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關於武漢新冠疫情的電視劇,不管是正在更新的《在一起》還是已經大結局的《最美逆行者》,劇中的情節多次令我流下淚水。疫情的堅守和溫暖讓我想起我很久之前讀過的一本書作家阿貝爾·加繆的《鼠疫》。《鼠疫》中的情節我與現實一一的印證,最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文學跟現實總是如此的相似。武漢的所有一切好像是《鼠疫》中奧蘭城的翻版,只不過現實比文學更加的令人感動。
書中疫情的發展也是迅速地,從發現死老鼠開始,到奧蘭城宣布封城,也是如同武漢一樣,僅僅的是幾天的時間。以人為本的國家,總是把人的生命放在其他一切的前面。就如同這次的新冠疫情,我們國家的反應也是迅速地。武漢的封城,各地誌願者的大量湧入都讓我們淚目。
裡厄醫生在《鼠疫》這本書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正是令我們還至今緬懷與尊敬的李文亮醫生嗎?每一場疫情都有一位偉大的吹哨人。當叫賣晚報的商人高聲呼喊,宣告鼠疫不存在的時候,裡厄醫生卻發現了看房老人的不對勁,最終才會有奧蘭當地政府的快速應對。還記得李文亮醫生嗎?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張在病床上溫柔又正直的臉龐。
裡厄醫生是《鼠疫》中奧蘭這座城市的吹哨人,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只有一位吹哨人,他們為我們搶救我們親人的生命贏得了緊迫的時間。《鼠疫》當中的裡厄醫生像是我們武漢這座城市所有醫生的化身,裡厄醫生也是在封閉的孤城裡艱苦的奮鬥,期間還與自己親愛的妻子分離,他帶領著奧蘭城市的人們,最後戰勝了鼠疫這場巨大的挑戰。
當奧蘭政府宣布鼠疫發生後,奧蘭城如同今日曾經的武漢一樣,書中的人民全部在城中自行在家隔離,但封城後人們的行為卻跟今天人們的行為如出一轍。有人參加了教會組織,去進行集體祈禱。有人無視封城的現實,像書中的記者朗貝爾一樣,試圖從孤城裡逃出去。還有人組建了志願衛生防疫隊。有的人抓住了鼠疫的商機,大發橫財,就如同我們的口罩價格瘋漲一樣。還有一部分人像《鼠疫》中的格朗一樣,始終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做著自己分內的工作。這不正是武漢所經歷過的事情嗎,儘管又害怕,但是最終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承擔。
《鼠疫》這本書幾乎把所有疫情中發生的事情都預料到了,在《鼠疫》中我們也能體會到人情的溫暖,有裡厄醫生處於危難之際得不放棄,就如同《在一起》中不放棄一個病人的那些馳援武漢的醫生,最讓我感動的是電視劇中的一段對話:你怕不怕。怕。你不怕嗎?我也怕。兩個演員相視一笑,繼續奮戰在搶救新冠病患的忙碌工作中。《鼠疫》這本書真的令人感動,我只一個感性的人,不僅在看《在一起》的時候,我哭了,我還記得觀看《鼠疫》這本書的時候,我也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疫情到來時,我們個人的力量總是渺小的。但是當每一個渺小的力量匯聚起來,我們的力量就是巨大的。對於疫情,我們或許消滅不了它,但是我們不曾向它屈服,我們的勝利中有著親人離去,有著痛苦的淚水,但是我們就像《鼠疫》中的一位平凡的小說人物,組成了這場勝利的每一部分。加繆為我們留下了這部偉大的作品,也許往後的日子還會發生意外,但是只要團結在一起,我們害怕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