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王朝秦朝,說是千古一帝也毫不為過。後人對秦始皇的評價毀譽參半,他前半生勵精圖治,致力於加強中央王朝的統治,但在晚年,秦始皇卻迷戀修仙,沉迷於方術,為了長生,秦始皇派出很多官員為他尋找長生秘方,煉製長生不老藥,但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尊貴如秦始皇也不能例外。

生前手握無上權柄,死後亦想一統萬代
秦始皇在生前為秦朝始皇帝,手握大權,生死殺伐盡在一言之中,他想死後繼續享受這些權力,於是按照大秦帝國宮殿的樣式為自己建造了一個規模無比宏大的陵墓,這便是如今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於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開始修建,直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才勉強修建完成,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當時天下動蕩不安,各路叛王紛起,特別是項羽打進關中,所以秦始皇陵才倉促竣工,但建造這座皇陵仍然整整歷時39年。
建造秦始皇陵之所以花費那麼長時間,是因為秦始皇想把世間一切統統帶到地下去,即使死去,他也要成為陰間的皇帝,那大量的兵馬俑就是為他徵戰的軍隊。

秦始皇陵共佔地56多平方千米,建造時徵發民夫多達80多萬人,要知道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時,修建人數才10萬多人,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數足足有其8倍之多,可想而知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
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銀,看山上的樹便知
秦始皇死後在墓中以水銀充當帝國水域的事情在《史記》中有所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現代調查發現,秦始皇陵的地宮內存在著劇烈的汞反應,並且其分布位置大致與我國海洋的位置相符,這表明秦始皇確實有將水銀作為江河海洋,象徵帝國水域之意。

除此之外,水銀不僅用來防腐,還能防止盜墓,因為汞對人體是有害的。那麼秦始皇究竟在陵墓中倒進了多少水銀呢?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看山上的石榴樹便知。
一般石榴樹可以長到3-5米左右,但驪山上的石榴樹卻生長得很緩慢,這令專家很是疑惑,這些石榴樹並不缺少生長所需的光照和水分,為什麼卻無法茁壯成長呢?此外,這些石榴樹也長成各種奇形怪狀,不像是正常生長的石榴樹。

於是,專家們對這些石榴樹進行了檢測,經檢測發現,這些石榴樹中汞含量嚴重超標。這樣便有了合理的解釋,秦始皇陵中的水銀數量真的很大,以至於影響了山上石榴樹的發育,據專家估測,秦始皇陵中水銀大約有100噸左右,這個數量的確可以說是一個地下長河。

結語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生前鑄就無上霸業,死後亦想獨掌權力。後世對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帝充滿了好奇,對於秦始皇陵自然也有著濃濃的探索欲,但為了保護陵墓,我國有著「不主動挖掘帝陵」的考古政策,人們要想知道秦始皇陵到底有多豪華,恐怕只能等我國文物保護技術更成熟之後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