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大幅度降溫,傳說中的小冰河期真的來了嗎?

2021-01-19 留住歷史

最近,全國多個地方迎來了大範圍降溫,真的是太冷了。可是,說好的全球變暖呢?難道傳說中的小冰河時期真的要到來了?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聊一聊小冰河時期究竟是怎麼回事。

所謂的小冰河時期,也叫小冰期,英文為Little ice age。不同於真正意義的冰河時期,是指「全新世最暖期之後冰川中等規模復活的寒冷時期」。說人話就是近一萬年以來相對較冷的時期,持續時間最多以百年為單位。而真正的冰河世紀至少持續萬年以上。


現在一般認為小冰期出現在13—19世紀,這一時期全球普遍變冷。當然小冰期內也不是幾百年一直冷,期間還有幾次冷暖的波動,而且即使是所謂的小冰期,也只是平均氣溫與現在相比低1—2度。對於我國來說,17世紀前後達到最冷,這時正好是中國明清易代的時候,所以,也有人叫它明清小冰期。這一時期常出現極端寒冷天氣,並伴有大雪。如《明史》記載:「崇禎六年正月辛亥,大雪,深二丈餘。十一年五月戊寅,喜峰口雪三尺。」氣溫的變化還帶來旱澇災害,特別是由於寒冷導致水分蒸發減少,造成了嚴重的旱災。崇禎在位的17 年中,全國各地竟然發生了至少14 次特大乾旱。這些自然災害又誘發了蝗災、瘟疫等,因而造成餓殍遍野,民不聊生。這不僅嚴重的影響了明王朝的統治,而且也使得北方的少數民族為了生存不得不南下攻佔中原。所以有人認為明清小冰期是造成明清革鼎易代的重要因素。

歐洲的寒冷相對中國稍晚一些,但是也明顯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影響。倫敦的泰晤士河河面在1664—1665年到1813—1814年之間結凍20—22次,倫敦市民甚至在冰凍的河面上舉辦舞會等活動。此段期間,荷蘭的運河也經常結冰。維京人定居者放棄了格陵蘭島,挪威農民要求丹麥國王賠償他們因冰川前進而佔領的土地。這一時期的歐洲,冰雪覆蓋的地貌成為常態,也因之成為畫家筆下常見的景色。

小冰期的產生原因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結論。有研究者發現,蒙德極小期恰好與小冰期重合,因而把眼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所謂的蒙德極小期是指1645 年至1715 年之間,太陽黑子活動大大減少的時期,正好與明清小冰期最冷的時間段相吻合。


所謂的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層上出現的暗黑色斑點,它的溫度比周圍要低,所以顯得暗一些。太陽黑子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太陽表面出現強磁場,造成局部低溫。太陽黑子說是低溫,也有4000攝氏度,只是相對於太陽表面6000度來說低一些。

我國古代有著世界上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漢書·五行志》記載漢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個大如錢的黑氣就是太陽黑子。之後各類典籍中對於太陽黑子的記錄有一百多次。古人把太陽黑子想像成太陽中的三足烏鴉。

太陽黑子增多,表明太陽活動活躍,反之則表明活動減弱。太陽黑子的出現有著一定的規律性,大約11年為一個周期。每隔11年左右,太陽就會出現一波爆發性活動,給地球上的電力、通訊和人造衛星等造成一定的影響。

除了11 年周期之外,太陽活動似乎存在著額外的長周期。這一問題在學界由來已久,如今已有了一些初步結論:歷史上,曾經每隔兩三百年,太陽就會出現一個為期幾十年的活動極小期。在此期間,太陽幾乎進入了休眠狀態,黑子極少。發生在1645 年至1715 年之間70年的太陽活動極小期,由英國天文學家蒙德研究發現,所以被稱為蒙德極小期。蒙德極小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河期,但兩者是否有關聯,目前仍然沒有定論。

2015年英國的扎爾科娃教授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宣稱經過嚴密的數學演算表明,2020 年至2050 年間,太陽會進入類似17 世紀的蒙德極小期。屆時,太陽活動將大大降低,尤其在2030年至2040年間,太陽的表面活動將會減少六成,此種情形跟蒙德極小期類似。

先不說這一研究結論是否準確,至少在發布的時候就造成了一定的誤導。英國皇家科學天文學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宣稱:「到21世紀30年代,太陽活動將下降60%。」這裡的「太陽活動」指的是太陽表面的黑子活動,但是有很多人誤以為太陽輻射將下降60%。由於還提到了蒙德極小期,又讓人聯想到了小冰河期。這些信息糅雜在一起,難免讓人產生了太陽輻射會大幅下降,地球馬上要進入到冰河期的聯想。

實際上,太陽的輻射非常穩定,變化極小,所以太陽的輻射量也被稱為「太陽常量」。如果太陽的輻射真的要下降六成,恐怕我們現在開始流浪地球都來不及了。研究顯示,太陽黑子與地球溫度之間確實存在著關聯,但太陽極小年只會帶來大約0.3℃左右的降溫。迄今為止,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減少的黑子是如何導致地球上的氣候變冷的。另外有學者直接否定蒙德極小期與小冰河期關聯,因為小冰河期出現的時間要早於蒙德極小期,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導致了小冰河期,比如火山灰的影響。

總體來說,由於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給地球帶來溫室效應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太陽真的迎來一個極小期,那也只能在極小範圍內減緩了地球總體變暖的趨勢。

關於最近為什麼會那麼冷,專家解釋說:造成近期大範圍氣溫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2020年12月以來,西伯利亞高壓和東亞冬季風偏強,導致強勁的西北風帶來的強冷空氣頻繁侵襲北京及華北地區,此次出現的極端低溫天氣過程是在2020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寒潮天氣過程造成的持續性低溫基礎上再次降溫的結果,同時大風天氣使得風寒疊加效應明顯。


極光是由於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夜間高空中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極光與太陽的活動直接相關,太陽活動劇烈時,極光出現的緯度會降低,我國北方地區也會看到。

史書上在描寫重要人物出生時,常常會記載出現滿室紅光、天降祥瑞,這也有可能是出現了極光,但這常常也有很大的水分。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室,自是夜數有光起,鄰裡望見,驚以為火。」但是朱元璋出生於1328年,當時正處於沃夫極小期,北方看到極光的可能性都很低,更別說朱元璋出生的安徽地區了。

而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時,也是「赤光繞室」。他出生於927年,當時太陽的活動水平還是偏高的。後唐天成二年十二月(928年1月)又有記載:「西南方有赤氣如火焰,約二十裡。」大概就是觀察到了極光。

相關焦點

  • 嚴寒襲卷,小冰河期來了嗎?
    也是在同一年的11月20日,NASA的衛星監測發現,大氣層頂部正在降溫。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的Martin Mlynczak表示:「我們看到了一種降溫的趨勢。」「我們檢測到了330億瓦的紅外輻射功率,這比太陽活躍時期的功率要小上10倍。」NASA表示。這可能意味著地球即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蒙德極小期」,即小冰河時期。
  • 2020年了,小冰河期真的要來了嗎?
    最近有消息說, 2020年,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河期???電影《冰河世紀》中描述的場景是不是要走進現實? 太陽黑子消失對地球影響大嗎?
  • 太陽即將進入休眠期?全球變暖停止,科學家: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
    而造成這樣後果的直接原因,主要就是二氧化碳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而氣溫也有可能會持續升高,全球氣溫的變高,人們感受到熱,其實還是其次的問題,最為主要的隨著全球變暖,從而發生了大量的極端問題,比如兩極冰川的大幅度融化,全球各地發生山火等等,這些問題將直接關乎人類的存亡,所以其實很多人都在想著給地球降溫。
  •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小冰河期2020年是真的嗎
    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 小冰河期其實就是指相對較冷的時代,但是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冷,比瞬間毀滅任何動植物的冰川期還是要溫暖很多的,以明朝時期的第四次小冰河期為例,當時基本上糧食都出現了減產,降溫可達30-60℃,即便是在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也都天降大雪,河流封凍。
  • 太陽黑子已經消失了8個多月,傳說中的小冰河期要來了嗎?
    傳說中的小冰河期要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太陽並不是一個通體燃燒的大火球,實際上只有它的核心區域在「燃燒」,在太陽的核心一直不停地發生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其產生的能量經輻射層以及對流層來到太陽外圍的大氣層(從內到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以及日冕層)。
  • 太陽活動的第25個周期已經來了,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代嗎?
    地球所在的星系是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中,太陽無疑是真正的老大,它的質量佔到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超強的質量產生了霸主級的引力,八大行星以及其它小天體只能圍繞它進行圓周運動。對於太陽系來說,太陽的質量是最重要的,有了它就可以穩定整個太陽系。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寒冷的天氣與公眾心目中對「全球變暖」的印象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有關氣候變冷的說法因此受到了關注,「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變暖逆轉」等字眼頻繁出現在新聞中。據了解,最先作出「小冰河期」判斷的是英國《每日郵報》。
  • 全球各地出現反常氣候,小冰河時期真會來嗎?
    就例如說三次大冰河期,每次持續時間為數百萬年,每隔一億多年就會發生一次,期間會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大量的影響,物種滅絕那都是常事,而就在這幾年來也經常發生反常想像,終究還是瞞不住了?全球各地出現反常氣候,小冰河時期真會來嗎?
  • 全球各地出現反常氣候,小冰河時期真會來嗎?
    全球各地出現反常氣候,小冰河時期真會來嗎?,太陽活動在呈現一定幅度的縮減,能發現的太陽黑子數量也一直在減少,由此推測可能是「小冰河期」要來了。中國古代歷史有記載以來就發生了數次小冰河期,最近一次在明朝,而根據勘測都是因為太陽活動造成的,科研人員們也正在不斷的研究其發生的規律,但是值得說的一點是,小冰河時期若是真的到來,那將會對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小冰河期。 所謂的冰河期,是指地球氣溫大幅度降低的一個時期,冰河期也被稱為大冰河時期,在每個大冰期之間至少會間隔1.5億年的時間,這個間隔被稱為間冰期。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近年來,想必大家都能漸漸感受到全球氣溫升高,尤其是從上個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升高。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 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
    還是小冰河期的開端?自2009年起,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系列地球環境對比圖,顯示氣候改變或人為開發前後的差異,從中人們可以看出人類活動對地球確實造成了顯著與長遠的影響。有些是100年來地球的地貌變化,有些卻只有短短5年,但地貌的改變卻相當令人震驚!
  • 2030年小冰河時期是真的嗎?解密小冰河時期2030年
    不過有科學家表示未來地球的地球氣候變暖將會停止,地球的溫度不再上升,而是會大幅度的降低,到時候地球就會面臨著大規模氣溫降低的情況。究竟是如何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然而這麼一大難題會不攻自破,還會走向降溫的趨勢嗎?對於近年地球降溫的問題,寒冬應該重要是拉尼娜現象的影響。
  •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氣候變暖嗎?沒這麼簡單!
    據了解,太陽的磁極每22年變換一次,太陽黑子活動以11年為一個周期,科學家計算在2030年太陽將會進入休眠期,到時候地球會因此受到影響,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步入「小冰河期」。有人可能會說,地球步入「小冰河期」難道不是一個好消息嗎?
  •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氣候變暖嗎?沒這麼簡單
    」難道不是一個好消息嗎?,事實證明小冰河期的到來並不會改善地球環境,人類只會再次陷入險境。的溫度雖然會導致地球的氣溫下降,但是這種大幅度的降溫導致氣候變得十分極端,已經超過了人體的忍耐度,並且這樣的極端氣候也導致眾多農作物無法正常生長,從而引發饑荒,導致社會動蕩。
  •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氣候變暖嗎?沒這麼簡單!
    有人可能會說,地球步入「小冰河期」難道不是一個好消息嗎?正好地球環境現在越來越熱,小冰河期到來就能夠抵消全球氣候變暖了,那麼地球環境也會出現好轉,但是事實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小冰河時期的溫度雖然會導致地球的氣溫下降,但是這種大幅度的降溫導致氣候變得十分極端
  • 地球要降溫?科學家警告:70年小冰河時期可能出現,不過暫時未到
    其實每個科學家說的都不一樣,所以誰對誰錯如今也沒有一個定論,那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到底是如何。 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是真的嗎?
  • 從2020年起,地球會開啟長達30年的小冰河期嗎?
    一項研究[1]預測,太陽活動最早將會在2020年開始大幅下降7%,並一直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活動呈現出周期性變化,其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對應會表現出太陽黑子的數量不斷增加和減少。此外,太陽活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波動範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太陽活動將會處於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數量遠低於平均水平。
  • 無夏之年真的來了?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無夏之年真的來了?科學家預測,地球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地球現在正處於持續升溫的狀態,有不少的科學家卻有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地球有可能會迎來小冰河時期。這一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畢竟它關於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太陽黑子已消失280天,科學家:小冰河時期或許真的要來了
    但是有研究認為,或許地球真的要開始變冷了。 研究表明,太陽黑子已消失280天,小冰河時期或許真的要來了。這種情況與之前的太陽活動谷年極為不同,所以科學家懷疑,或許從不久之後,地球就會開始降溫,並且進入小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