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被馬氏家族給改變了一切,馬化騰改變了他的交流方式,馬雲改變了他的購物方式,馬蓉顛覆了他的人生價值觀,馬賽克停止了他對人類文明的探索。雖然只是網絡上的一個段子,但是像馬化騰、馬雲確實是影響、改變了一個時代。人們一說到企鵝、QQ、微信、騰訊就避不開馬化騰,而只要談到阿里巴巴、誠信通、支付寶、螞蟻花唄就不得不提馬雲。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當然有的還不止一個。其實除了女人,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還有一個有故事的家族。我們常常說某某白手起家,其實哪裡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白手起家,一個人的成功必然離不開幾代人的努力,也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網絡上馬雲的資料顯示,馬雲出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跟瀏陽市一樣,嵊州市也是一個縣級市,屬紹興市。著名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就是嵊州浦口人。嵊州原來叫剡縣,宋徽宗時改名嵊縣,嵊州市是1995年撤縣設市時才取用的,不過「嵊州」之名早在唐時就曾出現過,唐武德年間剡縣曾短暫立過嵊州及剡城縣。
嵊州市的馬氏多系出谷來鎮馬村,儘管馬雲的老家也是谷來鎮,但他所在谷來鎮馬溪村馬氏並不是出自馬村馬氏,而是南宋建炎間,北宋臺諫大夫陝西扶風縣甘城裡人馬涓(字守澄,與元祐六年辛未科狀元馬涓同名)的幼子,曾任蘇州府通判的馬敏隨宋高宗趙構南渡,隱居於顯潭江和巖潭溪交匯處的曲溪,遂以姓改名為馬溪。馬敏為馬溪始遷祖。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戊子修的親睦堂《馬氏宗譜》卷一中有宋紹興二十七年狀元王十朋撰寫的《馬溪地圖記》「馬溪,何由而昉乎?蓋自宋室南遷,馬氏始祖諱敏,偕莫節推(即莫岙,莫氏始祖)同隱於剡之五龍山。厥後,馬公嫌山高日少、霧障雲凝,又卜遷於箭裡之龍坡下之原。其初,是地本名曲溪,迨後生齒繁盛,家日殷富。於是闢土築室,以攸其居,人皆稱為馬溪。」
嵊州剡北馬溪馬氏(親睦堂)
始祖馬涓,字守澄。始遷祖馬敏,宋代自江蘇蘇州府遷居剡縣(今嵊州市)邑北曲溪村(今谷來鎮馬溪村),娶李氏、張氏,生五子,馬巨三、馬巨六、馬巨九、馬巨十、馬巨十一。長子巨三公居東陽;次子巨六公、三子巨九公居淮甸;四子巨十公居馬溪;五子巨十一公居福建永安。馬溪馬氏後裔分布於紹興、杭州、諸暨、東陽等地。譜初修於南宋時,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修《剡北馬氏家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馬孝翼等《剡北馬氏宗譜》十修。
字派:
孝悌忠信唐
馬雲家世系:
馬敏——馬巨十(字九韶)——馬綝——馬彧——傳二十世——馬繼亭——馬元俊、馬元秀、馬元臣、馬元輔、馬元傑(字越章,邑庠生)——越七世——馬孝鑣(字絲亭)——馬悌蔡(由馬溪遷杭州大關闊板橋)、馬悌陳——馬忠綽(改名馬來法,娶崔文 彩)——馬雲(娶張瑛)——馬元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查《嵊縣誌》中的選舉卷及人物卷,其中的馬姓人物很多,但多是馬家(莊)、西山樓和馬仁邨的,只在義烈卷找到馬均行、馬世美這兩位賜祀崇義祠的馬溪馬氏族人。所以歷史上馬溪的馬氏家族並沒有出過什麼名人或達官顯貴。不過到民國時馬雲的祖父馬悌蔡從老家馬溪來到杭州經商,並定居杭州大關闊板橋(今杭州市拱墅區),算是奠定了基礎,小有成就,馬雲自己也曾說祖父是個小地主,馬雲受祖父的影響比較大。
馬雲的父親馬來法先生,曾是一位攝影師,這大概就能解釋為什麼馬雲會有那麼些老照片保留下來。1956年馬來法就職於杭州攝影圖片社,愛好曲藝創作和表演,其蘇州評彈造詣極高,對杭州評話、紹興蓮花落等曲藝也頗有造詣。1981年調入浙江省文聯工作。1994年起連續當選浙江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馬雲的母親崔文 彩是江蘇無錫評彈團的一位評彈演員。
上世紀50年代馬來法才20多歲,能夠選擇攝影師這種新興行業的年輕人,想必當時家裡的條件是不錯的。儘管60年代馬雲的祖父遭到了迫害,但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馬雲的家境應該還算不錯。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馬雲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連續三次參加高考,最後被杭州師範學院(今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破格錄取。馬雲參加浙江省高考時父親已在省文聯工作。試想如果馬雲的祖父當初沒有走出馬溪到杭州經商而是在家種地,那麼父親馬來法可能連相機都摸不著,馬雲父子也許要在老家種田也未可知,馬雲可能連高中都上不了,更不用說參加高考了。
馬雲能有今天,像他自己說的他現在比他爺爺好,比他爸爸也好。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馬雲一生中最應該感謝的人不是澳大利亞的Ken Morley,不是蔡崇信,也不是雅虎楊致遠或軟銀孫正義,更不是爸爸馬來法,而是離開老家來杭州經商的爺爺馬悌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