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測小冰河期出現,無夏之年或將到來,人類該怎樣應對?

2020-08-28 御玄君的星辰大海

極端惡劣天氣的頻繁出現讓我們越來越關注氣候天氣的話題,小冰河期在今年也是數度成為熱點話題。其實也不止這種國際性的話題,我們身邊但凡有特殊天氣發生基本上都會火遍朋友圈,「我的車是不是又被砸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疑問,你看看這「冠狀冰雹」你就知道了。這三天兩頭的大雹子著實讓我有了一種每天出門必須要夾著我高價搶購的頭盔出門的衝動,萬一被砸在了地上那可咋整!?

冠狀冰雹

我國歷史上曾先後遭受了4次「小冰河期」的衝擊,最後一次是明末清初時期。處在小冰河期天氣會相對較冷,但遠遠達不到毀滅大量動植物的程度。歷史上的小冰河期使全球糧食大量減產從而引發了連鎖反應社會動蕩、人口銳減。小冰河期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天氣的差異性變化非常大,也就是極端惡劣天氣的發生的頻率會比較高。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小冰河期」的出現呢?

冰凍的地球

太陽活動周期—極小期對小冰期的出現有著怎樣的聯繫?

之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就對太陽極小期的再次出現做過預測,大約在今年的4月份上下誤差在6個月之內,或許我們現在恰好就處於太陽活動周期的極小期。

什麼是太陽極小期呢?所謂的太陽極小期就是在太陽活動周期中太陽黑子和閃焰出現的頻率最低也就是太陽最不活躍的時期。太陽的活動周期通常能夠直接反應地球的氣候變化,而處於太陽極小期時地球溫度會相對比較低。

在1645年~1715年出現的太陽極小期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太陽活動非常衰弱,持續了將近70年。而這一時期正好就處於地球的小冰河期,再加上之前幾次的太陽極小期全球的平均氣溫都會有明顯下降,所有很多人就會把小冰河期與太陽極小期聯繫起來。

小冰河期的景象假想圖

太陽極小期與小冰河期是否有關聯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或許是其中一個導致小冰河期出現的因素吧。畢竟氣候的變化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一種因素就能起到主導作用的。

全球變暖對小冰河期的出現又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一直在持續,今年4月全球平均氣溫就達到了有史以來第二個同時段高溫,說明地球是在不斷變暖的。那麼這不就與小冰河期導致全球變冷矛盾了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冰川融化

全球變暖會加劇南北兩極的冰川融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光在南極就有3萬億噸的南極冰蓋冰雪融化那再算上北極呢?大規模的冰川流失會對全球洋流變化造成直接影響,而洋流的類型直接影響了所處地域的大氣,也可以說大氣和洋流是一體的。冰川的大規模融化造成的洋流變化也會直接作用於大氣,造成大氣流向發生變化也就是風向變化。會造成多種極端惡劣天氣的頻繁發生,比如美歐多國遭受的暴雪襲擊。再加上兩極冰川融化附近海域海水溫度必定會有所下降,在洋流的作用下勢必會引起全球海水溫度的下降可能就會迎來受洋流變化導致的小冰河期,所以全球變暖也會成為導致小冰河期出現的一個因素!

冰凍的城市

總結一下:小冰河期的出現,對人類的影響如何?

小冰河期出現或許是一種福音吧,起碼能有效的減緩全球變暖。就有專家表示小冰河期造成氣溫跌幅遠遠達不到全球變暖造成的氣溫漲幅,但是小冰河期過後的氣溫回暖可能會與全球變暖形成氣溫的雙重上升,這方面對人類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與其在擔憂小冰河期的出現還不如更好的去關注一下全球變暖,至於人類應該怎樣應對?減緩全球變暖或許就是一種自救的過程吧。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

希望本文會對大家有所幫助,若有不足煩請評論指正,共同進步!感謝!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預測小冰河期出現,無夏之年或將到來,人類該怎樣應對?
    之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就對太陽極小期的再次出現做過預測,大約在今年的4月份上下誤差在6個月之內,或許我們現在恰好就處於太陽活動周期的極小期。什麼是太陽極小期呢?所謂的太陽極小期就是在太陽活動周期中太陽黑子和閃焰出現的頻率最低也就是太陽最不活躍的時期。
  • 科學家說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全球變暖將停止,這是真的嗎?
    2然而卻有一位英國的科學家表示,這一切現象都不用擔心,因為現在全球變暖的現象已經達到了飽和點,地球在未來的30年內將會進入小冰河期,這也就意味著全球的溫度將會降低,那麼這樣的說法是否真實是否有依據呢這也是地球上少冰期時代到來的標誌之一。在1816年出現了無夏之年,全球的溫度降低了0.4攝氏度到零下7攝氏度,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這樣的記載,嘉慶21年也就是1816年的8月份天氣像冬天一樣寒冷。
  • 小冰河期將要到來?科學家:不好意思,和太陽極小期真沒關係
    我們現在知道,太陽的活動周期大約是11年,而我們目前正處於第24周期。雖然沒法完全確定下一次的極小期在什麼時候出現,但是科學家在2017年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推測,那就是大約出現於2019-2020年出現。
  • 模擬太陽活動,專家推測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該如何應對?
    最近,就有科學家指出,在2030年的時候,太陽很有可能進入「休眠」期,從而導致地球因為這個「休眠期」而進入「小冰河期」。而這個預測也曾經被有權威的報紙上報過。但究竟這個預測的準確性有多高,就不得而知。科學家指出,根據太陽的活動規律,到了2030年,太陽很有可能出現發電機的效應。兩極電磁波會相互抵消,從而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按照科學家的說法,進入小冰河時期,似乎是地球必然的結果。但是這同樣是數據模擬出來,需要再進一步探究。
  • 2030年,小冰河期是否會到來?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說到小冰河時期,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小冰河時期是什麼,也不知道小冰河期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不過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肯定是知道一點的,下面咱們就先說說什麼是小冰河期。其實&34;這個詞是從氣象學而來的,科學家又稱它為蒙德極小期現象,是明清時期曾出現過的氣候現象。
  • 從2020年起,地球會開啟長達30年的小冰河期嗎?
    一項研究[1]預測,太陽活動最早將會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降7%,並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其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對應會表現出太陽黑子的數量不斷增加和減少。此外,太陽活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波動範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太陽活動將會處於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數量遠低於平均水平。
  • 太陽活動「極小期」已到來,地球或將於2020年進入小冰河期
    近兩年,天文界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於太陽活動減少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的問題。不少科學工作者已經指出,地球可能將於2020年開始進入小冰河期,而2020年馬上就要來臨了,或許我們也該做好在低溫環境下生活的準備了。為什麼說是2020年呢?
  • 英科學家:2021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上次發生在明朝末期
    英國科學家近日發表論文,警告稱在今後十多年的時間裡,全球可能會陷入小冰河期。英國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數學教授瓦倫蒂娜·扎科娃(Valentina Zharkova)根據太陽磁能數學模型推演,2021年開始,全球氣溫將逐步下降。
  • 下一次小冰河期會不會十年內到來?人類要怎麼做才能挺過去?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河期」這個話題就會引起熱議,而原因通常都是來自哪個地方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活動又不正常了,比如,太陽黑子又有幾個月都沒有出現一個。所以,大家開始擔心小冰河期下一次到來的時間,會不會跟一些科學家預測的十年內一致。如果地球真的這麼快就要小如小冰河期,那以當前社會的科學水平,我們人類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挺過去?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近年來,想必大家都能漸漸感受到全球氣溫升高,尤其是從上個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升高。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小冰河期。 所謂的冰河期,是指地球氣溫大幅度降低的一個時期,冰河期也被稱為大冰河時期,在每個大冰期之間至少會間隔1.5億年的時間,這個間隔被稱為間冰期。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小冰河時期。2020年,針對冷得發紫的天氣,科學家們表示:在觀測太陽的時候,發現太陽黑子的活動進入了「倦怠期」,致使抵達地球的熱量隨之減少,小冰河期已經在來的路上。何為小冰河期?它與毀滅大量動植物生命的冰河期相對應,指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
  • 太陽黑子再度出現,打破以往活動規律,或將推遲「小冰河期」
    但科學家也發現,自從2012年2月之後,地球就有了進入「小冰河期」的徵兆,根據在國際上很有權威的氣候專家表示,當進入小冰河期後,地球的氣溫就能大幅度下降,而且,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變暖的趨勢已經停止,並進入了冷化階段。
  •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在2019年到2020年的過渡階段,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一個很有爭議性的問題,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期嗎?其實影響地球環境的因素有許多,例如太陽黑子的活動、冰川融化等等。
  • 太陽活動降低,「小冰河期」即將來到?科學家:可抵消全球變暖
    地球氣溫上升,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南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封億萬年的細菌和病毒有可能重新復活,給人類帶來很多不可預測的後果!然而經過科學家們對太陽黑子活躍度的觀測,發現現在太陽黑子的活躍度比之前下降很多,會在2020年達到最近200年到的最低水平。
  • 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地球現在正處於持續升溫的狀態,有不少的科學家卻有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地球有可能會迎來小冰河時期。這一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畢竟它關於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實我國歷史上也曾經歷過4次的小冰河時期,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就是清末明初時期。當時的氣候異變,使得糧食出現大量減產的情況。
  • 2020年了,小冰河期真的要來了嗎?
    太陽表面太陽黑子增多的時候,預示著太陽進入了一個活躍期;太陽黑子和耀斑消失的時候,則意味著其進入了一個低谷期。 有許多人認為,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少到了最低點,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溫度將普遍降低,「小冰河時期」即將到來,到2020年左右,地球「凜冬將至」。 那麼,熱情的太陽是不是就此要變成「冷美人」?
  • 科學家:太陽15年後"休眠"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臺媒稱,科學家警告,地球很可能在15年後進入「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13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聲稱已破解了預測太陽活動周期的法則,並且預言在2030年至2040年間,太陽活動會減少六成,導致太陽「休眠」,屆時地球可能會出現「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現象,俗稱「小型冰河期」。
  • 科學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中國日報網 2015-07-11 14:12:30 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信蓮)據英國
  •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在小冰期出現了兩個異常低的太陽黑子活動時期——史波勒極小期(1450-1540年)和蒙德極小期(1645-1715年),這兩個年份都與小冰河期歐洲部分地區最冷的年份相吻合。太陽輻射強度顯著降低,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減少,從而導致溫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