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

2020-12-07 中公考研
  2018考研複試交流群 120223238 

2018全國研究生初試已經正式結束,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mdash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協議 」文章,希望對考研的同學們有所幫助,並祝福考研的同學們順利過考試。

12月21日下午,我校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資環樓舉行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mdash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協議」籤署儀式。出席籤署儀式的領導和專家,有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陸日宇,雲南大學副校長張力,雲南大學教務處長吳澗,以及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生負責老師和雲南大學資環學院黨政領導、教師代表。

籤署儀式上,張力副校長首先致辭,他對雙方前期開展的聯合培養學生、開設大氣科學「菁英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認為過引用中國科學院的優秀師資參與到雲南大學大氣科學「菁英班」的培養過程中來,為提升雲南大學本科生培養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後,張力就下一步雙方加強合作提出了希望:一是以「菁英班」為紐帶和橋梁,加強合作和交流,引進中科院的科研氛圍和學習氛圍二是希望對方能夠推薦優秀人才來雲南大學工作三是希望雙方就其它方面繼續開展深入合作。

陸日宇副所長介紹了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建所歷史,以及與雲南大學的合作歷史,表示大氣物理研究所將繼續不遺餘力地對雲南大學大氣科學「菁英班」予以支持。同時陸日宇還表示,隨著全國大氣科學學科的布局發生改變,雲南大學已經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是西南地區大氣科學專業的重要基地,希望雲南大學不負歷史機遇,繼續大力發展。

隨後,雲南大學教務處長吳澗在會上介紹了大氣科學「菁英班」的創辦情況,認為大氣物理研究所非常重視與雲南大學開展學生的聯合培養。吳澗表示,希望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加強科研育人、協同育人,凝練和塑造「菁英班」特區文化,提煉和梳理教學成果,用紮實的數據,反映出大氣科學「菁英班」的培養效果。

在此次協議籤定之前,雙方在聯合培養學生方面已有了合作基礎。雙方早在2013年就聯合培養大氣科學本科「菁英班」籤訂過協議。長期以來,雙方在本科教學、培養環節發揮各自優勢,互相融合與支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本次協議的籤定,為雙方繼續開展人才聯合培養,實現 「科研育人、協同育人」,提高大氣科學研究生培養質量等提供了保障。

以上是中公考研為考生整理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mdash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協議」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複習,中公考研為廣大學子推出2019考研全年集訓營樂學面授班推免課程系列備考課程,針對每一個科目要點進行深入的指導分析,還會根據每年的考研大綱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哦~歡迎各位考生了 解諮詢。同時,中公考研一直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課堂,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考研夢想助力!

推薦閱讀》》》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初試成績查詢時間匯總(更新中)

34所自主劃線院校考研成績查詢時間匯總(更新中)

各省市2018考研初試成績查詢入口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接收推免生名額   2020年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碩士等學科擬招收40%左右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和25名左右直博生(直博生不佔用碩士推免名額,只佔用博士招生名額,直博生從優秀推免生中遴選)。2020年擬招收推免生人數(包括直博生)以最後確認錄取人數為準。
  • 喜訊||瀋陽化工大學將與中國科學院旗下六家學院、研究所聯合培養...
    中國教育在線 訊 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緊密合作、共謀發展」的原則,瀋陽化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為充分整合雙方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共贏合作聯合體,經友好協商,達成了一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博士後培養工作紀實
    作為國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後建站單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簡稱大氣所)的建站學科為大氣科學,25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大氣所建立博士後工作站以來,始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堅持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以其海內外知名的學科優勢,國內最具規模的導師陣容,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優秀科技人才。迄今共招收博士後137人,培養出博士後研究人員116人。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國家畢業生就業重點保證單位。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
  • 華東師大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培養研究生
    5月19日,華東師大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聯合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進行廣泛合作。根據協議,華東師範大學將充分發揮其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每年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供優秀的研究生生源,其中包括一定比例的免試生。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16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創建於1949年3月,是一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以任務帶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本所是首批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研究所、我國全面覆蓋紅外科技領域及相關學科的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單位、中科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4個博士點、10個碩士點以及1個博士後(電子科學與技術)流動站,目前在學研究生400餘名。2010年招收碩士研究生70名,招收博士研究生60名。
  • 多所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所接收研究生調劑
    中國科學院有很多下屬研究生培養單位,從中國科學院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科研和動手能力比較強,社會認可度也比較高,而且中國科學院畢業的碩士生繼續讀博的佔很大比例(直博比例也比較高),如果你報考中國科學院下屬的研究所,基礎課期間在北京國科大就讀,研二回到報考的研究所,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
  • 中國大氣科學專業十大高校
    目前,本科設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專業,並設有國家大氣科學本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研究生設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學(二級學科)兩個碩士和博士學位點,這兩個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並設有大氣科學博士後流動站。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的大氣科學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學科同時被評為A+級,位列全國第一。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是以高能物理研究、先進加速器技術研究與開發、先進射線技術研究及應用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基地,是科學院綜合配套改革大科學裝置研究所的試點單位,在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0年優秀大學生雲夏令營通知      一、活動宗旨  為熱愛生命科學的在校大學生提供了解和深入科研單位的機會,激發科研興趣,鼓勵和幫助學子們儘早思考和確立學術發展目標,選拔有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
  • 大氣科學,我知道的..
    國內大氣科學本科專業高校安徽農業大學(氣象學專業在資源與環境學院),北京大學(大氣科學在物理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復旦大學,廣東海洋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內蒙古大學(大氣科學系在生態與環境學院,於2017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瀋陽農業大學(設在農學院),雲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設在環境學院),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09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須知   2009年申請推薦免試作為近代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同志,均須使用《中科院研究生院推薦免試研究生申請系統》,並在網上提交申請。
  • 2020年全國大氣科學專業大學排名,想成為氣象學家的高考學子看看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擁有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等等。2、北京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北京大學本科設置有大氣與海洋科學,隸屬於物理學院,學校擁有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該校的大氣科學還入選了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通知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計劃招收學術型推薦免試研究生70-80名,其中推免碩士生50-55名、直博生20-25名。
  •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信息網,中國...
    與學術型碩士不同的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會應用需求進行招生和培養,在培養過程中更加側重於專業技術技能和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  國科大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式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
  • 中科院大氣所:打造國際一流大氣科學研究基地—新聞—科學網
    (以下簡稱大氣所)起源於1928年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創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 創新機制吸引各方人才 大氣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在朱江看來,「包容、自由」的學術氛圍,正是大氣所吸引人才、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之一。 現在大氣所有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歐亞科學院院士2人,先後有21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約佔全國大氣科學傑青總數的一半。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山西...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2019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煤炭研究室,於1954年在大連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掛牌成立。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設有博士學位授予點10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3個,並設有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全所現有職工600餘人,其中科技人員400餘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108人,在讀研究生近500人,其中碩士生240餘人。2012年計劃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75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5名。
  • 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蘭州大學考研信息網,蘭州大學研招,蘭州...
    1971年正式創辦氣象學專業,1987年蘭州大學成立大氣科學系,2004年成立大氣科學學院,掀開了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發展史上新的一頁。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院發展進入新時代。長期以來,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在「特色學科」、「內涵發展」上下功夫,注重學科交叉、專業溝通,形成了學科發展的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