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砸錢30億美元打造天網(附股)

2021-01-08 同花順財經

  谷歌"砸錢"30億美元打造天網

  美國《華爾街 日報》6月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表態報導稱,谷歌公司計劃支出最多30億美元,建設人造衛星系統,為全球偏遠地區的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這是谷歌繼「熱氣球計劃」和「太陽能無人機計劃」之後的又一項旨在提高網際網路覆蓋範圍的項目。

  成本或遠超想像

  據報導,谷歌公司的新項目將從180顆小型高性能衛星起步,這些衛星的軌道高度將低於傳統衛星。預計這一項目耗資將為10億至30多億美元,而具體成本取決於最終設計,以及谷歌是否啟動隨後的發展階段,即將衛星數目增加一倍。報導稱,「根據以往衛星項目的經驗,成本還有可能更高」。

  不過,衛星行業顧問負責人羅傑?拉什警告稱,歷史上,多個衛星項目最終走向失敗。他認為,谷歌衛星項目的最終耗資「將遠遠超過他們今天的想像」,有可能達到200億美元。此外,谷歌還需要解決監管障礙,包括如何與其它衛星運營商合作,避免衛星相互幹擾。

  谷歌公司表示,該公司專注於為全球數十億尚未聯網的人提供網絡接入服務,「網際網路連接能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然而,全球2/3人口尚未聯網」。

  此前,谷歌公司以往也曾嘗試利用航空航天技術來擴大網際網路覆蓋,包括該公司希望利用氣球為偏遠地區提供網絡覆蓋的「熱氣球計劃」以及今年4月收購Titan公司後開發的太陽能無人機提供上網服務項目。

  除谷歌公司之外,Teledesic公司也曾試圖建設低軌道衛星系統提供網際網路服務,並獲得了微軟和電信行業企業家克雷格?麥考的支持。然而,由於成本過高和技術難題,這一耗資超過90億美元的項目於2002年被中止。

  衛星與無人機「取長補短」

  為解決類似項目此前遭遇的技術難題,谷歌公司目前的這一項目由衛星通信創業公司O3b Networks創始人格雷格?維勒負責。維勒近期與O3B前首席技術官(CTO)一同加入谷歌公司。谷歌公司認為,衛星能帶來更好的靈活性和更大的容量;更何況,衛星的建造及發射成本近幾年已大幅下降。

  具體而言,谷歌公司希望利用重約1500磅(約合680.4千克)的衛星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計劃從十餘顆衛星起步,服務於赤道兩側的大片地區。消息人士表示,谷歌希望使用數量更多的衛星來覆蓋全球。此外,谷歌公司還希望利用天線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追蹤多顆運動的衛星。

  衛星通信研究公司總裁蘇珊?歐文表示,谷歌等公司希望探索不同方式,覆蓋目前尚未聯網的人群,「有線網絡只能達到現有水平,而無線蜂窩網絡只能覆蓋很小的地區。衛星能帶來更大範圍的覆蓋」。她預計,熱氣球計劃最終將被無人機計劃所取代,「因為無人機和衛星能相互取長補短」――其中,無人機能在較小的範圍內提供大容量服務,而衛星可以為需求較小的地區提供更廣的覆蓋。

  對此,美國媒體表示,如果谷歌取得成功,那麼將給人們上網的方式帶來極大的改變,覆蓋第三世界國家和美國的農村地區。更重要的是,谷歌公司嘗試使用氣球、無人機和衛星來提供網絡接入服務也有助於在其它新市場的探索,「即使其中一兩個項目沒有成功,谷歌也可以將所獲得的經驗應用於其他領域」。(.中.國.證.券.報 .劉.楊)

  谷歌又有大計劃:10億美元180顆衛星

  最近有關谷歌準備投資和併購的「緋聞對象」頻頻出現,對於已經備足彈藥的谷歌而言,新一輪投資和併購將再掀高潮。據海外媒體報導,谷歌計劃為自家衛星項目投入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希望能夠以此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及技術方面的阻礙,為全球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雖然項目細節仍在不斷變化,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計劃最初打造180顆高性能繞地衛星,這些衛星的運行軌道可能低於傳統衛星的高度,衛星通信初創企業O3b Networks的創始人懷勒將擔任谷歌衛星項目的負責人。這一項目總耗資預計在10億至30億美元,具體造價取決於網絡的最終設計以及可能涉及將衛星數目增加一倍的情況。

  谷歌的衛星項目是矽谷巨頭借天空拓展網際網路覆蓋的又一嘗試。此前,谷歌、 Facebook都希望為偏遠地區用戶提供網絡服務,從而增加營收並最終盈利。谷歌的一位發言人曾表示,公司正致力於增加數億新網際網路用戶,接入網際網路能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但全球仍有許多人口沒有享受到網絡接入服務。由此可見,未來網際網路領域的爭奪戰將蔓延至天空領域。

  此前,谷歌曾公布Project Loon,希望通過高空氣球為偏遠地區帶來寬帶服務。今年4月,谷歌又宣布收購無人機公司Titan,目標同樣也是為偏遠地區提供上網服務。據悉,Facebook的無人機項目也在進行之中,此前已經出價2000萬美元收購位於英國的無人機製造公司Ascenta。據《華爾街 日報》報導,Facebook是先於谷歌和Titan洽談收購事宜,但當谷歌得到消息後迅速向後者表示無論Facebook出價多少,谷歌都願意比Facebook付更多錢,所以Titan最終落入了谷歌囊中。

  美國衛星通信研究公司Irwin Communications總裁埃爾文表示,有線連接能夠覆蓋的範圍有限,衛星則會讓網絡範圍大幅提升,谷歌和Facebook都在奮力尋找讓更多人接入網際網路的方法。不過,美國顧問公司TelAstra負責人拉什認為,歷史上失敗的前車之鑑屢見不鮮,谷歌衛星項目最終的耗資總額可能會遠超他們的想像,甚至可能達到200億美元。

  對於所持現金,谷歌近日公布了有關海外現金用途的更多細節,該公司正可能利用海外積累的300億美元現金展開併購。此外,谷歌在過去10年已經花費了約270億美元用於併購。(.證.券.時.報 .吳.家.明)

  北鬥產業2000億市場待掘 機構密集看多行業前景

  近日,包括安信證券、海通證券、中航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相繼發布研究報告,看多北鬥產業。安信證券認為,2014年,北鬥產業在軍用和民用市場規模同比2013年都有數倍的高速增長,行業高速發展,2014年下半年起北鬥導航產業鏈將會迎來較高的景氣度,軍工與行業應用都會同比高速增長,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和華力創通等相關個股投資價值凸顯。

  業績逐步恢復

  據了解,北鬥是中國自主研發建設的重點航天工程,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構成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但目前美國的GPS系統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中國市場有90%份額都是GPS,其中包括通信和電力等國計民生部門,因此在國家安全至上的時代,發展自主可控的北鬥成為政府的重中之重。

  2014年北鬥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機遇。從政策層面來看,北鬥是國家安全的核心系統之一,政府對於北鬥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2020年就必須建成由30餘顆衛星及地面運行控制系統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從行業層面來看:根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鬥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而2013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為1040億元,其中北鬥的滲透率僅為9.8%,這意味著北鬥產業規模將從100億市場迅速擴張到2000億元以上的市場;從公司層面來看,鑑於北鬥系統自主可控的特點,無論是軍用還是行業應用都有著比較明顯的國產化特徵,因此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已經有不少的公司脫穎而出,積累了較為深厚的技術實力。

  從上市公司業績來看,北鬥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本身在逐漸恢復,由近三年的業績情況可知,2012年是行業低谷,2013年業績恢復,2014年一季度扔呈現恢復趨勢。同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GIS逐漸與個人生活相結合,延伸出更大的市場空間。當移動網際網路遇到地理信息,將碰撞出更多商業模式火花。各種基於位置信息的O2O應用,比如滴滴打車。

  行業併購成常態

  目前導航的國內應用市場已被分割成軍用、民用市場,而後者又有大眾應用和行業應用市場之分。軍用市場主要以北鬥產品和服務為主,13年開始小批量生產,預計明後年將逐步放量。行業應用市場增長迅速,目前雖然仍以GPS導航系統為主,但政府主導的北鬥應用大有星火燎原之勢,GPS替代已成大勢所趨。大眾應用市場上隨著智慧型手機銷量的快速增長,帶導航功能的終端用戶數量激增。此外,汽車前裝、後裝用戶及終端數量也保持穩定增長。該領域GPS系統應用已經趨於成熟,市場佔有率極高,北鬥系統的大眾化普及才剛剛開始。然而隨著北鬥各環節成本的逐步攤薄,北鬥GPS雙模產品將成為衝擊這一桎梏的有力武器,北鬥大眾化應用井噴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北鬥行業收購兼併規模急劇放大,逐漸成為行業常態,如阿里對高德的私有化、Google收購Waze,都是10億美元級別。目前我國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集中度低,「小、散、亂、低」成行業現狀。隨著我國自主北鬥系統的建立,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北鬥系統的正式應用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的重要戰略地位。當前行業內共有14家北鬥相關上市公司,均為各細分行業龍頭,但其衛星導航相關產值在全行業的佔比僅為6%,反映了當前產業集中度低的基本狀況。可以預見,行業出於有效整合市場資源的目的,上下遊企業間收購兼併或將成為一種常態。

  中航證券認為,衛星導航產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北鬥產業的迅速崛起,北鬥相關上市公司將明顯受益。重點推薦資金實力強、戰略資源豐富且同屬第一梯隊的中國衛星和海格通信,民營企業方面推薦技術優勢明顯且已獲得軍方大額訂單的國騰電子,此外還有移動網際網路概念的位置服務龍頭四維圖新。(.證.券.日.報)

  北鬥星手機網4G手機亮相

  近日,北鬥星手機網迎來了14周年店慶日, 並發布了青蔥LTE(4G)手機,同時將北鬥青蔥X1八核手機從888元降至699元。

  北鬥青蔥LTE(4G)支持移動4G+移動3G+GSM網絡,且配備5英寸HD全貼合IPS高清屏,高通驍龍四核極速處理器,1300萬像素背照式主攝像頭,內置可拆卸式2200mAh超大容量電池,而699元的售價無疑在4G手機中具備極大的優勢。

  在發布青蔥LTE的同時,該公司還將其此前熱銷的北鬥青蔥X1調價至699元,該手機採用國內尖端防水技術,將安全性能大大提升,性價比也隨著再次提升。此外,北鬥青蔥X1+也即將面世,其在配置上與原版並無差異,但加入了NPI納米塗層防水技術。(.北.京.商.報)

  總參發布解放軍衛星導航應用管理規定

  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5月30日消息,解放軍總參謀部日前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星導航應用管理規定》,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

  《規定》發布施行,是著眼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貫徹能打仗、打勝仗核心要求,進一步加大依法治軍,提高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管理的重要舉措。

  安信證券認為,2014年,北鬥產業在軍用和民用市場規模同比2013年都有數倍的高速增長,行業高速發展,2014年下半年起北鬥導航產業鏈將會迎來較高的景氣度,軍工與行業應用都會同比高速增長。(.中.國.證.券.網 .嚴.洲)

  信達證券:衛星產業化帶來機會 薦9股

  熱點聚焦:近日國家發改委主導的2013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項目的申報工作已經啟動。申報工作將於3月份結束,開始評比,預計5月份財政部能夠公布入圍企業名單。

  目前申報工作剛剛啟動,離最終公布入圍企業名單還有一段時間。但是我們基於上一批補貼的項目的內容和受益公司,結合北鬥導航系統最近的發展情況,推測本次補貼項目的趨勢和特點有:1. 項目將繼續在設備、組件、應用全面鋪開;2. 上市公司獲得扶持概率仍然較大;3. 北鬥系統相關項目比例相比提升。

  本周投資提示:(1)關注1月28日立思辰、廣聯達,2月1日長城開發的臨時股東大會;(2)注意2月1日飛利信1982萬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帶來的風險。

  投資建議:本次專項基金帶來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專項基金帶給企業最多的是業務推廣的機會。專項基金的啟動代表了國家對戰略性新型產業的戰略支持,補貼的資金對企業業績直接起到支撐的作用可能有限,但試點成功之後在相關的區域和應用領域推廣可以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機會。建議繼續關注北鬥導航產業進展,關注相關上市公司的動態。

  此外,我們建議繼續重點關注智慧城市、金融創新和業績反轉三類公司。智慧城市領域內公司在政府投資和政策推動下業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建議關注數字政通、安居寶、賽為智能、達實智能;金融信息化方面,金融電子設備和IT解決方案領域國內廠商替代國外廠商進展明顯,建議關注恒生電子、金證股份;業績反轉方面建議關注軟控股份、用友軟體、四維圖新。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繼續萎靡;智慧城市建設推進低於預期;人力成本上升過快。(.信.達.證.券)

  衛星板塊10大概念股價值解析

  個股點評:

  海格通信:業績符合預期,軍品及新增並表企業季節性影響顯著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朱勁松 日期:2014-05-06

  投資要點:

  1.事件

  海格通信4月25日晚發布一季報,一季度營業收入3.84億元,同比增長76.04%,受新增12年合併企業和公司原業務季節性因素影響,淨利潤同比增長15.64%,並預告2014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0%至30%。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軍品及新增並表企業季節性影響顯著、拉低1季度綜合毛利率水平。1季度並表營業收入增長76.04%,低於營業成本112.97%的增長,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9.75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是受新增並表企業影響,綜合毛利率相對公司原軍品業務偏低,而軍品項目交付的季節性特性明顯,軍品業務收入在1季度貢獻不足。

  (二)北鬥導航、衛星通信新興業務高速增長,連續併購助力快速布局數字集群市場。14年以來,公司連續收購四川承聯和科立訊,通過「承聯+科立訊」合璧打造從系統到終端的專網實力,實現「1+1>2」的整合效果,快速布局數字集群通信市場,有望和海能達形成專網雙寡頭格局。我們認為伴隨昆明事件的暴恐事件,習主席近期多次提「反恐」,未來通過專網將公安、交通、醫療、行政等多方面資源打通,構建的社會安全應急網絡,將是不亞於三大運營商的全國第四張網,未來有足夠大的市場成長空間。

  3.投資建議

  維持此前對公司2014~15年的盈利預測,預計包含怡創科技並表後,2014~2015年的收入分別為31.03億(+84.15%)、38.33億(+23.5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5.66億(+76.88%)、7.24億(+27.87%),2014~2015年每股EPS分別為0.85、1.09元。

  對公司中長期發展前景看好,維持「推薦」評級;基於公司歷史估值水平,維持此前給予公司對應14年PE35倍/29.75元的合理估值,建議買入。

  合眾思壯:戰略轉型初見成效,即將走出谷底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趙國棟 日期:2014-04-21

  事件: 公

  司發布 2013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49.3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0.13萬元,扭虧為盈。

  報告摘要:

  營收、淨利潤和毛利率全面增長,依賴出售股權和政府補助扭虧為盈。報告期內,公司在GIS 數據採集、系統產品、空間數據產品、位置服務等專業市場方面的業務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增長,整體毛利率率從36.54%提高到41.25%。但大眾車載導航市場產品業務收入和毛利率繼續下降。年內出售全資子公司思壯導航獲利5500萬元,收到政府補助約2600萬,合計營業外收入為2860.86萬元。

  從民用市場轉向行業應用市場,」1+2+1」戰略初步完成。2013年公司重心轉向行業應用市場,布局「1+2+1」戰略,主攻高精度應用和移動網際網路,搭建運營服務平臺。年內收購加拿大Hemisphere 公司,形成高端晶片到產品的設計製造能力;切入精準農業和警用手持終端領域;與其他企業共建「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公共平臺」運營服務。我們預計隨著戰略框架搭建初步完成,未來業務將放量增長。

  提出「中國精度」,布局全球。2013年11月,公司提出未來計劃投入3億人民幣建設「中國精度ChinaCM」,在政府批註和主導下為全球用戶提供米級以下精度的免費和授權服務。我們預計,此計劃有可能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有助於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

  盈利預測:我們預測2014/15/16年營收分別為8.15億/10.95億/14.9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22億/0.57億/0.90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12/0.31/0.48元。基於強烈政策預期,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政策對北鬥行業應用支持低於預期;行業市場競爭激烈;

  華力創通:研發投入期影響業績,期待訂單落地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孫玉姣 日期:2014-04-21

  事件:

  公司發布201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億元,比2012年增長8.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4.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8.76%。每股收益0.05元。

  點評:

  北鬥衛星導航業務快速增長,技術實力支撐未來訂單放量。公司北鬥衛星導航板塊實現收入6,892.01萬元,同比增長62.22%。毛利率為57.23%;較2013年下降4.98個百分點。我們預計2014年,隨著軍方採購的落地,公司憑藉較強的技術實力將持續發力;民用領域,與好幫手的1.8億訂單將大部分確認,助力分攤研發成本。

  傳統仿真業務小幅下降,毛利率略下滑。雷達仿真、機電仿真、仿真應用集成業務分部實現收入4368萬元、4943萬元和6490萬元,增幅分別為4.15%、-10.2%和-4.93%;毛利率分別下滑13.9、7.4和1.02個百分點。顯示仿真業務競爭加大,未來盈利能力將趨於均衡水平。

  新產品研發投入加大,成果頗豐。全年研發投入1.07億元,同比增長60%;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5%;成為業績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除了北鬥導航業務的研發之外,還承擔了國家衛星移動通信標準化任務,此項目累計新增研發投入4456.3萬。在傳統仿真領域,半實物仿真測試系統、訓練仿真、運動控制器等取得較大突破。

  結論:北鬥二代的軍用專裝、通裝市場在2013年啟動,2014年、2015年的訂單量將大幅增長;預計每年在20億左右。公司作為為數不多的入圍者之一,在專裝領域具備較強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北鬥業務將迎來收穫期。在衛星通信領域,是中國軍方信息化的短板之一,未來兩三年會加大衛星發射和終端採購力度;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儲備助力公司在衛星通信領域獲得突破。整體而言,我們認為公司2014年-2015年的業績反轉較為確定。預計2014-2016年的EPS為0.32、0.47元、0.63,業績強反轉確立,對應68倍47倍和35倍。鑑於未來訂單超預期可能性較大,繼續維持「強烈推薦」投資評級。

  海能達:示範效應顯現,pdt市場即將規模啟動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周炎 日期:2014-05-26

  重慶項目將對全國PDT的推進起到強示範作用。重慶項目是今年以來首個全省/直轄市級別大單,全國示範性很強,導致該項目的爭奪激烈程度是空前的,全國所有具備PDT產品的企業均參與了招標,充分反映了市場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海能達在PDT技術和產品上具備明顯的優勢,順利拿下重慶項目能更好的發揮示範效應。後續各地市有望陸續效仿跟進,有利於PDT行業的推進。

  重慶項目不會影響整體PDT項目的盈利能力。海能達在重慶項目上進行了戰略性的降價,因此合同金額低於市場預期。但此次招標只是主城區系統部分,後續海能達可以通過終端及郊縣系統招標來盈利。並且其他項目和重慶項目不具備可比性,廠商為保證自身的盈利能力,價格戰的意願不強,後續國內PDT的競爭會有所減緩,預計整體PDT項目仍能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

  PDT市場即將規模啟動,帶來板塊業績彈性可觀。就上半年而言,除了重慶、南京之外,後續長沙也有望啟動招標,基本上符合我們年初對PDT進程的判斷,後續20-30多個城市具備很明顯的招標意願,從三季度開始有望進入招標密集期。預計PDT的高峰期會保持三年,總體規模100億以上,2014-2016年三年的招標規模會保持持續上升,訂單的釋放將直接帶動板塊企業業績的彈性釋放。

  看好專網通信,維持「強烈推薦-A」。我們看好專網通信板塊,海能達作為龍頭最為受益,後續網絡設備全國產化政策、轉移支付資金等都將形成板塊利好。前期海能達股價受系統性風險影響及市場關於其重慶項目失利的傳言出現較大的調整,已具備很強的安全邊際。並且,公司的中報業績風險已經得到充分釋放。預計14-16年EPS分別為0.9/1.37/2.03元,目前對應14年估值不到30倍,維持「強烈推薦-A」,建議買入。

  風險提示:短期業績壓力、匯率波動、價格戰、PDT進度低於預期。

  北鬥星通一季報點評報告:導航產品保持高增長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明德 日期:2013-05-09

  事件:公司公布2013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43.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7.9萬元,虧損程度較去年同期降低35.99%。

  評論:

  積極因素:

  導航高精度應用產品延續去年良好勢頭,帶動營業收入迅速增長。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3770.43萬元,增長43.22%,而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1977.56萬元,增長31.54%,營業收入增速顯著高於成本增速,公司毛利率增長顯著。我們認為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在於高精度應用業務的快速增長,該業務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增長態勢,持續高速增長,並且由於該業務毛利率較高,因此顯著提升了公司毛利率水平。

  軍用導航產品將快速增長。公司軍用導航產品包括北鬥導航、光電導航和慣性導航三種產品,其中北鬥導航產品佔60%左右。上個月其他北鬥相關公司已經收到了國家某北鬥主管單位的中標通知書,因此我們認為今年北鬥軍用市場將逐步爆發。公司的北鬥軍用產品上擁有技術優勢並且在部隊中擁有良好口碑,因此我們認為公司北鬥軍用業務將獲得較快增長。

  海洋漁業今年將得到改善。2012年公司海洋漁業收入僅為5678.6萬元,同比減少15%,但是隨著環渤海市場的拓展,今年下半年海洋漁業業務將恢復增長。另外由於海洋漁業用戶提供穩定的服務費用,公司的應用服務業務將保持穩定增長。

  隨著北鬥市場的打開,晶片業務或將虧損減半。2012年由於北鬥市場並未真正打開,加之由於和芯星通人力成本和研發費用較高,因此和芯星通虧損2412萬元,但是公司今年調整了和芯星通的人員配置與發展方向,將有效降低成本,同時隨著今年交通運輸、大氣探測、「珠三角」、「長三角」等北鬥應用示範項目率先開展,北鬥晶片市場將逐漸放量,我們認為公司的晶片業務虧損水平將至少減半。

  消極因素:

  財務費用壓力較大。由於公司歸還銀行貸款、支付採購貨款、支付永豐導航產業基地工程款及人工成本提高,公司每季度財務費用一直保持在300萬元以上,我們認為公司目前處在投入期,財務成本難以在短期內降低。

  業務展望:

  北鬥軍用導航業務將爆發,行業應用已經起步。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正式提供服務,國防市場將首先爆發,而公司已經形成北鬥導航+慣性導航+光電導航產品體系,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因此我們認為公司軍用導航業務將得到爆發式增長;今年隨著北鬥行業及區域示範項目展開,北鬥行業應用市場也已經起步,公司北鬥業務將會快速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13-15年EPS分別為0.33元、041元和0.52元,對應PE為99倍、80倍和63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1)北鬥導航市場啟動低於預期

  中國衛星年報點評:業績平穩增長,配股完成助力公司加速成長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航證券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軍政 日期:2014-03-21

  公司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 48.04億元(+12.74%),淨利潤3.06億元(+13.04%),每股收益0.28元,10派0.8元。

  投資要點:

  業績增長趨於平穩,略低於預期。公司2013年業績同比增長13.04%,相比12年增幅下滑逾3個百分點,但仍高於10年以來11.83%的平均增幅。我們認為業績增長穩中有降主要源於衛星研製業務增長放緩。分業務看,作為衛星研製業務利潤貢獻主體的航天東方紅衛星淨利潤同比增長約5%,低於12年24%的增幅;而航天恆星科技作為衛星應用業務的利潤貢獻主體淨利潤則同比增長48%,高於12年42%的增幅。

  應收帳款增幅較大,但仍在可控範圍。公司應收帳款年末數為 19.70億元,比年初數增加78.85%,創有史以來新高,我們認為原因有二:首先,13年國內經濟增速受到結構調整帶來的壓制,政府財政支出同比增長僅10.09%,由於公司產品的特殊性,公司的客戶多集中於政府和特定用戶,現金兌付的減少致使應收帳款大幅增加;其次,公司在衛星應用領域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毛利率逐年下滑,應收帳款的增加或是公司主動營銷策略的結果。即便是這樣,高信用負債主體仍不足為慮,總體風險依然可控。

  配股完成助力公司打造研產新平臺、新能力。通過衛星應用系統集成平臺能力建設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建立起涵蓋衛星遙感、通信、導航及綜合應用領域的星地一體化方案設計、產品開發與集成測試支撐體系和客戶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公司在衛星應用領域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CAST4000平臺開發研製生產能力建設項目將完成CAST4000平臺原型樣機以及典型載荷接口的測試驗證,建成全周期協同設計環境以及衛星研製生產條件。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對基於CAST4000平臺的單顆衛星總裝、測試和試驗,具備年出廠4-6顆該類小衛星的能力。

  盈利預測與估值。公司作為衛星研製與應用領域的國家隊,隨著國家、特定行業對衛星需求的不斷增大以及北鬥導航等衛星應用業務的逐步放量,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可期。預計公司2014-16年EPS分別為0.32元、0.39元、0.45元,考慮到可比公司14年43.83倍PE均值以及公司強烈資產整合預期產生的估值溢價,公司14年的合理估值約為60倍,目標價19.2元,給予「持有」評級。

  風險提示:北鬥產業推進不達預期,募投項目研製進展不達標。

  國騰電子:2014q1虧損主要由於收入確認滯後,全年高增長無憂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徐力,侯雲哲 日期:2014-05-07

  事件:

  2014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82.78萬元,同比下降10.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1108.86萬元,2013年同期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2.99萬元。

  點評:

  1.201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182.78萬元,同比下降10.83%。由於設計服務業務和衛星定位終端業務受項目確認進度影響,營收同比分別下降27.36%和42.61%,其中設計服務業務實現營收626.79萬元,衛星定位終端業務實現營收1581.6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安防監控業務實現營收863.59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06.92%;北鬥運營服務業務實現營收479.48萬元,同比增長131.67%。元器件業務實現營收631.24萬元,同比增長41.09%。北鬥業務之外,公司元器件和安防視頻業務2014年也開始發力。

  2.2014年1季度,公司實現綜合毛利率36.1%,同比大幅下降29.8個百分點,我們認為主要由於北鬥終端業務和設計服務業務營收確認延後而對應費用確認剛性導致綜合毛利率下降。

  3.期間費用率達到69.4%,同比大幅上升13.5個百分點。由於公司市場拓展力度增加,營業費用率達到13.3%,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由於研發費用增加以及經營規模擴大,管理費用率達到57.6%,同比上升10.3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負1.5%,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4.在北鬥業務,視頻監控以及元器件業務三架馬車拉動下,我們認為公司2014年高速增長無憂。

  北鬥終端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國星通信2013年獲得北鬥終端訂單3.23億元,根據公司1季度報告,截至2014年3月31日已經累計執行2703.24萬元,簡單計算可知尚剩餘近3億訂單將於2014年執行。我們尤其要注意到,公司在近期主管機關組織的特種行業區域基帶晶片測試中排名第一,領先優勢繼續保持,有力回擊市場關於公司受到何總事件影響而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的傳言。我們再次強調何總並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何總事件不會影響上市公司業務。公司作為我國北鬥導航領域的領軍企業,考慮北鬥處於發展啟動期,公司具備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

  元器件業務取得關鍵突破,再次證明公司在晶片設計領域強大的競爭力:產品方面,高性能集成電路完成3個系列頻率合成器新產品(包括目前國內外最高性能的4GHz14位DDS)一次性流片成功以及兩款4通道DDS產品的批量供貨;MEMS產品已通過用戶實驗室測試驗證,正在進行實際應用環境驗證工作及量產平臺的建設。公司已推出數款組合導航相關產品,部分產品已實現銷售,並初步開發出北鬥/慣導深耦合組合導航樣機,正在進一步優化組合導航算法。市場方面,公司在保持原有特種行業高端客戶的基礎上加快對民營市場的推廣。我們認為DDS晶片和MEMS晶片填補國內空白,未來國產化替代有望帶動公司元器件業務快速增長。

  安防監控業務具備地域優勢,未來有望成為新利潤增長點。2013年,公司安防監控業務毛利率達到28.5%,同比大幅上升15個百分點,主要由於公司自主產品實現供貨。產品方面,公司圍繞目標檢測識別跟蹤、計算視覺導航和圖像智能增強處理等重點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市場方面,公司利用地域優勢,以雲貴川為據點,深入滲透各省市地區的安防監控市場,參與各地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建築智能化等建設工程。公司安防監控業務利用公司視頻處理算法的優勢走差異化競爭的道路,立足雲貴川,具有本地化優勢,未來有望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參考海康大華視頻監控業務的毛利率水平,我們判斷公司視頻監控業務毛利率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5.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由於公司2014年Q1的虧損主要由於項目的執行進度和交貨周期滯後,考慮公司除了北鬥業務高速增長之外,元器件和安防視頻業務2014年也開始發力,我們維持公司2014-2016年0.71元、0.90元和1.18元的EPS預測,維持2014年40倍PE,對應6個月目標價28.4元,維持「買入」評級。

  6.風險提示:北鬥訂單執行進度低於預期,市場競爭超預期,北鬥市場增速低於預期

  四創電子調研報告:受益雷達和安防,公司業績增長將提速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航證券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軍政 日期:2014-05-15

  投資要點:

  再融資完成,公司產業化發展提速。公司13年完成3.17億的再融資,資金主要投向公司兩大主業即航管、氣象雷達的產業化擴張和公共產品的產產業化應用以及後續的新技術研發上。2年後,隨著募投項目投產,新增項目將每年貢獻收入6.95億元,佔13年營業收入的62%,貢獻業績0.754億元,約為13年淨利潤的1.47倍,屆時,公司盈利能力將顯著提升。

  雷達尤其是航管雷達業務未來兩年放量可期。民品方面,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到2015年,民航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30個以上,其中包括70多個機場新建工程,百餘個機場改擴建工程,10多個機場遷建工程,未來幾年國內航管雷達面臨著持續、較大的市場需求。「低空開放,空管先行」,低空開放亦將極大地拓寬空管設備的市場空間。軍品方面,防空識別區的確立和南海的戰略需求對軍用航管雷達市場的拉動作用不言而喻。公司是軍方一次、二次雷達供應商,且擁有民航航管一次雷達臨時使用許可證,隨著國內雷達技術趨於成熟,進口替代進程有望加速,公司航管雷達業務將顯著受益,增速或突破50%。

  公共安全行業加快布局,廣電產品業務逐步收縮。當前國內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恐怖威脅逐漸抬頭,各類公共安全產品、裝備和系統需求迫切,安全電子產業市場前景廣闊。據賽迪顧問預測,2015年,安全電子產業市場規模3000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5%。公司抓住市場機遇,積極布局,重點推進「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項目,在城市安防(合肥監控系統項目)、智能交通(限高架系統項目)和教育(教育班班通項目)上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後公司將努力開拓並致力於快速切入軌道交通市場。對比安全電子業務的蓬勃發展,公司廣電產品業務開始主動收縮,主要源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公司毛利率的急速下滑,13年廣電業務收入佔比不足6%,同比減少53.05%。

  積極探索北鬥系統在空管導航方面德應用。公司關注北鬥導航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將努力探索北鬥系統在空管導航領域中的應用,探索高精度差分測量在地質災害中的應用,期待最終構建晶片產品與終端應用相結合的商業模式,把握住北鬥導航產業鏈的關鍵點,為今後北鬥的產業化奠定基礎。

  l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別為0.68元、0.85元,參照相關軍工類電子上市公司估值52.72X,14年目標價35.84元,給予「買入」評級。

  l 風險因素:國家採購計劃的不確定性;航管雷達使用許可證申請進程的不確定性。

  四維圖新:騰訊入股,開啟雙贏模式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呂江峰,劉澤晶 日期:2014-05-23

  事件

  四維圖新今晚公布公告,騰訊公司受讓中國四維集團之前持有的股份已經得到國資委審批通過,此次騰訊受讓的數量為7800萬股,單價為15.04元/股,股份轉讓總價為人民幣11.73億,受讓完成後,中國四維持股降至12.58%,仍然為第一大股東,騰訊持股比例為11.28%,為第二大股東。

  簡評

  地圖入口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強化:

  從阿里投資易圖通、全資收購高德,到百度收購長地萬方,騰訊收購科菱航睿等,都表明地圖入口的重要性。加之導航地圖資源的有限,也是此次騰訊願花11個多億受讓四維11.28%的股權的重要原因。

  四維圖新可能依然會維持其獨立地位:

  雖然騰訊晉升為四維圖新第二大股東,但畢竟股權佔比才11.28%,與阿里全面控股高德不一樣,因此我們認為四維圖新依然會堅持獨立的第三方地圖數據提供商這種角色不會改變。

  騰訊與四維開啟雙贏模式:

  對於四維和騰訊來說,此次股權改變意味著雙贏,依託騰訊在LBS上面的積累,比如滴滴打車及街景等,四維可以進一步豐富其導航地圖數據,加強數據或者相關產品的準確度。對於騰訊來講,不管是彌補其與阿里和百度在網際網路地圖方面的差距,還是其O2O戰略中打通線下資源,四維的基礎地圖數據和動態交通信息等產品都至關重要。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預計四維圖新14、15年EPS為0.20元、0.32元,鑑於公司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中的地位和數據優勢,以及對新業務拓展的看好,維持「買入」評級。

  更多內容請看「股市直播室」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三星將投資110億美元 開發新一代「量子點」屏幕(附股)
    三星將投資110億美元 開發新一代「量子點」屏幕(附股) 關注中金在線:
  • 谷歌衛星收購案大起底,這是建天網的節奏?
    這些服務換來的廣告位,為谷歌拉來了每年數百億美元的業務。最近,谷歌還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名為 Skybox 的創業公司,後者的主要業務是使用低成本衛星拍攝地面的高清照片和視頻,這讓谷歌的觸角延伸到現實世界。憑藉谷歌將巨量的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收入的能力,這些從太空拍攝的照片,可能會為經濟運作、國家,甚至大自然帶來巨變。
  • 谷歌臣服!主動給35億美元,哀求三星保住默認搜尋引擎
    根據IDC的數據,去年儘管受到因爆炸事故而召回手機的韓國三星電子的影響,其市場佔有率下降1.1%,但年度銷量3億1140萬部,但仍居銷量榜首。銷量第二的蘋果公司iPhone手機只有2.15億部。三星手機如此巨大的銷量,以至於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谷歌都坐不住了,據外媒報導,為了在iOS上保住自家搜尋引擎的默認地位,谷歌(微博)付給蘋果30億美元授權費。不過,一山更比一山高,韓國分析師認為,谷歌為了鞏固三星手機上的搜索入口,可能會開出一個更高的價碼——35億美元。而在更早之前,2014年時谷歌保住iOS默認搜尋引擎只花了10億美元。
  • 「納斯達克巨鯨」擱淺:軟銀科技股巨虧37億美元
    今年以來,美股科技公司股價大幅波動,這令有著「納斯達克鯨」之稱的軟銀公司投資「折戟」:該公司今年夏季成立的部門SB Northstar迄今已累計虧損37億美元。「納斯達克巨鯨」投資折戟軟銀向媒體透露,其今年夏季秘密成立新部門「 SB Northstar」,目的是進行科技股投資。
  • 為了iPhone默認搜尋引擎,谷歌每年付給蘋果120億美元
    續籤的合同價值數十億美元,同時鞏固了兩家公司在科技圈的地位。但如今,這一夥伴關係陷入險境。上周二,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訴訟,這是美國政府二十年來最大的反壟斷案。該案認為,谷歌與蘋果的結盟,是該公司保護其壟斷地位、減少網絡搜索競爭的非法策略的典型案例。
  • 科技來電:谷歌或支付35億美元只為拿下三星默認搜尋引擎入口
    <579期>智電網訊:為拿下三星默認搜尋引擎,谷歌或支付35億美元,但回報也是相當大的,畢竟三星依舊是全球第一大手機設備製造商;諾基亞8全面配置規格一覽,外觀普通的一款旗艦手機;1天賺1.8億元!騰訊員工平均年薪出爐,近40萬年薪,更多詳情盡在本期科技來電!
  • 谷歌投資3.8億美元在新加坡建造數據中心
    據ZDNet報導,谷歌將投資3.8億美元在新加坡建造第二座數據中心,新建築將是一個「更大的,多層建築」,預計2017年完工。谷歌投資3.8億美元在新加坡建造數據中心(圖片來自Yahoo)    2013年12月,谷歌投資1.2億美元建成新加坡首座數據中心
  • 消息稱京東物流將於2021年啟動香港IPO,籌資至多30億美元;泡泡瑪特...
    【消息稱京東物流將於2021年啟動香港IPO 籌資至多30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京東物流將於2021年上半年啟動香港IPO,籌資至多30億美元。【歡喜傳媒:獲批購回最多3.15億股股份】歡喜傳媒發布公告稱,本公司獲批准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購回最多315465540股股份,佔於股東周年大會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10%。
  • 美國「天網」將在6個月內開啟,你已經準備好了嗎?
    當馬斯克說要發射42000顆衛星打造地球上空的「天網」——星聯網(Starlink)的時候,這個在某些人知識範圍內無法想像的事情,毫無例外地也受盡了嘲諷。不過就在昨天,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星聯網將在6個月內啟動,地球「天網」即將上線,你已經準備好吃螃蟹了嗎?
  • 谷歌以21億美元收購Fitbit面臨阻力
    打開APP 谷歌以21億美元收購Fitbit面臨阻力 賈桂鵬 發表於 2020-11-24 16:49:09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與21億美元收購Fitbit的交易正在面臨阻力,主要原因是競爭對手和客戶認為,谷歌向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作出的讓步還不夠。
  • 谷歌地圖:如何打造一個10億月活的偉大產品?
    他將見聞和親身經歷匯聚成了《谷歌方法》一書,詳細介紹了谷歌地圖背後的故事,我們也能從中窺探到谷歌公司在打造一個10億月活產品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挑戰,所做出的選擇,以及背後的思考。招攬英才,平臺資源不設限谷歌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家給用戶提供電子地圖服務的公司,谷歌地圖的前身實際上是一款由 Keyhole 公司研創的軟體。
  • 科技早報 | 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120億美元默認搜索費 三星傳奇...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過去的這個周末,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先關注蘋果: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120億美元默認搜索費 佔蘋果利潤21%2017年庫克與皮查伊會面被拍美國司法部已經對谷歌公司提起了反壟斷訴訟,其中一個關鍵指控就是谷歌與蘋果達成的秘密默認搜索協議。
  • 頭號重倉股一度暴漲47%,創始人身家暴增400億...
    據彭博社今夜報導,Zoom的CEO袁徵對Zoom的持股超過5000萬股。以5000萬股的持股數、按照40%的漲幅粗略計算,在短短幾個小時內,CEO袁徵身家暴增6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443億。截至二季度末,高瓴對Zoom的持股從一季度末的619.4萬股增加至685.7萬股,增持幅度為10.7%。以685.7萬股的持股數、40%的漲幅估算,高瓴幾個小時內爆賺8.9億美金,約合60.67億人民幣。除高瓴外,持有Zoom股份超過700萬股的大摩、先鋒集團、文藝復興科技公司也紛紛大賺。
  • 谷歌花32億美元現金拿下Nest!智能家居要逆天?
    今天(1月14日)科技界的的頭號新聞是,谷歌在加州當地時間1月13日下午1點左右宣布,以現金32億美元收購設備公司Nest。Nest將會持續擁有自己的品牌獨特性,同時也將持續由Fadell領導,但這起收購案尚未拍板,因為仍然需要取得有關機構的核准。
  • 2020年第一季度蘋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商店Q1收入超234億美元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手機應用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就消費者在應用上的支出而言,2020年第一季度創造了新的紀錄,全球消費者通過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花費了超過234億美元。其中蘋果應用商店佔150億美元,谷歌應用商店為83億美元,這兩個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都增長了5%。
  • 蘋果被曝開發搜尋引擎 谷歌百億美元合作費恐被叫停
    原標題:蘋果被曝開發搜尋引擎 谷歌百億美元合作費恐被叫停
  • 四年間被罰近百億美元 谷歌在全球被反壟斷「圍獵」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從2017年算起到現在,近四年間谷歌被反壟斷調查的次數已達30次,被罰金額數量超過96億美元,兩項指標皆為全球第一。2019年穀歌捲入的反壟斷調查最多,有14起,其中包括義大利、法國、英國、荷蘭等國的調查。現在擺在谷歌面前的選項很多,訴訟、認繳罰款乃至剝離資產、分拆業務,但留給谷歌的選擇餘地可能並不多。
  • 谷歌與沙特阿美合作 挺進沙特百億美元雲計算市場
    沙特阿美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說:「雙方的合作充分利用了沙烏地阿拉伯迅速增長的雲服務需求,預計到2030年,這類服務需求將達到100億美元。」沙特阿美表示,與谷歌達成的協議將為沙烏地阿拉伯的企業客戶提供「高性能,低延遲的雲服務」。該地區的關係升溫為美國科技公司向沙烏地阿拉伯拓展業務提供了政治空間。
  • Google連水電天然氣都要參一腳,砸 4 億美元搞創新基建
    基礎建設公司 SIP 今日宣布,完成 A 輪募資共 4 億美元,領投的是網絡巨頭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目標要透過科技,打造次世代的基礎建設。來看看 Google 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 打造500億美元「巨鯨」豪賭科技巨頭上漲...
    &nbsp&nbsp&nbsp&nbsp外媒稱,日本軟銀集團上月買入價值40億美元美股科技股看漲期權,推高了交易量,引發交易狂潮。媒體將軟銀視為科技股暴漲的幕後推手之一,稱其為「納斯達克巨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