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起,地球會開啟長達30年的小冰河期嗎?

2020-11-23 騰訊網

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8年通過對太陽的觀測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持續變少,這意味著太陽活動在減弱。一項研究[1]預測,太陽活動最早將會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降7%,並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其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對應會表現出太陽黑子的數量不斷增加和減少。此外,太陽活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波動範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太陽活動將會處於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數量遠低於平均水平。

比較著名的一次太陽極小期出現在1645年至1715年的蒙德極小期,當時天文學家發現太陽黑子大幅減少,太陽活動大幅度降低,進入了極小期。在其中30年裡,平均每年觀測到的太陽黑子數量只有1.7個,而正常情況下每年能夠觀測到的太陽黑子數量超過1500個。在蒙德極小期,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期,大多數地區都經歷了嚴寒的冬天。因此,科學家把太陽活動和地球氣溫變化聯繫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18和19世紀之交時還發生了道爾頓極小期,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還有史波勒極小期。在太陽活動進入低谷的期間,地球上的溫度都低於平均水平,夏天和冬天的溫度都會比較低。在道爾頓極小期,加上坦博拉火山的大規模爆發,大量塵埃進入大氣中遮擋陽光,使得溫度進一步降低,導致1816年變成了無夏之年,那一年的夏天出現了反常低溫。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不大可能會在明年進入小冰河期。由於人類肆意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強烈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的平均氣溫每年都在創新高。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今年的北半球夏天將會是有溫度記錄以來(140年)最熱的一個夏天。由於溫室效應的存在,太陽活動減弱並不會馬上讓地球的平均氣溫出現大幅度的下降。也許還要經過多年的時間,地球氣溫才有可能降到平均值以下,然後開啟小冰河期。

科學家預計,地球在未來50年處於小冰河期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全球變暖的升溫幅度將有可能高於小冰河期帶來的降溫幅度,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會被逆轉,但會被減緩。

參考文獻

[1] Dan Lubin, Carl Melis, David Tytler, Ultraviolet Flux Decrease Under a Grand Minimum from IUE Short Wavelength Observation of Solar Analog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8, 852: L4.

相關焦點

  • 2020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專家怎麼說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2020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專家怎麼說」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通過對太陽的觀測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持續變少,這意味著太陽活動在減弱。對此有人發出疑問,有可能太陽活動在2020年可大幅下降7%,並會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 2020年了,小冰河期真的要來了嗎?
    最近有消息說, 2020年,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河期???太陽表面太陽黑子增多的時候,預示著太陽進入了一個活躍期;太陽黑子和耀斑消失的時候,則意味著其進入了一個低谷期。 有許多人認為,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少到了最低點,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溫度將普遍降低,「小冰河時期」即將到來,到2020年左右,地球「凜冬將至」。 那麼,熱情的太陽是不是就此要變成「冷美人」?
  •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小冰河期2020年是真的嗎
    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 小冰河期其實就是指相對較冷的時代,但是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冷,比瞬間毀滅任何動植物的冰川期還是要溫暖很多的,以明朝時期的第四次小冰河期為例,當時基本上糧食都出現了減產,降溫可達30-60℃,即便是在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也都天降大雪,河流封凍。
  • 2020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太陽進入「冬眠期」,會引發糧食危機?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地球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的速率早已超越了地球的自我淨化極限。隨著越來越多的地區宣布地球氣候進入緊急狀態,全球變暖已經成為科學家們的普遍共識。不過,一位英國科學家卻堅持認為全球變暖已經達到飽和點,地球即將進入歷時30年的「小冰河期」。
  • 太陽活動「極小期」已到來,地球或將於2020年進入小冰河期
    近兩年,天文界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於太陽活動減少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的問題。不少科學工作者已經指出,地球可能將於2020年開始進入小冰河期,而2020年馬上就要來臨了,或許我們也該做好在低溫環境下生活的準備了。為什麼說是2020年呢?
  • 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 地球或步入「小冰河期」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陳薇】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瓦倫蒂娜•扎爾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於威爾斯蘭迪德諾召開的國家天文會議上表示,他們研發的太陽活動周期新模型,該模型關注太陽兩個層面——一個靠近太陽表面,另一個深入太陽的對流區——的發電機效應,預測到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減少60%,屆時地球將很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 科學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中國日報網 2015-07-11 14:12:30 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信蓮)據英國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歷史上包括:前寒武紀晚期、 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驟減,上一次全球降溫2℃
    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過量的高能宇宙射線會對在軌太空人和極地旅客構成健康危害,同時會影響地球高層大氣的電化學成分,並有助於引發強閃電。但這還不是關鍵。
  • 科學家: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
    如今的太陽黑子已經停止出現接近30天了,在太陽黑子長達11年的活動期內,會出現高峰期和低谷期,如今的太陽正在低谷期,也就意味這寒流即將來襲了,太陽活動次數的減少會對地球的氣候造成很大的影響,處於低谷期的太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出現長時間沒有太陽黑子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
  • 科學家:地球恐2019 年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警告,目前為近一萬年以來,太陽活動最急速下降的時期,而太陽活動的極小期可能導致地球「小冰河期」來臨,且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底前發生。據地層學的研究資料顯示,太陽黑子的活動至少已經持續了數億年,且太陽黑子活動具有周期性,在周期期間內,太陽黑子數量會由多變少、再由少變多,如此不斷循環向下一個周期,約每 11 年唯一周期,而目前正處於第 24 活動周期,這個周期的太陽活動極大期落在 2014 年至 2015 年間,因此目前處於太陽黑子數量的下降時期。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陷入低潮,上一次全球降溫2℃
    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此外,太陽磁場明顯減弱,這使得更多的高能宇宙射線進入太陽系,對地球生命產生危害。顯然,這並不是常態。
  • 太陽活動減弱,2050 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2月10日報導,未來30年,太陽亮度可能會大幅度減弱,地球將因此進入一個「小冰河期」。▲2050年太陽亮度將大幅減弱,地球將因此進入「小冰河期」這是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一項新研究的結論。
  • 太陽「心跳減弱」 地球2030年進入小冰河期?
    近年來,各國科學家的發現均支持太陽「心跳減弱」這一事實,而根據英國一組科學家團隊的最新預測模型成果,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並有可能導致地球再次步入「小冰河期」。重返蒙德極小期科學界對太陽活動周的編號約始於18世紀,目前已進入第24周。在過去數十年中,太陽活動進入了高峰期。
  • 太陽活動減弱60%,10年後或進入休眠期,地球會迎來冰河期嗎?
    那麼太陽的活動會減弱嗎?根據科學家的一份研究表明,太陽活動可能在2020年達到最活躍的狀態,然後逐漸降下來。到了2030年後,太陽活動會減弱到現在的60%左右。太陽活動的強弱對於地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冰河期。地球漫長的歲月裡,經歷過大小冰河期有很多次,大冰河期持續時間是非常漫長的,少則幾萬年,多則幾百萬年。一旦大冰河期到來,那地球將迎來一次生物大滅絕。
  • 小冰河期、糧食.
    歷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各種極端天氣出現,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出現糧食短缺,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平均溫度一般要比正常時期低1-2℃,極大影響農業生產。氣溫下降1℃將使作物的生長適宜期縮減3周。明朝中期,氣溫迅速降低,這一時期的平均氣溫相比正常時期下降了1-1.5℃左右。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2020年就這樣準備收尾。01為什麼會那麼冷?不是說地球在一天天變暖嗎?1992年,聯合國為此還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更是甩出重磅警告:若不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災難——比如冰川的融化,海冰的消失,海平面上升,降雨和季風帶的遷移,極端天氣的變化,農作物生長和糧食安全,水資源變化,氣候變化帶來的移民等等……可是呢
  • 30年小冰河期要來了?NASA確認:太陽活動低迷100年,地球仍變暖
    「小冰期」是指地球溫度比較低的時期,是世界氣候系統中的一種周期性「脈動」。地球歷史上的「小冰期」往往會導致地球氣溫的驟降。有氣候學家認為,目前太陽活動陷入極端低潮,這或許意味著新一輪的小冰河期即將到來。
  • 2030年,小冰河期是否會到來?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說到小冰河時期,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小冰河時期是什麼,也不知道小冰河期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不過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肯定是知道一點的,下面咱們就先說說什麼是小冰河期。約1350年到約1850年 ,當時全球多地包括中國氣溫驟降,且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狂降暴雪。和近期部分地區發生的氣候現象較為相似。
  • 202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了?地球極端化氣候或成常態
    同時根據科學研究數據表明,在2010年-2019年,全球的平均氣溫比上一個小冰河時期的任何時候溫度都要高,所以可以確定地球溫度正在加速上升,同時世界氣象組織也預計,2020年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這也說明了地球溫度還將上升一個階梯,大氣的「臨界點」正在一觸即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