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掉東漢、大唐、朱明的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厲害?

2020-12-03 枯藤老樹文明史

東漢光和七年,既公元184年,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而賦稅不減,民不聊生

黃巾起義

巨鹿人張角揭竿而起,處於絕境之中的窮苦農民紛紛響應,他們頭戴黃巾,高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向著當時腐朽的統治階級發動了天崩地裂般的攻擊,雖然最後起義被無情的鎮壓了,但是起義撼動了東漢的統治基礎。

從此,東漢政權便朝著黃泉之路頭也不回地猛扎了過去,而後便是軍閥割據的混戰時代。

大唐乾符五年,既公元878年,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而賦稅不減,民不聊生

黃巢起義

王仙芝在長垣起兵,黃巢在冤句起兵,處於絕境之中的窮苦農民紛紛響應,黃巢起義正式爆發。黃巢起義是唐末起義時間最久、影響最強、破壞程度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的根源在於全國大旱,政治黑暗,起義的結果大大削減了唐朝的國力。

從此,唐朝政權便朝著黃泉之路頭也不回地猛扎了過去,而後便是軍閥割據的混戰時代。

明末天啟七年,既公元1627年,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而賦稅不減,民不聊生

明末農民起義

面對災荒與苛政,陝北的窮苦百姓,忍無可忍,遂揭竿而起,西北瞬間遍地狼煙,經過一系列的優勝劣汰,前浪被拍死在了沙灘上,湧現了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等等一批優秀的後起之秀,將大明攪了個天翻地覆。

從此,哦,沒有從此,明朝政權直接就掛了,崇禎自縊身亡。如果不是在外面有著強大的後金,也許明朝也會像東漢和唐朝那樣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然後慢慢的在糜爛之中悄無聲息地發芽,最終綻放出另一朵色彩燦烈的花兒。

歸納總結

東漢、唐朝、明朝的滅亡,都和統治階級的腐朽、黑暗有著極大的關係,但是直接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的,卻都是全國大旱,民不聊生。

忍無可忍的窮苦百姓揭竿而起,徹底掀翻了政權的統治基礎,有人說明朝如果沒有後金搗亂,崇禎是搞得定農民起義的,但是搞定農民起義之後呢?沒有人知道局勢會怎樣發展。

女將軍

東漢大旱到唐朝大旱694年,四不舍五入差不多700年,唐朝大旱到明朝大旱749年,四舍五不入也差不多700年。

為何如此湊巧?又為何如此神秘?難道在這一切的背後,真的隱藏著天命,隱藏著一條不為人知的規律?

是的,這就是朝代的冷血殺手小冰河期。

朝代殺手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

小冰河期指的是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主要表現為:極度嚴寒、旱災頻發、糧食減產、鼠疫頻發。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小冰河期,每一次氣溫顯著的降低,旱災頻發,糧食大規模減產,因此往往導致社會動蕩不安,人口銳減,以此來適應糧食不足、災難不斷的客觀環境。

東漢末年、唐朝末年、明朝末年正好處於小冰河期,全國大旱,糧食銳減,再加上統治階級腐朽不堪,政治黑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活下去,他們只好冒著身死族滅的危險,鋌而走險,用僅存的勇氣,和那個垂死掙扎的龐然大物進行最後的拼死搏殺。

最終舊的勢力土崩瓦解,新的勢力在廢墟之上冉冉升起,於是新的輪迴又開始了。

全國大旱

從氣象學家竺可楨寫的《物候學》可以推斷出,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小冰河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不僅僅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失敗導致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西周革命,殷商滅亡。

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黃巾起義,東漢瓦解,三國鼎立。

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黃巢起義,唐朝瓦解,五代十國。

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農民起義。明朝滅亡,滿清入主中原。

統治階級的腐朽也是社會動亂的原因

當處於小冰河期時,氣溫劇降,造成全國性的大乾旱,糧食產量銳減,由此往往形成幾十年的動蕩局面,長期的饑荒和資源不足是導致戰亂無限擴大的根本原因。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屆時太陽活動可能會減少60%,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進入新的一次小冰河期。

但是我相信,憑藉著如今的科學技術,就算科學家的預測成真,我們也一定能夠度過難關,開創更加美好和輝煌的未來。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點個讚,評個論,加個關注,鼓勵一下唄。以後小編會多多的給各位老爺奉送更加精彩的歷史類文章哦。

相關焦點

  •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小冰河期2020年是真的嗎
    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 小冰河期其實就是指相對較冷的時代,但是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冷,比瞬間毀滅任何動植物的冰川期還是要溫暖很多的,以明朝時期的第四次小冰河期為例,當時基本上糧食都出現了減產,降溫可達30-60℃,即便是在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也都天降大雪,河流封凍。
  • 小冰河期、糧食.
    歷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各種極端天氣出現,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出現糧食短缺,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平均溫度一般要比正常時期低1-2℃,極大影響農業生產。氣溫下降1℃將使作物的生長適宜期縮減3周。明朝中期,氣溫迅速降低,這一時期的平均氣溫相比正常時期下降了1-1.5℃左右。
  • 中國歷史上的四個小冰河期,既帶來了災難也間接摧毀了四個王朝
    漢恆帝永壽二年,當時全國戶數是1607萬多戶,人口是5006萬多口。到三國末年合計戶數只有149萬多戶,人口剩下560萬零200多口,僅存十分之一。長期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但饑荒和瘟疫才是東漢末年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小冰河時期。2020年,針對冷得發紫的天氣,科學家們表示:在觀測太陽的時候,發現太陽黑子的活動進入了「倦怠期」,致使抵達地球的熱量隨之減少,小冰河期已經在來的路上。何為小冰河期?它與毀滅大量動植物生命的冰河期相對應,指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報導稱,權威氣候科學家指出,連日來的異常氣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冷的開端,在接下來的20年至30年間,地球將經歷一個「小冰河期」。不過,多位氣象專家持不同看法,認為全球變暖的趨勢仍未改變。□快報記者 孫羽霖《每日郵報》「小冰河期」報導被反駁近日,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國家遭遇了持續性嚴寒。
  •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氣候變暖嗎?沒這麼簡單!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它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了太陽系行星的命運,一旦太陽有什麼變化,對於地球來說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科學家對太陽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密切的觀測,然而卻發現了一種不好的現象。正好地球環境現在越來越熱,小冰河期到來就能夠抵消全球氣候變暖了,那麼地球環境也會出現好轉,但是事實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氣候變暖嗎?沒這麼簡單!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它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了太陽系行星的命運,一旦太陽有什麼變化,對於地球來說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科學家對太陽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密切的觀測,然而卻發現了一種不好的現象。據了解,太陽的磁極每22年變換一次,太陽黑子活動以11年為一個周期,科學家計算在2030年太陽將會進入休眠期,到時候地球會因此受到影響,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步入「小冰河期」。有人可能會說,地球步入「小冰河期」難道不是一個好消息嗎?
  •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氣候變暖嗎?沒這麼簡單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它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了太陽系行星的命運,一旦太陽有什麼變化,對於地球來說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科學家對太陽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密切的觀測,然而卻發現了一種不好的現象。正好地球環境現在越來越熱,小冰河期到來就能夠抵消全球氣候變暖了,那麼地球環境也會出現好轉,但是事實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 小冰河時期
    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未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蕩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災難:小冰河期,死傷過億,導致明朝滅亡?
    歷史學家多政治、經濟、軍事等社會科學的角度出發,將其滅的原因歸結於政治腐敗、吏治黑暗、農民起義、軍事失利等,很少或幾乎不考慮自然環境變遷對其造成的影響。事實上,認真研究中國古代王朝興替原因後就會發現,無論是夏、商、周的更替,還是漢唐的興盛,抑或明朝的滅亡,都與氣候變遷有著千絲萬縷聯繫。
  • 2030年,小冰河期是否會到來?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說到小冰河時期,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小冰河時期是什麼,也不知道小冰河期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不過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肯定是知道一點的,下面咱們就先說說什麼是小冰河期。約1350年到約1850年 ,當時全球多地包括中國氣溫驟降,且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狂降暴雪。和近期部分地區發生的氣候現象較為相似。
  • 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地球現在正處於持續升溫的狀態,有不少的科學家卻有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地球有可能會迎來小冰河時期。這一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畢竟它關於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實我國歷史上也曾經歷過4次的小冰河時期,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就是清末明初時期。當時的氣候異變,使得糧食出現大量減產的情況。
  • 小冰河期將要到來?科學家:不好意思,和太陽極小期真沒關係
    小冰河期?近些年來,隨著全球變暖進程不斷加劇,反而有了一些相反的論調悄然興起。很多文章都在宣傳:隨著太陽活動極小期的到來,地球即將迎來一個小冰河期。至於網上還有太陽活動極小期與地震之間的關係,更是無稽之談。2013年,就有科學家發表了論文,說明這兩個事件之間沒有一毛錢關係。極小期到底有何影響?那麼,太陽活動極小期到底對我們有何影響呢?
  • 下一次小冰河期會不會十年內到來?人類要怎麼做才能挺過去?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河期」這個話題就會引起熱議,而原因通常都是來自哪個地方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活動又不正常了,比如,太陽黑子又有幾個月都沒有出現一個。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小冰河期到底是什麼情況,導致不少人都將其與冰河期混為一談。
  • 小冰河期和溫室效應,未來地球是熱還是冷?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小冰河期和溫室效應,未來地球是熱還是冷?科學家給出了猜想我們知道地球的溫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存,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生命和溫度是離不開的,就是因為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所以地球上才能夠出現生命,不過最近幾年,有很多人說是地球已經開始全球變暖,未來幾十年後,地球的溫度會升高,還有的人說是地球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期,未來地球的溫度會越來越低,到底地球的溫度以後會怎麼樣呢?
  • 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科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全球變暖的節奏,但網上有大神認為這只不過是小冰河期的開端:"水循環是地球氣候最主要的貢獻者。再來是火山活動。第三則是太空隕石撞擊。這三項在你們的近期歷史中都曾經發生過。你們現在有所謂地球暖化的問題。這使科學家們感到震驚與擔憂。
  • 科學家預測小冰河期出現,無夏之年或將到來,人類該怎樣應對?
    極端惡劣天氣的頻繁出現讓我們越來越關注氣候天氣的話題,小冰河期在今年也是數度成為熱點話題。其實也不止這種國際性的話題,我們身邊但凡有特殊天氣發生基本上都會火遍朋友圈,「我的車是不是又被砸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疑問,你看看這「冠狀冰雹」你就知道了。
  • 科學家預測小冰河期出現,無夏之年或將到來,人類該怎樣應對?
    極端惡劣天氣的頻繁出現讓我們越來越關注氣候天氣的話題,小冰河期在今年也是數度成為熱點話題。其實也不止這種國際性的話題,我們身邊但凡有特殊天氣發生基本上都會火遍朋友圈,「我的車是不是又被砸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疑問,你看看這「冠狀冰雹」你就知道了。這三天兩頭的大雹子著實讓我有了一種每天出門必須要夾著我高價搶購的頭盔出門的衝動,萬一被砸在了地上那可咋整!?
  • 太陽活動降低,「小冰河期」即將來到?科學家:可抵消全球變暖
    地球氣溫上升,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南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封億萬年的細菌和病毒有可能重新復活,給人類帶來很多不可預測的後果!然而經過科學家們對太陽黑子活躍度的觀測,發現現在太陽黑子的活躍度比之前下降很多,會在2020年達到最近200年到的最低水平。
  •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模式?美國幾十萬鳥類離奇死亡,屍橫遍野
    黑子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弱,將使地球進入寒冷的「小冰河期」。而且就在前幾天,美國科學家突然發現山中有大批鳥類離奇死亡,死前表現反常。什麼是小冰河期?有多冷?顧名思義,小冰河期是指地球氣溫長時間處於寒冷的狀態。那麼,如果小冰河期到來,氣溫得有多冷呢?據史料記載,人類最近的一次小冰河期開始於13世紀,在17世紀達到巔峰,持續時間長達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