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9月30日,寧波象山漁老大陳增歡出海時意外捕獲一隻大海龜,海龜背上有七個稜狀的突起,龜皮則是皮革狀的,重達200多斤。
「捕魚40年第一次見到這種海龜。」陳增歡說。
經象山縣海業部門工作人員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稜皮龜。
隨後,船上四個漁民把海龜抬起來,放歸大海。
海上捕魚40年 第一次見到像楊桃一樣的大海龜
陳增歡是象山塗茨鎮人,60歲,他是個老漁民,19歲就開始捕魚,到現在已經40年。
每天早上,他開著自家的小船出海,船上除了他以外,兩個是他僱來的,還有一個是合伙人。捕魚一般是在近海,航行兩三個小時就到了捕撈點,捕到晚上就回家。
昨天傍晚我聯繫上他時,他剛從海上靠岸,「最近這段時間主要是捕一些鯧魚、小黃魚等。今天收穫不多,就捕了200多斤鯧魚,能賣10來元一斤。」
9月30日上午,他正在極谷山南首東經122°13′、北緯29°20′捕魚,大海龜被漁網拉上漁船時,船上的人都驚了。
「海上捕魚這麼多年,第一次見到形似楊桃的大海龜。」陳老大說,他以前也曾誤捕到海龜,也都立刻放生。
在他的印象中,海龜都是圓圓的龜殼。這次,這傢伙長得就很不一樣,背上有7個稜狀的突起,龜殼看上去像是皮革。
「而且,它的個頭非常大,目測有80釐米長,200多斤重。」
漁網中,大海龜揮動著四肢,看上去精力充沛。
陳老大馬上跟象山縣漁業聯絡員聯繫,報告了誤捕情況。通過陳老大的描述,工作人員確定這是一隻稜皮龜,是海洋瀕危物種。
陳老大跟另外三位漁民,四個人合力把這個大傢伙抬了起來,嘴裡一邊說著話:我們把你放生。
「撲通」一聲,稜皮龜回歸大海,四個人看著它在碧藍的海水中擺動著四肢,緩緩消失在視野裡。
舟山漁民經常捕到海龜
曾有人捕到1000多斤的稜皮龜
在海上誤捕海龜後,漁民一般都會選擇放生。
2017年11月10日凌晨,奉化漁民沈君義在象山港作業時捕到了一隻玳瑁,予以放生。
2017年10月,浙蒼漁05333號149區作業,一隻20多斤重的綠海龜不慎鑽進漁網,船老大生怕被別人誤捕殺害,帶回沈家門漁港,有人知道消息後打算出十幾萬元買下,被拒絕,綠海龜最後放歸大海。
2018年8月,浙岱漁11919號船老大陶通國在東海189區三小區即北緯30度東經120度處海域捕到一隻重達1000多斤的大海龜,經鑑定是稜皮龜,予以放生。
……
至於海龜流眼淚,快報曾經報導過,這其實是海龜排鹽的一種方式。
「因為海龜生活在海洋裡,海水鹽度高,吃的生物也是含鹽分比較多的,這些身體裡積存的多餘鹽分,都是需要排出來的。海龜眼窩後邊有專門排鹽的鹽腺,全靠這鹽腺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調節自身滲透壓平衡。」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博物館老師陳健說,這也是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的重要區別,海洋生物都具有各種各樣排鹽的本領,淡水生物不能適應海水環境就是不具有排鹽的能力,無法調節自身滲透壓。
稜皮龜平均壽命六七十年 可以長到2米多長600公斤重
昨天,陳健說,我國分布的海龜主要有五種,綠海龜、玳瑁、蠵龜、太平洋麗龜和稜皮龜。其中,東海最常見的是蠵龜,稜皮龜較為少見。
稜皮龜屬於變溫爬行動物,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它遊泳迅速且能力極強,雜食性,每年5—6月之間產卵,一次產卵90—150枚,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
稜皮龜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中,屬於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陳健說,稜皮龜的名字很生動形象,就是因為背上的七個稜狀的突起和皮革狀的龜甲。「它的平均壽命大概是六七十年,最大可以長到600公斤,體長2米多。其實海龜的壽命跟人類差不多,跟大家心目中的『千年龜』還是有區別的。」
近年來,稜皮龜的死亡跟塑料垃圾聯繫在一起。
「稜皮龜視力不好,在海裡主要以水母為食。它的牙齒跟人類不一樣,像倒刺一樣,這樣的好處是,在捕食水母時,水母沒辦法逃脫。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海面上漂浮的塑膠袋,或者其他的一些垃圾被當作水母吞進去後,也沒辦法吐出來。很多的稜皮龜因此造成腸道阻塞死亡。」陳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