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不在疫區一般風險不大

2021-01-08 央視網

  11月12日晚,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生健康委、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消息稱,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據國家衛健委主管的行業報《健康報》報導,國家衛健委應急辦已安排國家級專家赴內蒙古指導當地開展溯源工作,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該消息一經發布,引發廣泛關注。不少市民擔心:家裡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對此進行了解答:如果不在疫區,一般感染風險不大,市民無需太過擔心。

  目前未有後續病例

  「除了這兩名患者,目前未出現後續病例。」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對媒體表示。

  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是由齧齒動物和蚤類把鼠疫桿菌傳給人和動物的一種特殊的人獸共患病。在我國,鼠疫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我國僅有兩個甲類傳染病,另外一個是霍亂)。

  鼠疫潛伏期一般為1天至6天,個別病例可達8天至9天。感染鼠疫菌以後,臨床可表現為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型鼠疫等類型。腺鼠疫最為常見,通常表現為發熱和局部淋巴結腫大,治癒率高;肺鼠疫常表現為高熱、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咯血,由於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死率高;敗血型鼠疫症狀也較為嚴重,預後較差。

  攜帶鼠疫菌的宿主動物主要是鼠、旱獺等嚙齒類動物。在我國北方,主要以黃鼠屬和旱獺屬為主,在南方則以黃胸鼠、褐家鼠等為主。北京不是自然疫源地,自然環境和鼠類中不存在鼠疫菌。

  鼠疫病例非常少見

  歷史上,鼠疫出現過三次世界範圍內大流行,曾經被稱為「黑死病」,造成人類生命健康嚴重損失。新中國成立前,我國鼠疫疫情也非常嚴重。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鼠疫防控工作,發病數明顯下降。目前,鼠疫在我國已非常少見,但並沒有絕跡,甘肅、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時有鼠疫病例報告。

  在廣東,1866年-1952年,鼠疫曾流行87年之久,波及當時全省(含海南島及現屬廣西的北海、欽州兩市)69個縣,病死48.6萬多人。從1953年起,廣東省至今沒有報告鼠疫病例,鼠疫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至2019年已靜息66餘年。但隨著旅遊、商貿交流等越來越頻繁,仍存在輸入病例發生的風險。

  一般感染風險不大

  不過,市民也無需感到恐慌,鼠疫是古老的細菌性傳染病,臨床上可以使用多種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夠早期就診,並得到規範有效治療,治癒率非常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不少市民擔心,我家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其實,一般老鼠感染人類需要鼠蚤這個媒介,直接接觸病鼠也有感染的機會。如果不在疫區,一般感染風險不大,不用太擔心。但是若屋內老鼠較多,會引發一些其他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等的感染,建議做好室內衛生,消滅老鼠。

  此外,如果有市民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腫痛或呼吸困難、咳嗽和/或血痰,應立即尋求醫療診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區旅遊的人應將出遊史告知醫務人員)。除非由醫務人員進行了診斷,否則應避免自行用藥,包括使用抗生素。

  連結

  1、主要傳播途徑有哪些?

  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跳蚤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動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後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接觸傳播是指人在宰殺、剝皮及食肉時接觸染疫動物,或接觸鼠疫病人的排洩物、分泌物時,病菌通過皮膚表面傷口或黏膜進入體內而造成感染。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時釋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飛沫而短時間懸浮於空氣中,此時他人吸入時也可造成感染。

  2、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做好各種傳染病包括鼠疫防護最有效的措施。就當前來說,北京市民無須採取特殊的個人防護措施,但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儘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症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等。

  如果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以進行自我觀察,或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外出旅遊時儘量減少和野生動物接觸,不去逗玩健康狀況不明的旱獺,做好防蚤叮咬,通過使用驅避劑、減少軀體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獵、食用野生動物。(羊城晚報記者 符暢 豐西西 通訊員 粵康信)

相關焦點

  • 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有老鼠會感染嗎?
    在自然疫源地,跳蚤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動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後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在此糾正一下鼠疫不僅是老鼠傳播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以齧齒動物如鼠類、旱獺等最為常見。
  • 我國近日確認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有藥可救嗎?家裡有老鼠會有傳播...
    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裡鬧耗子會感染嗎?寵物逮耗子,有傳播風險嗎?鼠疫是老鼠、旱獺等齧齒動物的病。偶然的一些情況下,動物鼠疫會感染到人。都有哪些偶然呢?比如,人接觸到或者剝食染疫動物被感染。感染了鼠疫的老鼠或旱獺等動物死亡後,寄生在這些動物身上的跳蚤,因為失去了合適的吸血動物,有時就會開始叮咬進入疫源地的人群。
  • 我家最近鬧老鼠,會感染鼠疫嗎?專家解釋來了
    消息一出,有些市民開始擔憂,腺鼠疫是什麼,我家最近鬧老鼠,會有感染風險嗎?記者特意諮詢了疾控專家。   7月5號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告稱,該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腺鼠疫病例,自5號起,全市已進入鼠疫防控Ⅲ級預警期,屬於較大鼠疫疫情。7月7日,內蒙古已在3個疫點檢出鼠疫菌,並對確診患者的15名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觀察。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鼠疫桿菌還可能播散到血液和肺部,成為敗血症型鼠疫和肺鼠疫。放大鏡看細菌從腺鼠疫發展而來的肺鼠疫叫作繼發性肺鼠疫,肺鼠疫的患者會有重症肺炎的表現。肺鼠疫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裡有鼠疫桿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他人吸入後會被傳染,從呼吸道吸入鼠疫桿菌的人,可以直接患上肺鼠疫,這種肺鼠疫叫作原發肺鼠疫。不管是原發肺鼠疫還是繼發肺鼠疫,表現都是類似的,而且都具有呼吸道傳播能力。
  •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別慌!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但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比如獵殺或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及參與防疫的工作人員,感染鼠疫的可能性則高於一般人群。感染鼠疫會出現哪些症狀?如果與患有鼠疫的病人有密切接觸,應儘早到醫院預防用藥。戴口罩能起到保護作用嗎?肺鼠疫管用!
  • 廣東人間鼠疫已靜息66年,省疾控:鼠疫可防可治,無需恐慌……
    糾正一個誤區:鼠疫不僅是老鼠傳播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以齧齒動物(鼠類、旱獺等)最為常見。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敗血症型鼠疫,病死率很高。 鼠疫如何防護?
  • 內蒙古出現鼠疫,我們會有危險嗎?今天幫你搞懂鼠疫的防疫知識
    7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鼠疫病例,該市同時發布鼠疫防控Ⅲ級預警。鼠疫一詞相信對於大部分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對它的了解大多數來自書本、影視作品中。那鼠疫究竟有多可怕呢?
  • 越南美食「清燉老鼠」一般人吃不著
    吃老鼠肉的危害1、不管是田鼠還是家鼠都是人類公認的帶病菌最多的醜惡小動物
  • 鼠疫究竟多可怕?聽聽佑安醫院專家怎麼說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鼠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2800年前,之所以難以消滅是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傳染源來自野外的動物,而且在自然界感染鼠疫的動物主要是鼠類和旱獺等嚙齒類動物,想想老鼠有多難消滅,就知道鼠疫有多難徹底消滅了,野生動物間如果發生鼠疫流行,也就是我們說的鼠間鼠疫,那麼理論上鼠疫從野生動物進入人類導致人間鼠疫的風險也會增大。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這些一定要知道!
    1、傳播途徑很多小夥伴顧名思義,認為鼠疫是由老鼠傳播的,其實這是不全面的認知。鼠疫不僅是老鼠傳播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以齧齒動物>男女老少,身體壯弱,遇鼠疫菌都高度容易感染鼠疫。的主要儲存者(即「宿主」)是鼠類(齧齒動物),疫源地內一些食肉類(狐、鼬)、食蟲類(鼩鼱)、有蹄類和鳥類等野生動物。
  • 蒙古國新增1例疑似鼠疫病例,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腺鼠疫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腫痛的淋巴結可能會化膿和破潰。這些膿液也有傳染性,如果接觸了可能會被感染。鼠疫桿菌還可能播散到血液和肺部,成為敗血症型鼠疫和肺鼠疫。從腺鼠疫發展而來的肺鼠疫叫作繼發性肺鼠疫,肺鼠疫的患者會有重症肺炎的表現。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7月5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通報,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發現1名牧民確診為腺鼠疫病例,而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7月5日,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鼠疫疫情III級預警通告此次鼠疫源頭從何而來?在這個不足5000人的小鎮,鼠疫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平時草原上看不到老鼠,很多年沒聽說過有鼠疫了。」
  • 內蒙古確診一例鼠疫,這些防範知識您一定要掌握
    新中國成立後,鼠疫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於我國目前在多個省區仍然存在著不同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近些年在雲南、甘肅、內蒙等地一直有散發病例發生,時刻威脅著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我國對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沒有放鬆。即使在美國,平均每年也會有 10 多人從野外鼠類感染鼠疫,1/7 的患者死亡。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鼠疫在呼市、包頭地區過去民間稱為「傳頭子病」,據說,舊社會得了鼠疫的人,一低頭就再也抬不起頭來而死亡,因此得了個這樣的名稱。 解放前,由於時局動亂,經濟、文化、科技及醫療衛生的落後,經常會發生悲慘的疫情流行。但是,有關鼠疫在歷史上的流行情況,現有的資料中很少有確切的記載。
  • 鼠疫進擊的全過程,被還原了
    鼠疫桿菌一般不是直接通過老鼠傳給人的而是通過鼠蚤(鼠蚤:寄生生物,是多種寄生在鼠類體表的蚤的統稱)正常情況下,鼠蚤只和老鼠血就夠了。這就是敗血性鼠疫如果不治療,死亡率:將近100%發病到死亡一般不超過24小時。敗血性鼠疫患者死後,皮下的廣泛出血,讓屍體全身呈現黑紫色,所以鼠疫也叫「黑死病」。
  • 內蒙古出現兩起鼠疫疫情,鼠疫還是以前那個「奪命瘟神」嗎?
    在驚慌之餘,很多人會產生這些疑問:鼠疫這樣的「遠古」疾病為什麼還能「襲擊」我們,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嚴重後果?鼠疫潛伏在何處,又如何傳播給人類?目前有沒有安全可靠的疫苗來預防鼠疫?未來人類能夠完全從地球上驅除鼠疫嗎?
  • 「鼠疫防控」知鼠才能更好防鼠!遇上「鼠疫」,這些知識點請牢記!
    今年疫情突發此外,老鼠還多了很多!!!當然當然大家也不要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知鼠懂鼠,才能更好的去與鼠疫戰鬥!接下來請跟緊小編關於大家想知道這裡全都有鼠疫也被稱之為黑死病。鼠疫的傳播途徑媒介傳播跳蚤是鼠疫傳播的主要媒介。接觸傳播人類通過獵捕、宰殺、剝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觸染疫動物時,極易感染鼠疫。飛沫傳播肺鼠疫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鼠疫菌,患者在呼吸、咳嗽時將鼠疫菌排入周圍空氣中,形成細菌微粒及溶氣膠,極易感染他人。
  • 張文宏:鼠疫——黑死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八月初,內蒙古出現數例鼠疫死亡病例,當地緊急拉響預警。如今應急響應終止,但防疫演練仍在部分地區進行…… 鼠疫有什麼危害?人類感染後會出現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其新書《張文宏說傳染》中為我們介紹了鼠疫的前世今生。
  • 鼠疫大歷史
    有個大姐說,今年過年回家本想在網上給她老媽買件棉襖大衣,她媽說嫌貴別浪費錢,於是她想乾脆到時候買幾斤豬肉給她老媽子。鬧豬瘟那會,豬界豬心惶惶不可度日,人界倒是相安無事。 前二天,我聽小區的一個阿姨說,北京鬧鼠疫了。她問我知道不?我說報紙上不是講控制住了嗎。內蒙古傳來的,什麼老鼠身上的跳蚤,病毒易傳染。
  • 已發現3個鼠疫疫點,唯一確診鼠疫病例所在疫點曾有4隻斃鼠
    日前,內蒙古巴彥淖爾確診一例鼠疫病例,引發外界關注。7 月 7 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草原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情況及措施進行通報:目前內蒙古已發現 3 個鼠疫疫點,15 名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至今尚未發現因草原旅遊而感染或傳播鼠疫、新冠肺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