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2021-01-15 17譚

有沒有覺得今年的冬天比以往都冷?

去年還露著腳踝四處招搖,今年出門領個快遞,都會感冒到懷疑人生。

還在11月份,冰凍、暴雪、大風就橫掃東北,最近浙江、湖南、江西等中南部地區的大面積停|電,都與應對前所未有的嚴寒有關。

這幾天寒潮更是霍霍上了,大風呼呼地搖蕩著城市,連遛狗的人都不敢出來,只剩下還在掙命的快遞小哥,在寒風中佝僂著蝦行。

2020年就這樣準備收尾。

01

為什麼會那麼冷?不是說地球在一天天變暖嗎?

1992年,聯合國為此還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更是甩出重磅警告:若不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災難——

比如冰川的融化,海冰的消失,海平面上升,降雨和季風帶的遷移,極端天氣的變化,農作物生長和糧食安全,水資源變化,氣候變化帶來的移民等等……

可是呢?也是在同一年的11月20日,NASA的衛星監測發現,大氣層頂部正在降溫。

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的Martin Mlynczak表示:「我們看到了一種降溫的趨勢。」

「我們檢測到了330億瓦的紅外輻射功率,這比太陽活躍時期的功率要小上10倍。」NASA表示。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小冰河時期。

2020年,針對冷得發紫的天氣,科學家們表示:在觀測太陽的時候,發現太陽黑子的活動進入了「倦怠期」,致使抵達地球的熱量隨之減少,小冰河期已經在來的路上。

何為小冰河期?

它與毀滅大量動植物生命的冰河期相對應,指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

歷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

「小冰河期」觀點,最早出現在2012年2月。據當時的美國媒體報導,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

據此,英國《每日郵報》宣稱2012年的寒冬,顯示了「小冰河期來臨」。

02

上一次「小冰河期」,始於三百年至五百年前。

因歐洲各地氣候變冷的時間不同,科學家無法斷定小冰河期開始的確切日期,歐洲人認為始於1300年,而竺可楨認為始於1400年。

伴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整個17世紀,全世界都處於多事之秋:英國發生國內戰爭、法國出現農民暴動、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代替了留裡克王朝、三十年戰爭捲走德意志地區三分之一的人口。

小冰河期最後一個寒冷巔峰的1810年代,東爪哇島的坦博拉火山爆發,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火山噴射出1400億噸巖漿,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5萬倍的威力,71000人當場遇難。

1816年,成為歐洲的「無夏之年」,夏季的平均氣溫比常年低2-5攝氏度。英格蘭小麥收穫期推遲40天,收成創50年內的最低紀錄。法國的葡萄收穫延至十月底,為歷年最晚。南德的糧食減產二分之一,克勞塞維茨描述:「餓得不成人樣的人們,徘徊在田埂間尋找食物,連腐爛的土豆都不放過。」

1819年,雪萊在《西風頌》中寫下: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回頭來看,人類在抵禦嚴寒和戰亂的過程中,同樣也孕育著希望。

十七世紀的1620年,三桅輪船五月花號載著102名清教徒,由英國普利茅斯起航駛向北維吉尼亞,因惡劣的天氣令航道偏移,他們實際抵達的是新英格蘭。

這些全球第一強國的先民,以「信奉上帝」為由去尋找漁場,而氣候的變化,導致魚類棲息海域南遷,於是這群人被牽引著奔赴新大陸,並因此重砌了一個人類治理的新爐灶。

與此同時,歐洲人進行了肇始於抗寒的新一輪革新:法國女人穿上了名為「知己」的保暖內衣;英國傳教士在紐西蘭建立了當地最早的一批現代農莊;更重要的是,煤炭被開發出來,並廣泛更高效地應用於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

發現新大陸,農業創新,以及工業革命——人們在詛咒嚴寒天氣的同時,塑造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也在發生。

03

中國歷史上,總共經歷了四次「小冰河期」:第一次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第二次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西晉,第三次在唐末、五代和北宋初年,第四次在明末清初。

竺可楨的中國氣象史資料表明,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並不完全是吏治失敗所引起,也跟小冰河期有關: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蕩和戰亂,長期的饑荒,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

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國人口銳減超過五分之四,明末人口減少一半,還是有賴於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救的命。

明朝時期的1580年到1644年,資料記載,這是進入人類文明史以來,最為嚴寒的時期,在一千年裡排第一,一萬年裡排第二,一百萬年裡,也能排到第六七。

甚至有觀點認為,明朝是「死於」小冰河期的極寒。

小冰河期的寒冷同樣延續到清初。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全國各地連降大雪,淮黃地區降雪日近兩個月。湖北大冶「凍餓死者甚眾」、河南開封「井冰,道路多凍死者」、山東威海「行人死者無算,屋內亦有凍死者」......

古代中國,人類抵禦嚴寒,主要靠原始的火與炭。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白居易的《賣炭翁》,定格了千百年來,中國窮苦人家肉身抗寒的形象,人類在寒冷麵前是堅韌的,也是脆弱的。

近現代煤的使用,催生了工業化,也讓人類的抗寒能力革命性地提高;但是煤以及各種化石燃料以前所未有的量級被使用,在此後一個半世紀中,又使全球氣溫不可阻擋地逐漸升高。

各地山脈雪線上升、北極冰蓋面積縮小、森林面積不斷減少。

原本怕冷的人類開始怕熱了,熱成了新時代的一種罪,而空調完成了對人類的救贖。

有趣的是,空調的使用,則跟燒煤一樣,加劇了全球變暖的趨勢。

或許,我們高估了人類的能度,有意無意誇大了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幹預。

在自然面前,人類本質上是渺小孱弱的:一次九級地震、一次火山活動、一次天外小行星的來訪,都足以讓人類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建設或破壞,讓地球變冷或變熱的企圖,都付之一空。

或許,在人類呼號阻止全球變暖「最後機會」的時候,新的小冰河期已悄悄來臨。

只是我們能力有限,尚未洞悉這種跡象罷了。

相關焦點

  • 極寒天氣襲卷歐洲和東亞 北半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股強烈的寒流2月2日席捲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多個國家降下大雪,因難以抵抗嚴寒而凍死的人數一直在增加,截至目前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02人。此外,日本和韓國正遭遇近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日本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至少有56人喪生。
  • 2020年了,小冰河期真的要來了嗎?
    最近有消息說, 2020年,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河期???太陽表面太陽黑子增多的時候,預示著太陽進入了一個活躍期;太陽黑子和耀斑消失的時候,則意味著其進入了一個低谷期。 有許多人認為,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少到了最低點,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溫度將普遍降低,「小冰河時期」即將到來,到2020年左右,地球「凜冬將至」。 那麼,熱情的太陽是不是就此要變成「冷美人」?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報導稱,權威氣候科學家指出,連日來的異常氣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冷的開端,在接下來的20年至30年間,地球將經歷一個「小冰河期」。不過,多位氣象專家持不同看法,認為全球變暖的趨勢仍未改變。□快報記者 孫羽霖《每日郵報》「小冰河期」報導被反駁近日,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國家遭遇了持續性嚴寒。
  • 歐洲嚴寒凍死兩百人 全球或迎20年「小冰河期」
    按緊急情況部門3日公布的數字,嚴寒已致死101人,大多數遇難者凍死街頭,一些人儘管被送醫,但因體溫過低不治身亡。波蘭部分地區2日氣溫降至零下32攝氏度。警方說,截至2日,嚴寒致死人數已升至29人。羅馬尼亞衛生部2日說,加上頭天晚上凍死的8人,嚴寒已致死共計22人。一些地區學校仍未複課。在保加利亞,至少10人死於今冬嚴寒。
  • 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圖片來源:NASA)實際上,人類一直都以為所謂「滄海桑田」是以幾千幾萬年來計算的,沒想到也就是這短短數十年時間,地球的改變也已經是觸目驚心。科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全球變暖的節奏,但網上有大神認為這只不過是小冰河期的開端:"水循環是地球氣候最主要的貢獻者。再來是火山活動。第三則是太空隕石撞擊。
  • 從2020年起,地球會開啟長達30年的小冰河期嗎?
    一項研究[1]預測,太陽活動最早將會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降7%,並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其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對應會表現出太陽黑子的數量不斷增加和減少。此外,太陽活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波動範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太陽活動將會處於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數量遠低於平均水平。
  • 歐亞現極寒天氣 「小冰河期」說法飽受爭議
    有媒體援引專家的話說,全球氣候已經停止變暖,地球迎來「小冰河期」,甚至有專家推斷英國的溫度將比南極還低,一時間,「冰河期」這個似乎只在「DISCOVERY」中出現的名詞,走進了現代人的視野中。全球氣候究竟是變暖還是變冷,學界一直有爭議,2012真要來了麼?「小冰河期」的斷言是否準確?
  • 歐洲500年嚴寒之謎破解:火山爆發引發小冰河期
    抑或是太陽和火山「合謀」導致了這個小冰河期?如今,通過對小冰河期開始時死掉的植物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將罪過單獨鎖定在火山爆發身上。破解這一氣候偵探故事的障礙在於無法確定小冰河期開始的時間。因此美國博爾德市科羅拉多大學的地質學家Gifford Miller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他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氣候記錄——加拿大巴芬島冰帽退縮後露出的完好無損的植物。
  •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小冰河期2020年是真的嗎
    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 小冰河期其實就是指相對較冷的時代,但是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冷,比瞬間毀滅任何動植物的冰川期還是要溫暖很多的,以明朝時期的第四次小冰河期為例,當時基本上糧食都出現了減產,降溫可達30-60℃,即便是在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也都天降大雪,河流封凍。
  • 2020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專家怎麼說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帶來星際小知識的是「2020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專家怎麼說」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通過對太陽的觀測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持續變少,這意味著太陽活動在減弱。對此有人發出疑問,有可能太陽活動在2020年可大幅下降7%,並會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 太陽黑子已經消失了8個多月,傳說中的小冰河期要來了嗎?
    傳說中的小冰河期要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太陽並不是一個通體燃燒的大火球,實際上只有它的核心區域在「燃燒」,在太陽的核心一直不停地發生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其產生的能量經輻射層以及對流層來到太陽外圍的大氣層(從內到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以及日冕層)。
  • 滅掉東漢、大唐、朱明的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厲害?
    是的,這就是朝代的冷血殺手小冰河期。朝代殺手小冰河期太陽活動小冰河期指的是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主要表現為:極度嚴寒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小冰河期,每一次氣溫顯著的降低,旱災頻發,糧食大規模減產,因此往往導致社會動蕩不安,人口銳減,以此來適應糧食不足、災難不斷的客觀環境。
  • 小冰河期、糧食.
    歷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各種極端天氣出現,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出現糧食短缺,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平均溫度一般要比正常時期低1-2℃,極大影響農業生產。氣溫下降1℃將使作物的生長適宜期縮減3周。明朝中期,氣溫迅速降低,這一時期的平均氣溫相比正常時期下降了1-1.5℃左右。
  • 全國各地大幅度降溫,傳說中的小冰河期真的來了嗎?
    難道傳說中的小冰河時期真的要到來了?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聊一聊小冰河時期究竟是怎麼回事。所謂的小冰河時期,也叫小冰期,英文為Little ice age。不同於真正意義的冰河時期,是指「全新世最暖期之後冰川中等規模復活的寒冷時期」。說人話就是近一萬年以來相對較冷的時期,持續時間最多以百年為單位。而真正的冰河世紀至少持續萬年以上。
  • 地球可能已迎來小冰河期,天氣慢慢變冷,人類要早做準備才行
    正當人們在膽心全球溫度不斷上升的時候,NASA曾在2012年宣布過一個研究發現:地球可能已經進入一個「小冰河期」。科學家認為,地球的溫室效應正在停上,而地球也在開始慢慢變冷,這主要是通過對北半球幾年來採集到的數據發現的,北半球數年來溫度在不斷下降,天氣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而NASA的這個發現也生到了很多權威專家的認同。
  • 專家稱「小冰河期」無依據 全球依舊在變暖(圖)
    據新華社電 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國家遭遇了持續性嚴寒。「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變暖逆轉」等頗具轟動效應的詞語被一些媒體頻頻使用,以此「解讀」極端天氣。  打噴嚏一定是感冒嗎?  寒暑自然變換,出現一些冷天對全球氣候來說之正常,便如人們常常會打幾個噴嚏。大家都明白打噴嚏不一定就是感冒,這需要全面「診斷」各種徵兆。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4日表示,去年整個12月和今年1月份的大部分時間裡,歐洲整體氣溫較往年偏高,「因此我們不認為這次寒潮能創低溫紀錄。
  • 歐亞遭遇極寒至少286人死亡 20年小冰河期到來?
    此外,日本雪災迄今奪去至少63人死亡,韓國首爾低見攝氏零下17度,是55年來最低紀錄。  歐洲成嚴寒重災區  烏克蘭在此次寒流中受損最嚴重,官方消息稱,一周以來,烏克蘭因嚴寒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01人,其中64人死於街頭。另有約有1600人因凍傷和體溫過低而就醫,數千人蜂擁至臨時避難所。
  • 無夏之年真的來了?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無夏之年真的來了?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地球現在正處於持續升溫的狀態,有不少的科學家卻有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地球有可能會迎來小冰河時期。這一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畢竟它關於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美國NASA發現太陽活動的頻率降低到了歷史最低點——太陽黑子的數量連續好幾天為零,於是預計地球可能會因此進入小冰河期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美國NASA發現太陽活動的頻率降低到了歷史最低點——太陽黑子的數量連續好幾天為零,於是預計地球可能會因此進入小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