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的小冰河時期所帶來的天災,該不該給明朝的滅亡背鍋呢?

2020-12-03 覓佳人

每次說起明朝滅亡的真實原因的時候,總有一個非常讓人同情的觀點冒出來,那就是明朝在滅亡的時候,整個地球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當時各地的天災不斷,所以也就有了明朝的滅亡是因為天災的藉口。但是這並不是明朝滅亡的藉口,而這場天災也並不應該給明朝的滅亡背鍋。

在一本稱得上史書的書中有這樣一個記載,一個讀書人在路過河南的時候,看到了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當時河南的氣候很好,但是在原本在播種的時節裡,河南那些肥沃的土地,全部都被荒廢了,上面長滿了荒草,而且並不是一戶是這種情況,當時在此地有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被這樣荒廢著。在這種節氣好,年景好,只要播種就能豐收的年代裡,他們都沒有人播種,這種事情放在災年,只有餓死的份。

很少有朝代會出現農民在風調雨順的年景中放棄耕地的事情出現,在古代那種農業時代,農民在一個上好的年景裡做出這種奇怪的事情,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呀!這種事情這麼能讓無辜的天災來背鍋呢?更多的都是人禍呀!這種景象足夠說出明朝滅亡的真實原因了,也能解決明朝總是叫嚷著糧食危機的行為。

在之後真正的天災來臨時,讓明朝的糧食產量不足,沒有辦法籌到足夠的糧食進行賑災,最終導致整個陝西狼煙四起,這種時候,就算是明朝當時最精銳的部隊也沒有辦法將當時的叛亂鎮壓,當時明朝末期的農民起義就像是野草一樣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消滅。至於之後更是因為糧草的不足導致軍隊方面沒有足夠的糧草支撐,最後在關外的八旗入侵的時候,還出現了因為糧草不足軍隊崩潰的現象,至於明朝的糧食最終去了那裡?哈!那些王爺的存在就是糧食消失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天災和人禍並至,小冰河鼠疫先後來襲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組建的政權也是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在經濟和政治文化上都當屬繁華無比,現在很多人對明朝的關注點凸顯在他歷代所出的各類奇葩皇帝上,大明短短十幾代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朱棣比較靠譜之外其他多多少少都有著點奇怪的嗜好。但是一個王朝一個國家是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龐然大物,他的滅亡必然是個各代積累才導致這可盤根聯結的大樹轟然倒塌。
  • 小冰河期對歷史的影響有多大!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都說要以史為鑑,不由得就讓人深思,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呢?03自然災害頻發明朝時期的自然災害有多嚴重呢?雖然在在明朝之前也經歷過小冰河期,這就使得明代的人口減到了一半,因為美洲地區的土豆、玉米等作物的支持下,才不至於像前幾次的冰河期那麼嚴重。因為氣候的影響,在長城地區的農業已經支撐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走投無路下農民只能是向南遷移。由於小冰河期的影響,明朝的天氣不僅寒冷,也非常乾燥。明朝時期的旱災不斷,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末年,當時的狀況就是赤地千裡。苦,百姓苦。
  • 要是明朝不遭遇小冰河期,又會有怎樣的一個結局?
    明朝的封建制度其實早已達到了巔峰,顯然明朝已經大致解決了之前封建王朝滅亡的原因,況且,地方割據,貪汙情況,外戚專權等等問題到了後來的時候其實也不怎麼嚴重,軍力也比清朝末期強得多,那除了自然界的力量,還有什麼能掀翻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
  • 別怪滿清和李自成,明朝滅亡難道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明王朝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明朝都城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殉國,可以說是兩百餘年的大明朝就此結束。從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明朝滅亡的原因在於李自成,因為是他,北京陷落。往往一個國家的首都攻佔和統治者身死,代表著這個國家滅亡了。
  •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災難:小冰河期,死傷過億,導致明朝滅亡?
    明朝滅亡距今已有近 400 年,然對其滅亡原因探究,各家依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歷史學家多政治、經濟、軍事等社會科學的角度出發,將其滅的原因歸結於政治腐敗、吏治黑暗、農民起義、軍事失利等,很少或幾乎不考慮自然環境變遷對其造成的影響。
  • 歷史上的四次小冰河時期, 直接導致四個王朝的滅亡
    ,強大的明王朝開始由盛轉衰,雖然後面有個幾次中興,但是仍然無法徹底振興明朝昔日的強盛,特別到了萬曆十年後,萬曆皇帝竟30年不上朝,不理朝政,有人說,明之亡實亡於萬曆。明末朝政極為黑暗,在加上趕上小冰河時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歷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時期,都是一個朝代滅亡的主要原因。    什麼叫小冰河時期?
  • 小冰河時期
    歷史上,明朝小冰河時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後、清代康熙年間以前),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閱世編》、《庸閒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等文獻中都提到了這種奇特氣象。
  • 明朝災難:「小冰河時期」究竟有多可怕?人在自然面前不堪一擊
    有人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建立的中央集權社會制度,導致社會產生了不可協調的矛盾。在我看來,明朝的「小冰河時期」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從洪武到崇禎的十八年期間,一共發生發生自然災害1101次。
  • 英科學家:2021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上次發生在明朝末期
    科學家推測這將導致一種被稱為「蒙德極小期」的現象(原指公元1645年至1715年間的一段太陽不規則活動時期),該現象在1646年到1715年之間曾被稱為小冰河時期。小冰河造成過倫敦泰晤士河的罕見凍結。而在當時正處於明朝末期的中國出現了極冷的氣候災害,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地區,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該研究指出,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太陽活動周期將相互抵消。太陽周期模型正在對太陽11年活動周期的不規則性進行預測。
  • 中國歷史上的四個小冰河期,既帶來了災難也間接摧毀了四個王朝
    不過到了王朝末年,這四個王朝除了要面對國內激烈的社會矛盾外,還要遭遇小冰河期所帶來的天災。殷商時期因為年代久遠,史料記載不足,所以並未有詳細的說明,但是殷商末年,從帝乙繼位開始,殷商國內就常發生水災、旱災、蝗災、地震等災害。
  • 中國明朝有小冰河時期,那同時期的歐洲有嗎?
    有的,雖說現在沒有比較可靠的科學推測可以表明小冰河時期的確切起止時間,但小冰河這種氣候異象是全球範圍內發生的大規模氣候變化,它逐步開始於13世紀初期,在17世紀對全球逐漸產生鮮明的影響。所以明朝末期既然碰上了小冰河時期,那麼同時期的歐洲絕對是有的。
  • 天氣變冷有多可怕:明朝亡於小冰河期?
    (天啟六年正月的明朝地圖,相比極盛時期的明朝已經縮減了許多)但和哥哥朱由校對權力幾無興趣不同,這位十六歲的少年天子對治國充滿著鬥志,像自己的先祖洪武帝和永樂帝一樣能有一番作為,在大臣們所給的「乾聖、興福、鹹嘉和崇禎」四個年號中,朱由檢毫不猶豫選擇了最後一個,它代表著對帝國幸福美滿的祈願,但災難,並未就此止步不前。
  • 明朝滅亡是天數?還是崇禎皇帝操作不當?崇禎的兒女都去哪了呢?
    1644年,對於世界史來說,沒什麼稀奇,但對於中國歷史來講,對朱家來講,卻是一個災年,因為這一年一位姓李的將軍率領起義軍打進了北京城,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明朝滅亡,但是明朝滅亡,那些大臣、皇親國戚以及崇禎皇帝的家屬們都去哪了呢?
  • 明朝小冰河時期,間接導致中國人口銳減一半,專家:已經算少的了
    水分條件不足導致乾旱,熱量條件不足導致寒冷,二者同時不足,則會導致減產、歉收,甚至是絕收 小冰河時期的中國,廣東下暴雪,錢塘江封凍,北方地區最低氣溫低至零下四十度,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 明朝小冰河時期是「巧合」?專家:地球可能迎來極寒天氣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全球變暖,小冰河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大家一直在「爭議」的問題,從2019年到2020年我們都沒有停止爭議過,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可能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也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要高溫時期
  • 下一次小冰河時期是什麼時候?以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說一下小冰河時期的含義,小冰河時期又稱之為小冰期,就是指地球在某一個時間段進入異常寒冷時期,這一時期氣溫下降,並且常伴有洪災和旱災,導致莊稼歉收,歷史上的小冰期全球人口銳減。
  • 明朝滅亡的原因?1257年印尼火山爆發影響全球氣候,中國遭遇乾旱
    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是一個暫時被定義為從13 /14世紀到19世紀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地球的北半球經歷了一段有限但相當長的冷卻期。需要注意的是,小冰河期不應與中世紀暖期或最後的冰河期混淆,因為它有自己獨特的事件,可能已經改變了全球許多人類文化的歷史進程。
  • 霍金預言2032年地球進入冰河時期是真的嗎?專家:明朝出現過
    目前流傳著一個說法稱霍金提出2032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冰河時期是指地球平均氣溫突然下降,改變了地球動植物的生態環境,導致許多生物滅絕。根據考古發現,地球曾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冰期,最近的一次於1-2萬年前結束。我國歷史記載,明朝末期也出現過小冰河時期,氣溫驟降和自然災害相繼出現,甚至南方地區也出現了大雪天氣。全國糧食大幅減產,社會的動蕩也隨之出現,不少史學界的研究人員都認為這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 歷史上的小冰河時期,1000年最冷,1萬年第二冷,100萬年僅4次
    據報導, 在美國,一場新的暴風雪正在向東南方向移動, 所到之處將會帶來大量降雨和降雪。同時, 美國東北部正準備迎接另一場北極冷空氣,本周末將出現再一次大幅降溫。據查閱,歷史上,明朝小冰河時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後、清代康熙年間以前,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閱世》、《庸閒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等文獻中都提到了這種奇特氣象。
  • 明末清初史學家評論明朝滅亡,除崇禎皇帝之外,還有四點重要原因
    一個朝代滅亡,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全盤皆輸的產物,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了上古時期的夏商周之外,一個王朝的壽命最多也就二百多年,而明朝對歷史進程有著深刻的影響。明朝疆域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以大歷史觀的角度推斷,總結出明朝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數位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