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2021-01-15 中考網

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一、 依據地理課程標準,關注地理考試說明

《地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是中考命題的主要依據。要認真研究分析把握《地理課程標準》,明確相應的知識點,明確考查的基本內容,即「注重檢測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各種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加強複習的針對性。關注《考試說明》,明確相關的要求(考試範圍,考試內容及比例分配,試題類型及難度要求等)及相應的調整和變化。使複習具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

二、 體現地理新課程理念,重視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

《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因此,複習時要重視「突出能力要求」。一是注重考察學生應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圖的能力 ;二是注重考察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三是注重考察學生利用圖表、資料等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四是注重考查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五是注重考查學生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 注重考察學生應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圖的能力

1. 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圖

地球儀、世界海陸分布圖、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主要地形單元、中國四大區域分布圖、簡單的天氣圖、景觀圖、等值線圖(等高線地形圖、氣溫分布圖)、世界區域分布圖、國家地理分布圖等。

2. 典型試題

例題1: 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地球儀上有很多點和線,根據圖中的提示,在橫線上寫出下列這些點和線的名稱。

? 考點:地球儀重在運用,給學生一些重要的信息,讓學生判斷出地球儀上的重要的點、線,目的是使學生學會使用地球儀。

例題2:在「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上,填出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所佔的比例(%),並閱讀南、北半球海陸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概括來說,地球是 分陸地、 分海洋;

(2)陸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而且無論是哪一半球,都是 面積大於 面積;

(3)你認為人類居住的星球是「地球」還是應稱「水球」,理由是 (答案可以不同)。

答案:(1)三 七 (2)北 南 海洋 陸地 (3)略

考點: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所佔的比例(%)、分布。

例題3: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

大洲名稱:A. B.

C. D. E.

F. G.

(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① ② ③ ④ 。

(3)圖中甲處為 運河,它是 洲與 洲的分界線。

(4)圖中乙處為 運河,它是 洲與 洲的分界線。

(5)圖中丙處為洲與洲的分界線: 山脈、 河、 山脈、 海、 海峽。

(6)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 洲,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是 洋。

答案:(1)亞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極洲 歐洲

(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巴拿馬運河 北美洲 南美洲

(4)蘇伊士運河 亞洲 非洲

(5)烏拉爾 烏拉爾 大高加索 黑 土耳其

(6)亞洲 北冰洋

考點: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面積,大洲的界線。

例題4:右圖是某學校地理小組野外考察時要用到的一張等高線地形圖,大家要預先了解該地情況,認真閱讀分析後,寫出初步調查結果。如果你是小組成員,你將如何填寫。

(1)寫出A、B、C三地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稱:A ;B ;C 。

(2)已知D點的氣溫是2℃,則同一時刻甲山山頂的氣溫大約是 。

(3)依據圖中所給比例尺,量算甲、乙兩山山頂間的實地水平直線距離約為 千米。

考點:幾種常見的地形名稱,海拔和相對高度,氣溫遞減率,比例尺的應用。

? 例題5: 根據以下幾個省的輪廓,判斷它們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 考點:本題是考查學生對我國行政區劃的認識和讀圖能力,行政區劃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要求學生必須能夠熟練讀圖,正確掌握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位置、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二) 注重考察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1. 主要內容: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結合鄉土地理)主要包括服飾材料與地理、飲食與地理、住房與地理、出行與地理等。

2. 典型試題

例題1:讀圖8、圖9和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8大連市主要旅遊景點略圖

圖9氣溫曲線圖

材料三2007年2月8日,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聯合舉行2006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命名大會,大連與杭州、成都一起,成為首批中國最佳旅遊城市。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朗西斯·弗朗加利說:「這次創佳成功對大連旅遊業具有裡程碑意義,是大連走向國際化城市的標誌。」

(1)簡要介紹大連的海陸位置。

(2)根據圖9,比較大連和北京兩地7、8月份的氣溫狀況,說出大連成為避暑勝地的原因。

(3)請你為慕名而來的遊客介紹幾處大連的風景名勝區。(說出景點名稱即可)

(4)為了推進大連市的國際化進程,吸引更多的外國遊客,大連每年都會舉辦哪些國際性的節日或活動?(至少說出兩個)

3.考點:大連市主要旅遊景點、大連的海陸位置、文化活動,利用地理知識解決身邊的現象(地理問題)等。

(三) 注重考察學生利用圖(表)、資料等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圖(表)、資料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是培養和發展地理形象思維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途徑。

1. 主要的圖(表)、資料

圖:景觀圖、世界區域分布圖、國家地理分布圖等。

圖表:數據統計圖(人口增長圖、資源利用圖、產業結構變化圖、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等)、列車時刻表等。

資料:時事、熱點問題,重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綜合分析地理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地理熱點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於地理的常規熱點問題,比如說可持續發展問題、生態問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等;另一類是國際國內現實的熱點問題,奧運、南方的凍雨災害性天氣,大連-達沃斯會議、旅遊城市」等。

2. 典型試題

例題1: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國家名稱

A

B

C

D

E

F

⑵寫出字母所代表的海域名稱

G

H

⑶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區名稱

I

⑷B國南部的半島上主要是

地形區,該半島南部最主要的工業中心是

該半島西北部盛產的主要農產品是

3.考點:區域內主要的國家和地區的分布、臨海、地形區、主要城市、物產。

(四) 注重考查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和空間想像能力

1. 主要內容

觀察地球儀、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地球自轉、公轉示意圖等。

2. 典型試題

例題1: 讀右圖,某人從北極點到南極點順某一經線行走,其行程大致約為( )

A.5.1億千米 B.6371千米

C.4萬千米 D. 2萬千米

答案:D

3.考點:地球的大小。

例題2:讀左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地理坐標是 ;

(2)B的地理坐標是 ;

(3)A點在 半球、 半球。

(4)A、B兩點都在 (寒、溫、熱)帶。

(5)A點在B點的 方向。

(6)在圖下方標明地球自轉方向。

答案:(1)A:10°N,10°W

(2)B:10°S,10°E

(3)北、東

(4)熱

(5)西北

(6)略

考點:任意一點的經緯度位置,兩點的相對方向;半球位置、五帶。

(五) 注重考查學生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

1.主要內容

在試卷中第四題中體現。這一類試題的涵蓋面比較廣,如使用地圖、利用地圖分析解決問題;通過考查鄉土地理知識,緊密聯繫本省、本市的實際,探究家鄉的氣候特點、旅遊景觀、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等;藉助時事、熱點問題聯繫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創設情境,設置問題等等,這些均不是教材內容的直接呈現,而是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答,都是在新情境中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探究能力。

2.典型試題

例1:活動探究題:(青島2006中考題)

觀測結果:上圖是一位同學的觀測結果。請你分析:當天最高氣溫約為 ℃。

歸納分析: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溫一般出現在 (時間);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造成一天中氣溫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拓展延伸:

季節變化:一年當中,青島地區的月平均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 月,月平均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 月,四季分明。

空間分布: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形成五帶。

同理,我國氣溫在南北方向上的變化規律是 。

原理應用:

上圖是不同溫度帶各月氣溫的變化,能基本反映山東省氣溫變化的是 圖。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 圖。

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有關「氣溫和氣溫分布」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

例2:(湖北2003中考題)

請根據下面的要求,設計一所希望小學,並將你設計的最滿意的平面圖繪在帶有標尺的圖框內:(10分)

(1)比例尺為1:1000 (2)學校大門朝向東方

(3)學校基本設施:運動場(長80米、寬40米)、教學樓(長40米、寬10米)、科技樓(長30米、寬20米)、辦公樓(長20米、寬10米)

(4)其它公用設施(如花壇、草地等)可自行設計。

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有關「地圖」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 突破重點難點,提高複習的實效性

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方向的辨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地球運動、判斷氣候類型等,這些知識既是高中階段的基礎知識,又是中考命題時的熱點。複習時要結合《地理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和整合重組。

四、教學建議

(-)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

? 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繫,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

?

? (二)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

? 要改進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地理基本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

? (三)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

? 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像,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製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

?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要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緊密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附:

考查內容與要求:

考查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為依據,不受教材內容的制約。考查內容包括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四個部分。

具體內容如下:

1.地球與地圖

(1)要能夠結合事實或材料說明地球的形狀、大小及其自轉、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2)利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劃分及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3)掌握有關地圖的基本知識、地圖運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見地圖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

考查視角:

(1) 注重密切聯繫生產與生活實際;

(2) 「地球」著重考查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的理解及應用有關知識解釋現實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地球儀」可以結合地圖,加強對有關知識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4) 「地圖」重點考查讀圖、析圖、用圖的能力等。

2.世界地理

(1)能運用地圖和數據描述海陸分布特點,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況;

(2)舉例說明海陸處於變化之中;

(3)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及常用天氣符號;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通過讀圖,認識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降水分布的差異、主要氣候類型與分布;

(5) 運用地圖說明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等的主要分布地區;

(6) 能運用圖片描述城鄉景觀的差別並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7) 運用事例說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及地區分布特點;

(8) 學會認識大洲、地區和國家的方法。

考查視角:

(1) 有關「海洋與陸地」、「氣候」分布的知識不是讓學生簡單描述,而是要結合地圖,考查學生是否「知其然」同時「知其所以然」;

(2) 「居民」部分著重考查對各種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人類活動的關係;

(3) 「地區發展差異」與「認識區域」部分要將微觀與宏觀聯繫起來,考查學生運用微觀知識理解宏觀現象的能力。

3.中國地理

(1)要能夠認識我國疆域和人口、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與文化的基本情況和分布特徵,了解主要地理單元的自然環境差異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2) 學會從「位置與分布」、「聯繫與差異」、「環境與發展」三個方面認識區域。

考查視角:

(1) 在《標準》中明確要求記住的內容其測評方式主要是通過填空、選擇的題目來完成;

(2) 在考查有關「自然資源類型」時《課程標準》中沒有要求面面俱到,強調引導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特點,要滲透節約資源的教育;

(3) 對於「地理差異」而要通過具體的地理現象和材料等,考查學生運用區域知識進行比較、分析、概括區域特徵的能力。

4.鄉土地理

能夠運用所學的有關地理知識及所形成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正確認識家鄉自然環境的特點及其對當地社會經濟等發展的影響,認識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實現家鄉的可持續發展。

考查視角:

(1) 不考查有關地理知識的記憶,問題的設計有一定的開放性;

(2) 注重考查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同時關注其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正確處理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正確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4) 要與前面其他三部分內容結合起來考查,以主觀性問題形式出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考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2019年 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1.海陸分布 ?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三)居民 1.人口與人種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
  • 2019中考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環複習指導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環複習指導 一、課標的要求 課標中對本節的要求是「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分析這條標準,與舊教材的教學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幾點: 1.舊教材一般將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範圍分為海陸間循環(又稱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三種。
  • 2019中考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初中地理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
  • 關於2019中考地理總複習提綱
    關於2019 地理總複習提綱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3中的圖1.2) ⑴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⑵意義: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3、緯線和經線(P5中的圖1.7) ⑴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⑵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⑶地軸:假想的地球自轉軸。 ⑷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速度除長期減慢外,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引起這種變化的 複習資料 為大家提供的 ,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中考衝刺地理重點複習知識點(我國的農業發展特徵) 中考地理複習知識點:人口和民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2019中考地理複習指導之比例尺的判讀和應用
    地理複習指導之比例尺的判讀和應用 一、比例尺的判讀規律 1.比例尺大小的判讀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中考地理考試複習指導:公轉速度
    複習最忌心浮氣躁,急於求成。指導複習的教師,應給學生一種樂觀、鎮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紮實實地複習,一步一步地前進,下文為大家準備了 考試複習指導 。 地球公轉是一種周期性的圓周運動,因此,地球公轉速度包含著角速度和線速度兩個方面。
  • 2019關於中考地理複習要點指導
    地理複習要點指導 複習要點:總論: 1、七大洲分界線(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範圍)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大、地勢最高的洲。 2、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圍);及大洋中著名的島嶼。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大的大洋。 3、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運河、海峽)。
  • 2019中考初一地理上冊複習指導資料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1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 2019年中考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複習
    中考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複習 天山南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地形輪廓特徵:「三山夾兩盆」 三山: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 兩盆: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和領土最西端帕米爾高原所在的省區 2、氣候特徵
  • 九江三中初三年級中考備考複習建議
    複習要點:①積累與運用(默寫、語言應用題的方法指導及訓練)  ②文言文閱讀(文言閱讀方法的指導及訓練)  ③現代文閱讀(各種文體的閱讀方法指導及訓練)  ④寫作(各種文體的寫作指導及訓練)  第三輪複習:綜合訓練、查缺補漏、鞏固提高。
  • 2019年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地轉偏向力成因
    試題所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同學們在中考複習時很容易遺漏部分知識點。為了方便大家的複習,教育網為大家總結了中考地理試題常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水平地轉偏向力亦稱地偏力,因為地球自轉而產生的以地球經緯網為參照系的力。地轉偏向是科氏力(科裡奧利力)在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個分力。
  • 2019年中考地理海陸變遷複習資料總結
    中考地理海陸變遷複習資料總結 一、 地表形態變化:處於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 海洋——陸地: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斷縮小 陸地——海洋:臺灣海峽森林林遺蹟;東非大裂谷將形成海洋 二、 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和假說內容(P33) 三、 板塊構造學說
  • 2019年中考地理複習輔導:地球的自轉
    2019年 複習輔導 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複習和迎考準備,確保將所涉及的 考點全面複習到位,讓孩子們充滿信心的步入考場,現特準備了 。 地球的自轉 1.地球自轉的周期:約1天(約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 關於2019中考地理總複習提綱指導
    地理總複習提綱指導 複習(一)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地球和地球儀 §1.1 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對地球形狀的說法:「蓋天說」和「渾天說」。 紅十字會:宗旨:人道主義;任務:防止並減輕人類的疾苦,保護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類的尊嚴;為預防疾病、增經健康和社會福利而工作 上海合作組織:總部設在中國上海 中考地理複習(二)七年級下冊 第六章認識大洲 §6.1 亞洲及歐洲 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 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匯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
  • 2019中考地理二輪複習背誦口訣
    中考地理二輪複習背誦口訣 1、九大行星 (由於該順口溜年代較長,現九大行星已更正為八大行星,望周知! 天生吾材必有用 更正!)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
  • 2019中考初中地理第二輪複習知識匯總
    地理知識博大精深,很多考生複習盲目無章,下面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初中地理第二輪複習知識匯總,幫助考生記憶。 初中地理第二輪複習知識匯總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 中考地理集結號,複習劃分很重要!圖例綜合題題要
    中考地理,開始吹響總複習的集結號!考生要把中考地理的大綱弄清楚,開始整理地理科目的中考複習範圍。做到心中有底,備考不慌。考生需要對自己的地理知識進行劃分,把地理知識分為易懂,有點模糊,難懂和綜合材料題四大類。
  • 2019年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北海道漁場成因
    試題所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同學們在中考複習時很容易遺漏部分知識點。為了方便大家的複習,教育網為大家總結了中考地理試題常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處,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面,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從而使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