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強大的明王朝開始由盛轉衰,雖然後面有個幾次中興,但是仍然無法徹底振興明朝昔日的強盛,特別到了萬曆十年後,萬曆皇帝竟30年不上朝,不理朝政,有人說,明之亡實亡於萬曆。明末朝政極為黑暗,在加上趕上小冰河時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歷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時期,都是一個朝代滅亡的主要原因。
什麼叫小冰河時期?極度寒冷,天氣大旱,根據歷史學家談遷,寫了一本叫《北遊錄》的書,書中的一段記載,可以還原小冰期時中國江南的寒冷程度。1653年(順治十年)陽曆7月底,談遷從家鄉杭州出發,由運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達天津,到18日運河就封凍了。
談遷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順治十三年)陽曆3月,等到3月7日,運河開凍,他坐船南返。由談遷的記載可以推算出,順治年間,北運河每年封凍的時間長達110天,比上世紀50年代,華北最冷冬天時北運河封凍的時間還要長。
小冰河時期的氣溫極度寒冷,北方大旱,導致了田地荒廢,糧食產量驟然下降,直接摧毀明朝。老百姓沒有飯吃,自然是要造反,崇禎皇帝即位後,各種天災不斷,導致明朝失去賦稅來源。明朝滅亡的前10多天,崇禎帝已經窮到沒錢支付軍費,哭著求大臣捐款,然而卻沒一個人肯捐。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幾次大動亂都和小冰河期有關,直接摧毀了四個朝代,並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連續幾十年的天災不斷,在加上人禍,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