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嚴寒凍死兩百人 全球或迎20年「小冰河期」

2020-11-23 騰訊網

2日,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島北部已被厚雪覆蓋。

2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一名女子戴著帽子和圍巾走在大街上。當天明斯克的氣溫低至零下24攝氏度。新華社發

嚴寒2日繼續襲擊歐洲,部分地區出現歷史最低氣溫。在歐洲東部,公路、航空、鐵路交通因大雪受阻,多座村莊、數以千計民眾受困。截至北京時間3日下午,嚴寒在歐洲多國確認致死202人。

烏克蘭大多數遇難者凍死街頭

在烏克蘭,大批民眾前往政府設置的臨時避難所。按緊急情況部門3日公布的數字,嚴寒已致死101人,大多數遇難者凍死街頭,一些人儘管被送醫,但因體溫過低不治身亡。波蘭部分地區2日氣溫降至零下32攝氏度。警方說,截至2日,嚴寒致死人數已升至29人。

羅馬尼亞衛生部2日說,加上頭天晚上凍死的8人,嚴寒已致死共計22人。一些地區學校仍未複課。

在保加利亞,至少10人死於今冬嚴寒。當地媒體報導,由於自動取款機停止服務,首都索非亞一些民眾的錢同樣「遭凍」。

在拉脫維亞,僅首都裡加周邊就有10人喪生,其他地區死亡人數尚待統計。在鄰國立陶宛,一名55歲的流浪漢成為該國第9名遇難者。

義大利氣象機構說,義大利遭遇27年來最冷天氣,一個嬰兒、一名76歲老人和一名流浪漢因寒冷死亡。

嚴寒導致多國交通混亂

義大利北部和中部,低溫和大雪引發大範圍交通混亂,數以百計民眾受困在中途停車的列車上,不得不在車廂內過夜。

在愛沙尼亞,由於氣溫低至零下30攝氏度,3項全國性滑雪賽事被迫延期。

嚴寒還致使多瑙河部分河段結冰。為保護船隻,保加利亞當局不得不把一些船轉移至其他港口。

在波士尼亞東部,多座小村莊交通遭隔斷,迫使當局派遣直升機向村民空投食物和補給。

法國101個省中,41個省因大雪或嚴寒宣布進入警戒狀態。在首都巴黎,軍方已騰空大約600處軍事建築,用於收留嚴寒中的無家可歸者。

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是最高危人群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2日警告,嚴寒中的最高危人群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分管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事務的代表茲拉特科·科瓦奇說:「儘管我們已預料到這個地區將面臨嚴冬……但無家可歸者毫無準備。他們……極其脆弱。」聯合會已緊急撥款10萬歐元(約合14萬美元),用以向受災者提供熱餐、暖衣和毛毯。

法新社2日援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說法報導,這家燃氣供應商已增加向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洲一些國家先前抱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下降。按奧地利和斯洛伐克等國油氣企業的報告,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下降三成。

朱晟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專家觀點 全球或迎來20年「小冰河期」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報導,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

報導說,這些科學家的預測是根據他們對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溫度的自然周期分析而來,推翻了一些已廣為接受的氣候變暖理論。這些理論宣稱,到了2013年夏天,北極圈將完全無冰。

《每日郵報》說,根據科羅拉多州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自2007年以來,北極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裡,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議防止全球變暖的人士也未反駁這一點。

科學家的這項預測也推翻了氣候變遷電腦運算模式,這些模式認定自1900年以來的地球變暖完全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就會繼續變暖。鍾欣

■相關

日本北部暴雪致56人喪生

南方日報訊 據中新網報導,日本官員2日透露,日本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了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已導致至少56人喪生。

日本遭遇了近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報導指,43人是在屋頂或街上掃雪時喪生,7人被建築物落下的雪球砸死,4人在雪崩中喪生,另有2人被凍死。

當地警方和營救人員仍在繼續展開搜索行動,以確認沒有人因雪崩被埋。

日本政府聲稱,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島北部已被厚雪覆蓋。日本青森2日氣溫降至零下9.2攝氏度,積雪深達4.29米。

此外,惡劣的天氣狀況還使眾多列車晚點、飛機航班取消。(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小冰河期」觀點,最早出現在2012年2月。據當時的美國媒體報導,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據此,英國《每日郵報》宣稱2012年的寒冬,顯示了「小冰河期來臨」。02上一次「小冰河期」,始於三百年至五百年前。
  • 歐亞遭遇極寒至少286人死亡 20年小冰河期到來?
    中新網2月4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寒冷天氣影響範圍不斷擴大。除了烏克蘭、波蘭及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情況嚴峻外,義大利、法國亦相繼受冷鋒侵襲。過去一周,歐洲地區因寒流死亡的人數已超過223人。此外,日本雪災迄今奪去至少63人死亡,韓國首爾低見攝氏零下17度,是55年來最低紀錄。
  • 暴雪嚴寒席捲歐洲 專家稱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
    據媒體報導,連日來,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地區出現了強降雪和極端嚴寒天氣,白天氣溫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可低至零下20℃至30℃。烏克蘭、波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有至少58人被凍死,許多人尋求凍傷和體溫過低等疾病的治療,不少城鎮交通癱瘓、電力供應中斷。世界氣象組織對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的許多國家發布了天氣警報。
  • 歐亞遭遇極寒286人身亡 20年小冰河期疑到來
    中新網2月4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寒冷天氣影響範圍不斷擴大。除了烏克蘭、波蘭及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情況嚴峻外,義大利、法國亦相繼受冷鋒侵襲。過去一周,歐洲地區因寒流死亡的人數已超過223人。此外,日本雪災迄今奪去至少63人死亡,韓國首爾低見攝氏零下17度,是55年來最低紀錄。
  • 極寒天氣襲卷歐洲和東亞 北半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股強烈的寒流2月2日席捲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多個國家降下大雪,因難以抵抗嚴寒而凍死的人數一直在增加,截至目前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02人。此外,日本和韓國正遭遇近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日本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至少有56人喪生。
  • 是全球變暖?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獨家 | 嚴寒橫掃中國,小冰河期要來了嗎?2018年12月31日 11:21:15來源:獨角鯨工作坊【提要】1642年秋,廣州城北的市民被百年難遇的一幕驚呆:一隻華南虎在街頭踱步。叢林之王現身繁華都市,事後有多重解讀。正是在那個時期,歐洲人進行了肇始於抗寒的新一輪革新。
  • 全球遭遇極寒天氣 有專家指出小冰河期來臨說
    小冰河期來臨說 北半球氣象顛倒,全球開始變冷?     據美國媒體報導,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宣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
  • 外媒稱地球小冰河期來臨 寒冬現象或持續30年
    整個北半球正在遭遇嚴寒考驗,從亞洲的日韓到歐洲的英法,寒流正橫掃歐亞大陸,至今已造成超過300人死亡。美國媒體報導說,氣象專家指出北半球嚴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已來臨」。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受冷空氣影響,日本許多地區普降大雪 新華社/法新■北半球極端天氣引發爭論■多位專家認為:階段性低溫不能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目前,整個北半球正遭遇嚴寒考驗,從亞洲的日韓到歐洲的英法等國,寒流正橫掃歐亞大陸,已造成300多人死亡。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刊發《我們是否進入30年的地球變冷期?》
  • 歐洲500年嚴寒之謎破解:火山爆發引發小冰河期
    > 畫家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作品描繪了歐洲人在1600年前後溜冰的景象。圖片來源: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601)/The Gallery Collection/Corbis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是什麼讓歐洲陷入了長達500年的寒流——這種顫慄直到一個世紀前才剛剛結束。是因為暫時沒有黑子而導致的昏暗的太陽,還是因為一次火山噴發揚起的塵埃遮蔽了太陽?抑或是太陽和火山「合謀」導致了這個小冰河期?
  • 專家稱「小冰河期」無依據 全球依舊在變暖(圖)
    據新華社電 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國家遭遇了持續性嚴寒。「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變暖逆轉」等頗具轟動效應的詞語被一些媒體頻頻使用,以此「解讀」極端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4日表示,去年整個12月和今年1月份的大部分時間裡,歐洲整體氣溫較往年偏高,「因此我們不認為這次寒潮能創低溫紀錄。當然,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創紀錄低溫。」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認為,歐洲等地區的嚴寒天氣將持續幾天,但對比一下2009年至2010年那個冬季就會發現,當時寒潮來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而2006年冬天,情況也比今年嚴重。
  • 歐亞現極寒天氣 「小冰河期」說法飽受爭議
    有媒體援引專家的話說,全球氣候已經停止變暖,地球迎來「小冰河期」,甚至有專家推斷英國的溫度將比南極還低,一時間,「冰河期」這個似乎只在「DISCOVERY」中出現的名詞,走進了現代人的視野中。全球氣候究竟是變暖還是變冷,學界一直有爭議,2012真要來了麼?「小冰河期」的斷言是否準確?
  •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小冰河期2020年是真的嗎
    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 小冰河期其實就是指相對較冷的時代,但是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冷,比瞬間毀滅任何動植物的冰川期還是要溫暖很多的,以明朝時期的第四次小冰河期為例,當時基本上糧食都出現了減產,降溫可達30-60℃,即便是在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也都天降大雪,河流封凍。
  • 全球天氣又異常?歐洲極寒凍死24人 北極創紀錄升溫
    歐洲極寒凍死24人 北極創紀錄升溫 2018-03-01 08:16: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3月1日電 綜合報導,連日來,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歐洲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迎來大雪或冰封天氣,嚴寒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
  • 歐洲遭遇三重天:水深火熱雪大 近20人凍死
    巴爾幹半島遇百年大洪水,北部大雪凍死多人,保加利亞多地創同期最高溫   綜合新華社電 強降雪和低溫天氣持續困擾歐洲多國,截至12月2日,已有近20人凍死,交通狀況混亂。而巴爾幹半島因強降雨,遭遇百年不遇洪水,3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在歐洲東南部的保加利亞,多個城市遭遇歷史同期最高溫。
  • 「小冰河期」裡企業怎麼抓住「一度」機會
    今年,寒流在歐亞大陸盤旋,整個北半球都遭遇著嚴寒天氣的考驗。有媒體援引氣象專家觀點稱,北半球嚴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氣候可能開始一段持續20年至30年的 「小冰河期」。  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氣候帶來的不確定性越來越明顯。企業如何避免被諸如嚴寒這樣的極端氣候影響,又怎樣應對不確定性,制定相關的策略?
  • 2020年了,小冰河期真的要來了嗎?
    最近有消息說, 2020年,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河期???太陽表面太陽黑子增多的時候,預示著太陽進入了一個活躍期;太陽黑子和耀斑消失的時候,則意味著其進入了一個低谷期。 有許多人認為,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減少到了最低點,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溫度將普遍降低,「小冰河時期」即將到來,到2020年左右,地球「凜冬將至」。 那麼,熱情的太陽是不是就此要變成「冷美人」?
  • 太陽「心跳減弱」 地球2030年進入小冰河期?
    近年來,各國科學家的發現均支持太陽「心跳減弱」這一事實,而根據英國一組科學家團隊的最新預測模型成果,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並有可能導致地球再次步入「小冰河期」。重返蒙德極小期科學界對太陽活動周的編號約始於18世紀,目前已進入第24周。在過去數十年中,太陽活動進入了高峰期。
  • 小冰河時期|極端氣候肆虐,2020年人類將面臨「全球變冷」
    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全球氣溫出現下降的現象。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明嘉靖29年至清乾隆35年),結束於19世紀初期。從長期來看,在中世紀溫暖期持續了400年後,出現了長達500年的寒冷化時期。[1]
  • 小冰河期、糧食.
    歷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各種極端天氣出現,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出現糧食短缺,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平均溫度一般要比正常時期低1-2℃,極大影響農業生產。氣溫下降1℃將使作物的生長適宜期縮減3周。明朝中期,氣溫迅速降低,這一時期的平均氣溫相比正常時期下降了1-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