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軍帽子上的「狗耳朵」實在太有用了

2020-12-04 登哥讀歷史

在看抗日劇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日本士兵有個十分顯眼的特徵,那就是帽子上左右兩片耷拉著的黃布。不只是帽子,就連鋼盔上面都會有這兩片黃布。看起來十分搞笑,我們稱之為「狗耳朵」。日軍的這種設計在當時其他國家軍隊中並沒出現過,那麼日軍的帽子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那兩塊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日本軍帽設計靈感的來源

日本軍帽上的布條準確的叫法是"軍帽垂布",也叫「帽垂」。其實最先採用這種軍帽設計的並不是日軍,而是法國軍隊。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便進行軍事改革,全面學習西方軍事理念和技術。當時是的日本陸軍的學習對象就是歐洲陸軍強國法國。當時法國在北非的軍隊的軍帽都有「帽垂」,主要是因為非洲地區,氣候炎熱,蚊蟲較多。這種設計可以有效地保護士兵的頸部,避免非蚊蟲叮咬還能遮陽,可以說非常實用。

在加上,古代日本士兵的裝扮中,就有這種類似的設計。比如日本古代足輕(普通步兵)的陣笠(出徵作戰時戴的鬥笠)後面就有遮陽簾。在平安時代以後,日本軍服盔甲就普遍採用護頸簾,足輕和槍兵隊用布簾。所以在後來學習法國軍隊的時候,看到法軍軍帽的設計後,就十分喜歡。

認為這是日本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同時也是日本武士刀精神的象徵。便在後期日本軍隊軍帽設計上也採用了「帽垂」。

日本軍帽的其他功能

除去防蟲、遮陽外。日本的軍帽還有很多實用的功能。

日本軍帽的上的垂布所採用的並不是一般的布料,而是堅固的帆布材質。這種材質堅實耐用,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

頸部是人體大動脈的所在地,二戰時期,由於日本醫療條件限制,士兵一旦頸部受傷出血,很容易失血過多死亡。而日軍上的兩片布,正好可以保護士兵的頸部。可以避免士兵在打仗的時候,頸部被戰場爆炸產生的碎片和碎石劃傷。而這種帆布材質強度十分高,即使是拼刺刀的時候也具有一定的防禦作用。

在日軍東北作戰的時候,由於北方天氣冷,日軍的帽垂還可以通過增絨起到保暖吸汗的作用。可以說是非常實用了。

中國軍隊的軍帽

二戰時期,中國軍隊的軍帽也是採用布質材料製作的。當時中國軍隊的軍帽是由德國軍事顧問依據中國人的頭型而設計的。帽子帶有帽舌,帽子周圍有一層護布,平時摺疊起來,用兩顆紐扣固定,在天冷的時候可以放下,保護臉部和脖頸。這種設計和日本的軍帽設計理念相同,但中國的軍帽明顯要比日本軍帽好看很多。更加規整。

日本軍隊採用的軍帽設計,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士兵的生命。實戰鬥效果很好,在剛剛設計出來後,就被日本士兵所推崇。但到了戰爭後期,由於資源短缺,日本已經沒有那麼多的錢去製作帆布,所以後來日本軍帽上的垂布也採用普通布料製作。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軍自豪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老兵:遠比機槍可怕
    二戰時期,日軍的大多數士兵,會攜帶一種裝備,這種裝備的名字叫做擲彈筒。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憑藉著擲彈筒,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即便是實力強橫的美軍都吃了虧,可見擲彈筒的作用有多大了。實際上這種武器,也是日軍引以為傲的一件裝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二戰日軍所使用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簡直徹底喪失人性底線
    但是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在國際上賣慘,還將投放原子彈的飛行員告上法庭。但是美國的回覆,一直都是原子彈下無冤魂,下面我們來就來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婦女有多「瘋狂」?簡直喪失人性底線!    其中的教育思想,最讓人難以接受,幼兒時期就被灌輸極權主義思想,讓熱國民認為,生命屬於國家。這種思想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而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女子,簡直不要太悲劇。
  • 二戰日軍有多兇殘?看他們如何對待傷員,簡直可以用泯滅人性形容
    可能提到二戰時期的日本,很多人都狠得牙痒痒,這群沒有人性的東西,簡直與畜牲無異。我們可能是看的日軍對待被侵略國家的軍民時的一些事跡,從而覺得當時的日軍簡直是喪盡天良。如果你了解一些日軍對待自己人的事跡,你就會發現日軍真的已經是泯滅人性了。
  • 二戰緬甸戰役,日軍擊退英軍,夜裡卻全都被這種生物咬死了
    ,有不少動物也為戰爭付出了生命,做出了貢獻。例如反坦克狗,蝙蝠炸彈,搬運熊,這些無意間成為某場戰爭的主角的動物,無意間成了保家衛國的勇士。在緬甸蘭裡島住著許多灣鱷,在日英交戰時,它們卻成了絕對的主角。    二戰中,在緬甸蘭裡島,日軍和英軍曾展開過激烈的對戰。當時日軍以蘭裡島作為據點,英國海軍用艦隊包圍了蘭裡島,炮火齊鳴。
  • 這就是二戰日軍吃活人的報應
    當時,日軍士兵很多都得了性病,他們內部有一種傳聞說吃活人腦可以治療性病。日本軍人吃人這樣駭人的事情不光發生在中國戰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軍隊就多次發生吃人事件。1944年9月,美國空軍幾架轟炸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幸被日軍擊中墜毀,跳傘的8名美軍飛行員成為了日軍的俘虜。兇殘的日軍官兵抓獲這些飛行員後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折磨。更恐怖的是,他們還把其中的4名飛行員開膛破肚,吃掉了他們的肝臟和大腿上的肉。二戰末期,日本陸軍和海軍部隊都發生過食人行為,他們不光會吃掉戰俘,一些死亡的日本士兵也會被戰友吃掉,甚至高級指揮官也參與過吃人的行為。
  • 二戰日軍鋼盔為何裝一層網狀物,不光是為了美觀,有著大作用
    先從日軍鋼盔說起,日本在1920年就開始給士兵配備鋼盔了,當時的日本從法國引進了亞德裡安鋼盔,這款鋼盔是法國在一戰時期設計出的,可以算是現代軍用鋼盔的鼻祖,但是亞德裡安鋼盔的尺寸較大,不太適合日本人。我軍繳獲的90式鋼盔,此圖可以看出反光比較嚴重90式鋼盔的外漆在日光下反光也比較嚴重,當時在我國的日軍子因為這一問題,也被我抗日軍民大量殺傷,有些有經驗的日軍,在戰鬥前用泥塗滿鋼盔避免反光,但是大家都知道泥幹自掉,塗泥也無法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 二戰日本兵的軍帽真奇怪!兩邊下垂的大布,到底有何妙用?
    按理說軍人的形象是十分嚴肅的,那麼日軍為什麼會用這種看起來很滑稽的帽子呢?這兩塊布到底是幹什麼的呢?實際上這兩塊布是有學術名字的,名叫"軍帽垂布",是日軍軍帽制式配件之一,不過也可以由士兵自由選擇是否佩戴。
  • 全球「最爛」槍械:一支二戰中被美軍「打罵」,一支日軍大量使用
    提到二戰中有名的槍械,我們馬上就能想到StG-44突擊步槍、德國毛瑟98K步槍、M1加蘭德7.62毫米半自動步槍等等。這些槍械都被列入到最被士兵們喜愛的槍械隊伍中去。但是也有一些因為作戰性能太差而臭名昭著的槍械,你知道嗎?
  • 二戰傳奇,日軍航母加賀號被擊沉內幕,艦員用魚雷當救生艦
    昨天我們講了二戰時發生在中島海戰的傳奇故事,美軍用兩枚炸彈就擊沉了日軍當時最牛的航母,赤城號。而就在同一時間裡,另外一艘日軍航母加賀號也被擊沉,不過在擊沉這艘航母時,同樣也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美軍一枚魚雷擊中日本航母后,沒有爆炸,反而斷成兩截,成了落水日本士兵的救命稻草。
  • 二戰日軍如何處置受傷士兵?通常有兩種辦法,不過都非常殘忍
    二戰時期,曾有一個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的經典場面,一個美國士兵在打掃硫磺島戰場時,發現一個瀕死的日本士兵,當時,這名日本士兵身邊有一顆手雷,他隨時可能引爆然後跟其他人同歸於盡。只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日軍並沒有引爆手雷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往他嘴邊送去一根香菸。點燃後,瀕死的士兵滿足地抽了幾口,最終一瞑不視。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照片:圖9日軍到底有多矮?用的步槍都比他們高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照片:圖9日軍到底有多矮?用的步槍都比他們高 圖1:奉行武士道精神的日軍有沒有漢奸呢?
  • 二戰就喜歡屠殺日軍俘虜,砍掉胳膊扔進糞坑
    但是澳大利亞媒體卻沒想讓事情停止,就在近日,澳大利亞媒體透露稱,二戰期間,澳大利亞士兵因為之前澳軍戰俘被日本士兵屠殺之後懷恨在心,當遇到日軍士兵俘虜時也會使用暴力手段對其進行殘忍屠殺,並毀屍滅跡。 雖然二戰期間澳軍的做法,與如今的阿富汗戰場的行為有所不同,畢竟與日本士兵兵戎相見,雙方都是士兵。
  • 92式重機槍射速偏慢,比馬克沁笨重,二戰時日軍為何堅持裝備它?
    馬克沁機槍是自打它問世以來全世界殺人最多的一把機槍,而92式重機槍在他面前連提鞋的資格都不夠,既然如此,為何二戰中的日軍還要堅持使用92式重機槍?其實日軍早注意到了馬克沁機槍,並且模仿過馬克沁機槍,奈何自己技藝太差,最終也沒搞出個像樣的東西來。
  • 二戰四大未解之謎,日軍曾遭未知生物襲擊,怪獸專虐小日本?
    比起那些企圖用大嗓門壓制世界的人,讓全世界都安靜下來聽你小聲說話的人,更可畏。索羅門群島巨人的傳說不止日軍提過,當地原住島民也認為島上確實有神秘巨人,當年日軍遇到的到底是什麼物種,至今也沒有定論。不過我覺得最需要解答的謎題不是巨人在哪,而是為什麼它們不打盟軍,專欺負日軍??
  • 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幹掉一名美軍,需要的代價有多大?
    二戰時期日軍在亞洲戰場就是惡魔般的角色,幾乎沒有多少國家是對手,不管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軍隊整體戰鬥力上的,所以這就使得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跟我軍的傷亡利弊達到驚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說平均犧牲5人才能幹掉一名鬼子 ,實力差距從這裡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因此那個年代先烈們過著極其艱苦的日子。
  • 二戰史上最奇葩包圍戰:敵人被圍後吃香喝辣,日軍自己卻挨餓受凍!
    眾所周知,在戰場中如果有一方陷入到了包圍圈之中,那麼通常來說這支軍隊就已經佔了下風。就拿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長平之戰」這一案例來說,白起通過層層誘導,將趙括的40萬大軍誘入包圍圈中,才能以極小的代價將其盡數殲滅。由此可見,就常理而言發起包圍戰的一般在戰場上都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一方,取得勝利的機率也更大一些。
  • 現代版韋小寶,二戰日軍撤退時他和七名女子被遺忘在荒島上
    《鹿鼎記》中的主人公韋小寶聰明伶俐,加上運氣超好,不僅博得康熙皇帝的賞識,和江湖上各個門派關係也非比尋常,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他在有意無意之間娶了個個身懷絕技的七個老婆。在二戰中,有一個人和七名女子被遺忘在荒島之上,結果靠著他的努力,在八年之後在島上建立了一個小小的村莊。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1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南京3月17日電(記者 蔣芳)今年是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 二戰期間,日軍發明的生化武器有多缺德?731部隊只是冰山一角
    而日本在二戰中不單單是對我國造成了傷害,日軍對於世界都造成了特別巨大的負面影響。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在二戰期間,日軍發明的最缺德武器,就連日軍自己都難以啟齒。其實日軍在二戰中想要研製各種先進武器的想法很急切。不過他們並沒有蘇聯的地大物博,也沒有德國那樣的工業實力,所以日軍只能選擇下三濫的手段,那就是生化武器。在二戰期間,日軍最臭名昭著的生化武器研製機構就是731部隊了。
  • 二戰時候日軍究竟有多矮?真實照片告訴你,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同胞喜歡將日本士兵稱呼為鬼子,因為他們的個頭非常矮,看起來就像一個娃娃兵一般,不過雖然這些士兵身高很矮,但是戰鬥力卻非常強,一個鬼子頂的上四個國軍的戰鬥力,雖然這些日軍看起來矮我們一頭,但是平均要犧牲三個戰士才能打死一個鬼子,那麼二戰時候日軍到底有多矮呢?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