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14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後,7月15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一時間,新疆地區新發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疫情當前,各式各樣的消息充斥著網絡,讓大家難辨真偽。個別網民通過編造、散布涉疫情謠言信息,擾亂疫情防控秩序,迷惑民眾戰「疫」視線,造成惡劣影響。
今天,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就為大家盤點近期有關新疆涉疫情的謠言與案例,一起見證打臉現場。
一、鍾南山院士赴烏魯木齊抗擊疫情?
真相:新疆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文表示,網傳消息系謠言,相關視頻、圖片等與新疆地理位置及氣候衣著等明顯不符。謠言散布者妄圖蹭疫情熱度博人眼球、吸引流量,誤導輿論、引發恐慌。上述行為已涉嫌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已會同相關部門對首發者和惡意傳播者等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二、烏魯木齊新冠疫情由哈薩克斯坦入境者引起?
真相:據公安機關調查,相關信息無任何依據,系謠言。公安機關已對發布謠言的違法人員金某某(女)依法處理。經有關部門核查及疾控部門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未發現此次烏魯木齊新發疫情首例指證病例在發病前有過境外旅居史。
三、烏魯木齊供水緊張,部分區域無法保障?
真相:烏魯木齊水業集團表示,「無法保障城市供水」純屬謠言。現在水業集團日供水約為120萬立方米,水業集團產能完全滿足現有供水需求。烏魯木齊南高北低,重力流供水,各供水公司依託調蓄水池、閥門合理調壓控壓,各片區依託大量的壓力傳感設備,實現合理壓力供水。
網際網路為我們獲取信息帶來了便利,也為不實消息傳播提供了「途徑」。個別網民輕信並轉發非正規來源、未經證實的涉疫情信息,甚至隨意編造散布虛假疫情防控措施,殊不知這簡單的「動動手指」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條例,不僅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行為付出了代價,還給疫情防控帶來消極影響。
我們再來看下這些警示案例
↓↓↓
案例一
喀什地區4人編造、
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
7月17日,網民舉報劉某(女)、佟某(男)、黃某(男)、翟某(男)在微信群中編造散布「喀什已經確診XX人了」的謠言信息。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佟某等四人予以警告處罰。
案例二
克拉瑪依市1人編造、
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
7月17日,網民舉報邢某(女)在微信群中編造散布「克拉瑪依已有確診病例了」的謠言信息。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邢某予以警告處罰。
案例三
阿克蘇地區2人編造、
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
7月17日,網民舉報李某(男)、陳某(男)在微信群中編造散布「沙雅縣下午就要封城了」的謠言信息。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李某、陳某二人予以批評教育並處以500元罰款。
案例四
烏魯木齊市1人
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
7月19日,網民舉報沈某(男)在微信群組傳發涉疫情謠言信息。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已對沈某依法處理。
案例五
昌吉回族自治州1人
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
7月20日,網民舉報馬某(女)在朋友圈內轉發題為《20號上午!新疆一感染者怒燒公交,活活燒死47人,現場慘叫驚天!!》的謠言信息。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馬某予以警告處罰。
活生生的案例再一次告訴我們: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呼籲廣大網民,知法守法、恪守底線,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攜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資料來源:新疆網絡舉報微信公號、新疆949交通廣播微信公號)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