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疫情謠言七宗「最」 這些規律你發現了嗎?

2020-12-05 濟寧新聞網

7月6日,北京確診病例0新增。

7月7日,北京確診病例0新增;新發地集中隔離人員分類分批解除隔離。

7月8日,北京連續3天0新增。

7月9日,北京連續4天0新增。

是時候總結本次新發地疫情相關謠言的類型特點了,讓我們一起來揭露它們的七宗「最」。

01.關於病例——「XX地有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見

謠言關鍵詞

某地出現確診病例、某地有人從北京回來確診、某地有人被北京確診病例傳染、某醫院有確診患者、某企業有員工感染……

謠言模板:地點+人數+確診

此類謠言造謠成本極低,只要代入地點、人數,配合確診、核酸檢測陽性等關鍵詞,一條疫情謠言就編造完成。

戳穿技巧:衛健委+搜尋引擎+

1.關注當地衛健委帳號。通過每日發布的前一天疫情報告,即可輕鬆識破此類謠言。

2.網絡搜索相關內容。針對此類謠言,權威媒體通常都會快速進行查證闢謠,因此很容易搜索到相關闢謠信息。

3.通過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各埠(網站、微信、微博、客戶端等)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專區」,最全面、最快速的疫情相關闢謠內容供您查詢。

02.關於食物——「XX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最揪心

食物類高頻謠言

此類謠言抓住了本次北京新發地疫情的特點——在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據此從食物下手,造謠某種食物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呼籲大家不要食用。

戳穿這種謠言,謹記最根本的一點,也是自武漢疫情開始,專家們便不斷提醒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可能出現氣溶膠傳播。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在室溫條件下,病毒的存活時間非常短,即便是有沾染,也會很快喪失活性。

也就是說,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病例是因為吃,而感染了新冠病毒。

03.關於病毒——偽科學最唬人

核酸檢測「混檢」結果不可靠?新冠病毒變異了?治癒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依然有傳染性?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中國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用酒精塗抹鼻腔可預防新冠肺炎的發病?……

這類謠言披著偽科學的外衣,把「沒人比我更懂病毒」演繹得惟妙惟肖。

針對這類涉及病毒研究,看似「科學」的謠言,謹記這條原則:權威來源+國家級專家——從權威來源獲取國家級專家的意見。切勿聽信小道消息和不專業人士意見。

04.關於政策——對相關人群最具欺騙性

政策類高頻謠言

此類謠言與政策掛鈎,對特定相關人群有極大的欺騙性。識破這類謠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向相應機構進行求證。比如,看到「北京多條高速公路雙向封閉」這種對交通出行影響重大的消息,切勿輕信,可向首發集團或122報警服務臺進行求證,即刻了解真實情況。

05.關於民生——家庭群裡最多轉發

涉及民生的謠言,非常容易出現在「相親相愛一家人」微信群裡。

北京的媽媽@兒子:「自來水加大氯氣注入了,一定要靜置兩小時以上才能用,記住了嗎?」濟南的媽媽@兒子:「海鮮大市場就要閉市了,看來海鮮都不能吃了。」上海的媽媽@女兒:「地鐵11號線因有新冠患者突然暫停了,你今天下班可不要坐地鐵了啊。」

如果你也有一個這樣愛著你的媽媽,記得先接受她的關心,然後告訴她這是謠言,不必擔心。最後一定記得把對付一切謠言的萬能法則教給她:

搜索比較、權威媒體查證。

06.關於細節——憑空捏造最胡扯

造謠者繪聲繪色編故事,細節豐富,情緒飽滿,將本次北京疫情第一例確診病例「西城大爺」,描繪成了一個不負責任的可惡形象。

然而,事實卻截然相反,「西城大爺」在出現症狀後,全程佩戴口罩,獨自騎車到醫院檢查並隔離治療。

更為可貴的是,他對5月30日以來在北京所去過的地方無一遺漏地回憶出來,並明確回憶出了過去2周中所接觸的每個人,提供了一份38人的詳細名單。

並對6月3日去了新發地市場並做了短暫停留一事進行了準確描述。讓相關部門第一時間鎖定了本輪北京疫情的源頭——新發地批發市場。國家衛健委專家吳浩都為「西城大爺」點讚。

對於這些「啥都知道」的造謠者,我只想問一下,真相曝光後,你們還好意思在群裡說話嗎?

07.關於熱點——獵奇內容最不靠譜

新發地幾萬人被運送到河北唐山隔離?北京用大數據鎖定35萬人篩查病毒?北京地鐵為防疫卸掉座椅?鄂牌車車主因新冠肺炎去世未挪車?李蘭娟認為北京新冠疫情可能將全面大暴發?……

這類謠言都極富想像力,有的誇張,有的煽情,有的聳人聽聞。因為內容獵奇,所以很容易成為熱點。比如「鄂牌車車主因新冠肺炎去世未挪車」這條消息,當時引起了大量關注,甚至衝上微博熱搜。而當大家沉浸在感動和惋惜之中時,卻被證實為謠言。造謠者稱自己是好心,而車主回應「我很氣憤」。

遇到類似信息時,先冷靜思考一下。巨大的數字、戲劇化的故事、誇張的結果,這些通常都是精心編造的謠言。大多只是為了譁眾取寵,博取關注。

最後,再複習一遍,對付一切謠言的萬能法則:

搜索比較、權威媒體查證。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是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全國性闢謠平臺。闢謠我們是專業的。遇到可疑信息,歡迎通過各埠進行查證。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盤點疫情謠言七宗「最」 這些規律你發現了嗎?
    是時候總結本次新發地疫情相關謠言的類型特點了,讓我們一起來揭露它們的七宗「最」。3.通過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各埠(網站、微信、微博、客戶端等)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專區」,最全面、最快速的疫情相關闢謠內容供您查詢。
  • 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
    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周深是當紅實力派歌手,是朝氣的90後新青年,也是地道的貴陽娃兒,你一定聽過他的歌,不準不承認。 愛了!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從《好聲音》《聲入人心》《我們的歌》到《歌手》,天籟之音令人驚嘆,不要虧待自己的耳朵。聽完這些歌,你也會愛上他的聲音,最治癒《いつも何度でも》這首歌是大名鼎鼎的《千與千尋》中文版主題曲。不過,它不是官方版本。 只是因為周深太喜歡這首歌了。 所以特意讓自己的好友填詞,做了一版翻唱送給粉絲們聽。 結果,一不小心它成為了周深最知名的翻唱歌曲。
  • 盤點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盤點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2018-02-27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過年期間,走親串友,大魚大肉之外,怎可少了酒。
  • 新冠疫情的謠言有什麼規律?研究發現5大特徵
    第一,假消息數量、傳播範圍,和疫情嚴峻性成正比。第一波假信息出現於2020年1月21日-2月13日。第二波浮現於2月14日-3月7日,傳播範圍甚於此前。第三波假信息發生在3月8日-3月31日,於3月中旬達到頂峰。「從報告數量看,第三波假消息數量最多、傳播範圍最廣。此時,疫情亦在全球多點暴發。」
  • 萬聖節南瓜燈「七宗最」
    萬聖節南瓜燈「七宗最」 王瀟雨 2020-10-27 18:36 來源:澎湃新聞
  • 這些謠言你聽過嗎?我們該如何辨別?快看!
    目前,全國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伴隨著官方疫情通報的,還有魚龍混雜的網絡謠言。最近,你聽過這些謠言嗎?這些謠言有什麼樣的共同點?我們該如何辨別?一起來看!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21-01-12【謠言】2021年1月6日晚,隨州市微信群出現一段視頻,稱「恆昌酒店剛發現一起確診病例,已經把酒店封了」。【闢謠】經查,微信群所傳視頻為1月6日晚,專用車輛在恆昌酒店轉運中高風險地區來曾返曾需集中醫學觀察人員。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今年疫情在全國蔓延後在日本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現象,當時日本的超市只要出現衛生紙就會被一掃而空,國內的人也會覺得十分的納悶,日本人如果居家隔離的話也不至於用的著這麼多衛生紙吧,難道用衛生紙當口罩嗎?曾經有人給出了這麼一個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含糊程度,大家仔細想想也就會發現好像的確如此,往往是一件比較轟動的事才會一起大家的熱議,然後出現各種各樣的版本,像是最近發生在娛樂圈中的事比比皆是。
  • 關於新疆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你信了幾個?謠言合集打臉現場
    在連續14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後,7月15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一時間,新疆地區新發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疫情當前,各式各樣的消息充斥著網絡,讓大家難辨真偽。個別網民通過編造、散布涉疫情謠言信息,擾亂疫情防控秩序,迷惑民眾戰「疫」視線,造成惡劣影響。
  •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作者:殷熒 時間:2020-12-31 22:19:00 臨近歲末謠言也來刷存在感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澄清謬誤 以正視聽讓謠言止步
  • 這些謠言,你曾相信了嗎?
    【謠言一】預防肺炎的疫苗能夠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謠言二】瑞德西韋已經對新型冠狀肺炎顯效。【謠言三】鍾南山親自迎接吉利德公司老總。【謠言四】用過七天以上的口罩可以用吹風機吹或者酒精消毒後繼續使用。【謠言五】大蒜和冰糖一起煮水喝,可以預防治療新型冠狀肺炎。【謠言六】喝板藍根,白醋燻蒸,喝白酒也能殺死病毒。【謠言七】吸菸能預防病毒感染,沒有吸菸者因SARS死亡。【謠言八】吃vc能提高抗冠狀病毒感染。
  • 這些疫情消息你真的信了嗎?
    謠言3:日本的廁紙和紙抽可能脫銷2月28日, 榮登微博熱搜榜,原因得從之前一夜之間買不到口罩恐懼事件開始說起。有消息稱,日本的口罩之所以供應不足,是因為需要從中國輸入原材料。而中國因疫情等多方面影響,製作口罩所需要的原材料一時之間無法完全供應上,以致於日本口罩的製造商無法生產口罩。
  • 簡單直接加粗暴,盤點北京車展七宗「最」
    車轍君為大家盤點了本次車展的七宗「最」,讓大家既能看到新車,又能闡述出車轍君的態度。話不多說,Let『s go!最尷尬——哈弗F5本次車展長城的動作很大。別人家的發布會一般都在20-30分鐘,但長城所有的發布會加起來有足足一個半小時。先是在媒體日剛開始1小時,WEY就發布了最新概念車WEY-X以及強調動力的WEY RS7。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早報訊 近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盤點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而「兒童牛奶飲料致病」這條謠言排名健康類謠言榜首,「小龍蝦處理屍體」連續上榜多年。
  • Nature:比疫情更可怕的是偽科學謠言的傳播
    圖中最上方的全球態度,代表全球整體在該話題上的態度。這樣的網絡可視化套路,值得借鑑與學習。 3.1 謠言的傳播更為分散 從總人數來看,相信疫苗有益的人是多數,且這些人也認為自己處於社交網絡的主流,然而從網絡的視角來看,反對疫苗的聲音,正在變為網絡中的主流,同時和對疫苗態度猶疑未決的社群聯繫越來越緊密。
  • 疫情當前,為何謠言四起?
    被追問是否有信心病毒就是來自「武漢實驗室」時,他索性稱,「我不被允許告訴你這個」。一些情報分析人士擔憂,這些壓力會歪曲對病毒的評估。 過去一段時間來,不少美國媒體在報導中指出,美國一些政府官員和共和黨國會議員把疫情歸咎於中國,以便部分轉移對政府應對不力的批評。
  • 2014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考題九宗「最」
    【盤點】廉潔正心,忠誠從政;文章在冊,功德於民。此乃清官也! 第二宗:最「抽象」的文章閱讀 【考題】(節選)隨機取樣涉及的是如何選擇被試進行研究。分時數列中,最常見的規律是分子分母分別變化或者簡單的等差數列變式。但題中第四項1/31和左右兩邊的數字相差太多,它的存在即可否定前面說的兩種常見規律。將每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相加,依次是4,8,16,32,64,(128),這是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選項中只有63/65這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之和是128。 【盤點】將分子分母簡單相加,急中生智,化腐朽為神奇,妙不可言啊。
  • 首都疫情形勢嚴峻,網絡謠言不斷,你是否也相信了?
    自6月11日北京發現新增新冠病例以來,北京已經持續6天新增病例持續增長,勢頭之猛讓身處北京的人們驚慌不已,這種情況下,網絡謠言卻又開始興起,網絡傳播謠言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北京疫情本就是全國關注的焦點,這個時候謠言傳播,勢必會加大人們的恐慌。
  • 盤點上半年有關新冠的食品謠言,別再上當受騙了
    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蔓延,大家都減少了外出的次數,只能無聊的呆在家中。這個時候,一些「XXX不能吃,XX速度搶購,晚了就沒有了」的食品謠言引起了處在「無聊」狀態人們的注意。一時間,人們互相傳播。有些人給親朋好友轉發,也有一些人對這些關於食物大肆搶購......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上半年有關新冠的食物謠言,不要再上當了!
  •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謠言
    截止2月6日19點36分,確診人數達到28130人,疑似病例24702,死亡人數564,全國大部分民警,醫護人員都在疫情攻堅第一線,為此次肺炎病毒防疫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一時間,媒體,朋友圈都是多了一份鍾南山院士,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就在前線我們的同志奮鬥的時候,各種特效藥廣告
  • 【專訪】MOOC學院宗唯伊:她比科技更有意思
    ,你能在微博上以一隻動物的名義單發一句話引起4萬網友的轉發嗎?兔幾,你又說話了"之類的。」說完,她又笑了。策劃大量科學傳播活動:巧妙地為科學披上糖衣事實上,製作月球車玉兔微博以前讀科學傳播的她已經策划過很多很多科普類活動,如此前傳播度甚廣的抗謠性測試以及理科生的三行情書大賽。而對於活動的評價,她有著自己的判斷。「我最喜歡的還是抗謠性測試,這是我來果殼網做的第一個活動,也是我認為最達到科學傳播效果的一個。」宗唯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