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地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一些說法中,好人是要上天堂的,壞事則是要下地獄接受懲罰的,人們對於天堂和地獄兩個地方的環境也進行過想像,而有一名畫家曾心臟驟停10分鐘,甦醒後憑記憶還原地獄的模樣,看後讓人心驚。
這名畫家名叫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所擅長的領域是空想藝術,他於1929年出生在波蘭南方的山諾克,幼年時期經歷過二戰,二戰結束時貝克辛斯基都還只有16歲。
最先貝克辛斯基學習的是建築學,1955年,貝克辛斯基完成學業後回到了老家,並且在一個建築工地做監工,這是一份不錯的差事,但貝克辛斯基卻並不喜歡這份略有些悠閒的工作。
在這段時期裡,貝克辛斯基對蒙太奇攝影、雕刻和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但他認為它們對自己擁有很大的吸引力,後來貝克辛斯基也利用了灰泥、金屬與電線等工地的材料從事雕刻創作。
貝克辛斯基的創作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總帶有悲悽和不安的氛圍,有人曾認為這是來自藝術家專有的「憂傷」體質,藝術家們對待事情更加細膩,與常人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
後來貝克辛斯基也乾脆辭掉了監工的工作,投身於藝術的懷抱,他的攝影作品於1958年獲得了藝術界的讚譽,這對貝克辛斯基有著很大的鼓舞。
而在20世紀60年代初,貝克辛斯基卻不幸遭遇了一場車禍,甚至徘徊在死亡的邊緣,在搶救的過程中,貝克辛斯基的心臟約有10分鐘驟停,醫生不得不對其家人表示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不過貝克辛斯基似乎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他甦醒了過來,病床前的家屬都喜極而泣。
但自此後,貝克辛斯基的繪畫作品就更顯得詭異了,不僅僅是悲涼,還有隱隱透著死亡的氣息,而貝克辛斯基也是直接將這些繪畫作品命名為「死後的世界」,將自己創作的特點稱作「空想藝術」。
按理說,貝克辛斯基是一個善良的人,一生中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死後應該是去往天堂的,為什麼他所見到的世界卻是如地獄般?難道我們所想像的天堂其實是錯誤的?
雖然貝克辛斯基表示過自己畫出來的是自己遭遇車禍後,在搶救期間所看到的「死後世界」,但如果了解過貝克辛斯基的生平,其實也不難理解貝克辛斯基藝術創作所體現出來的特點。
事出有因,二戰發生於貝克辛斯基的童年,這一時期是一個孩子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但他曾親眼目睹或是聽聞過納粹德國建立起來的集中營,那裡有著毒氣室、萬人屍坑等。
貝克辛斯基長大後,戰爭已經結束,人們迎來了和平,那部分記憶被貝克辛斯基塵封了起來,直到車禍發生,記憶又被喚醒了,準確來說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有地獄存在,那就是納粹德國建立起來的集中營,但那裡並不是收留壞人,許多無辜之人喪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