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在四十多歲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極少的,加繆是其中之一(1957年得主,時年44歲),比英國作家吉卜林獲得該獎項時大了兩歲(吉卜林是1907年得主,時年42歲)。他也應該是享年最小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因車禍而逝世,年僅47歲(其他大部分得主在這個年齡還沒獲獎)。
除了成名作《局外人》(1942年),加繆的另一部代表作為《鼠疫》(1947年),這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第一個人》是未竟的長篇小說,為他的女兒整理出版)。
《鼠疫》的情節並不複雜,寫發生在阿爾及利亞奧蘭城的一場鼠疫所引發的故事。人物也不多,作者以平實、客觀、冷靜的語言刻畫了貝爾納·裡厄醫生這個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他既有醫生的偉大和崇高,也有常人的真愛與深情。故此,一方面他不惜勞苦為病人治療,一方面他又支持贊成朗貝爾出城和妻子相會(當時出城是禁止的)。後來,他又依靠朗貝爾的幫助寄信給城外的妻子(當時與城外的人通信也是禁止的)——這是源於他對妻子深沉真摯的愛。
裡厄醫生作為主角,他的形象無疑是崇高的。和《局外人》中莫爾索的冷漠而真誠相比,裡厄醫生則是仁厚而博愛。這也許也說明了加繆觀念的一些轉變。
當然,除了裡厄醫生,小說中塔魯、格朗、朗貝爾、科塔爾這些角色,也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他們成為了面對災難降臨,各種不同觀念的代言人。
加繆《局外人》閱讀筆記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代表作《局外人》的藝術特色
如何對抗世界的荒誕?加繆《局外人》的思想分析
加繆名作《局外人》中主人公的殺人動機分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