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科技館上映兩部科普大片
央廣網上海9月16日消息(記者周洪)15日,2018全國科普日和上海旅遊節同時拉開帷幕,上海科技館和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不僅半價優惠,而且舉辦了一系列科普活動。上午,上海自然博物館等8家長三角科普場館聯合舉辦「走進蔚藍,探索深海——海洋知識科普展」。
-
寺廟這片神聖的淨土蘊含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寺廟很奇特,無論多心煩意亂,只要踏進這片淨土,心就得到了清淨和安寧。 中國人的寺廟講的不只是人和佛的故事,更多的是在講述人和天的故事。「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寺廟這片神聖的淨土蘊含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
坎城2020片單精選:兩部華語片,一部喪屍片,夠看
①兩部華語片入選《七人樂隊》:原名《八部半》。由林嶺東、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峯、徐克七位香港導演,分別執導7部短片,用膠捲紀錄屬於不同世代的故事。《情人巖》、《紅樹林》:《為奴十二年》導演一口氣帶來了兩部作品,不知是否還是與黑人題材有關。
-
坎城片單來了,選的華語片竟然是這兩部
其中有909部是新人導演的處女作長片,有532部來自女性導演。而最終選擇出的56部坎城2020電影中,其中有15部來自新人導演,有16部是女性導演作品。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今年的坎城2020到底有哪些片子吧,順便說下,這裡有華語片哦。
-
坎城片單來了,選的華語片竟然是這兩部!
其中有909部是新人導演的處女作長片,有532部來自女性導演。 而最終選擇出的56部坎城2020電影中,其中有15部來自新人導演,有16部是女性導演作品。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今年的坎城2020到底有哪些片子吧,順便說下,這裡有華語片哦。
-
「三界」與「兩重天地」:佛道兩家的宇宙觀,何以殊途同歸?
先來看道教呂洞賓祖師《指玄篇》中的這首詩:「兩重天地誰能配,四個陰陽我會排。會得此玄玄內事,不愁當道有狼豺。」詩中揭示了道教的一種宇宙觀——「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類似的觀點在其他道學大宗師的著作中,也曾或明或隱地表述過。
-
【科普片】塑化劑
視頻來源:科普中國塑化劑是在工業生產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又稱增塑劑。
-
《星際迷航3》超越的不只是星辰,還有前兩部重啟版
從2009年重啟版第一部(《星際迷航1》)上映以來,七年中誕生了兩部續集,這部已經有五十年歷史的系列還算沒有被過度開發。到了第三部中,前兩部的導演J.J. 艾布拉姆斯一心撲向了另一著名的系列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導筒傳到拍過四部《速度與激情》系列的美籍華裔林詣彬手中。
-
萬唯影業曝IP戰略計劃 15部新片構建六大宇宙觀
萬唯影業曝IP戰略計劃 15部新片構建六大宇宙觀 時間:2018.01.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Bucky
-
【科普閱讀聯合行動】100部優秀科普圖書推薦書目來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書「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2020年9月19日,為期一周的全國科普日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著力打造「雲啟動儀式、省級主場、聯合行動以及網絡平臺」的「3+1」活動架構,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的系列科普活動。
-
有哪些宇宙觀,更符合宇宙呢?
到底哪種宇宙觀,更符合宇宙?今天來了解,兩種廣泛接受的宇宙觀。阿瑟.克拉克的宇宙觀阿瑟·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在克拉克眾多的宇宙科幻小說中,他所表達的宇宙觀都是相通的。無論是《遙遠的地球》、《天堂的噴泉》、《2001太空漫遊》、《童年的終結》,都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和平的宇宙圖像。
-
「宇宙觀」
「宇宙觀」這兩天,我看完了一本講物質形態的書,本來是給孫闊買的,我跟著看了一下,這是一本編寫、編輯、印製得非常粗糙的書,可以說,也是我們文化落後的一個小小的樣本。有了信息之後才有宇宙觀,宇宙觀是一種信息。不能說沒有宇宙,或有了宇宙觀後才有了宇宙、或宇宙觀產生了宇宙。我們只能說,我們能感知的「擁有」的宇宙,必然只能是有宇宙觀的宇宙,或者說沒有宇宙觀的宇宙對我們來說就是不存在的、或沒有意義的。這就是我的粗陋的「宇宙觀」。
-
四十年前最震撼的5部災難片,部部都是經典!
之前我們已經分三期,推薦過1990年~2019年的三十部災難片了,在以往的推薦中,我們都是每十年推薦10部災難片。>不過災難片本就屬於電影中一個較小的類型片,限於技術水平1990年以前拍攝的災難片更是非常少,最後我們只精選出了5部電影進行推薦。
-
坎城電影節揭曉2020官方片單,兩部華語片成功入圍
取代展映的是,坎城仍會放出入選影片的片單,有別於往屆,這些電影並沒有被分派到主競賽、一種關注、官方展映等幾大單元,而是採取了全新按主題的分類法,被有序地整理成了七個部分,其中包括The Faithful(忠誠者)、The Newcomers(新來者)、 An Omnibus(導演合集電影)、 The First Features(長片處女作)、 Documentary Fims(紀錄片)、 Comedy
-
10部揭露人性的經典老片
今年上半年就有兩部電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比如剛過去的四月份上映的《飢餓站臺》,將人性的陰暗面刻畫到了極致。還有二月份在柏林電影節大放異彩的DAU系列,已經分不清是電影藝術還是沉浸體驗式藝術了。今天想推薦10部小眾的揭露人性電影。質量上乘,經久不衰。
-
水土生態理論詮釋「道法自然」的宇宙觀
水土生態理論詮釋"道法自然"的宇宙觀一一深圳水務學會水土生態專業委員會成功舉辦「水土生態專家論壇""華媒聯盟(訊)地球上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用創新的水土生態理論推動解決生態環境之現實問題,是偉大的聖人老子倡導「道法自然"的宇宙觀。
-
21世紀最受歡迎的世界10大經典電影,華語片有兩部上榜
近日國際著名網站TSPDT更新了第13版「21世紀最受歡迎/認可的1000部電影」(The 21st Century's Most Acclaimed Films)。兩外亞洲方面日本著名動畫片導演宮崎駿於2001年導演的《千與千尋》排名第六,泰國著名導演阿彼察邦導演的《熱帶疾病》和《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擠進前十。以下是排名前十的世界十大經典電影。
-
《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
這本《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將帶你踏上一段認識宇宙、了解天文學的旅程。小至夸克、原子,大至星系、宇宙,它會向你展示近現代的科學家是如何利用已掌握的物理法則和科學知識,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的。他不僅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更熱心於向大眾普及物理學的基本知識,介紹最新的研究進展,先後出版了多本科普著作。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站在沒有專業背景的普通讀者的角度,想其所想,感其所感,善於從他們的眼中去發掘科學的魅力,展現自然之美。他的科普著作從不堆砌複雜抽象的公式,也不羅列晦澀艱深的專業術語,內容通俗易懂,語言生動活潑,頗受業界和廣大讀者的好評。
-
已經被遺忘的3部老動畫片,最後一部,00後都沒看過
現在小孩子們看的動畫片大多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在很多90後的印象中,陪伴他們長大的是一些現在已經被遺忘了的老動畫片,那些動畫片不僅好看還有很多教育意義,已經被遺忘的3部老動畫片,最後一部,00後都沒看過。
-
科技部推薦的6部優秀科普書
【精讀君曰】有趣的科普書籍總能受到許多人的青睞,我國科技部也每年組織開展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推薦活動。下面推薦獲得科技部推薦6部優秀科普書,帶你走進科學而神奇的世界。1《萬物運轉的秘密》豆瓣評分9.3 37人評作者簡介:大衛·麥考利,教育家、作家、建築師,創作一系列充滿想像力的圖書,蜚聲國際;曾獲諸多國際大獎的殊榮,包括凱迪克金獎、波士頓環球報號角圖書獎、美國建築師協會特別獎、華盛頓知識類兒童讀物獎、德國青少年文學獎及荷蘭銀鉛筆獎,還曾兩度提名國際安徒生大獎。他還是圖畫書大師大衛·威斯納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