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經典成語故事,孩子快速增長語文歷史知識!(5)

2020-12-05 貝樂虎兒歌

41、聞雞起舞(祖逖)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42、初出茅廬(諸葛亮)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釋義: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43、完璧歸趙(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釋義: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44、退避三舍(晉文公重耳)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闢君三舍。」

釋義:主動退讓九十裡。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45、樂不思蜀(劉禪)

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釋義: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46、指鹿為馬(趙高)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釋義: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47、畫龍點睛(張僧繇)

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釋義: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釋義: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49、諱疾忌醫(蔡桓公)

出自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釋義: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50、鞠躬盡瘁(諸葛亮)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釋義: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

貝樂虎,陪伴寶寶快樂成長!更多內容就去應用市場搜索「貝樂虎」下載我們的APP吧~

相關焦點

  • 蜘蛛小墨丨孩子學習成語的5大好處,你知道幾個?
    成語故事幾乎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它蘊含了語言之美、傳統智慧、歷史典故,經過千年的沉澱,具有極高的智慧與內涵。它雖寥寥數字,但意義無窮。下面,小墨為各位家長整理了學習成語的5大好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成語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成語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與文化底蘊。它們簡單有趣,通常四個字就能表達出完整的意思。這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促使他們探索成語背後的故事。
  • 小學語文:150個成語+解釋+造句,給孩子抄一份,下筆作文如有神
    語文是一門十分注重基礎的學科,小學階段尤其如此,而生字生詞的積累可以說是孩子入門語文的最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詞語積累的足夠多,不僅方便孩子年級上升後新知識的快速吸收,對三年級之後開始寫作文也有極大的優勢,畢竟小學作文,最主要的就是考察孩子句子通不通順,以及會不會用詞。
  • 《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語文數學化學生物 4大學科 97個漫畫故事...
    這套《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是專門給孩子寫的百科啟蒙書,它涉及了語文、數學、化學和生物四大學科,知識點特別豐富,涵蓋範圍很廣,非常適合給孩子做科普入門,對積累知識、開闊眼界都是很有幫助的。整體共12冊,4大學科,97個漫畫故事,500餘個知識點,用漫畫形式演繹課本知識,強化、拓展學科內容。
  • 小學語文常考:150個成語解析+造句,家有小學生,值得備一份!
    小學語文常考:150個成語解析+造句,家有小學生,值得備一份!幫助孩子掌握好!中華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文言文、古詩詞璀璨奪目,成語這一語言藝術更是讓各方心悅誠服,領略中國文字的魅力。
  • 語文同步學 分享小學生語文拼音學習必備基礎知識
    每個人剛上小學學習語文時最先接觸的就是拼音了,拼音學會了才能準確的運用到漢語中,語文同步學整理了拼音學習必備基礎知識,孩子要上小學的爸爸媽媽們快來收藏了,學習要從娃娃抓起~漢語拼音韻母表以上是小學生初學拼音字母攻略,攻略只供參考,更多還是要靠自己多學多練哦~學習更多語文相關知識,可到語文同步學app~更多文章↓↓↓↓↓↓↓↓↓
  • 小學生出口成章,原來不光是學了古詩詞,還靠這些書學習了成語
    還有是不是會拽文,成句、詩句信手拈來,雖然這些也屬於文學素養的一部分,但是家長們就認定了,小學生只要背了古詩,就一定可以把語文學好,成為學富五車的人。「拽詞」並不是值得批評的學習現象,相反,在二三年級階段,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得到爆發式地增長後,「拽詞」的現象就出現了,常常一篇文章,孩子們要堆砌好多形容詞,甚至是成語,以顯示自己的語文學習功力。
  • 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
    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
  • 小學語文:1-6年級成語大全匯總+詳細的注釋,有效提升孩子積累量
    小學語文:1-6年級成語大全匯總+詳細的注釋,有效提升孩子積累量眾所周知,語文的學習主要就是針對字詞句的學習和研究。尤其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更加注重字詞句的學習,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就是為了後期的語文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 小學生為湊字數「硬塞」成語,語文老師:別說是我學生,太有才
    對於孩子來說,寫作文是一大難事,有很多孩子經常會為了200-300字的作文發愁,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寫作文就是記流水帳,在文中多寫一些自己的日常就能夠完成任務。但是隨著孩子的年紀不斷增長,老師們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斷增高,有不少孩子又陷入了寫不出作文的苦惱當中。
  • 小學語文:描寫四季、時辰、人物的成語錦集,趕緊為孩子收藏吧!
    經常聽很多父母談,自己家孩子作文寫得差,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詞彙量積累,寫出來的文章皺巴巴的,文採基本找不出,作文分數又能高到哪去?老師、爸媽想要幫助孩子寫好作文,詞彙量的儲備少不了。在這裡需要父母們注意的是,小學階段多數孩子疏於日常積累,以至於養成不愛記筆記的好習慣。
  • 成語故事:富弼「詬如不聞」
    小時候的富弼,不僅努力上進、學習優秀、滿腹才華,還是個寬宏大量、心胸開闊、富有涵養的好少年。有一次,一個小肚雞腸(反義詞)的人,十分嫉妒他人才學,在路上偶然看到富弼後,馬上不分青紅皂白地辱罵他,但富弼好像沒聽見一般,仍然走自己的路。旁邊有人都聽不下去了,就主動跟富弼說有人在罵他。富弼說,他沒有惹那個人,那個人為什麼要罵他呢?一定是聽錯了。
  • 臺灣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記者採訪中發現,臺灣的小學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分為「朋友」和「遊戲」兩個單元,共8課,前者旨在教導孩子友善待人、融入群體的思想,後者則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天性「寓教於樂」,入選教材的文章多為生活化的簡易小品。
  • 小學語文100個成語彙總及釋義,請收藏
    1.看視頻,學成語看成語視頻,因為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少,看成語故事或成語詞典是不行不通的。以畫面和視頻,刺激感官,學生很容易,記住住主要內容。2.講故事,學成語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喜歡聽家長講故事。家長可以在孩子睡前,講1~2個成語故事。如果不會脫口講故事,可以結合故事讀物講故事。故事的內容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這樣更能讓學生記住主要內容。如果能結合身邊的事例,運用成語,可以讓一年級的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目的。
  • 語文老師整理:中小學生常見成語填空,看看這100題你填對多少?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整理的常見成語填空,總結了100例中小學生常見的成語,大家不妨來試試能填對多少,測測中小學生的成語積累量,對語文學習很有幫助。成語的學習是語文學習中必備的知識點,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都需要掌握,不僅在基礎知識中是一個考察點,對閱讀和寫作也很重要,有一定的成語積累量,有利於孩子提高語文素養,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自己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靈活引用。
  • 500個成語接龍大全,豐富詞彙、老少皆宜,孩子愛不釋手!
    成語接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字遊戲,它的歷史悠久,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是民間老少皆宜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通過成語接龍的遊戲模式,也可以讓當代中小學生更多的去接觸成語,提升學生的字詞儲備量,增加語文學習的底蘊,不論是對於學習還是對於文化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成語是我國獨有的文字結合的方式,是文化和文明的縮影,成語的規則的很多,是常用的用成語的首尾相連,不斷延伸進行接龍。
  • 推薦一套適合孩子讀的優秀歷史科普書
    最近又在和孩子讀這套《少年讀史記》。 說實話,我小時候歷史考試成績還行,但是平日說起歷史知識來,匱乏得很。因為我當時學歷史,老師在課本上畫了什麼重點就背什麼。因為記性還行,所以應試效果不錯。可這樣學下來,知識點都是散的,不成體系。
  • ...阿貓阿狗居然都是成語?杭州語文老師:成語還有這些「坑」要繞開
    萬萬沒想到,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現場揭曉答案:不止「喝西北風」是成語,「加減乘除」、「阿貓阿狗」都是成語!比起圍觀小撒吃手卡,杭州景成實驗學校語文老師趙詞慧,更想帶同學們繞開以下這些成語的「坑」:一是望文生義。比如,「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樣,一晃就消逝。卻常常被誤會與「光」和「影子」有關,與「快」有關。
  • 成語故事-一丘之貉
    成語解釋成語一丘之貉
  • 三年級書單|滿足孩子閱讀需求的多樣化
    ,掌握更輕鬆,閱讀更好用;知識版塊豐富,釋義、出處、用法掰開揉碎,學文言文更好用;每個成語故事名都標有拼音,通篇生僻字加注音,掃除閱讀障礙。圖文並解,超寫實精細插畫,透過剖面、透視等繪畫技巧,充分展現事物原貌,讓孩子輕鬆掌握觀察重點。禮盒裝包含5個主題專輯:宇宙的秘密、哺乳動物、神奇的大自然、餐桌上的食物、美好的生活。