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500年嚴寒之謎破解:火山爆發引發小冰河期

2020-11-23 發展門戶網

畫家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作品描繪了歐洲人在1600年前後溜冰的景象。

圖片來源: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601)/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是什麼讓歐洲陷入了長達500年的寒流——這種顫慄直到一個世紀前才剛剛結束。是因為暫時沒有黑子而導致的昏暗的太陽,還是因為一次火山噴發揚起的塵埃遮蔽了太陽?抑或是太陽和火山「合謀」導致了這個小冰河期?如今,通過對小冰河期開始時死掉的植物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將罪過單獨鎖定在火山爆發身上。

破解這一氣候偵探故事的障礙在於無法確定小冰河期開始的時間。因此美國博爾德市科羅拉多大學的地質學家Gifford Miller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他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氣候記錄——加拿大巴芬島冰帽退縮後露出的完好無損的植物。碳測年分析顯示,大部分的植物死於1275年至1300年之間,此時北極冰層突然擴張到一度被綠色植物覆蓋的地帶。突然變冷的相同跡象也出現在13世紀晚期由冰川水形成的一個冰島湖泊的沉積物中。

高緯度地區的這兩個變冷信號與4座熱帶火山的異常爆發活動相一致。根據冰芯記錄,每一座火山都向同溫層中釋放了超過100萬噸的含硫塵埃,在這裡它們能夠阻礙陽光並使地球表面變冷。Miller和同事將小冰河期開始與大規模火山爆發的同時出現視為後者引發前者的證據。

在這項研究中,Miller和同事還進行了一些氣候建模研究,旨在搞清接二連三的火山爆發會對氣候造成何種影響。在一個涉及北極海冰的氣候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反覆的火山爆發冷卻了沿著格陵蘭東海岸向南前進的海冰。它的融化造成表面海水鹽度降低,從而減少了海洋的混合,並最終冷卻了返回北極地區的海水。通過促進更多海冰的形成,這些更冷的海水完成了一個反饋迴路。至少在一些運行的模型中,這一反饋迴路使得歐洲在幾個世紀中逆風保持了這種寒冷的氣候。

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紐約市美國宇航局(NASA)下屬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Gavin Schmidt表示:「我認為小冰河期在13世紀晚期突然開始可能源於火山爆發。」他說,巴芬島和冰島氣候記錄的一致性令人信服,但他認為建模研究還存在一些缺陷。Schmidt說:「我還不能確信這是隨後幾個世紀氣候變化的原因。」他解釋說,單一模型的運行不足以證明一次由火山爆發導致的變冷何以在幾個世紀中鎖定地球的氣候。趙路

相關焦點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小冰河時期。2020年,針對冷得發紫的天氣,科學家們表示:在觀測太陽的時候,發現太陽黑子的活動進入了「倦怠期」,致使抵達地球的熱量隨之減少,小冰河期已經在來的路上。何為小冰河期?它與毀滅大量動植物生命的冰河期相對應,指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
  • 歐洲嚴寒凍死兩百人 全球或迎20年「小冰河期」
    新華社發嚴寒2日繼續襲擊歐洲,部分地區出現歷史最低氣溫。在歐洲東部,公路、航空、鐵路交通因大雪受阻,多座村莊、數以千計民眾受困。截至北京時間3日下午,嚴寒在歐洲多國確認致死202人。烏克蘭大多數遇難者凍死街頭在烏克蘭,大批民眾前往政府設置的臨時避難所。
  • 一場火山爆發竟引發了法國大革命?大自然的威力人類看不明白
    而這場火山爆發正是導致大革命爆發的真正導火索。 這次火山爆發就是冰島的拉基火山爆發。 1783年6月8日,本來可能是歷史上微不足道的一天,但這一天,拉基火山忽然噴發。而且,更恐怖的是,這一噴發竟然持續了一年多,一直到1784年2月才結束。 這麼長時間的噴發,大量巖漿噴出,流向四面八方,附近村莊無一留存。 火山噴發的危害不僅僅是巖漿,更恐怖的是火山灰。
  • 1257年印尼火山爆發影響全球氣候,中國遭遇乾旱
    罪魁禍首可能是1257年發生在印尼龍目島的薩拉馬斯火山爆發。在這一事件之後,世界各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薩拉馬斯火山爆發的漣漪效應儘管關於當時氣溫突然下降的原因存在很多爭議,但許多學者認為,小冰河期可能與公元1257年至1258年之間某個時候發生的薩拉馬斯火山爆發有關。
  • 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獨家 | 嚴寒橫掃中國,小冰河期要來了嗎?2018年12月31日 11:21:15來源:獨角鯨工作坊【提要】1642年秋,廣州城北的市民被百年難遇的一幕驚呆:一隻華南虎在街頭踱步。叢林之王現身繁華都市,事後有多重解讀。正是在那個時期,歐洲人進行了肇始於抗寒的新一輪革新。
  • 從2020年起,地球會開啟長達30年的小冰河期嗎?
    一項研究[1]預測,太陽活動最早將會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降7%,並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其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對應會表現出太陽黑子的數量不斷增加和減少。此外,太陽活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波動範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太陽活動將會處於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數量遠低於平均水平。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受冷空氣影響,日本許多地區普降大雪 新華社/法新■北半球極端天氣引發爭論■多位專家認為:階段性低溫不能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目前,整個北半球正遭遇嚴寒考驗,從亞洲的日韓到歐洲的英法等國,寒流正橫掃歐亞大陸,已造成300多人死亡。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刊發《我們是否進入30年的地球變冷期?》
  • 下一次小冰河期會不會十年內到來?人類要怎麼做才能挺過去?
    我們可以其中距離現在時間更近的第四紀進行說明:當時地球大陸被冰雪覆蓋的面積多達三分之一以上,海平面的高度也因為冰川面積增加到5200萬平方千米而下降了130米之多,這個時期很多地方的冰川厚度也達到了1000米之高。
  • 扔顆核彈能引發黃石火山爆發?美國地質調查局:不太可能!
    美國黃石火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活火山,具有瞬間改變整個世界的能力。因為它一旦爆發,將會引發堪比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的恐怖災難。值得慶幸的是,它還沒有爆發的跡象,但如果給黃石火山扔一顆核彈能引發火山爆發嗎?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驟減,上一次全球降溫2℃
    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美國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則擔心,此次太陽的低潮很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Dalton Minimum)的再次光顧!1790年至1830年之間,英國氣象學家約翰·道爾頓發現太陽進入了當時前所未有的低迷期。
  • 2030年,小冰河期是否會到來?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說到小冰河時期,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小冰河時期是什麼,也不知道小冰河期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不過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肯定是知道一點的,下面咱們就先說說什麼是小冰河期。約1350年到約1850年 ,當時全球多地包括中國氣溫驟降,且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狂降暴雪。和近期部分地區發生的氣候現象較為相似。
  • 30年小冰河期將來臨?科學家:太陽活動陷入低潮,上一次全球降溫2℃
    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地球將迎來30年小冰河期」的觀點。1790年至1830年之間,英國氣象學家約翰·道爾頓發現太陽進入了當時前所未有的低迷期。在那期間,全球性嚴寒、農作物死亡、饑荒和猛烈的火山噴發將地球變成「人間地獄」。
  • 極寒天氣襲卷歐洲和東亞 北半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股強烈的寒流2月2日席捲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多個國家降下大雪,因難以抵抗嚴寒而凍死的人數一直在增加,截至目前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02人。此外,日本和韓國正遭遇近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日本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至少有56人喪生。
  • 小冰河期、糧食.
    歷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各種極端天氣出現,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出現糧食短缺,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平均溫度一般要比正常時期低1-2℃,極大影響農業生產。氣溫下降1℃將使作物的生長適宜期縮減3周。明朝中期,氣溫迅速降低,這一時期的平均氣溫相比正常時期下降了1-1.5℃左右。
  • 小冰河時期|極端氣候肆虐,2020年人類將面臨「全球變冷」
    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明嘉靖29年至清乾隆35年),結束於19世紀初期。從長期來看,在中世紀溫暖期持續了400年後,出現了長達500年的寒冷化時期。[1]歷史上的「小冰期」是暴亂、搶掠及死亡的高發期,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成半銳減。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滅亡方式都是因為遭遇了小冰河時期。氣溫一驟降,糧食減產,人口趨於飽和,大量的人沒飯吃,引爆社會矛盾。同時更冷地區的民族也忍受不了寒冷而拼命攻打相對比較溫暖的中原和南方,於是促使朝代更替。
  • 外媒稱地球小冰河期來臨 寒冬現象或持續30年
    整個北半球正在遭遇嚴寒考驗,從亞洲的日韓到歐洲的英法,寒流正橫掃歐亞大陸,至今已造成超過300人死亡。美國媒體報導說,氣象專家指出北半球嚴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已來臨」。
  • 暴雪嚴寒席捲歐洲 專家稱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
    據媒體報導,連日來,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地區出現了強降雪和極端嚴寒天氣,白天氣溫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可低至零下20℃至30℃。烏克蘭、波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有至少58人被凍死,許多人尋求凍傷和體溫過低等疾病的治療,不少城鎮交通癱瘓、電力供應中斷。世界氣象組織對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的許多國家發布了天氣警報。
  • 美國基拉韋厄火山爆發,引發4.4級地震,「末日」的前兆嗎?
    別看人類文明延續了數千年,我們面臨的威脅仍然不容小覷,即使我們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但是在面對某些大型自然災害的時候,仍然有些力不從心。火山噴發作為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威力自然不能忽視。火山噴發不僅可以使地球環境發生改變,而且還有可能引起生物滅絕。
  • 全球遭遇極寒天氣 有專家指出小冰河期來臨說
    北極濤動說 大氣環流異常引發極端氣候     大氣環流形勢變化是氣候異常的重要標誌。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啟禕認為,「歐洲強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國低溫實際是相同大氣環流異常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鏈 。」
  • 歐亞現極寒天氣 「小冰河期」說法飽受爭議
    有媒體援引專家的話說,全球氣候已經停止變暖,地球迎來「小冰河期」,甚至有專家推斷英國的溫度將比南極還低,一時間,「冰河期」這個似乎只在「DISCOVERY」中出現的名詞,走進了現代人的視野中。全球氣候究竟是變暖還是變冷,學界一直有爭議,2012真要來了麼?「小冰河期」的斷言是否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