知道水銀是具有毒性的,如果不慎吸入是會致命的,所以至今專家們都不敢隨意挖掘。秦始皇之所以要在自己的墳墓中灌入數量驚人的水銀,後人有很多的猜測,有人說是為了防盜功用,秦始皇作為高高在上的封建帝王,自然不喜歡自己的墳墓被人所盜挖,因此才想出了使用水銀保護的辦法,這要比其他墓穴機關更為保險了,一旦盜墓賊進入之後,很快就會因為吸入大量的水銀氣體而死亡,極具震懾力。
  • 秦始皇陵墓十大詭異事件:水銀女屍暗藏九層妖塔
    在他們挖掘過程中,突然有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一直朝南飛去。鬥轉星移過了幾百年,有一位三國太守張善還見到了這隻金雁。瀏覽史書,我們發現司馬遷和班固都留下「黃金為鳧雁」之說。至於說金雁製作精巧,而且還能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春秋時期,魯班已經能製造出木雁,能飛到天空,一直飛到宋國城牆上。
  • 為何無人敢挖秦始皇陵,看過衛星雲圖你就明白,什麼叫千古一帝
    關於秦始皇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一直以來便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秦始皇作為我國大一統的皇帝,統一了文字,平定了六國,統一了度量衡,單看這些功勞,就已經十分多了;但是秦始皇過錯也是非常明顯的,實行暴政,焚書坑儒,不僅損害了中國傳統文化,而且導致民不聊生,這些過錯也是非常大的。
  • 秦始皇陵有「萬噸」水銀,究竟是從哪來的?「野人洞」給出了答案!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若說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可以說秦始皇的身上除了傳奇故事之外,還有著不少未解之謎。比如在他死後,光是他陪葬坑中的兵馬俑,就能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看山上石榴樹多高,你就全明白了
    ,在位期間,秦始皇就修建許多令人驚嘆的宏偉建築。 素有「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秦始皇35年開始修建從南到北長達700多公裡的秦直道,秦直道比聞名西方的羅馬大道還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但最為神秘的還是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千古一帝秦始皇特別的忙,原來被封印在驪山的他,為了復出統治世界,昨天還向我發了微信,要我轉1000塊錢給他,並且告訴我只要成功能讓我當個郡守。秦始皇他老人家如果知道自己被網絡騙子編進了騙局中,這位千古一帝一定會雷霆大怒,驪山的那塊棺材板都快關不住了。
  •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假使水銀的深度達到1米,那就有155040×10×3千克了,也就是155040噸!這是當時的生產力遠遠達不到的。所以,地宮內水銀的深度很可能不超過10釐米。並且,除了墓室外,地宮內很可能還有其它的陪葬之類的,也會佔據一些空間,所以,考古學家推測,地宮內的水銀可能在100噸左右。
  • 寡婦清讓秦皇陵沒法發掘,因為現代技術,還無法清除水銀「毒」氣
    秦始皇的身份非常尊貴,陪葬的器物更是價值連城,但無論是盜墓賊,還是考古工作人員,他們都不敢去挖秦始皇陵,其中一個原因是秦始皇的地宮內存在大量的水銀,而《史記》也驗證這個說法:「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從歷史資料上看,秦始皇陵埋上百噸水銀,這麼多水銀究竟從何而來呢?為弄清水銀的來歷,我們還需提到一個名叫「清」的寡婦。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要知道當年兵馬俑剛剛被挖出來的時候,身上都是披著光鮮奪目的鎧甲,然而上面的顏料因為接觸到了空氣而迅速褪色,現在我們已經完全看不出來了。你知道秦始皇陵有多大嗎?秦始皇陵分內城和外城,外城牆高30米,厚約四米,可想而知有多麼堅固,就算用炮彈炸都不一定能炸開,他上面還有80多米深的黃土覆蓋其上,從遠處看就是一座山。《史記·秦本紀》中,記載了「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後世的酈道元也在其著作中稱,始皇陵「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
  • 秦始皇陵不僅裝滿了水銀,專家勘探裡面,可能還浸滿了浮屍
    之前因為匆忙挖掘而毀壞的案例不在少數,明定陵的珍貴古籍在挖掘現場灰飛煙滅,馬王堆不腐女屍變幹了,十三陵中出現的一盤「新鮮」藕片,也變成了灰燼,等等的案例都在告訴我們在考古面前,不能急功近利。 而且在大量的資料收集過程中,古籍上還曾經有過秦始皇的守墓軍隊,據說還是由蒙氏後人帶領的軍隊。
  • 秦始皇陵為什麼無人敢挖,看完衛星雲圖後,專家:不愧是千古一帝
    在這一年,秦始皇領導的大軍橫掃六合,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從此,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朝屹立在東亞!儘管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秦始皇在諸多方面的改革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像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全國修驛道等改革措施更是為日後漢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可惜的是,一代雄主秦始皇竟然在公元前210年離開了人世。其去世後就被安葬在了位於西安東邊驪山腳下的陵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