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這一次我們不是局外人

2020-11-30 騰訊網

《鼠疫》是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創作的一部虛構的存在主義小說。

小說裡虛構了一座擁有20萬人口的奧蘭小城,猝不及防地爆發了一場持續近一年的鼠疫之災,隨著疫情的一步步嚴重,城中形形色色人開始了不同的掙扎和救贖。

正如作者加繆所言,《鼠疫》因其特殊的戰爭背景,被賦予了多重象徵意義。

一座20萬人口的小城市,鼠疫的突然來襲,奪去了成百上千人的性命,並改變了整座城市的行政管理、社會秩序、道德良心。

作家『我』『局外人』的視角嘗試客觀公正地記錄20世紀中期發生在法國小城的鼠疫災難,主要人物有醫生裡厄、本地公務員格朗、來自外地的記者朗貝爾和一位名為塔魯的外地人。

從鼠疫爆發之際,醫生裡厄始終站在前線,他是小說中第一個西西弗式的人物,在他的引導下,原本唯唯諾諾、藏著小心思和小幻想的公務員格朗加入進來,一開始只想著逃出城與妻子相見的記者朗貝爾也選擇留下來。

塔魯則是小說中較為神秘的人物,鼠疫爆發前,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目的,他像是一位無所事事的觀光客,鼠疫爆發後,他主動向防疫力量不足的當局提出組建防疫志願組織。

當這座城市的居民由一開始的冷漠自保轉變成一致抗擊鼠疫時,鼠疫卻突然消失了。在這部小說中,突然肆虐而又突然消失的鼠疫代表的也正是一種荒謬。

從《局外人》到《鼠疫》,同樣是面對荒謬,但個體的反抗變成了群體的反抗。

從一個人到一座城,加繆在《鼠疫》中想考驗的,大概是作為龐大的生命聚合體的城市能否經受住這樣的考驗。

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人物的眾生相分別對應了不同人群的反應與選擇。而「鼠疫」不僅意味著災難,更有著現實層面的象徵意義。

本期開卷廣州,麥小麥老師帶大家一起解讀經典之作《鼠疫》,瘟疫與人類現代文明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聯繫?疫情之後,人類應該反思什麼……

或許我們能夠從阿爾貝.加繆《鼠疫》中找到思緒。

7月18日(周六)下午14:30,《開卷廣州》第四期,作家麥小麥帶大家解讀經典之作《鼠疫》。

疫情之下的人物眾生相代表了什麼?

社會制度如何造成人性之惡?

鼠疫到底意味著什麼?

「73年的鼠疫,到今天仍然有代表意義」

面對疫情,這一次,我們不是局外人。

聽麥老師的經典解讀,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經典解讀:《鼠疫》

時間7月18日(周六) 14:30

直播平臺:新花城客戶端(掃描海報上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直播嘉賓:麥小麥

內容預告:『疫情』無疑是當前全國甚至全球最關注的話題,事實上人類文明的發展一直有各種病疫的『追隨』,霍亂、天花、鼠疫、非典、伊波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文明是伴隨著瘟疫史。瘟疫與人類現代文明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聯繫?疫情之後,人類應該反思什麼……

或許我們能夠從阿爾貝.加繆《鼠疫》中找到思緒。

嘉賓介紹

麥小麥

作家、閱讀推廣人、花城出版社營銷總監、文化沙龍『愛讀書會』召集人,廣州文藝評論協會副主席,廣州圖書館理事。出版散文隨筆集六七本。

開設微信視頻號『小麥書屋』、公眾號『麥小麥讀行記』分享閱讀。

上期直播回顧

上期的活動開卷廣州 | 驚豔了3千年的《詩經》,仍是現代人心中的白月光(點擊藍字即可跳轉閱讀),楚雲老師領讀《詩經》,帶領大家觸摸遠古時期那些鮮活有趣的靈魂,領略最美情感的表達方式,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豐富內涵和藝術韻味。

有不少朋友遺憾錯過了直播,這次小編特意找到直播錄製視頻分享給大家,快來跟這楚雲老師一起領略《詩經》的文字之美與詩意生活:

開卷廣州直播預告

第五期

藝談·《旗袍情畫——旗袍那些事兒》

時間8月1日 14:30

直播平臺:新花城客戶端

主講嘉賓:陸梅

內容預告:隨著傳統文化回歸,越來越多人接受並喜歡上了旗袍。旗袍突然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應該怎麼理解旗袍,怎麼穿旗袍呢?

本期活動將邀請藝術家陸梅談談旗袍美人的過去與當下以及旗袍現代時尚搭配。

嘉賓介紹

陸梅

畫家、時尚插畫師;暢銷書《衣櫥裡的小風月》作者。

2018年9月,15米長卷《且慢-民國西關風情美人圖》入選全國首屆動漫展;2019年8月,作品《百物一天 香港1935》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19年7月11日-8月4日,在義大利羅馬、佩魯賈、佛羅倫斯、阿西西四地舉辦《東方女人》系列個展巡展。

2020年4月16日-5月24日,在廣州購書中心高地文化空間舉辦舉辦《旗袍情畫 陸梅畫展》個展。

第六期

《圍城》

:看得見的世井百態,道不盡的人生迷宮

時間8月8日 14:30

直播平臺:新花城客戶端

主講嘉賓:陳思呈

內容預告: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以辛辣的筆觸、諷喻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百態圖,被譽為當代「新儒林」。我們或許熟知書中的人物及故事情節,但未必能完全釐清圍城眾生相中的重重隱喻。

本期「開卷廣州」邀請作家陳思呈,從生活、職場等現實維度切入,帶讀者重溫《圍城》,探討那些隱藏在芸芸眾生下的生活哲學與職場智慧。

嘉賓介紹:

陳思呈

作家,現居廣州。在《文匯報》、「騰訊大家」、《瞭望東方周刊》 《南方都市報》等長期開設專欄,代表作品《私城記》。

著有《我虛度的那部分世界》 《每一眼風景都是愉快的邀請》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 《一走就是幾萬裡》等書。

《開卷廣州》閱讀系列活動創辦於2016年,是由廣州市社科聯主辦,聯合廣州購書中心等文化場館精心打造的科普品牌項目,旨在依託閱讀來挖掘、推廣與傳播傳統文化、優秀文化、先進文化,引導和推動全民閱讀,弘揚人文精神,涵養書香羊城。

2019年,《開卷廣州》以『讀經典』、『讀廣州』為主題,為公眾提供了數十場品質的文學經典作品鑑賞。

2020年,我們將重新出發,深耕內容並拓展寬度,創新活動形式,努力營造多元文化氛圍,帶給讀者更好的「悅讀」體驗。

閱讀,讓我們遇見美好。

書香,是我們愛上廣州的理由。

一起「開卷廣州」吧!

—— 往期回顧——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RDV時間·北京|李洱×苗煒:作為「局外人」的加繆
    1942年,他憑藉《局外人》一舉成名,1957年,因為「他的重要文學創作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當時法國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加繆主要作品包括《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話》《反抗者》《正義者》等。他的經典作品《局外人》開篇第一句:「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 袁晞:加繆的《鼠疫》寫的也是我們
    頭一次看,雖然對書中人們面對瘟疫時的種種態度印象很深,可畢竟是局外人;非典流行,不知是怎麼的,最先想到的是加繆、是《鼠疫》,再拿起書本自己卻不幸成了疫區中人,讀來感同身受,是一種沒有災難經歷的人無法體會的震撼。加繆敘述的是阿爾及利亞奧蘭市20世紀40年代發生的瘟疫。
  • 加繆的經典之作《局外人》是如何誕生的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來,阿爾貝·加繆的小說《鼠疫》驟然熱銷。毫無疑問,加繆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法國現代主義作家之一,這不僅因為他定義了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的經典形象,或是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人們熱愛閱讀加繆,更多還是源於作品本身蘊藏的巨大的愛、責任與勇氣。
  • 加繆經典名著《鼠疫》:一場大災難下人性的考驗
    《鼠疫》中譯本能在四十多歲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極少的除了成名作《局外人》(1942年),加繆的另一部代表作為《鼠疫》(1947年),這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第一個人》是未竟的長篇小說,為他的女兒整理出版)。《鼠疫》的情節並不複雜,寫發生在阿爾及利亞奧蘭城的一場鼠疫所引發的故事。
  • 加繆《鼠疫》:在災難面前,拯救人心比世道艱難更困難
    在加繆的作品當中,人們更為熟悉的是他的作品《局外人》,而對於他的另一部作品《鼠疫》,卻並不太熟悉。《鼠疫》的故事敘述者,主要是一位名叫裡爾的醫生。通過他的講述,讀者們跟著他回到了那一個春天至來年2月發生的恐怖鼠疫。
  • 象徵的,人性的——讀阿爾貝·加繆《鼠疫》
    作者:路來森  歷來,似乎都把法國作家加繆的《鼠疫》看作一部象徵小說,連加繆自己都說:「《鼠疫》顯而易見的內容,是歐洲對納粹主義的抵抗鬥爭。」  這,或許也是對的。
  • 張文宏:鼠疫——黑死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八月初,內蒙古出現數例鼠疫死亡病例,當地緊急拉響預警。如今應急響應終止,但防疫演練仍在部分地區進行…… 鼠疫有什麼危害?人類感染後會出現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其新書《張文宏說傳染》中為我們介紹了鼠疫的前世今生。
  • 加繆《鼠疫》: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無論我們每個人有怎樣的弱點,作家職業的高貴永遠根植在兩種艱難的介入中:拒絕謊言,反抗壓迫。」是的,這一年,他憑藉《局外人》和《鼠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屬於他自己的歷史高光時刻。不幸的是,三年後他在車禍中不幸去世,年僅47歲。
  • 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有 多嚴重?
    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不是危言聳聽。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樹基、李玉尚等人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並被很多人認可。那麼這場鼠疫究竟有多嚴重呢?
  • 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要嚴重得多
    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不是危言聳聽。
  • 2020這是怎麼了?蒙古鼠疫又要來了?現在已經確診鼠疫患者了……
    新冠尚未退去,鼠疫將要來襲!2020年是病了的一年,這一年不像往常那樣歡聲笑語,繼春節前後新冠病毒爆發,春節也失去了它該有的氣息,這一年到底怎麼了?也許更應該去反思的是我們自己!據報導,截至2020年7月5日,鼠疫確診共39例,這是距離上次1910年10月,東北大部分地區爆發鼠疫後,在一次疑似病例較為嚴重的,據蒙古國報導一名15歲的男孩因食用了帶有病毒的鼠科類動物後,從感染到病發死亡僅僅用了兩周不到,而據研究以現在醫療水平來說,一但感染沒有及時發現,死亡率竟達到可怕的76%,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如果不注意,影響程度不比新冠病毒差一分半毫
  • 《局外人》:加繆,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
    《局外人》:加繆,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默爾索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一個局外人,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包括對於自己的前途和利益,都無所謂,哪怕是媽媽去世,他也在守靈的時候,抽菸喝咖啡,和別人聊天,昏昏入睡。
  • 阿爾貝·加繆:從荒誕到反抗,這是決定性的進步
    這不是一部由純粹思辨構成的哲理論文,而是一部「銘刻在現實的厚度之內」的文學創作,所以本不應該提取什麼關鍵詞,因為越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其意義就越是沉浸在細節中。上文提到的每一個話題都理應獲得重視和探討。不過,小說畢竟存在一條主線:一場由鼠疫引發的人類行動。或者更加粗略地簡化為:一場由荒誕引發的反抗。我們需要牢記這只是一種粗略的簡化,它完全不能代表小說的全部,但我們的研讀依然選擇從這裡落筆。
  • 72年前,阿爾貝·加繆的《鼠疫》寫了什麼?
    他在巴黎就像是一個異鄉人,一個局外人,儘管身在所謂的自己的祖國,卻無法找到歸屬感與認同感。 在巴黎期間,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於《巴黎晚報》從事編輯工作。然而就在1940年的6月14日,希特勒軍隊的鐵蹄踐踏了巴黎市區。
  • 現代人熱愛的不是加繆,是自己的軟弱
    苗煒我記得有一次班裡上課,準備寫作業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哥們,滿臉淚痕走到另一個同學面前說:「你說人生有什麼意義?」當時在全年級傳為笑談。實際上每個在傳這句話的人,也未必真的沒想過這句話——人生有什麼意義?那個時候確實開始想,活著有什麼意思呢?這個特別好玩,因為我20歲出頭的時候,在牆上寫個「看破紅塵」,後來回頭想為什麼要寫這句話?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在上述半個世紀中有5次鼠疫大流行最為嚴重,其流行時造成的恐怖陰影流傳至今,遭受了40年代後期最後一次大流行劫難的人們, 至今仍「談鼠色變」。當年鼠疫流行最猖獗的通遼,把鼠疫作為當地三大害之一流傳於民間。「無風三尺土,遼河開口無法堵,得病就是百忒吐(鼠疫)」,可見鼠疫流行的猖獗。
  • 「鼠疫究竟是怎麼回事?那就是生活,如此而已。」
    ——加繆《鼠疫》疫情期間讀鼠疫,與其說是恰逢其時的應景之舉,不如說是望文生義的歪打正著。加繆所寫的鼠疫,同現實中的疫情只是同名,並沒有實際上的聯繫,而更多的是一種隱喻,一種對生活的隱喻。這是人的本能,因此人類的文明史、思想史,無不以這條線索貫穿。
  • 史蒂芬金 x HBO《局外人》:偵破超自然連環謀殺案
    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超自然故事,總有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別樣魅力。 其實這不僅不是敷衍,而且正是《局外人》的特別之處——它既不是純推理劇,也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奇幻劇。 《局外人》拒絕被歸入常規類型,它是用現實主義的風格講述奇幻故事。
  • 內蒙古出現鼠疫,我們會有危險嗎?今天幫你搞懂鼠疫的防疫知識
    7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鼠疫病例,該市同時發布鼠疫防控Ⅲ級預警。鼠疫一詞相信對於大部分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對它的了解大多數來自書本、影視作品中。那鼠疫究竟有多可怕呢?
  • 鼠疫大歷史
    前二天,我聽小區的一個阿姨說,北京鬧鼠疫了。她問我知道不?我說報紙上不是講控制住了嗎。內蒙古傳來的,什麼老鼠身上的跳蚤,病毒易傳染。 鼠疫與天花病、霍亂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為禍一時,使歐洲某個時期人類數目巨減。現在隨著醫學的發達,鼠疫可以控治了。報紙媒體一夜間的報導本想穩定人心,網友多少有些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