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天災和人禍並至,小冰河鼠疫先後來襲

2020-12-03 向東向南看

縱觀歷史長河,每一個王朝的存在時間都是寥寥數百年,明朝也不例外。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組建的政權也是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在經濟和政治文化上都當屬繁華無比,現在很多人對明朝的關注點凸顯在他歷代所出的各類奇葩皇帝上,大明短短十幾代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朱棣比較靠譜之外其他多多少少都有著點奇怪的嗜好。但是一個王朝一個國家是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龐然大物,他的滅亡必然是個各代積累才導致這可盤根聯結的大樹轟然倒塌。很多人都將大明的滅亡歸咎在末代皇帝身上,他雖然確實都點不作為,但是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確實有點冤了。

01萬曆時期的隱患

萬曆皇帝是一位三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因為他的身體問題,但自那時開始明朝便出現了很多問題了,當時的明朝之所以還未繼續堅挺下去這和張居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張居正是明朝的宰相,準確的來說的六閣首腦,因為早在朱元璋時期就廢除了宰相制度。萬曆皇帝剛上位的時候年紀尚小,還是太后垂簾聽政,朝內的大小事務也是由馮保和張居正兩人共同處理,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張居正積攢下來的一套領導班子。

可是這一切都在張居正死後就夏然而止了,張居正的後人也都遭殃了,在萬曆皇帝掌權後他開始對張居正生前的一切做了清算,不僅僅他的功績同時還有他的後輩家人親屬,都難逃被抄家的命運。張居正確實是一個能臣明相,他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將明朝改革得煥然一新,如果明朝能按照當時情形繼續發展,再持續很久都不是問題。但是張居正的改革是從大局上來操刀,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很多權貴的利益,張居正死後那些敢怒不敢言的貴族們都對他進行了大肆的言語污衊,這也就直接造成了萬曆皇帝對他家後人的滅門和對他建立的制度都一一摧毀。在此之後萬曆皇帝就開始了夜夜笙歌沉迷酒色的生活了。

02明末小冰河時期

明朝末年中國正經歷著一場天災,《庸閒齋筆記》、《明史·五行志》等正史文獻都記載了這場天災,萬曆十三年明朝正經歷這一場千年難遇的小冰河時期,也是歷史上所記載的第四次。這場天災從萬曆年間起到崇禎年間發揮到極致,當時的北方因為低溫襲擾,造成了大面積的糧食顆粒無收,同時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也是頻繁南下,造成了長期的社會動蕩。

這一年不僅北方爆發了無法想像的大旱,山西地區還爆發了波及到了周邊數省的鼠疫,當鼠疫傳到的北京時造成了大批的人口死亡,這次小冰河時期加上連帶發生了災難將明朝禍害得宛若人間地獄,據相關資料統計,明朝末年人口銳減幾乎一半。

03崇禎皇帝的不作為

崇禎皇帝的政治眼光和經驗都不足,他在登基就做了一件糊塗事,他廢除了成型多年的內廷制度,嚴重打破了明朝末年的政治平衡,內廷是由明朝少數不多靠譜的皇帝朱棣組建的,為的就是保持政治平衡。到了後期國家的實際權力都被抓在少數人的手裡,他們絲毫不顧民生,將國家機器當作自己斂財工具,在這樣的情形了大明的全面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崇禎皇帝沒有一個領導者所具有的戰略目光,領兵坐鎮本來該是武將該操心的事情,但是他又要在指揮作戰上插上一手,當時明朝面臨東北的外敵和國內的起義軍,大臣楊嗣昌認為攘外必先安內,國內起義軍不除後患無情,但是他卻採用了恰如其煩的策略,李自成在張獻忠投降後那段苦難的時間段,倘若大明官兵能乘勝追擊,或許就沒有李自成引敵入關的事了。還有一點就是崇禎的帝王擔當不足,在國庫空虛的時候他沒有萬曆皇帝那樣的魄力加大稅收的力度,只能削減糧餉,這嚴重激發了國內民憤。

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是一個封建專制的王朝,封建專制發展到最後總會是會分崩瓦解,但是直接原因還是明朝末年接連發生的天災人禍,到了明代末年國家已經很窮了,而這些錢都在那些貪官汙吏,在崇禎籌款無望的情況下,卻留給了李自成六千多萬兩。

相關焦點

  • 明朝末期的小冰河時期所帶來的天災,該不該給明朝的滅亡背鍋呢?
    每次說起明朝滅亡的真實原因的時候,總有一個非常讓人同情的觀點冒出來,那就是明朝在滅亡的時候,整個地球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當時各地的天災不斷,所以也就有了明朝的滅亡是因為天災的藉口。但是這並不是明朝滅亡的藉口,而這場天災也並不應該給明朝的滅亡背鍋。
  • 要是明朝不遭遇小冰河期,又會有怎樣的一個結局?
    明朝的封建制度其實早已達到了巔峰,顯然明朝已經大致解決了之前封建王朝滅亡的原因,況且,地方割據,貪汙情況,外戚專權等等問題到了後來的時候其實也不怎麼嚴重,軍力也比清朝末期強得多,那除了自然界的力量,還有什麼能掀翻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
  • 小冰河期對歷史的影響有多大!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01引言明朝在自朱元璋建國至崇禎皇帝沒滅亡,明朝一共歷經26個皇帝,一共200多年。但是到最後還是被異族統治者的鐵騎下滅亡了。都說要以史為鑑,不由得就讓人深思,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呢?雖然在在明朝之前也經歷過小冰河期,這就使得明代的人口減到了一半,因為美洲地區的土豆、玉米等作物的支持下,才不至於像前幾次的冰河期那麼嚴重。因為氣候的影響,在長城地區的農業已經支撐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走投無路下農民只能是向南遷移。由於小冰河期的影響,明朝的天氣不僅寒冷,也非常乾燥。明朝時期的旱災不斷,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末年,當時的狀況就是赤地千裡。苦,百姓苦。
  • 中國歷史上的四個小冰河期,既帶來了災難也間接摧毀了四個王朝
    長期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但饑荒和瘟疫才是東漢末年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曹操詩中描述當時的情景:「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黃巢明亡於天災人禍與內外交困說起明朝的滅亡,原因有各方面的
  • 歷史上的四次小冰河時期, 直接導致四個王朝的滅亡
    明末朝政極為黑暗,在加上趕上小冰河時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歷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時期,都是一個朝代滅亡的主要原因。    什麼叫小冰河時期?    小冰河時期的氣溫極度寒冷,北方大旱,導致了田地荒廢,糧食產量驟然下降,直接摧毀明朝。
  • 別怪滿清和李自成,明朝滅亡難道是因為小冰河時期?
    明王朝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明朝都城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殉國,可以說是兩百餘年的大明朝就此結束。從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明朝滅亡的原因在於李自成,因為是他,北京陷落。往往一個國家的首都攻佔和統治者身死,代表著這個國家滅亡了。
  •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災難:小冰河期,死傷過億,導致明朝滅亡?
    明朝滅亡距今已有近 400 年,然對其滅亡原因探究,各家依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歷史學家多政治、經濟、軍事等社會科學的角度出發,將其滅的原因歸結於政治腐敗、吏治黑暗、農民起義、軍事失利等,很少或幾乎不考慮自然環境變遷對其造成的影響。
  • 小冰河時期
    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未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蕩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 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有 多嚴重?
    關於明朝滅亡,歷來爭論頗多,有說吏治腐敗、宦官專權的,也有說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的,更有說受小冰河期影響的。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天氣變冷有多可怕:明朝亡於小冰河期?
    (天啟六年正月的明朝地圖,相比極盛時期的明朝已經縮減了許多)但和哥哥朱由校對權力幾無興趣不同,這位十六歲的少年天子對治國充滿著鬥志,像自己的先祖洪武帝和永樂帝一樣能有一番作為,在大臣們所給的「乾聖、興福、鹹嘉和崇禎」四個年號中,朱由檢毫不猶豫選擇了最後一個,它代表著對帝國幸福美滿的祈願,但災難,並未就此止步不前。
  • 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要嚴重得多
    關於明朝滅亡,歷來爭論頗多,有說吏治腐敗、宦官專權的,也有說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的,更有說受小冰河期影響的。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明朝災難:「小冰河時期」究竟有多可怕?人在自然面前不堪一擊
    有人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建立的中央集權社會制度,導致社會產生了不可協調的矛盾。在我看來,明朝的「小冰河時期」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從洪武到崇禎的十八年期間,一共發生發生自然災害1101次。
  • 滅掉東漢、大唐、朱明的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厲害?
    從此,哦,沒有從此,明朝政權直接就掛了,崇禎自縊身亡。如果不是在外面有著強大的後金,也許明朝也會像東漢和唐朝那樣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然後慢慢的在糜爛之中悄無聲息地發芽,最終綻放出另一朵色彩燦烈的花兒。歸納總結東漢、唐朝、明朝的滅亡,都和統治階級的腐朽、黑暗有著極大的關係,但是直接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的,卻都是全國大旱,民不聊生。忍無可忍的窮苦百姓揭竿而起,徹底掀翻了政權的統治基礎,有人說明朝如果沒有後金搗亂,崇禎是搞得定農民起義的,但是搞定農民起義之後呢?
  • 明朝滅亡的原因?1257年印尼火山爆發影響全球氣候,中國遭遇乾旱
    薩拉馬斯火山爆發的漣漪效應儘管關於當時氣溫突然下降的原因存在很多爭議,但許多學者認為,小冰河期可能與公元1257年至1258年之間某個時候發生的薩拉馬斯火山爆發有關。這一災難性事件被認為是新世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
  • 明朝為什麼瘟疫頻發,各類瘟疫次數至少有330次
    在明史中,「霜旱疾疫」、「水旱疾疫」、「旱澇蝗疫」、 「饑荒疾疫」等詞頻頻出現,可見,疫災並發是明朝暴發瘟疫的主要特徵。當時,整個中國氣溫持續低迷,夏季屢現旱澇,冬季奇寒無比,就連福建、廣東等地也遭暴雪侵襲。 究其原因,和「明朝小冰河時期」有著密切關係。
  • 明末清初史學家評論明朝滅亡,除崇禎皇帝之外,還有四點重要原因
    一個朝代滅亡,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全盤皆輸的產物,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了上古時期的夏商周之外,一個王朝的壽命最多也就二百多年,而明朝對歷史進程有著深刻的影響。明朝疆域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以大歷史觀的角度推斷,總結出明朝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數位化管理。
  • 小冰河時期|極端氣候肆虐,2020年人類將面臨「全球變冷」
    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滅亡方式都是因為遭遇了小冰河時期。氣溫一驟降,糧食減產,人口趨於飽和,大量的人沒飯吃,引爆社會矛盾。同時更冷地區的民族也忍受不了寒冷而拼命攻打相對比較溫暖的中原和南方,於是促使朝代更替。當時亞歐大陸由東向西逐漸變冷。先是亞洲東部降溫,北方的草原都枯了。匈奴人沒吃的,進攻漢朝沒打過,開始往西邊走。
  • 是天災還是人禍
    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來了解一下。在1900年的時候,中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義和團運動,緊接著八國聯軍就發動了侵華戰爭,導致整個中國徹底動蕩起來。與此同時,印度也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荒,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丟掉性命,整個印度的綜合國力,倒退了一大截兒。
  • 什麼是人禍天災與極端氣候的原因
    2020年澳大利亞的第一場大火在「仁王護國經」中略明了世界諸災難生起時的種種景象,以及災難產生的原因。而災難生起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眾生:1.不孝順父母。2.不敬事師長、沙門、婆羅門。3.國王、大臣不行正法。 所以經云:「災難起時,諸國國王如果能供養般若正法,建立三寶,佛勅五方菩薩摩訶薩往護其國,令其國界,無諸災難。」
  • 可能到來的小冰河時期 不會那麼可怕
    今年的冬天似乎是近些年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大面積的強降雪和強降溫導致南方也出現了大面積的冰凍雨雪天氣,更不要說處於北方的省市了,最可怕的是這樣的天氣似乎沒了個完,一股接著一股的冷空氣襲來有預兆似得告訴人們地球要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