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要嚴重得多

2020-11-30 騰訊網

關於明朝滅亡,歷來爭論頗多,有說吏治腐敗、宦官專權的,也有說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的,更有說受小冰河期影響的。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不是危言聳聽。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樹基、李玉尚等人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並被很多人認可。

那麼這場鼠疫究竟有多嚴重呢?

我們先從明朝滅亡這個點說起。大家知道明朝亡於1644年。在這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出現了李自成。這一年的正月,李自成在長安建立大順政權。不久,李自成又攻克太原,到了三月份已經攻進了北京,明朝由此滅亡。

事實上,自李自成十八日攻克北京外城時,只用了四天多時間,便住進了紫禁城。北京是明朝的國都,也是重兵把守的所在,算上京師三大營,以及內城的武衛營,兵力少數也有5萬多人,怎麼會突然之間就淪陷了呢?況且,李自成帶去的兵力雖然號稱幾十萬,但大都是疲憊之師,戰鬥力並不怎麼強。

問題就出在這鼠疫上。夏燮《明通鑑》記載:「(崇禎十六年)京師大疫,死者無算。」當年,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就說,「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事實上,在李自成的軍隊到來之前,北京早已被鼠疫折磨元氣大傷,民眾死了大半,軍隊戰鬥力所剩無幾。2.7萬匹戰馬中也只有1千匹可以騎乘,15萬多個垛口中只有5萬名士兵據守,空防將近三分之二。僥倖得活的士兵大都「衣裝狼狽,等於乞兒」。

這個時候的北京形如鬼城,重兵之下焉有不破的道理。

北京並不是明末鼠疫中擊垮第一座城市,也不是最後一座。早在崇禎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屬縣相繼發生大疫,「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崇禎十三年(1640年),順德、河間和大名「瘟疫傳染,人死八九」。崇禎十六年(1643年),天津「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還原這樣一幅景象:持續多年,每天都有人死亡,早上感染,晚上就死了,一家人都死得差不多了,無人弔孝、無人慰問。除了死亡,還有旱災、蝗災及戰亂,整個世界死寂一般。這場鼠疫正在摧毀大明王朝的一切。

鼠疫這麼厲害,它是從哪裡來的呢?根據典籍記載以及現代人的推測,明朝中後期,明朝與蒙古交流頻繁,很多人到草原上開墾,造成草原退化,老鼠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到進入農家田舍、荒野溝壑,與人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

當然,給大明帶來風雨的還是氣候。早在萬曆年間,明朝就進入了「小冰河時期」,廣東下雪,北方乾旱,乾旱和低溫雙重侵襲,全國性的災荒反覆上演。在這種背景下,老鼠趁虛而入,肆意橫行,將病菌帶給人類。

所以說,明朝的滅亡與鼠疫有直接關係。至於有人說,鼠疫毀了大明,也坑了李自成,為何唯獨沒傳染給清兵呢?這個問題經過後人的研究,已初步有了答案:鼠疫的傳播載體是老鼠身上的跳蚤。清兵是騎兵入關的,而跳蚤討厭馬的氣味,這就基本上阻隔了傳染源。至於他們入主中原後,冰期影響已不太明顯,災荒逐步緩解,大規模的鼠疫也就是自然消失了。

從這個角度看,也真是大明氣數已盡。

相關焦點

  • 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有 多嚴重?
    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不是危言聳聽。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樹基、李玉尚等人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並被很多人認可。那麼這場鼠疫究竟有多嚴重呢?
  • 鼠疫大歷史
    前二天,我聽小區的一個阿姨說,北京鬧鼠疫了。她問我知道不?我說報紙上不是講控制住了嗎。內蒙古傳來的,什麼老鼠身上的跳蚤,病毒易傳染。 鼠疫與天花病、霍亂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為禍一時,使歐洲某個時期人類數目巨減。現在隨著醫學的發達,鼠疫可以控治了。報紙媒體一夜間的報導本想穩定人心,網友多少有些恐慌。
  • 鼠疫到底多可怕,哈爾濱曾一天死一百多人,多虧了伍先生的三板斧
    鼠疫是一種可怕的傳病,有多可怕呢?它是甲類傳染病,我們談之色變的愛滋、非典、狂犬病等,不過是乙類傳染病。鼠疫在歷史上曾經有三次大流行:第一次是541年-542年的查士丁尼鼠疫,此次瘟疫約造成2500萬人死亡,改寫整個歐洲的歷史格局。
  • 家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不在疫區一般風險不大
    不少市民擔心:家裡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對此進行了解答:如果不在疫區,一般感染風險不大,市民無需太過擔心。  目前未有後續病例  「除了這兩名患者,目前未出現後續病例。」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對媒體表示。
  • 我國近日確認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有藥可救嗎?家裡有老鼠會有傳播...
    防鼠疫,跳蚤別忘了!對很多人來說,旱獺等鼠疫疫源動物出沒的草原離得還是有點遠。但是說,家裡鬧個耗子,這就保不齊了。那我們在家裡下一些耗子藥或者粘鼠板、鼠夾,來滅一滅鼠,是不是就能降低感染風險了?在這裡要特別強調,別忘了跳蚤。鼠疫疫源地要先滅蚤再滅鼠,或者鼠蚤同滅,並且最好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腺鼠疫病例。隨後,內蒙古自治區宣布已發現三個鼠疫疫點,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內蒙古地區第二次出現鼠疫病例。鼠疫從動物傳染給人一般是通過鼠蚤叮咬皮膚。攜帶鼠疫桿菌的鼠蚤叮咬人後,鼠疫桿菌從皮膚侵入身體,首先到達最近的淋巴結,引起淋巴結炎症反應,導致人出現高熱和淋巴結腫痛,腫痛的淋巴結區域可以摸到從鴿子蛋到雞蛋大小的淋巴結,這就是腺鼠疫。腺鼠疫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腫痛的淋巴結可能會化膿和破潰。這些膿液也有傳染性,如果接觸了可能會被感染。
  • 不愛學習的教師將要被淘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案例
    不愛學習的教師將要被淘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案例,不愛學習的教師將要被淘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案例,每個學校都有教師認為「教師是鐵飯碗」。 如果編制合格的話,可以高枕無憂,於是,懶得努力學習,不想準備上課,所以每天都去上課,今天重複著和昨天一樣的話,想這樣度過一生。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這些一定要知道!
    1、傳播途徑很多小夥伴顧名思義,認為鼠疫是由老鼠傳播的,其實這是不全面的認知。鼠疫不僅是老鼠傳播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以齧齒動物鼠疫雖然可怕,但並不是不可抵禦、不能防止。面對鼠疫這類烈性傳染病
  • 建國初期,百姓用奇招消滅了4000多萬隻老鼠,鼠疫很少再出現
    老鼠之所以人人喊打,是因為它不僅偷吃糧食,還能同跳蚤一起作為傳播介質,傳染鼠疫。宣統二年東北爆發的大鼠疫,六萬多老百姓因此死亡。由於民國時期治理糟糕,所以在建國初期,很多地方瘟疫肆虐,鼠疫等傳染病層出不窮。
  • 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有老鼠會感染嗎?
    鼠疫離我們並不遙遠——2019年11月北京就曾確診過2例肺鼠疫病例,而鼠疫在我國被列為甲類傳染病,值得警惕!鼠疫,有多可怕?早期治療不及時即可形成傳染源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 歷史上的瘟疫到底有多可怕?
    因為人口銳減,導致勞動力和兵力嚴重不足,造成了異常嚴重的後果,間接導致了拜佔庭帝國的由盛轉衰。同時地中海、歐洲的歷史進程也受到了巨大影響。,並最終演變成席捲大明王朝的空前災難。明末鼠疫罪魁為鼠疫桿菌,它能夠引發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等疫症,其中感染腺鼠疫者死亡率高達75%,而肺鼠疫的感染者死亡率接近100%。崇禎年間,大明帝國風雨飄搖,餓殍遍野,十室九空,這使得飢不擇食的民眾將攜帶病毒的老鼠作為食物,加上明末政府統治力薄弱,導致了鼠疫的無可挽回。明末鼠疫席捲北方,奪取了北京城至少20萬人口,偌大的都市成為死城。
  • 《鼠疫》:加謬不是在虛構,而是體察了瘟疫中真實的人生面相
    但是,有一天,四月十六日上午,裡厄大夫走出診所的時候,在樓梯間絆到了一隻死老鼠。一開始,他不以為然,但是走出樓梯的時候,總覺得不對勁,這隻老鼠不應該死在那裡,於是找到門房米歇爾老先生,但是老先生覺得不是真的,在他看管的領地絕不可能出現老鼠,肯定是別人的惡作劇,於是,裡厄醫生只好作罷。殊不知,以後,每過一天,就有越來越多的老鼠死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 王陽明預言「一語成讖」:大明最緊要四地,若失了一處,大明必亡
    王陽明預言「一語成讖」:大明最緊要之地,若失了一處,大明必亡王陽明曾經說:「大明雖大,最為緊要之地四處(宣大薊遼)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這四地分別是指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薊州(今天津薊縣),遼東(今遼寧省大部)。
  • 關於傳染病,我只推薦這一部電影
    這是為何?影片開場,便揭示了此二人與眾不同的處事風格。吳又可治人,好用虎狼之藥,經常違背傳統理論。因此,吳又可雖未害過人,卻依然被怕擔責任的官僚視為眼中釘。從今日起不許你在本官所轄境內行醫孫傳庭面對的困境,則比吳又可還更艱難。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大明江山危在旦夕。
  • 黑死病傳播途徑可能不是老鼠而是人體寄生蟲
    報告中寫道,這一發現打破了「歐洲瘟疫主要由老鼠傳播的假設」。鼠疫是由鼠類和鼠類攜帶的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 pestis)引起的。這種疾病是很有名的,因為在十年前名為「黑死病」的流行病中,它殺死了歐洲約三分之一的人口。然而,當時研究人員並不確定在這次大流行期間疾病是如何傳播的。
  •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別慌!
    到底什麼是鼠疫?鼠疫,英文名稱plague(最初指鼠疫,後來引申為「瘟疫、疫情」),是由鼠疫耶爾森桿菌(即鼠疫菌)引起的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被WHO(世衛組織)規定為國境檢疫傳染病,在我國被列為法定的甲類傳染病。
  • 《鼠疫》,這一次我們不是局外人
    《鼠疫》是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創作的一部虛構的存在主義小說。 小說裡虛構了一座擁有20萬人口的奧蘭小城,猝不及防地爆發了一場持續近一年的鼠疫之災,隨著疫情的一步步嚴重,城中形形色色人開始了不同的掙扎和救贖。
  • 張文宏:鼠疫——黑死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這是典型的鼠疫症狀。 人類其實早已有了治療鼠疫的成熟經驗,本不該出現這麼嚴重的後果。但是馬哈贊加的醫療資源極為有限,患者至少要等待兩天才能住上院。家屬的遲疑和盲目採用「傳統療法」,也屢屢延誤治療。 這些鼠疫患者大多數(82.9%)生活在馬哈贊加南部,這是當地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也是最貧困的地區,更是垃圾最多的地區。環境惡劣造成老鼠成災。
  • 內蒙古確診一例鼠疫,這些防範知識您一定要掌握
    就在一周前的6月30日,我們的鄰國蒙古發布消息稱,該國西部科布多省車車格縣出現1例被初步診斷為鼠疫的病例。目前患者已被隔離治療。據介紹,這名27歲的牧民因非法捕食旱獺後身體出現不適後送醫院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有關部門已對其33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科布多省局部地區已採取戒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