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這本書帶你看懂疫情下的謠言、恐慌與真相

2020-09-05 詩享書局

雖然國內疫情高峰已經過去,但這不代表疫情已經遠離了我們。

這本書太適合現在閱讀了!


可能很多真愛會問:疫情都快過去了,為什麼還要讀《鼠疫》?

而小編恰恰覺得,剛剛經歷過疫情的我們,更能從這本文學經典中讀到反思和力量!

而《鼠疫》之所以歷經73年至今暢銷不衰,正是因為它講透了疫情下的謠言、恐慌與真相!


73年前的經典作品

竟預言了我們再疫情期間經歷的一切

《鼠疫》是1947年出版的,居然準確預言了73年後,新冠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

一個平凡的四月早上,一座叫奧蘭的小城裡出現了一隻死老鼠。

隨著疫情的擴散、死亡人數急速攀升,政府發布了通知:
封城!《鼠疫》中還有著無數相似之處,比如醫療資源不足
——

書中 「裡厄醫生每天親自接待病人、接種疫苗、診治患者,直到雙手發抖,才在深夜回到家中。」

故意散播謠言——

書中 「傳說口含薄荷片可以預防病毒,藥店薄荷片賣到脫銷;咖啡館聲稱葡萄美酒能滅菌,市民們開始瘋狂酗酒……」加繆將故事設置在一座名不見經傳卻又真實存在的城市,更增強了我們閱讀的代入感。

如果你覺得《鼠疫》只是預言了疫情期間的事件,那你就太小看它了!

在小編看來,鼠疫真正象徵的,是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種災禍!

流行病、恐怖襲擊、地震、戰爭……統統都是鼠疫的縮影!



同鼠疫作鬥爭

唯一的辦法就是堅定不移地與之對抗

在人類生活中,災禍始終以各種形式存在著。沒有人是旁觀者,每個人都必須被捲入這場災禍。

書中著重描寫了疫情中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講透了疫情下的謠言、恐慌與真相!

他們製造謠言、擾亂秩序、發國難財……他們在人類的對立面上,和鼠疫同流合汙。

但相對的。也有這樣一群人,醫生、公務員、記者、神父……他們自發組成救治的小組,治病、統計患者人數、保證資源輸送、維護社會秩序…… 他們站在災禍的對立面上,向鼠疫發起猛烈的反擊,毫不退縮。加繆在《鼠疫》中寫透了各種各樣的人性和本能,但最終寫的是人類的抵抗精神。

這種抵抗是集體的,也是人類的本性。

為什麼我們還要重讀《鼠疫》?

黑格爾曾經說過:「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人類最大的共性就是忘性。也許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忘記疫情期間那些感動的人和事,但文學作品卻能將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保留下來。



說到這裡,小編又想起書中一個人物說的話:但鼠疫是怎麼一回事呢?也不過就是生活罷了。

在疫情中,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疫情,而是對疫情的麻木。

生活中也是如此,安於絕望的心態,常常比絕望本身還要糟糕。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對抗疫情一樣,堅定地對抗生活中的絕望和麻木。

所以小編才會說,現在就是讀《鼠疫》的最好時間!

《鼠疫》只有二十多萬字,並不難讀。

但是想要讀透它,真的不容易。

這篇導讀從《鼠疫》的歷史背景、哲學內涵及人物象徵等幾個方面出發,進行了深度解讀!在這個特殊時期,閱讀本書的現實意義超過此前任何一個時代。


無論你是想要重溫《鼠疫》,還是正打算讀這本書,讀客三個圈版《鼠疫》一定能超乎你的期待!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別讓謠言成為製造恐慌的工具!
    在疫情的擴散過程中,謠言迅速傳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恐慌是謠言傳播的心理機制之一 《心理學辭典》中指出:恐慌是在個體的社會生活或生存受到威脅的情境下產生的情緒反應,它是以想像的或實際的危險源泉為目標的。 由此可見,恐慌情緒是人的基本情緒反應,是人們在面對危險事件時的本能反應。但是謠言和受眾恐慌心理相互聯繫,謠言會讓受眾產生恐慌心理,相反,傳播者也會利用受眾恐慌心理髮布謠言信息。
  • 全民抗擊疫情,他們卻「謠動」中國,如何分辨謠言?
    病毒只有暴露在陽光下,才會更容易被殺死。自欺欺人,只會讓疫情愈演愈烈,把一場原本可控的天災,變成付出巨大代價的人禍。真相:經查,發布該信息網民悉系陳某,該信息未經核實,擅自發布。網傳消息:一武漢女子來法國結束了60周的大罷工,現在法國人都去搶口罩。真相:大罷工已持續53天,並非60周。這名武漢女子沒有患上肺炎。網傳消息:杭州因新冠肺炎封城。真相:沒有封城,純屬謠言。
  • 新冠狀病毒疫情還沒結束,謠言如同「災難」、在逼近
    其實,和病毒相比,我們還有更長期的戰役,和「謠言」的博弈。真相的碎片2016年,四川德陽。某事件當事人的姐姐發布一段剪輯過的視頻,「一米8的大人把兩個1米3的小孩按水裡」。網絡大V瘋狂轉發,各種人抨擊謾罵,不堪重壓下,事件的主角之一安醫生服藥自殺。
  • 書單丨讀完這五本書對疫情不再恐慌
    在疫情的困境中,我們有必要通過書籍去了解那些疾病曾帶給人類的傷害,也有必要去了解人類在與疾病的鬥爭中所獲得的成果——這樣,我們才能心存敬畏之心;這樣,我們才能少一些恐慌多一些戰勝疫情的勇氣。《DK醫學史》醫學的歷史,一直是人類為生存和健康而戰的歷史。從古代到今天的醫生們,在治癒疾病、保持身體健康的道路上,留下了無數充滿驚奇趣味的冒險故事、荒誕不經卻又鼓舞人心的偉大嘗試。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克服恐慌情緒,不要讓「小道消息」擾亂疫情...
    克服恐慌情緒,不要讓「小道消息」擾亂疫情真相  最近幾天,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發展,人們密切關注疫情相關信息與防疫工作。在疫情嚴峻的湖北,醫護人員與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在其他地方,人們的心也因病毒的挑戰彼此相連。
  • 新冠肺炎疫情中關於中國的16個謠言和真相
    真相:中國官方機構於2019年12月27日首次收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報告,並於2019年12月31日發布了首份疫情通告。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向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報告三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這是中國官方機構首次獲得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
  • 社會現狀:真相永遠跑不贏謠言,大多數人缺少鑑別謠言的能力
    科學的結論需要證據,但謠言不需要就以轉基因食品為例。從科學的角度而言,要想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或無害,要經過長期大量的實驗和統計才能得出結論。而謠言不需要實驗,不需要統計,甚至不需要任何證據。「轉基因吃了致癌」、「轉基因吃了會絕後」、「轉基因是XX國的陰謀」——用鍵盤敲出這幾個字只需要一分鐘;目不識丁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給你大談特談轉基因。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114個
    :哈佛大學為李文亮降半旗真相:經過多方核實,哈佛大學的醫學院雖然這兩天確實降了半旗,但這並不是為李文亮醫生所降,而是為了紀念今年1月9日離世的哈佛醫學院著名教授Stephen P.謠言九十六:武漢黃岡返京人員沒人管天天出來真相:經核實,這是一條危言聳聽的謠言。據了解,果園街道密西花園社區有1戶9人在1月22日從武漢返回密雲,均在社區監督下接受為期14天的居家醫學觀察,目前身體狀況良好,6日即可解除觀察。
  • 9部燒腦電影,你到底能看懂幾部?
    愛情劇和搞笑綜藝你是否刷膩了呢?別著急,馬上推薦好看又燒腦的9部懸疑電影,考驗下大家的邏輯思維,其中你真正能看懂幾部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1.謎一樣的雙眼(豆瓣評分8.3)本片由胡安·何塞·坎帕內利亞執導,裡卡杜·達林,索雷達·維拉米爾主演,於2009年上映。講述了已退休的檢查官班傑明查找二十多年以前的一宗強姦謀殺案件的真相的故事。
  • 應對疫情和恐慌,社會科學不應缺席
    讓信息公開透明充滿希望,可以體現傳播學者的作用;如何幫助消除恐慌心理以及有效進行社會管理,可以體現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管理學家的作用;如何看待「封城」禁令後「出逃者」的法律責任和隱私被公開問題,可以體現法學家的作用;用充滿智慧和幽默的段子來化解恐懼,排解鬱悶,可以體現文學家和藝術家的作用。既然恐慌是一種心理,那就心病還須心藥醫。
  • 關於新疆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你信了幾個?謠言合集打臉現場
    真相:新疆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文表示,網傳消息系謠言,相關視頻、圖片等與新疆地理位置及氣候衣著等明顯不符。謠言散布者妄圖蹭疫情熱度博人眼球、吸引流量,誤導輿論、引發恐慌。上述行為已涉嫌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已會同相關部門對首發者和惡意傳播者等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 在家自學微積分,推薦要看這本書!
    當然,絕大部分人不可能像牛頓那樣在疫情期間研究出舉世聞名的理論,不過至少,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學習一下牛頓留給我們的數學遺產——微積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推薦的就是一本能夠助大家學好微積分,被讀者譽為「0 基礎也能看懂的高等數學書」——《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53個
    高小俊介紹,截至1月29日12時,本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2例,其中出院4例,死亡1例,在治97例確診病例均在市級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病情平穩83例,重症12例,危重症2例。確診病例分布:東城區2例、西城區9例、朝陽區19例、海澱區23例、豐臺區8例、石景山區2例、門頭溝區1例、通州區7例、順義區2例、大興區10例、昌平區8例。
  • 真相來了!濟寧2020年12月謠言榜出爐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1月6日訊 「地暖對身體有害」、「物流1月7日前停運」……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不少傳言活躍在社交媒體中,假借權威機構名義興風作浪、引起恐慌。今天,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盤點2020年12月謠言,快來一起了解真相。傳言一:借疫情穿防護服上門打劫?12月份,一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在濟寧市民的社交媒體中活躍。
  • 豆瓣9.1,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兒童讀物,這本書不可錯過
    和幾位任課老師深入交流後,地理老師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你女兒從小熱愛閱讀,但是唯獨科普讀物和通識讀物讀少了。」同事對於自己在孩子小學階段沒有及時引導,真的有點後悔。小學階段,是重要的科學啟蒙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 疫情面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別在謠言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尤其是在現在疫情如此複雜的情況之下,人性的弱點從未如此生動。我親眼看著一個群裡:「隔壁村被隔離了一個人」,傳到下一個群變成了:「隔壁村有得武漢肺炎的!」,再傳到下一個群,變成了:「隔壁村整個村都感染了!
  • 這7種本能思維陷阱,讓你無形中淪為謠言的傳播者
    當你把人只劃分為這兩種,真相一定離你原來越遠。另外,其實春節期間,醫療人力資源本來就很緊張。即便沒有這次疫情突發,看病可能也要排隊。而且也正是因為春節期間我們並沒有關注過醫院,所以不知道春節期間是不是也是這麼多人,人要生起病來,還會挑時候嗎?當然了,此次疫情越來越嚴重,醫療資源已經異常緊張。
  • 首都疫情形勢嚴峻,網絡謠言不斷,你是否也相信了?
    自6月11日北京發現新增新冠病例以來,北京已經持續6天新增病例持續增長,勢頭之猛讓身處北京的人們驚慌不已,這種情況下,網絡謠言卻又開始興起,網絡傳播謠言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北京疫情本就是全國關注的焦點,這個時候謠言傳播,勢必會加大人們的恐慌。
  • 切勿心理恐慌,正確應對「新型肺炎疫情」!
    今天全國疫情突破三萬例,隨著多個城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少數城市封城、交通運輸停運,農村也開始封村,各村路口都開始有專門人員把守值班,滿街都是帶口罩的人,再加上微信朋友圈裡不時能看到一些謠言,人們的恐慌心理也逐漸增多,恐慌心理會影響我們正確的認知水平。
  • 網絡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如何識破別當「二傳手」
    近幾個月中有4起典型案例  「某某地方發生偷小孩事件」、「流感來了」等,這些被證實是網絡謠言的信息,近期造成了公眾的心理恐慌。我省公安機關依法連續查處了多起通過貼吧、微博、QQ群和微信群造謠傳謠案件,從去年12月至今,共發現處理170餘起網絡造謠案件,依法處罰了吳某某、段某某、祝某某等9名惡意造謠傳謠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